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0474U - 进气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气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0474U
CN202250474U CN2011203233950U CN201120323395U CN202250474U CN 202250474 U CN202250474 U CN 202250474U CN 2011203233950 U CN2011203233950 U CN 2011203233950U CN 201120323395 U CN201120323395 U CN 201120323395U CN 202250474 U CN202250474 U CN 202250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uxiliary device
high pressure
pressure hos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33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233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0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0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04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尤指一种设有滤材、进气孔及磁性元件的辅助器连结一单向阀,以供串连接于汽车引擎进气歧管与刹车辅助总泵,通过进气与油料混合,以达到引擎助燃的功效,改善动力降低、空污及耗油的进气辅助装置,其主要是以辅助装置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其中,于壳体的二端分别衔接有高压软管,该集气筒周缘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而集气筒内则依序设置有过滤网及一呈螺旋状的导流器,该集气筒外位于出口端处设有一磁性元件;另于高压软管一端组设单向阀,当空气由集气筒流入集结于导流器中,可得一增压、稳定速率及排气顺畅,且通过磁性元件对空气的磁化、分解成更细微的分子并吸收其杂质,且当引擎停止运转时真空吸力消失,油气受该单向阀的阻挡而不会回流至辅助装置。

Description

进气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尤指一种设有滤材、进气孔及磁性元件的辅助器连结一单向阀,以供串连接于汽车引擎进气歧管与刹车辅助总泵,通过进气与油料混合,以达到引擎助燃的功效,改善动力降低、空污及耗油的进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结构设计,是于引擎至少设有一主进气管以连接于空气滤清器以及一进气歧管至刹车辅助总泵,以通过空气滤清器导入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以使混合后的油气经由燃烧爆炸,产生相对的动力,当引擎处在进气行程中,活塞往下运动使汽缸内产生真空,好与外界空气产生压力差,让空气能经由进气导管吸入,惟一般汽车于使用相当时日后,由于机件的老化、人为操作的不当或空气滤清器内的滤网逐渐堵塞尘垢,都将影响进气效率,导致空气进气量不足的缺点,再者,在一般需瞬间加速的过程中,加速的脚踏板瞬间踩到底时,此时引擎的节气门呈开放状态,而需要较多的空气瞬间进入引挚,但是,此时由管路内流入流量感知器至引擎的空气流量未增加,形成引擎内油量也无法自动增加,使油量及空气皆无法快速补足,导致马力无法瞬间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基于其从事各种汽车零元件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尤其对于省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于连接空气滤清器以及一进气歧管至刹车辅助总泵间,以设有滤材、进气孔及磁性元件的辅助器连结一单向阀,达到增压及稳定速率的进气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不需拆卸零元件,仅需通过高压软管安装于空气滤清器以及进气歧管至刹车辅助总泵间,而毋需更动既有汽车元件,以达方便组装的进气辅助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包含有一辅助装置及一单向阀,其中:一辅助装置,以一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其内,并呈密封状,其中,于壳体的一端接头组接于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一端则组接于空气滤清器,该壳体的另端接头亦组接于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一端则组接一单向阀;一单向阀,以其一端阀体一端接头连接于高压软管一端,而阀体另端接头则通过一高压软管接于进气歧管。
该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其内并呈密封状。
该高压软管为真空钢丝软管。
该集气筒与该空气滤清器相对边为封闭段,而另端则为出口端,并与壳体的接头呈相对应设置,而该集气筒周缘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而集气筒内则依序设置有过滤网及一导流器,并于该集气筒外位于出口端处设有一磁性元件。
该导流器的外径呈螺旋状且充磁。
该单向阀的阀体内设一阻塞件及一弹性元件。
该阻塞件于阀体内位于组接阀体与壳体的高压软管端,而弹性元件顶抵该阻塞件,并位于阀体内近组接进气歧气的高压软管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达到增压及稳定速率且方便组装,具有增压、稳定速率及排气顺畅,且通过磁性元件对空气的磁化、分解成更细微的分子并吸收其杂质,且当引擎停止运转时真空吸力消失,油气受该单向阀的阻挡而不会回流至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为达上述的目的,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及其特征,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能就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气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气筒的立体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集气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6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包含有一辅助装置1及一单向阀2,其中:
一辅助装置1,以一壳体11内供集气筒12及磁性元件13容置其内,并呈密封状,其中,于壳体1的二端接头111、112分别衔接于高压软管113、114,该高压软管113、114为真空钢丝软管,并于该高压软管113一端连接于空气滤清器3,而高压软管114一端则组设单向阀2,其中,该集气筒12与该空气滤清器3相对边为封闭段121,而另端则为出口端122,并与壳体1的接头112呈相对应设置,而该集气筒12周缘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123,并于集气筒12内依序设置有一过滤网124及一导流器125,该导流器125的外径呈螺旋状且充磁,并于该集气筒12外位于出口端122处设有一磁性元件13;
一单向阀2,以其阀体21一端接头211连接于高压软管114一端,而阀体21另端接头212则通过一高压软管22接于进气歧管4,该逆止阀2的阀体21内设一阻塞件213及一弹性元件214,该阻塞件213是设置于阀体21内位于高压软管114端,而弹性元件214是可顶抵该阻塞件213,并位于阀体21内近高压软管22端。
请参阅图7所示,当启动引擎运转而产生真空吸力时,空气由空气滤清器3输入,并经由高压软管113导入进气辅助装置1的壳体11内,且集气筒12与该空气滤清器3相对边为封闭段121,是以空气会由集气筒12周缘表面的多个网孔123而流入,并经由过滤网124的过滤杂质后流入集结于导流器125中,此时,空气内无效的物质会吸附于充磁的导流器125上,并通过导流器125的外径呈螺旋状设置,而使空气会于导流器125内呈螺旋状而往前输送,并有效集结于集气筒12内,产生压力,进而得以有效的自出口端122排出,再经由磁性元件13的磁化,使空气分子分解更细微后,再由壳体11的接头112及高压软管114经由接头211而流入单向阀2的阀体21内,推动阻塞件213,而使空气得以顺利进入阀体21内,并经由接头212及高压软管22流入进气歧管4内,并排放至引擎燃烧室,如此,通过集气筒12周缘表面的多个网孔123而流入,并经由过滤网124的过滤杂质后流入集结于导流器125中的空气,经由导流器125的螺旋外径,而使空气会于导流器125内呈螺旋状而往前输送,并有效集结于集气筒12内,产生压力,可得一增压、稳定速率及排气顺畅,且通过磁性元件13对空气的磁化、分解成更细微的分子并吸收其杂质,而使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率增加、燃烧完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而当踩踏油门令引擎加速运转时,进气岐管4内会产生真力吸力,而该高压软管113、114、22为真空钢丝软管,而受其支撑,使高压软管113、114、22受吸力时不会呈现内凹扁平状,而不会影响进气量,以确保进气顺畅的辅助装置。
再者,当引擎停止运转时真空吸力消失,该单向阀2的阻塞件213受弹性元件214的顶抵,使阻塞件213阻挡于阀体21阀体21位于高压软管114端,使引擎内产生的油气由高压软管22而回流至辅助装置1时,可受阻塞件213的阻挡而不会溢流,进而可保护辅助装置1不受损坏,并可保护该刹车辅助总泵。
另,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助装置于安装时,仅需先将辅助装置1及一单向阀2以高压软管114组接,再分别将辅助装置1一端的高压软管113组接于空气滤清器3的接管,而单向阀2一端的高压软管22组接于进气歧管4,即可完成组装,而毋需更动汽车内零元件的进气辅助装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仅以最佳实施例作举例说明,对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当可进行各变化实施,惟此变化实施,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藉由辅助装置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并于壳体的二端衔接有高压软管,该集气筒周缘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而集气筒内则依序设置有过滤网及一呈螺旋状的导流器,该导流器外位于出口端处设有一磁性元件,而于高压软管一端组设单向阀,当空气由集气筒流入集结于呈螺旋状导流器中的空气,可得一增压、稳定速率及排气顺畅,且藉由磁性元件对空气的磁化、分解成更细微的分子并吸收其杂质,且当引擎停止运转时真空吸力消失,油气受该单向阀的阻挡而不会回流至辅助装置其不论是结构上的改变,抑或是功效上的增进,皆已毋庸置疑,且本实用新型于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实已符合专利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Claims (7)

1.一种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辅助装置及一单向阀,其中:
一辅助装置,以一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其内,并呈密封状,其中,于壳体的一端接头组接于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一端则组接于空气滤清器,该壳体的另端接头亦组接于高压软管,该高压软管一端则组接一单向阀;
一单向阀,以其一端阀体一端接头连接于高压软管一端,而阀体另端接头则通过一高压软管接于进气歧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供集气筒及磁性元件容置其内并呈密封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压软管为真空钢丝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气筒与该空气滤清器相对边为封闭段,而另端则为出口端,并与壳体的接头呈相对应设置,而该集气筒周缘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而集气筒内则依序设置有过滤网及一导流器,并于该集气筒外位于出口端处设有一磁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器的外径呈螺旋状且充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向阀的阀体内设一阻塞件及一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塞件于阀体内位于组接阀体与壳体的高压软管端,而弹性元件顶抵该阻塞件,并位于阀体内近组接进气歧气的高压软管端。
CN2011203233950U 2011-08-31 2011-08-31 进气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0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3950U CN202250474U (zh) 2011-08-31 2011-08-31 进气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3950U CN202250474U (zh) 2011-08-31 2011-08-31 进气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0474U true CN202250474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33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0474U (zh) 2011-08-31 2011-08-31 进气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04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94A (zh) * 2013-11-01 2014-02-0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离合器液压传动管路排气阀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94A (zh) * 2013-11-01 2014-02-0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离合器液压传动管路排气阀总成
CN103557194B (zh) * 2013-11-01 2015-10-2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离合器液压传动管路排气阀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31926T1 (de) Einlassverteiler mit integriertem kanisterschaltkreis für einen aufladeverbrennungsmotor
CN200982240Y (zh) 空气滤清器、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和气缸盖罩的集成
CN202250474U (zh) 进气辅助装置
ATE519937T1 (de) Einlassverteiler mit integriertem kanisterschaltkreis für einen aufladeverbrennungsmotor
CN203742766U (zh) 四驱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CN2037427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曲轴箱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2991189U (zh) 增压汽油发动机曲轴箱压力平衡系统
CN209278019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减排搭载装置
CN109469562A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减排搭载装置
CN110985248A (zh)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1568172U (zh) 车用辅助动力刹车装置
CN2583375Y (zh) 一种发动机涡流增压装置
CN213331270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低压egr系统的涡轮增压器
CN202031728U (zh) 汽油内燃机组助燃节能装置
CN214092032U (zh) 一种纵置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CN203925804U (zh) 新型汽车节油净化器导流架
CN202250471U (zh) 设于燃油发动机进气喉管上的节油装置
CN208966450U (zh) 一种国六碳罐脱附文丘里管
CN201187372Y (zh) 摩托车发动机进气装置
CN2749762Y (zh) 摩托车油、气燃烧转换装置
CN201090324Y (zh) 一种引擎二次进气结构
CN201381906Y (zh) 一种进排气在同侧的柴油机汽缸盖
CN207332983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5383021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0946535Y (zh) 柴油车环保节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