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65347U - 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65347U
CN202265347U CN2011203351957U CN201120335195U CN202265347U CN 202265347 U CN202265347 U CN 202265347U CN 2011203351957 U CN2011203351957 U CN 2011203351957U CN 201120335195 U CN201120335195 U CN 201120335195U CN 202265347 U CN202265347 U CN 202265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art
turntable
supporting
hoisting crane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351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一平
何光辉
林新
喻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351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65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65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653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前车(100)和后车(200),前车(100)的上车与后车(200)的上车之间连接有连接梁(300),其中,前车(100)包括前车架(101)、前转台(103)、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和周边支承,前中心回转支承(104)设置在前车架(101)与前转台(103)之间,使前转台(103)能够相对于前车架(101)旋转,周边支承设置在前车架(101)与前转台(103)之间并位于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周围。通过上述前中心回转支承和周边支承可以为前车的上车提供巨大的支撑力和抗侧翻能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在进行大型作业时具备较好的工作平稳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履带起重机在进行大型作业时,如运输大型设备时,有时会采用两个履带起重机联合作业的方式,即采用了前车(前面的履带起重机)和后车(后面的履带起重机)组合作业的方式,前车的上车与后车的上车通过连接梁连接,通过后车行走来带动前车的上车回转。图1示出了现有起重机的上车与下车之间的一种回转机构,该回转机构包括中心销1和环绕中心销1设置的多个平面止推轴承2,中心销1分别与上车3和下车4连接,上车3可绕中心销1回转。现有起重机的前、后车均采用上述回转机构。上述回转机构为摩擦式回转,平面止推轴承2在局部范围受偏载时容易变形、出现故障,抗侧翻能力差,回转阻力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大、抗侧翻能力强的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前车和后车,所述前车的上车与所述后车的上车之间连接有连接梁,其中,所述前车包括前车架、前转台、前中心回转支承和周边支承,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前转台之间,使所述前转台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车架旋转,所述周边支承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前转台之间并位于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后车包括后车架、后转台和后中心回转支承,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设置在所述后车架与所述后转台之间,使所述后转台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车架旋转。
优选地,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包括前第一回转部分、前第二回转部分和多个前滚柱,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环绕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设置,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前容纳空间,所述多个前滚柱安装在所述前容纳空间中,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和前第二回转部分中的一个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和前第二回转部分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前转台固定连接;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包括后第一回转部分、后第二回转部分和多个后滚柱,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环绕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设置,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后容纳空间,所述多个后滚柱安装在所述后容纳空间中,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和后第二回转部分中的一个与所述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和后第二回转部分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转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滚柱沿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和前第二回转部分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前滚柱分别位于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和前第二回转部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后滚柱沿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和后第二回转部分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后滚柱分别位于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和后第二回转部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优选地,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的外周表面均为无齿式的。
优选地,所述周边支承包括环形轨道和环轨支承,所述环形轨道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环轨支承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上并能够随着所述前转台沿着所述环形轨道滚动。
优选地,所述环轨支承包括支架和通过支承轮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下部的支承轮。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级平衡梁,该第一级平衡梁的中部与所述前转台枢轴连接,该第一级平衡梁的两端的两侧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二级平衡梁,该第二级平衡梁的中部与所述第一级平衡梁枢轴连接,且该第二级平衡梁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三级平衡梁,该第三级平衡梁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级平衡梁枢轴连接,且该第三级平衡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支承轮。
优选地,所述支承轮套装在所述支承轮轴上,所述支承轮轴与所述支承轮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
优选地,所述支承轮的外端连接有端盖,该端盖套装在所述支承轮轴上,与所述支承轮轴和支承轮共同形成空间,所述滚动轴承位于所述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支承轮轴与所述支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所述支承轮轴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环轨支承为两个,该两个环轨支承在所述环形轨道上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前车的前转台与所述后车的后转台之间。
通过上述前中心回转支承和周边支承可以为前车的上车提供巨大的支撑力和抗侧翻能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在进行大型作业时具备较好的工作平稳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起重机的上车与下车之间的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前车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前车的去掉前转台以上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前车的前中心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前车的环轨支承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前车的环轨支承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沿图6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后车的后中心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心销;2:平面止推轴承;3:上车;4:下车;100:前车;200:后车;300:连接梁;101:前车架;201:后车架;102:环形轨道;103:前转台;203:后转台;104:前中心回转支承;204:后心回转支承;105:环轨支承;106:前第一回转部分;206:后第一回转部分;107:前第二回转部分;207:后第二回转部分;108:前滚柱;208:后滚柱;109:销;209:配重;110:前润滑油接口;210:后润滑油接口;122:润滑油接口;111:支架;112:支承轮轴;113:支承轮;114:第一级平衡梁;115:第二级平衡梁;116:第三级平衡梁;117:滚动轴承;118:端盖;119:第一环形密封圈;120:第二环形密封圈;121:空间;123:内隔圈;124:外隔圈;125:锁紧螺母;126:止动垫圈;127:容纳槽;128:前履带;228:后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前车100和后车(配重车)200,所述前车100的上车与所述后车200的上车之间连接有连接梁300,其中,所述前车100包括前车架101、前转台103、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和周边支承,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与所述前转台103之间,使所述前转台103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车架101旋转,所述周边支承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与所述前转台103之间并位于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周围。
通过上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和周边支承可以为前车100的上车提供巨大的支撑力和抗侧翻能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在进行大型作业时具备较好的工作平稳性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承载能力并减小摩擦阻力,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包括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前第二回转部分107和多个前滚柱108,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环绕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设置,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前容纳空间(未显示),所述多个前滚柱108安装在所述前容纳空间中,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中的一个与所述前车架101固定连接,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前转台103固定连接。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前第一回转部分106与前转台103的底板固定连接,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与前车架101的盖板固定连接。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前转台103固定连接,例如紧固连接的方式。前第二回转部分107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前车架101固定连接,例如紧固连接的方式。
为了提高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均衡性,优选地,所述多个前滚柱108沿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周向均匀分布。
前滚柱108可以沿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周向设置一圈、两圈或多圈。为了提高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转动平稳性,优选地,所述前滚柱108沿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前滚柱108分别位于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为了减轻重量并方便散热,前第一回转部分106通常为筒状。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外周表面可以为有齿式的或者无齿式的。为了方便加工,优选地,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外周表面为无齿式的(平滑的)。作为选择,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外周表面也可以为有齿式的,以与回转减速机构连接,从而可以同时通过后车和回转减速机构来驱动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回转。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前容纳空间中的前滚柱108提供润滑,以减小回转阻力,优选地,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或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上设置有与所述前容纳空间相通的前润滑油接口110。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前润滑油接口110设置在前第一回转部分106的内周表面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周边支承包括环形轨道102和环轨支承105,所述环形轨道102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上,所述环轨支承105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102上并能够随着所述前转台103沿着所述环形轨道102滚动。
具体地,所述环轨支承105包括支架111和通过支承轮轴112安装在所述支架111下部的支承轮113。
支架111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支架111可以具有一级平衡梁、两级平衡梁或多级平衡梁。为了提高环轨支承105的平衡能力及抗侧翻能力,如图6至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架111包括第一级平衡梁114,该第一级平衡梁114的中部与所述前转台103枢轴连接,该第一级平衡梁114的两端的两侧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二级平衡梁115,该第二级平衡梁115的中部与所述第一级平衡梁114枢轴连接,且该第二级平衡梁115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三级平衡梁116,该第三级平衡梁116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级平衡梁115枢轴连接,且该第三级平衡梁11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支承轮113。如图6所示,第一级平衡梁114的中部形成有容纳槽127,通过容纳在该容纳槽127中的销使第一级平衡梁114与前转台103枢轴连接。
为了提高环轨支承105的承载力,优选地,所述支承轮113成对安装在所述第三级平衡梁116的两侧。
支承轮113通过支承轮轴112安装,如图8所示,具体地,支承轮113套装在支承轮轴112上,支承轮轴112固定在第三级平衡梁116上。支承轮轴112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固定在第三级平衡梁116上,例如通过销109。可以在支承轮113与支承轮轴112之间设置各种方便支承轮113相对于支承轮轴112转动的部件,例如轴套或者滚动轴承。为了减小支承轮113的转动摩擦力,优选地,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支承轮113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117。滚动轴承117的个数可以根据对承载能力的需求进行选择,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滚动轴承117为两个,两个滚动轴承117之间安装有内隔圈123和外隔圈124,以定位两个滚动轴承117的内外圈。此外,可以通过锁紧螺母125和止动垫圈126将滚动轴承117锁紧,以固定滚动轴承117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支承轮113的外端连接有端盖118,该端盖118套装在所述支承轮轴112上,与所述支承轮轴112和支承轮113共同形成空间121,所述滚动轴承117位于所述空间121中。这样,可以防止尘土进入滚动轴承117,并且端盖118可以与支承轮轴112和支承轮113共同形成方便滚动轴承117润滑的空间121。端盖118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支承轮113的外端连接,例如紧固连接的方式。
为了提高空间121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支承轮113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119,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端盖118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圈120。
为了方便地对滚动轴承117进行润滑,优选地,所述支承轮轴112上设置有与所述空间121相通的润滑油接口122。
环轨支承105的个数可以根据整车的支撑能力及抗侧翻能力选择。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轨支承105为两个,该两个环轨支承105在所述环形轨道102上对称分布。
环形轨道102可以为整体式的,也可以由多段轨道构成。环形轨道102通常固定在前车架101上,例如通过紧固件。
后车20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回转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后车200包括后车架201、后转台(配重底座)203和后中心回转支承204,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204设置在所述后车架201与所述后转台203之间,使所述后转台203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车架201旋转。
后中心回转支承204的结构与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结构类似,下面将对后中心回转支承204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了提高后中心回转支承204的承载能力并减小摩擦阻力,如图9所示,优选地,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204包括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后第二回转部分207和多个后滚柱208,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环绕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设置,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后容纳空间(未显示),所述多个后滚柱208安装在所述后容纳空间中,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中的一个与所述后车架201固定连接,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转台203固定连接。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后第一回转部分206与后转台203的底板固定连接,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与后车架201的盖板固定连接。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后转台203固定连接,例如紧固连接的方式。后第二回转部分207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后车架201固定连接,例如紧固连接的方式。
为了提高后中心回转支承204的均衡性,优选地,所述多个后滚柱208沿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周向均匀分布。
后滚柱208可以沿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周向设置一圈、两圈或多圈。为了提高后中心回转支承204的转动平稳性,优选地,所述后滚柱208沿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后滚柱208分别位于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圈后滚柱208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根据需要,可以将上、下两圈后滚柱208设置为相同的,而使中部的后滚柱208的尺寸比上、下两圈后滚柱208的尺寸小。
为了减轻重量并方便散热,后第一回转部分206通常为筒状。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外周表面可以为有齿式的或者无齿式的。为了方便加工,优选地,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外周表面为无齿式的(平滑的)。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后容纳空间中的后滚柱208提供润滑,以减小摩擦阻力,优选地,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或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上设置有与所述后容纳空间相通的后润滑油接口210。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后润滑油接口210设置在后第一回转部分206的内周表面上。
后车200的其它部分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后转台203上还可以安装有配重209。
所述连接梁300通常连接在所述前车100的前转台103与所述后车200的后转台203之间。连接梁300通常为可伸缩的,以方便前车100和后车200行走。连接梁300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与前转台103和后转台203连接,例如通过销轴。
可以采取各种润滑系统对本实用新型的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后中心回转支承204和环轨支承105提供润滑,例如自动集中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其它部分(例如前车架101、后车架201、前转台103、后转台203)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尤其适用于履带式起重机,所述前车架101的两侧还设置有前履带128,所述后车架201的两侧还设置有后履带228。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工作过程。
如图2至图8所示,当前车100需要进行回转作业时,前车100不动,后车200围绕前车100转弯行走,从而实现前车100的上车的回转;或者前车100和后车200进行十字行走,从而实现前车100的上车的回转。可见,前车100的上车的回转驱动力通过后车200提供。当前车100的上车回转时,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前第一回转部分106随同上车一起回转,通过前滚柱108实现上车的稳定回转,并且环轨支承105能够随同上车回转而沿着环形轨道102滚动,防止上车发生侧翻。可见,通过上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和周边支承可以为前车100的上车提供巨大的支撑力和抗侧翻能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在进行大型作业时具备较好的工作平稳性和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前车(100)和后车(200),所述前车(100)的上车与所述后车(200)的上车之间连接有连接梁(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100)包括前车架(101)、前转台(103)、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和周边支承,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与所述前转台(103)之间,使所述前转台(103)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车架(101)旋转,所述周边支承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与所述前转台(103)之间并位于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200)包括后车架(201)、后转台(203)和后中心回转支承(204),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204)设置在所述后车架(201)与所述后转台(203)之间,使所述后转台(203)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车架(201)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心回转支承(104)包括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前第二回转部分(107)和多个前滚柱(108),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环绕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设置,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前容纳空间,所述多个前滚柱(108)安装在所述前容纳空间中,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中的一个与所述前车架(101)固定连接,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前转台(103)固定连接;所述后中心回转支承(204)包括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后第二回转部分(207)和多个后滚柱(208),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环绕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设置,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后容纳空间,所述多个后滚柱(208)安装在所述后容纳空间中,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中的一个与所述后车架(201)固定连接,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后转台(2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柱(108)沿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前滚柱(108)分别位于所述前第一回转部分(106)和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后滚柱(208)沿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周向设置三圈,该三圈后滚柱(208)分别位于所述后第一回转部分(206)和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第二回转部分(107)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后第二回转部分(207)的外周表面均为无齿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支承包括环形轨道(102)和环轨支承(105),所述环形轨道(102)设置在所述前车架(101)上,所述环轨支承(105)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102)上并能够随着所述前转台(103)沿着所述环形轨道(102)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轨支承(105)包括支架(111)和通过支承轮轴(112)安装在所述支架(111)下部的支承轮(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1)包括第一级平衡梁(114),该第一级平衡梁(114)的中部与所述前转台(103)枢轴连接,该第一级平衡梁(114)的两端的两侧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二级平衡梁(115),该第二级平衡梁(115)的中部与所述第一级平衡梁(114)枢轴连接,且该第二级平衡梁(115)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有第三级平衡梁(116),该第三级平衡梁(116)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级平衡梁(115)枢轴连接,且该第三级平衡梁(11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支承轮(1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轮(113)套装在所述支承轮轴(112)上,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支承轮(113)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1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轮(113)的外端连接有端盖(118),该端盖(118)套装在所述支承轮轴(112)上,与所述支承轮轴(112)和支承轮(113)共同形成空间(121),所述滚动轴承(117)位于所述空间(12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支承轮(113)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119),所述支承轮轴(112)与所述端盖(118)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圈(12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轨支承(105)为两个,该两个环轨支承(105)在所述环形轨道(102)上对称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00)连接在所述前车(100)的前转台(103)与所述后车(200)的后转台(203)之间。
CN2011203351957U 2011-09-07 2011-09-07 起重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65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51957U CN202265347U (zh) 2011-09-07 2011-09-07 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51957U CN202265347U (zh) 2011-09-07 2011-09-07 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65347U true CN202265347U (zh) 2012-06-06

Family

ID=4615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3519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65347U (zh) 2011-09-07 2011-09-07 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6534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5237A (zh) * 2011-09-07 2011-12-28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
CN102745598A (zh) * 2012-07-10 2012-10-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
CN103935891A (zh) * 2014-04-29 2014-07-23 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组件及其联动连接装置
CN104843581A (zh) * 2014-02-17 2015-08-19 特雷克斯起重机德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组合式起重机及连接方法
CN105480858A (zh) * 2015-12-31 2016-04-13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轨起重机及其运行自动纠偏系统
CN105600677A (zh) * 2016-03-24 2016-05-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
CN105600679A (zh) * 2016-03-24 2016-05-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5237A (zh) * 2011-09-07 2011-12-28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
CN102295237B (zh) * 2011-09-07 2013-05-0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机
CN102745598A (zh) * 2012-07-10 2012-10-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
CN102745598B (zh) * 2012-07-10 2014-12-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
CN104843581A (zh) * 2014-02-17 2015-08-19 特雷克斯起重机德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连接装置的组合式起重机及连接方法
CN103935891A (zh) * 2014-04-29 2014-07-23 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组件及其联动连接装置
CN103935891B (zh) * 2014-04-29 2016-03-23 辽宁华原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组件及其联动连接装置
CN105480858A (zh) * 2015-12-31 2016-04-13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轨起重机及其运行自动纠偏系统
CN105480858B (zh) * 2015-12-31 2017-05-17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轨起重机及其运行自动纠偏系统
CN105600677A (zh) * 2016-03-24 2016-05-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
CN105600679A (zh) * 2016-03-24 2016-05-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环轨起重机的驱动装置和环轨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65347U (zh) 起重机
CN102295237B (zh) 起重机
CN202245852U (zh) 一种复合回转支承
CN105239806A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的混合驱动装置
CN108505791A (zh) 无避让拉升式纵置横进双层车库
CN103726698B (zh) 一种升降装置
CN205150636U (zh) 一种汽车轮胎存放机的下料结构
CN201261954Y (zh) 组合式立体车库
CN205203751U (zh) 一种汽车轮胎存放机的支撑结构
CN204022300U (zh) 多级平衡梁形式的行走机构
CN102561775A (zh) 平层定位装置及立体停车库
CN201080211Y (zh) 家庭智能移动平台装置
CN202509829U (zh) 平层定位装置及立体停车库
CN111498688A (zh) 一种环型轨道上行走的重载小车驱动装置
CN204326653U (zh) 一种与立体车库配合使用的带有车辆旋转装置的升降机
CN203172601U (zh) 电动商用车电池箱取放装置
CN206143540U (zh) 一种十字交叉轨道导轨装置
CN203793332U (zh) 一种有关铺轨机走行梁结构的内藏式驱动机构
CN102756962A (zh) 一种吊笼滚轮机构
CN209535100U (zh) 转向架转盘用不等速托轮支撑机构
CN103545755A (zh) 电缆放线车的轨道换向装置
CN207761370U (zh) 补偿调平式立体旋转车库
CN108952258B (zh) 一种可调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
CN202591229U (zh) 二十辊轧机辊箱翻转装置
CN20517208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搬运器及其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50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