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85183U - 可变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可变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85183U
CN202285183U CN2011205282519U CN201120528251U CN202285183U CN 202285183 U CN202285183 U CN 202285183U CN 2011205282519 U CN2011205282519 U CN 2011205282519U CN 201120528251 U CN201120528251 U CN 201120528251U CN 202285183 U CN202285183 U CN 202285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art
housing
top plate
sealing cover
metal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282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洪
杨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urat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urat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urat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urat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282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85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85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851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变电阻器,其中,具有:筒状的壳体,其在上下两方向开口;基板,其嵌合于壳体下部开口部,在上表面形成有集电电极和以该集电电极为中心的圆弧状的电阻体;转动件,其嵌合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并可转动;滑动件,其安装于转动件的下表面,相对于所述集电电极及电阻体滑接;顶板部,其支承转动件的上表面;窗部,其以使转动件的局部在顶板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以及一对脚部,其在顶板部的里面沿壳体的侧面向下方延伸,并具备:金属封罩,其从壳体的上部覆盖,通过将脚部在壳体底面向内侧折弯,支承基板的下表面;以及弹性构件,其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和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

Description

可变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变电阻器,特别是涉及在测量器、通信设备、传感器以及其它工业设备等中使用的可变电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以下的可变电阻器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1公开一种可变电阻器,其具备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埋设于该壳体的金属端子、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转动件、金属滑动件、形成电阻体和与该电阻体电连接的银电极的氧化铝绝缘基板,将转动件、滑动件和绝缘基板依次放入壳体内,将上述金属端子通过软钎焊而与形成于绝缘基板的银电极接合。为了得到密闭性,从而防止焊剂或清洗剂向电阻体内部的侵入,以载置在形成于转动件的底面的环状的周围槽的方式将硅橡胶等弹性体(以下称作衬垫)与转动件一起成型。在组装时,上述衬垫和基板接触,确保形成电阻体或滑动件的内部区域的密闭性。
现有技术文献2公开一种可变电阻器,其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电阻体和与该电阻体电连接的银电极,金属端子通过焊接与基板上的银电极接合。接合了该端子的基板成为通过金属封罩的爪将壳体、滑动件、转动件一同铆接固定的构成。为得到密闭性,从而防止焊剂或清洗剂向电阻体内部的侵入,以包围基板上的形成有电阻体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弹性的环状橡胶即衬垫,在使形成于转动件的下表面的凸部接触其上表面的状态下,确保形成有电阻体或滑动件的内部区域的密闭性。
【现有技术文献1】特开平4-23000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2】特开2001-18920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
然而现有技术文献1及现有技术文献2均为了防止在配置滑动件或电阻体、集电电极的空间侵入来自外部的湿气或焊锡焊接剂,而在转动件和基板之间形成弹性体的衬垫,因此存在以下的问题点。即,在焊锡焊接剂的情况下,从转动件上表面侧侵入的焊锡焊接剂虽然不会侵入到配置滑动件或电阻体、集电电极的空间,但会侵入转动件侧面和壳体内壁的间隙。由此,在转动件侧面和壳体内壁的焊锡焊接剂冷却固化时,转动件会粘合于壳体上,转动件可能会失去转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焊锡焊接剂从金属壳体的顶板和转动件上之间侵入的可变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阻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壳体,其在上下两方向开口;基板,其嵌合于壳体下部开口部,在上表面形成有集电电极和以该集电电极为中心的圆弧状的电阻体;转动件,其可转动地嵌合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滑动件,其安装于转动件的下表面,相对于所述集电电极及电阻体滑动接触;顶板部,其支承转动件的上表面;窗部,其以使转动件的局部在顶板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以及一对脚部,其在顶板部的里面沿壳体的侧面向下方延伸,并具备:金属封罩,其从壳体的上部覆盖,通过将脚部在壳体底面向内侧折弯,从而支承基板的下表面;以及弹性构件,其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和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
如上所述,通过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和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的弹性构件,防止焊锡焊接剂从转动件上表面部的侵入。
在公知的构成的构造中,从转动件上表面部侵入的焊锡焊接剂侵入到转动件侧面部和金属封罩的内壁的间隙,在该焊锡焊接剂冷却固化时,转动件可能会失去转动功能。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中,由于防止了在转动件上表面部侵入焊锡焊接剂,所以转动件侧面和壳体内壁不会因侵入的焊剂而粘合。
优选为,所述弹性构件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及壳体上表面、和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并以跨转动件和壳体相接触的边界的方式配置。
由于在焊剂从外部侵入的情况下,容易侵入到转动件侧面和壳体侧面的间隙。因此,通过以对形成转动件侧面和壳体侧面之间的间隙的位置进行覆盖的方式形成弹性构件,能够更大限度地防止焊剂的侵入。
优选为,所述弹性构件作为衬垫形成于金属封罩顶板部的里面。
通过作为衬垫形成于金属封罩顶板部的里面,金属封罩和弹性构件的密接性好,并且能够廉价地制造。
优选为,所述衬垫通过分配器涂布于金属封罩顶板部里面的凹部,通过热或UV而固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廉价地制造、且能够防止焊锡焊接剂从转动件上表面部的侵入的可变电阻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阻器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可变电阻器的俯视图、主视图及仰视图。
图3是图2的X-X线剖面图。
图4是图2的Y-Y线剖面图。
图5是电阻基板的俯视图。
图6是转动件的俯视图、Z-Z剖面图及仰视图。
图7是在转动件上安装有滑动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滑动件的俯视图、主视图、左侧视图及右侧视图。
图9是在金属封罩的顶面背部形成有衬垫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阻器之一例。该可变电阻器由壳体1、电阻基板10、弹性构件20、引线端子30、转动件40、滑动件50及金属封罩60等构成。壳体1为了能够耐受软钎焊的热且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动作,例如由46尼龙等耐热性高的聚酰胺系或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聚合物等热塑性树脂,或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制作。
壳体1形成为上下两方向开口的筒形,在上部形成有圆形的上部开口部2,在下部形成有方形的下部开口部3。在壳体1的内面且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突设有用于在金属封罩60和转动件40之间配置衬垫20的确保一定间隙的环状的挡圈部4。另外,在壳体1的相对的两个外侧面形成有导向槽5。在壳体1的下部开口部3嵌合有电阻基板10。
电阻基板10例如通过氧化铝等陶瓷材料或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等耐热性树脂形成为方板状。
如图5所示,在电阻基板10的上表面,通过网板印刷或转印等方法形成有由例如金属陶瓷电阻或碳质电阻构成的大致C字状的电阻体11。
电阻体11的两端部经由形成于基板10上的单电极12、13引出到基板10的一侧缘。
另外,在基板10的上表面形成有位于电阻体11的中心位置的集电电极14,该集电电极14被引出到基板10的另一侧缘。
电阻基板10的上表面通过与形成于壳体1的内面的挡圈部4的下表面抵接而被规定嵌合深度(参照图3、图4)。
在电阻基板10的将单电极12、13及集电电极14引出的两侧缘部,通过焊接、热压焊头的热压焊、焊接等安装三个引线端子30、31、32,与电极12、13、14电连接。
特别是,引线端子32形成为二分叉状,以两处连接于集电电极14的引出部。
引线端子30~32的外部连接部30a~32a从壳体1的与设有导向槽5的侧面相反的面引出,并沿壳体1的外侧面向上方折弯。
为了易于将外部连接部30a~32a折弯,而在外部连接部形成有孔30b~33b。
此外,也可以不将外部连接部30a~32a折弯而沿水平方向引出。
转动件40通过例如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等耐热性树脂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可嵌合于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2并可转动。
在转动件40的上表面中央部突设有圆柱形的浮凸部41,在该凸台部41的上表面形成有与螺丝刀等工具卡合的十字状的工具卡合槽42。
在凸台部41的外周形成有环状槽43,在环状槽43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挡块44。
在转动件40的下表面中央部突设有定位用凸起45,在下表面的偏心位置突设有止转用凸起46(参照图6)。
另外,在转动件40的下表面,以包围上述凸起45、46的方式突设有环状壁部47。
该环状壁部47与电阻基板10上接触,具有在转动件40和电阻基板1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21(参照图3、图4)的功能。
特别是,在将转动件40嵌合于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2时,通过转动件40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挡圈部4的上表面抵接,转动件40和电阻基板10的间隔成为一定,后述的滑动件50及衬垫20的压缩余量成为一定。
滑动件50利用弹性和导电性优异的材料,例如铜合金、不锈钢、贵金属系合金等制作,在其上侧设有大致圆盘状的基部51。
如图8所示,在基部51上形成有与转动件40的凸起45、凸起46嵌合的孔52、孔53,滑动件50相对于转动件40止转地安装。
此外,也可以在将滑动件50的孔52、孔53与转动件40的凸起45、凸起46嵌合后,将凸起45、凸起46热铆接,由此将滑动件50固定。
在基部51的外周部连续形成有臂状的中心触点部54和梳齿状的滑动触点部55,该中心触点部54和梳齿状的滑动触点部55向基部51的下方折回。
此外,图8中,双点划线表示中心触点部54及滑动触点部55的自由位置。
中心触点部5压接于电阻基板10的集电电极14,滑动触点部55弹性压接于电阻体11。
金属封罩60由具有防锈效果及非焊锡润湿性的不锈钢或铜镍合金等铜合金制作。
在金属封罩60上设有配置于壳体1的上表面且限制转动件40的上移的顶板部61,且在其中央形成有转动件40的圆柱状凸台部41露出的圆形的窗孔62。
窗孔62的内缘部63向下方折弯,被插入转动件40的环状槽43。
在内缘部63的局部形成有向下方长地突出的挡块片64,通过该挡块片64接触环状槽43的挡块部44,限制转动件40的转动角度。
在顶板部61的两侧部延设同一宽度的裙部65,从该裙部65的下缘向下方突设有舌片状的脚部66。
在金属封罩60和转动件40上表面之间设置弹性构件20。作为弹性构件20,优选为,相对于软钎焊的热、或使用温度的变化能够产生稳定衬垫效果的弹性构件。特别是优选使用硅橡胶、氟橡胶、氟硅酮橡胶等橡胶构件。另外,弹性构件20也可以作为衬垫预先形成于金属封罩60的里面。例如,在后述的组装后,以与转动件上表面部68接触,优选与壳体上表面部67也接触的方式且以包围内壁部63的周围的方式环状地通过分配器等直接涂布后,通过热或UV等而固化来形成。这样得到的弹性构件20(衬垫)以覆盖转动件上表面部68和壳体上表面部67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焊剂经由转动件68和壳体67之间的间隙侵入。另外,由于作为衬垫材料预先直接形成于金属封罩60的里面,所以金属封罩20和弹性构件20的密接性好,难以发生错位。另外可以廉价地制作。
在将金属封罩60盖于壳体1上时,脚部66与壳体1的导向槽5卡合,从壳体1的底面向下方突出。
因此,通过将脚部66的前端部沿壳体1的底面向内侧折弯,从而将金属封罩60安装于壳体1上。
该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将脚部66向内侧折弯,而在脚部66上形成有孔67。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在转动件40和电阻基板1之间进一步设置衬垫材料(未图示)。但是,在形成有电阻体和集电电极的电阻基板上设置衬垫且其位置精度差的情况下,衬垫和滑动触点的滑动轨道发生缓冲,使滑动件滑动时的滑动件触点的局部不能与电阻体接触,滑动噪声增大。因此要求严格的位置精度。根据本申请实用新型,由于能够充分地防止了焊锡焊接剂的侵入,因此优选在容易影响电特性的转动件40和电阻基板1之间不设置衬垫。
接下来,对由上述实施例组成的可变电阻器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壳体1的下部开口部3嵌合电阻基板10。在电阻基板10上预先固定有引线端子30~32。
接下来,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2嵌合转动件40。此时,由于在转动件40的下表面安装有滑动件50,所以转动件40位于从壳体1浮起的位置。
接下来,从上方将在顶板部61形成有衬垫20的金属封罩60覆盖在壳体1上,且通过壳体1的侧面的导向槽5插入金属封罩60的脚部66。其结果在顶板部61和转动件40上表面之间形成弹性构件。而且,通过使从壳体1的下端面向下方突出的脚部66向内侧折弯,使脚部66卡止于壳体1的下表面。
由此,金属封罩60的顶板部61按压转动件40的上表面,使转动件40的下表面为与挡圈部4的上表面抵接或大致抵接的状态,同时,脚部66支承电阻基板10的底面,并将电阻基板10的上表面按压于挡圈部4的下表面。
因此,相对于壳体1一体地组装转动件40、电阻基板10等各零件,同时将转动件40和电阻基板10的间隔维持在大致一定。
这样组装的可变电阻器通过在转动件40的工具卡合槽42卡合螺丝刀的前端部使转动件40转动,从而在中心触点部54与集电电极14接触的状态下,滑动触点部55在电阻体11上滑动。因此,可以使端子30和端子32之间的电阻值或端子31和端子32之间的电阻值变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阻器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上述实施例中,在电阻基板10上固定引线端子30~32,构成表面安装型的可变电阻器,但也可以使引线端子向下方突出,设为带引线端子的可变电阻器。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电极12~14引出至基板10的底面侧,而省略引线端子。

Claims (4)

1.一种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筒状的壳体,其在上下两方向开口;基板,其嵌合于壳体下部开口部,在上表面形成有集电电极和以该集电电极为中心的圆弧状的电阻体;转动件,其嵌合于壳体的上部开口部并可转动;滑动件,其安装于转动件的下表面,相对于所述集电电极及电阻体滑动接触;顶板部,其支承转动件的上表面;窗部,其以使转动件的局部在顶板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以及一对脚部,其在顶板部的里面沿壳体的侧面向下方延伸,
并具备:金属封罩,其从壳体的上部覆盖,通过将脚部在壳体底面向内侧折弯,从而支承基板的下表面;以及弹性构件,其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和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设于转动件上表面和壳体上表面、与金属封罩顶板部之间,并以跨转动件和壳体相接触的边界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作为衬垫形成于所述金属封罩顶板部的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为环状。
CN2011205282519U 2011-12-16 2011-12-16 可变电阻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85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82519U CN202285183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变电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82519U CN202285183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变电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85183U true CN202285183U (zh) 2012-06-27

Family

ID=4629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82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85183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可变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85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875A (zh) * 2021-10-18 2022-01-14 浙江玖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阻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875A (zh) * 2021-10-18 2022-01-14 浙江玖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阻
CN113936875B (zh) * 2021-10-18 2022-06-07 浙江玖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7978B2 (ja) 可変抵抗器
CN103903046A (zh) 用于物体识别的应答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298780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in film electrode and housing
CN202285183U (zh) 可变电阻器
WO2007131030A2 (en) Hot plate with stainless steel top
JP3815362B2 (ja) 温度検出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CN209859718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贴片电阻
US5053742A (en) Variable resistor
JP2585164B2 (ja) サーモプロテクタ
US5059940A (en) Single turn potentiometer with direct rotor-to-housing seal
US6744347B2 (en) Variable resistor
CN100552835C (zh) 电阻基板及可变电阻器
JP4945848B2 (ja) 可変抵抗器
JP3367787B2 (ja) 可変抵抗器
CN215896249U (zh) 一种温控器用异型金属盖结构
JPH11345706A (ja) 回転操作型可変抵抗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94195A (zh) 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伺服电路及组装方法
US4839627A (en) Variable resistor
CN202771870U (zh) 可变电阻器
JP4474787B2 (ja) 可変抵抗器
CN111089536B (zh) 一种多圈碳膜角度位移传感器
CN219040345U (zh) 一种安装方便温控器结构
CN108742187B (zh) 食物料理机的膜发热板与锅体的焊接结构及其组装工艺
CN208722662U (zh) 热敏电阻元件
US7633372B2 (en) Chip type variable electronic part and chip type variable resis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