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4356U -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94356U
CN202294356U CN 201120431149 CN201120431149U CN202294356U CN 202294356 U CN202294356 U CN 202294356U CN 201120431149 CN201120431149 CN 201120431149 CN 201120431149 U CN201120431149 U CN 201120431149U CN 202294356 U CN202294356 U CN 202294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wheel
control apparatus
piece
rotating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311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子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4311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94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94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943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离合装置具有第一座体,第一座体表面凸设有多个传动柱,第一座体内设置有旋动片,旋动片周缘设置有多个推动部,各推动部侧表面具有两个连接且呈相对倾斜的推动面,使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产生渐缩状的间隙,并于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啮合件,且两个相连接推动面处的两个啮合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啮合件,让使用者可旋动旋动片使离合装置以无间隙方式对椅垫进行调整,以配合驾驶者的身高体型微调座椅至最适于驾驶操作的状态。

Description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技术领域
一种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尤指可使座椅升降器以无段式控制汽车座椅高低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座椅必需配合不同驾驶者的身高、体型,调节座椅的上下高度,传统车辆座椅的调节构造为手动多段式调节构造,其缺点在于调节间距为固定的,且调整时使用者必须以较费力的方式进行调整,而常常无法调节在最适于驾驶操作的状态,因此即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利用电动控制的机构,其主要是凭借马达配合机械连动构造,而可以无段式控制汽车座椅高低,以配合驾驶者的身高体型微调座椅至最适于驾驶操作的状态,但使用马达则必须占用车辆内部的空间,并会造成车辆的配线困难及日后维修不便,且整体设置的成本非常昂贵。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发展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机械式传动方式,让使用者可以无段式控制汽车座椅高低,以配合驾驶者的身高体型微调座椅至最适于驾驶操作的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具有第一座体,第一座体表面凸设有多个传动柱,第一座体内设置有旋动片,其中:
旋动片周缘设置有多个推动部,各推动部侧表面具有两个连接且呈相对倾斜的推动面,使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产生渐缩状的间隙,并于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啮合件,且两个相连接推动面处的两个啮合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啮合件。
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中,该第一座体内的中央处凸设有枢接部,而旋动片表面中央处设置有枢接孔,且枢接孔套设于枢接部外缘。
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中,该第一座体一侧枢接有外盖与推动片,而旋动片两侧弯折延伸有驱动部,且驱动部延伸露出外盖。
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中,旋动片与驱动部同侧表面间隔凸设有多个推动柱,而推动片周缘弯折延伸有多个推移片,并使推移片末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啮合件外侧,而推移片表面设置有传动孔,且传动孔的内径大于推动柱的外径,并使推动柱位于传动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座体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复归元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于煞车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离合装置;11、第一座体;111、传动柱;112、枢接部;12、旋动片;121、推动部;122、枢接孔;123、推动面;124、驱动部;125、推动柱;13、啮合件;14、弹性元件;15、外盖;16、复归元件;161、推移部;17、推动片;171、推抵部;172、推移片;173、传动孔;2、传动装置;21、第二座体;211、限位槽;22、传动轴;221、齿条;23、抵持面;231、斜面;232、内齿轮;233、旋动部;24、制动件;241、缺槽;25、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并排设置有离合装置1以及传动装置2:
其中该离合装置1设置有第一座体11、旋动片12、多个啮合件13、多个弹性元件14、外盖15、复归元件16以及推动片17,而第一座体11表面凸设有多个传动柱111,第一座体11内的中央处凸设有枢接部112;该旋动片12表面中央处设置有枢接孔122,且枢接孔122套设于枢接部112外缘,使旋动片12枢设于第一座体11内,而旋动片12周缘设置有多个推动部121,各推动部121侧表面具有两个连接且呈相对倾斜的推动面123,使各推动面123与第一座体11的内壁产生渐缩状的间隙,并于旋动片12两侧弯折延伸有驱动部124,且旋动片12与驱动部124同侧表面间隔凸设有多个推动柱125;该啮合件13分别设置于各推动面123与第一座体11的内壁之间;该弹性元件14分别设置于两个相连接的推动面123处的两个啮合件13之间,弹性元件14两端分别抵持于啮合件13;该外盖15与推动片17盖合枢接于第一座体11远离传动装置2的另一侧,使驱动部124延伸露出外盖15,而推动片17一侧横向延伸有推抵部171,且推动片17周缘弯折延伸有多个推移片172,并使推移片172末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啮合件13外侧,而推移片172表面设置有传动孔173,且传动孔173的内径大于推动柱125的外径,并使推动柱125位于传动孔173内;该复归元件16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并延伸有两个推移部161。
该传动装置2设置有第二座体21、传动轴22、凸轮23、多个制动件24及多个弹性元件25,第二座体21位于第一座体11靠近传动柱111的侧方,第二座体21外缘设置有两个限位槽211,而复归元件16套设于第二座体21外缘,且复归元件16的推移部161穿过限位槽211后位于推动片17的推抵部171两侧;该传动轴22穿设于第二座体21内,传动轴22一端朝远离第一座体11方向穿出第二座体21,传动轴22位于第二座体21内的侧端外缘设置有齿条221;该凸轮23中央处设置有内齿轮232,内齿轮232啮合于传动轴22的齿条221,使凸轮23位于第二座体21内并套设定位于传动轴22,而凸轮23周缘凸设有多个旋动部233,且各旋动部233分别位于两个传动柱111之间,而凸轮23周缘于两个相邻的旋动部233之间凸设有抵持部231;该多个制动件24分别设置于各抵持部231与第二座体21的内壁之间,各制动件24侧方具有缺槽241,缺槽241正对于抵持部231;该多个弹性元件25分别设置于两个制动件24之间,且弹性元件25两端分别抵持于制动件24。
请参阅第图1至图3与图5及图7所示,当使用者旋动旋动片12两侧的驱动部124时,该啮合件13会受到推动部121的推动面123所推动,由于推动面123与第一座体11的内壁呈渐缩状的间隙,因此啮合件13会与推动面123以及第一座体11的内壁产生摩擦定位,此时第一座体11会因旋动片12持续受到使用者所施予的旋动力而产生旋转,由于传动孔173的内径为大于推动柱125的外径,因此旋动片12于旋动一定距离后,推动柱125才会推动传动孔173使推动片17与旋动片12产生同动状态;请参阅图1、图4、图6及图8所示,在第一座体11产生旋转时,其传动柱111也会跟随旋动,此时,传动柱111会推动各制动件24与凸轮23的旋动部233,且弹性元件25因弹性抵持力推动制动件24,使制动件24与凸轮23产生同向的旋动力,进而在第二座体21内旋动,且由于凸轮23套设定位于传动轴22,因此传动轴22也会受凸轮23带动而旋转,由上,即可利用传动轴22与座椅的椅垫连结,进而对椅垫进行调整;请参阅图9以及图10所示,当使用者旋动旋动片12两侧的驱动部124时,推动片17的推抵部171会推动两个推移部161的其中之一,而另一推移部161受到限位槽211所限制而无法位移,使复归元件16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具有复位能力,而当使用者停止施力于旋动片12时,复归元件16即会将驱动部124与推动片17带回至原位,由于此时旋动片12并未受到外力所推动,因此推动片17会先通过推移片172推动啮合件13,使啮合件13解除与推动面123以及第一座体11的内壁产生的摩擦定位,让旋动片12成自由枢转状态,并利用推动片17的传动孔173推动推动柱125,使旋动片12复归至原位。
请参阅图11以及图1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者未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座椅的椅垫会使传动轴22受到一旋动力,进而使此旋动力传动至凸轮23,此时由于凸轮23为单独受到此旋动力所影响,并会因凸轮23的抵持部231正对于制动件24的缺槽241,进而使抵持部231推动缺槽241,让制动件24产生旋动,使制动件24与第二座体21内壁及凸轮23外缘产生摩擦定位,使凸轮23无法旋动,进而让座椅的椅垫不会产生位移。
凭借上述动作,使用者可来回驱动旋动片12,进而使离合装置1以无间隙方式带动传动装置2对椅垫进行调整,而让使用者可将椅垫调整至最适当的位置,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式传动,不须现有技术所使用的马达,除了可增加车辆内部的空间外,也不会造成车辆的配线困难及日后维修不便,且整体设置的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为非常低廉。

Claims (4)

1.一种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具有第一座体,第一座体表面凸设有多个传动柱,第一座体内设置有旋动片,其特征在于:
旋动片周缘设置有多个推动部,各推动部侧表面具有两个连接且呈相对倾斜的推动面,使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产生渐缩状的间隙,并于各推动面与第一座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啮合件,且两个相连接推动面处的两个啮合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持于啮合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内的中央处凸设有枢接部,而旋动片表面中央处设置有枢接孔,且枢接孔套设于枢接部外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一侧枢接有外盖与推动片,而旋动片两侧弯折延伸有驱动部,且驱动部延伸露出外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旋动片与驱动部同侧表面间隔凸设有多个推动柱,而推动片周缘弯折延伸有多个推移片,并使推移片末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啮合件外侧,而推移片表面设置有传动孔,且传动孔的内径大于推动柱的外径,并使推动柱位于传动孔内。
CN 201120431149 2011-11-03 2011-11-03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4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31149 CN202294356U (zh) 2011-11-03 2011-11-03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31149 CN202294356U (zh) 2011-11-03 2011-11-03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94356U true CN202294356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4311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94356U (zh) 2011-11-03 2011-11-03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943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5651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刹车机构
CN110145556A (zh) * 2018-02-13 2019-08-20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5651A (zh) * 2016-11-16 2018-05-25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刹车机构
CN110145556A (zh) * 2018-02-13 2019-08-20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
CN110145556B (zh) * 2018-02-13 2024-03-15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改良型刹车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515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装置
JP5950263B2 (ja)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ミッドシップ式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US9533734B2 (en) Electric assist device for a bicycle and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provided with such a device
CN202294356U (zh) 座椅高低调整的离合器
JP538131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のスクリュ構造
CN104507744A (zh) 车座调角器
WO2008139673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5539707B (zh) 具有倒刹车触发机构的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
US20150314829A1 (en) Electrical assistance device for a bicyle and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le provided with such a device
KR101485252B1 (ko) 차량용 전동접이식 사이드뷰 미러의 구동장치
CN102003515A (zh) 一种实现设备旋转角度可调的机构
CN102333673B (zh) 包括多零件输出机构的高度可调整的装置
CN108891310B (zh) 电机共用的汽车座椅调节系统
CN103085687A (zh) 座椅高低调整的升降器
CN103747978B (zh) 带有用于防止滑动的轴向锁止系统的调整配件
CN102069588B (zh) 减震胶板定型机
CN206507621U (zh) 座椅高低调整装置的刹车机构
CN202163367U (zh) 车载头颈支架
CN101989779A (zh) 一种具扭力侦测的轮圈马达
CN102582474A (zh) 汽车座椅增高泵
CN101227986B (zh) 用于处理金属产品的机器的轧辊致动装置
CN201075778Y (zh) 后视镜单电机两维电动调节系统
KR101819453B1 (ko) 차량용 시트 회전장치
US9114841B2 (en) Bicycle having 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1450400U (zh) 具扭力侦测的轮圈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