CN202299755U -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99755U CN202299755U CN 201120445033 CN201120445033U CN202299755U CN 202299755 U CN202299755 U CN 202299755U CN 201120445033 CN201120445033 CN 201120445033 CN 201120445033 U CN201120445033 U CN 201120445033U CN 202299755 U CN202299755 U CN 2022997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ectrum
- dead bolt
- door
- position limiting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拨片和锁舌头分别通过弹簧立柱连接于底板上,所述拨片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拨片上的凸起与锁舌的凹槽相配合锁紧,所述拨片一侧设置有限制拨片限位运动的限位块,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限制锁舌限位运动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装置上增加了限位块与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不仅提高了汽车后背门门锁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和使用风险,可广泛应用于不同车型的后背门门锁结构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保持或松开汽车后背门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汽车后背门门锁结构,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拨片和锁舌头分别通过弹簧立柱连接于底板上,所述拨片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拨片上的凸起与锁舌的凹槽相配合锁紧。这种锁紧结构形式上没有限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拨片和锁舌的过度旋转,而使锁紧不可靠,发生碰撞、卡死等现象,当松开时,依靠弹簧立柱中的弹簧自动复位,由于无限位装置,复位时也易由于弹簧恢复力不够或弹簧恢复力过大而造成卡死,无法松开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锁紧装置不可靠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便的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车门后背锁紧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拨片和锁舌头分别通过弹簧立柱连接于底板上,所述拨片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拨片上的凸起与锁舌的凹槽相配合锁紧,所述拨片一侧设置有限制拨片限位运动的限位块,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限制锁舌限位运动的限位柱。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还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外壳上开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与限位柱相配合连接;
所述限位柱与锁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紧装置上增加了限位块与限位柱的限位作用,不仅提高了汽车后背门门锁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和使用风险,可广泛应用于不同车型的后背门门锁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包括拨片4和锁舌5,拨片4通过第一弹簧立柱3连接于底板上,锁舌5通过第二弹簧立柱6连接于底板上;拨片4上设置有一凸起,锁舌5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拨片4上的凸起与锁舌5的凹槽相配合锁紧,拨片4一侧设置有限制拨片4限位运动的限位块2,锁舌5上设置有限制锁舌5限位运动的限位柱7,限位柱7与锁舌5固定连接,还包括安装外壳8,外壳8上开有圆弧槽9,圆弧槽9与限位柱7相配合连接。
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锁紧时,如图1所示,通过锁扣挤压入锁舌5的凹槽内,当锁扣(图中未画出)进入凹槽内后,由于挤压自动实现了拨片4顺时针旋转,同时锁舌5顺时针旋转,当拨片4的凸起,旋转至锁舌5所开的第一凹槽内时,实现一级锁紧;当拨片4继续旋转,当拨片4的凸起旋转至锁舌5所开的第二凹槽内时,实现二级锁紧(即图2所示位置),此时锁片4已旋转至限位块2处,无法再次继续旋转,锁舌5上的限位柱7沿着外壳8所开圆弧槽9内旋转至极限位置,从而实现了自动锁紧;当需要松开时,通过操作手柄1,如图1所示,在手柄1的带动下,手柄1带动拨片4逆时针旋转,使拨片上的凸起脱离锁舌5的凹槽,并通过弹簧立柱的自动复位,使拨片4和锁舌5恢复到初始状态,由于限位块和限位柱的作用使他们在复位时也不会出现过度旋转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锁装置中,由于设置了限位块和限位柱,有效的防止了锁片和锁舌在旋转过程中出现过度旋转的现象,因此能在车门关闭时获得更为可靠的锁紧。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3)
1.一种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包括拨片和锁舌,所述拨片和锁舌头分别通过弹簧立柱连接于底板上,所述拨片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舌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拨片上的凸起与锁舌的凹槽相配合锁紧,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一侧设置有限制拨片限位运动的限位块,所述锁舌上设置有限制锁舌限位运动的限位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外壳上开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与限位柱相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与锁舌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445033 CN202299755U (zh) | 2011-11-11 | 2011-11-11 |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445033 CN202299755U (zh) | 2011-11-11 | 2011-11-11 |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99755U true CN202299755U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636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44503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9755U (zh) | 2011-11-11 | 2011-11-11 |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9975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3486A (zh) * | 2014-10-16 | 2015-03-2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背门锁解锁机构及汽车 |
CN10683701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防误锁门锁及包括汽车防误锁门锁的汽车车身 |
-
2011
- 2011-11-11 CN CN 201120445033 patent/CN2022997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3486A (zh) * | 2014-10-16 | 2015-03-25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背门锁解锁机构及汽车 |
WO2016058473A1 (zh) * | 2014-10-16 | 2016-04-21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后背门锁解锁机构及汽车 |
CN10683701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防误锁门锁及包括汽车防误锁门锁的汽车车身 |
CN106837019B (zh) * | 2015-12-04 | 2019-04-19 |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防误锁门锁及包括汽车防误锁门锁的汽车车身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4513B (zh) | 具有双棘爪装置的车辆闩锁 | |
CN207609278U (zh) | 一种电控机械锁用开、闭锁机构 | |
CN2886015Y (zh) | 机动车辆的闩锁 | |
CN202299755U (zh) | 车用后背门门锁装置 | |
CN109236067B (zh) | 一种抗冲击锁板及其开关方法 | |
CN102864993B (zh) | 内开双拉开启门锁 | |
CN203142611U (zh) | 汽车机盖锁体总成 | |
CN103132823B (zh) | 一种汽车右前门锁总成 | |
CN204186176U (zh) | 自吸式尾门锁的传动机构 | |
CN203547240U (zh) | 工程机械侧门锁 | |
CN20368480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 | |
CN202380827U (zh) | 应用于井盖锁的锁紧、开启两状态保持的装置 | |
CN201280851Y (zh) |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 |
CN202745542U (zh) | 埋入式箱包锁 | |
CN201221246Y (zh) | 门锁 | |
CN114147655A (zh) | 一种服务器及其竖置型扳手装置 | |
CN211851344U (zh) | 锁具 | |
CN204126397U (zh) | 一种电控锁 | |
CN203344759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锁 | |
CN202831887U (zh) | 手动解锁装置 | |
CN102852405A (zh) | 手动解锁装置 | |
CN103132812A (zh) | 一种汽车背门锁 | |
CN203412400U (zh) | 防盗锁的内保险结构 | |
CN20818446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后背门的门锁结构 | |
CN106740926B (zh)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隔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