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5207U -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95207U
CN202295207U CN2011203725226U CN201120372522U CN202295207U CN 202295207 U CN202295207 U CN 202295207U CN 2011203725226 U CN2011203725226 U CN 2011203725226U CN 201120372522 U CN201120372522 U CN 201120372522U CN 202295207 U CN202295207 U CN 202295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hub
shell block
bicycle
linked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725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智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725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95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95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952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差速轮组包括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轮轴管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轮轴管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支杆组表面组设有一马达,马达一端组设有一第一齿盘,差速机构端部设有一第一链轮,第一链轮及第一齿盘套设有一第一链条;差速机构组接于轮轴管,差速机构包括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壳座组组接于轮轴管,壳座组一端组及有一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套设有一第二链条;转轴组穿设于轮轴管内,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本实用新型可方便且快速于二轮及三轮间进行转换。

Description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方便且快速于二轮及三轮间进行转换的自行车,通过将装在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后轮换装成差速轮组,以差速轮组提供骑乘者进行人力/电力切换驱使自行车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具有轻巧好停车及利于折迭携带的便利性,以及骑乘时低噪音、无废气排放的环保性,所以现今已经广受我国人青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不论是用于运动休闲或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代步,到处皆可见到其身影。
自行车结构是在车架前后叉装上车轮,在五通管处安装上曲柄与踏板,并从车首至前后轮配置线刹或油压刹车的管路和制动装置,以及在曲柄侧边至后轮处配置齿盘、链条等传动装置;
然而,一般自行车是以两轮为主,骑乘者通过踩踏踏板以曲柄带动齿盘、链条传动前后轮前行,而以踩动踏板传动车轮的先决条件,是骑乘者在双脚离地时,能在座位上维持自身的稳定平衡,如此方能保持车身不会倾斜,并持续来回施力踩踏车架左右侧的踏板,但保持自身平衡并非人人均能掌握自如,所以有些人在骑自行车时,常因无法保持自身平衡而摔车,最终因无法克服失衡问题及惧怕摔车而无法骑自行车。
此外,自行车的动力是借由人力踩踏来提供,而仅具有一种动力驱动的代步工具,已经不符合目前的时代潮流,因此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再者,在我国目前已有相当的人口逐渐需要使用三轮车,目前的三轮车左后轮通常为不受传动系统带转的惰轮,不仅相对地面没有施力,直行时使用者右手经常要拉住方向把手以防止车体向左弯,且在转弯时有操作不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可方便且快速于二轮及三轮间进行转换,以期能改善两轮自行车骑乘者需刻意保持平衡以及仅有一种动力驱动的缺点,同时改善三轮车转弯操作不顺的缺点。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
该差速轮组,其包括有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其中:
该轮轴管,其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该轮轴管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该支杆组表面组设有一马达,该马达一端组设有一第一齿盘,该差速机构端部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及第一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一链条;
该差速机构,其组接于轮轴管,该差速机构包括有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其中:
该壳座组,其组接于该轮轴管,该壳座组一端组设有一单向转动的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该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二链条;
该转轴组,其穿设于该轮轴管内,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该壳座组内组设有至少一连动齿轮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该连动齿轮轴枢接于连动齿轮,该连动齿轮是与二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更包括该支杆组包含有一位于轮轴管上方的上支杆、一与该支杆平行的中支杆及一位于轮轴管下方的下支杆。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更包括该壳座组包含有一左壳座及一右壳座,且该左壳座是与右壳座相互组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更包括该转轴组包含有一左转轴及一右转轴。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更包括该轮轴管对应自行车车架后叉设有至少一凸出的固定片。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更包括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具有不同或相同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型态是不采用马达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
该差速轮组,其包括有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其中:
该轮轴管,其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该轮轴管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
该差速机构,其组接于轮轴管,该差速机构包括有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其中:
该壳座组,其组接于该轮轴管,该壳座组一端组设有一单向转动的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该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二链条;
该转轴组,其穿设于该轮轴管内,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该壳座组内组设有至少一连动齿轮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该连动齿轮轴枢接于连动齿轮,该连动齿轮是与二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自行车可于后叉换装差速轮组,在前轮及后方二辅轮的支撑下,俾利骑乘者不用在座位上刻意保持平衡,任何人都可自在地骑乘自行车,该轮轴管上的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支杆可用以加强整体的结构强度,分散轮轴管所承受的重量(骑乘者本身及车架);
除了具有借踩踏踏板自行车的「人力」动力,亦可选择通过自行车的「电动」动力,避免与自身连接的齿盘或马达不当动作。
且本实用新型只要锁卸与后叉螺合的螺固件即可快速组卸差速轮组,将车体自由转换成两轮或三轮,相较于现有三轮车的固定式结构更具变化性;又,本实用新型采人力或电力驱动时,依序带动所对应的链条、壳座、连动齿轮、传动齿盘、转轴及辅轮,使该二辅轮同步转动,增加转弯时的操控性与顺畅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差速辅助轮的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于五通管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差速机构的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架与差速机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架与差速机构组合后的结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差速轮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与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差速机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挂后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自行车车架后叉1    第一齿盘11
第一链轮12         第一链条13
第二链轮14         第二齿盘15
第二链条16         叉口17
差速轮组2          轮轴管21
轴承211            差速机构22
壳座组221          左壳座2211
右壳座2212         转轴组222
左转轴2221         右转轴2222
传动齿盘23         连动齿轮24
连动齿轮轴25       支杆组3
上支杆31           中支杆32
下支杆33           马达4
固定片5            螺固件6
管束片61           自行车曲柄7
刹车组件8          辅轮9
变速器9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将自行车后轮改换成一对辅轮,使其方便且快速于二轮及三轮间进行转换,并配合差速机构提供两种驱动自行车的动力,有关其功效及特点,以下搭配相关附图作一简单实施例说明。
请先参阅图1至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括有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1的差速轮组2,其中:差速轮组2包括有一轮轴管21及一差速机构22,其中:该轮轴管21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1,轮轴管21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3,支杆组3包含有一位于轮轴管21上方的上支杆31、一与轮轴管21平行的中支杆32及一位于轮轴管21下方的下支杆33,支杆组3于中支杆32表面组设有一马达4,马达4一端组设有一单向转动的第一齿盘11,差速机构22端部设有一第一链轮12,第一齿盘11及第一链轮12套设有一第一链条13;
轮轴管21对应自行车车架后叉1形成有凸出的固定片5,以各固定片5和自行车车架后叉1的叉口17相接,并以一螺固件6加以锁合,再通过若干管束片61将靠近自行车车架后叉1的上支杆31与自行车车架后叉1锁固在丨起,轮轴管21内已预先安装一轴承211,差速机构22是托置于轮轴管21中央;
差速机构22组接于轮轴管21,差速机构22包括有一壳座组221及一转轴组222,其中:壳座组221组接于轮轴管21,壳座组221包含有一左壳座2211及一右壳座2212,且左壳座2211与右壳座2212相互组接,且于右壳座2212右端组设有一单向转动的第二链轮14,并于自行车曲柄7设有一第二齿盘15,第二链轮14及第二齿盘15套设有一第二链条16;
一转轴组222包括有一左转轴2221及一右转轴2222,且左右两转轴2221、2222分别由轮轴管21左右两端穿入,左右两转轴2221、2222其一端分别穿过轮轴管21内的轴承211,并穿入对应的左右两壳座2211、2212,左右两壳座2211、2212内分别与插入的左右转轴2221、2222各枢设一传动齿盘23,至少一连动齿轮24于左右两壳座2211、2212内与分别二传动齿盘23相啮合,连动齿轮24与一连动齿轮轴25枢接,本实施例于左右两壳座2211、2212内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二连动齿轮24,二连动齿轮24分别与各传动齿盘23啮合,连动齿轮24及二传动齿盘23是为伞状齿型结构,左右两转轴2221、2222一端则分别依序再套设一轴承211并穿过一刹车组件8,最后与一辅轮9组设;
且第一链轮12及第二链轮14具有不同的齿数,于本实施例中,是采不同的齿数来进行说明,但不代表其仅适用于不同的齿数,同理,其亦可实施于相同齿数的操作,在此则不加以赘述;
转轴组222穿设于轮轴管21内,转轴组222一端穿入壳座组221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23,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9,壳座组221内组设有至少一连动齿轮24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25,连动齿轮轴25枢接于连动齿轮24,连动齿轮24与二传动齿盘23相互啮合。
请配合参照图8、图9所示,当第一链轮12受对应的第一齿盘11或第二链轮14受对应的第二齿盘15带转时,即分别带动左右壳座2211、2212内的连动齿轮轴25,再带动连动齿轮24相对二传动齿盘23公转,而二传动齿盘23则各自受连动齿轮24公转带动而自转,借以驱动左右两转轴2221、2222分别带动辅轮9转动,而连动齿轮24以连动齿轮轴25自转。
简言之,若脚踏曲柄7是以第二齿盘15带动第二链条16使对应第二链轮14、右壳座2212转动、壳座组221转动,而壳座组221内的连动齿轮轴25同步带动连动齿轮24,再同步带动两传动齿盘23,左右两传动齿盘23则带动左转轴2221及右转轴2222枢转,转轴组222枢转则驱使辅轮9转动;若改以马达4带动,则是利用连接于马达4端部的第一齿盘11依序带动第一链条13、第一链轮12、左壳座2211、壳座组221、连动齿轮轴25、连动齿轮24、传动齿盘23、左转轴2221、右转轴2222、转轴组2221枢转进而驱使辅轮9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自行车可于自行车车架后叉1换装差速轮组2,在前轮及后方二辅轮9的支撑下,以利骑乘者不用在座位上刻意保持平衡,任何人都可自在地骑乘自行车,轮轴管21上的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支杆组3可用以加强整体的结构强度,分散轮轴管21所承受的骑乘者本身及车架重量;
且设于差速机构22右边端部的第二链轮14是与位于车架上的第二齿盘15组设,而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中支杆32上的马达4左边的第一齿盘11是与设于差速机构22左边端部的第一链轮12组设,故除了具有借踩踏踏板以差速机构22与第二齿盘15相接侧驱动自行车的「人力」动力带动差速机构22外,亦可选择通过马达4与第一齿盘11相接侧驱动自行车的「电动」动力带动差速机构22,而第一链轮12及第二链轮14是呈单向转动设计,故带动差速机构22一侧的第二链轮14驱动辅轮9转动时,与另一侧带动马达4的第一链轮12会相对左壳座2211空转,避免不当动作。
且如图10,若原本自行车具有变速系统,亦可在其改装上差速轮组2后,将后变速器91挂载于轮轴管21上。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亦可单独利用差速轮组2的动作原理,来实施于不需安装马达4情形下的操作方式,其技术属与先前说明雷同,在此则不加以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
该差速轮组,其包括有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其中:
该轮轴管,其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该轮轴管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该支杆组表面组设有一马达,该马达一端组设有一第一齿盘,该差速机构端部设有一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及第一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一链条;
该差速机构,其组接于轮轴管,该差速机构包括有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其中:
该壳座组,其组接于该轮轴管,该壳座组一端组设有一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该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二链条;
该转轴组,其穿设及于该轮轴管内,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该壳座组内组设有至少一连动齿轮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该连动齿轮轴枢接于连动齿轮,该连动齿轮与二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包含有一位于轮轴管上方的上支杆、一与该支杆平行的中支杆及一位于轮轴管下方的下支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组包含有一左壳座及一右壳座,且该左壳座是与右壳座相互组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包含有一左转轴及一右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管对应自行车车架后叉是设有至少一凸出的固定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是具有不同或相同的齿数。
7.一种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设于自行车车架后叉的差速轮组,其中:
该差速轮组,其包括有一轮轴管及一差速机构,其中:
该轮轴管,其组接于自行车车架后叉,该轮轴管表面跨设有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支杆组;
该差速机构,其组接于轮轴管,该差速机构包括有一壳座组及一转轴组,其中:
该壳座组,其组接于该轮轴管,该壳座组一端组设有一单向转动的第二链轮,且于自行车曲柄设有一第二齿盘,该第二链轮及第二齿盘是套设有一第二链条;
该转轴组,其穿设于该轮轴管内,该转轴组一端穿入壳座组内并枢设有二传动齿盘,另一端组设于一辅轮,该壳座组内组设有至少一连动齿轮及至少一连动齿轮轴,该连动齿轮轴枢接于连动齿轮,该连动齿轮是与二传动齿盘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组包含有一位于轮轴管上方的上支杆、一与该支杆平行的中支杆及一位于轮轴管下方的下支杆,且该轮轴管对应自行车车架后叉设有至少一凸出的固定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组包含有一左壳座及一右壳座,且该左壳座与右壳座相互组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包含有一左转轴及一右转轴。
CN2011203725226U 2011-09-30 2011-09-30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5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25226U CN202295207U (zh) 2011-09-30 2011-09-30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25226U CN202295207U (zh) 2011-09-30 2011-09-30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95207U true CN202295207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7252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5207U (zh) 2011-09-30 2011-09-30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952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618A (zh) * 2020-11-30 2021-02-19 徐州耀武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手自一体式电动三轮车
TWI755696B (zh) * 2020-03-12 2022-02-21 銳聚動能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輔助動力之傳動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5696B (zh) * 2020-03-12 2022-02-21 銳聚動能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輔助動力之傳動裝置
CN112373618A (zh) * 2020-11-30 2021-02-19 徐州耀武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手自一体式电动三轮车
CN112373618B (zh) * 2020-11-30 2022-05-20 徐州耀武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手自一体式电动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5207U (zh)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CN202130548U (zh) 四杆驱动自行车
CN205554503U (zh) 一种骑行车轴传动装置
WO2023077703A1 (zh) 一种易装配的摇摆式三轮车
CN101954942B (zh)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CN201777369U (zh) 机械储能式半自动自行车
CN201863977U (zh) 一种自行车
CN2527496Y (zh) 三轮立行车
CN101244750A (zh) 一种中轴无级自动变速器
CN101885364B (zh) 机械储能式半自动自行车
CN201784784U (zh) 复合式驱动的三轮车构造
CN101274659A (zh) 一种中轴无级自动变速器
CN2395977Y (zh) 电动车传动机构
CN201040574Y (zh) 一种自行车中轴结构
CN104859778A (zh) 一种省力自行车
CN201132583Y (zh) 自行车轮内增速驱动轮
CN213735394U (zh) 一种无链条自行车及其驱动装置
CN219447242U (zh) 一种后驱电动三轮自行车
CN2429423Y (zh) 一种无链条驱动的自行车
KR101712711B1 (ko) 싱글기어 자전거의 고정기어 및 프리휠 기어 자유전환 크랭크 세트
CN214241118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折叠结构
CN202464085U (zh) 无轴电动车
CN2185719Y (zh) 可折叠轻便蹬力车
CN202130553U (zh) 随意变速自行车
CN201287813Y (zh) 电动自行车用双动力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