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5333U -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25333U
CN202225333U CN2011203660240U CN201120366024U CN202225333U CN 202225333 U CN202225333 U CN 202225333U CN 2011203660240 U CN2011203660240 U CN 2011203660240U CN 201120366024 U CN201120366024 U CN 201120366024U CN 202225333 U CN202225333 U CN 202225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core
die device
co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660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洪
应建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ICHI RUBBER BE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ICHI RUBBER BE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ICHI RUBBER BE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ICHI RUBBER BE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660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25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25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253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属于弹性多楔带的模具制作领域,是把胶片带筒一次成型为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和膨胀胶套,模具安装盘、硫化平台、模具盖、模芯、吊环、模具内芯、锁紧系统、进气孔、内模腔、空压机安全阀、抽真空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成型模具内壁圆筒形面为楔形面,所述胶片带筒紧贴在成型模具内壁上;所述膨胀胶套设置在模具内芯外侧,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通过锁紧系统与模芯紧固连接;模芯、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吊放在胶片带筒内;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模具盖一侧,并连通模芯和内模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需的橡胶原料少,成型工艺环节减少,减少了磨削环节,无粉尘、提高了环保,多楔带表面光亮、耐磨,提高了皮带的寿命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属于弹性多楔带的模具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常见的磨削弹性多楔带的制作是通过胶片带筒成型模具光圆成型以后,再将胶片带筒切割成所需要的宽带,通过磨轮将楔形磨削出来的。该模具包括成型模具和压缩成型胶套,所述成型模具为圆筒形,所述胶片带筒紧贴在在成型模具的外侧,所述压缩成型胶套设置在胶片带筒的的外侧,整体结构简单,开模具方便,从开模到生产出产品周期较短;但是所制作的胶片带筒表面无楔形面,磨削弹性多楔带制作工艺环节繁多,它需要成型、脱模、切割、磨削等环节,所需要的橡胶较多、产品表面粗糙、耐磨性低,且皮带的气孔较多、性能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弹性多楔带制作工艺环节繁多,所需要的橡胶较多、产品表面粗糙、耐磨性低,且皮带的气孔较多、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可达到弹性多楔带制作工艺简化,所需要的橡胶减少、产品表面光滑、耐磨性高,且皮带的气孔少、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是把胶片带筒一次成型为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和膨胀胶套,所述成型模具为圆筒形,还包括模具安装盘、硫化平台、模具盖、模芯、吊环、模具内芯、锁紧系统、进气孔、内模腔、空压机安全阀、抽真空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成型模具内壁圆筒形面为楔形面,所述胶片带筒紧贴在成型模具内壁上;所述模具安装盘与硫化平台固定连接,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设置在模芯上端,与模芯固定连接,所述吊环设置在模芯顶端,与模芯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内芯为圆筒形,所述膨胀胶套设置在模具内芯外侧,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通过锁紧系统与模芯紧固连接;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呈锥形,模具内芯的上、下端锥形表面的截面呈锯齿形;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与模芯的上、下端为紧配合密封连接;模芯、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安装好以后,吊放在成型模具和胶片带筒内,膨胀胶套与胶片带筒为间隙配合;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模具盖一侧,并连通模芯和内模腔,所述抽真空系统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外侧;模具盖与成型模具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系统包括上盖筒、下盖筒和锁紧螺母,所述上、下盖筒分别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带有中心孔底面的圆筒形,所述上、下盖筒的圆筒内侧面向开口方向的外侧倾斜,倾斜度α为20-30度;上、下盖筒分别通过中心孔穿设在模芯上、下端,并分别套接在膨胀胶套和模具内芯的上、下端外侧;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模芯下端。
所述上、下盖筒的圆筒内侧面向开口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度α为25度。
所述进气孔包括上横向孔、竖向孔和下横向孔,所述上横向孔设置在模具盖左侧内,所述竖向孔和下横向孔设置在模芯上部左侧内,竖向孔上端与上横向孔右端垂直连接,下横向孔右端与竖向孔下端垂直连接;上横向孔左端通过压缩空气气管接头与压缩空气软管连接;所述内模腔包括内模外腔和内模内腔,所述内模外腔在模具内芯与膨胀胶套之间,所述内模内腔在模具内芯与模芯之间,内模外腔与内模内腔通过模具内芯中的空气通道相连通;进气孔的下横向孔左端与内模内腔相连通。
所述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与模芯的上、下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所述模芯下部与模具安装盘中心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C;所述硫化平台与模具安装盘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所述密封圈A、B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C为旋转轴唇密封圈。
所述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以内六角螺钉A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盘与硫化平台以内六角螺钉B固定连接,模具盖与成型模具上端以内六角螺钉C固定连接。
所述空压机安全阀包括上空压机安全阀和下空压机安全阀,所述上空压机安全阀设置在模具盖一侧,所述下空压机安全阀设置在模具装置下方。
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紫铜管、三通接头和高压软管;所述紫铜管一端与内模外腔相通,另一端与三通接头的里接口相通;所述高压软管与三通接头的外接口连接。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外套、冷却蒸汽进口接头、冷却蒸汽出口接头和进、出冷却蒸汽软管;所述冷却外套设置在成型模具外围;所述冷却蒸汽进口接头设置在冷却外套一侧上方,冷却蒸汽进口接头内接口与冷却外套相通,其外接口与进冷却蒸汽软管连接;所述冷却蒸汽出口接头设置在冷却外套另一侧下方,冷却蒸汽出口接头内接口与冷却外套相通,其外接口与出冷却蒸汽软管连接。
重要部件的作用简介:
膨胀胶套:材料是三元乙丙胶,其作用是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而变形膨胀,从而压紧胶料充齿成型。
锁紧系统:材料是45#钢,其作用是将上下压盖锁紧在中间的芯棒上,从而将上下压盖中间的膨胀胶套锁紧固定住,以防止在高压充气的过程中膨胀胶套滑出和漏气。
进气孔:是通入高压空气,是高压泵通过压缩空气软管与模具上进气孔的接口连接,其作用是;膨胀胶套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而变形膨胀,从而压紧胶料充齿成型。
空压机安全阀:外构件,是安装在膨胀胶套与成型胶料之间,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膨胀胶套滑出,而使得膨胀胶套与成型胶料之间的气压与成型的高压空气一样高,安装了次安全阀,安全阀的安全压力为8bar,当超压时,会自动打开泄压。从而保护了脱模的时候的人身安全。
抽真空系统:是真空泵通过高压软管与三通接头的外接口连接,其作用是在膨胀胶套膨胀挤压之前,将成型胶料与模具的空气排出,否则充齿是会出现气孔。
冷却系统:即蒸汽或冷却水的进入口。通入蒸汽时作用是对模具和胶料进行加热硫化;通入冷却水时,是对模具和已经成型好的带筒进行冷却降温,以便于随后的脱模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分为成型模具、模具内芯、模芯、膨胀胶套并结合硫化平台等几个部分。它主要通过高压空气的作用使膨胀胶套挤压胶片带筒到成型模具内壁的楔形面上,同时成型模具在通过蒸汽对胶片带筒加热硫化。使弹性多楔带齿形硫化成型、脱模结合在一个模具上。这样成型的特点是:1、所需的橡胶原料少;2、成型工艺环节减少;3、因为减少了磨削环节,无粉尘提高了环保;4、多楔带表面光亮、耐磨、皮带的寿命和性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弹性多楔带原模具装置;
附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2-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附图2-4是:图2-1 A放大图;
附图3-1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筒主视图;
附图3-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筒仰视图;
附图4-1是:本实用新型下盖筒主视图;
附图4-2是:本实用新型下盖筒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胶片带筒、2成型模具、201楔形面、3膨胀胶套、4模具安装盘、5硫化平台、6模具盖、7模芯、8吊环、9模具内芯、901空气通道、10锁紧系统、101上盖筒、102下盖筒、103锁紧螺母、11进气孔、111上横向孔、112竖向孔、113下横向孔、12内模腔、121内模外腔、内模内腔122、13抽真空系统、131紫铜管、132三通接头、133高压软管、14冷却系统、141冷却外套、142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3冷却蒸汽出口接头、144进、出冷却蒸汽软管、15压缩空气气管接头、151压缩空气软管、16 O型密封圈A、17 O型密封圈B、18旋转轴唇密封圈、19隔热板、20内六角螺钉A、21内六角螺钉B、22内六角螺钉C、23上空压机安全阀、24下空压机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1至4-2所示,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是把胶片带筒1一次成型为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包括成型模具2和膨胀胶套3,所述成型模具2为圆筒形,还包括模具安装盘4、硫化平台5、模具盖6、模芯7、吊环8、模具内芯9、锁紧系统10、进气孔11、内模腔12、空压机安全阀、抽真空系统13和冷却系统14;所述成型模具2内壁圆筒形面为楔形面201,所述胶片带筒1紧贴在成型模具2内壁上;所述模具安装盘4与硫化平台5固定连接,成型模具2底端和模具安装盘4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6设置在模芯7上端,与模芯7固定连接,所述吊环8设置在模芯7顶端,与模芯7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内芯9为圆筒形,所述膨胀胶套3设置在模具内芯9外侧,模具内芯9和膨胀胶套3通过锁紧系统10与模芯7紧固连接;所述模具内芯9的上、下端呈锥形,模具内芯9的上、下端锥形表面的截面呈锯齿形;
所述模具内芯9的上、下端与模芯7的上、下端为紧配合密封连接;模芯7、模具内芯9和膨胀胶套3安装好以后,吊放在成型模具2和胶片带筒1内,膨胀胶套3与胶片带筒1为间隙配合;所述进气孔11设置在模具盖6一侧,并连通模芯7和内模腔12,所述抽真空系统13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冷却系统14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外侧;模具盖6与成型模具2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系统10包括上盖筒101、下盖筒102和锁紧螺母103,所述上、下盖筒101、102分别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带有中心孔底面的圆筒形,所述上、下盖筒101、102的圆筒内侧面向开口方向的外侧倾斜,倾斜度α为25度;上、下盖筒101、102分别通过中心孔穿设在模芯7上、下端,并分别套接在膨胀胶套3和模具内芯9的上、下端外侧;所述锁紧螺母103设置在模芯7下端。
所述进气孔11包括上横向孔111、竖向孔112和下横向孔113,所述上横向孔111设置在模具盖6左侧内,所述竖向孔112和下横向孔113设置在模芯7上部左侧内,竖向孔112上端与上横向孔111右端垂直连接,下横向孔113右端与竖向孔112下端垂直连接;上横向孔111左端通过压缩空气气管接头15与压缩空气软管151连接;所述内模腔12包括内模外腔121和内模内腔122,所述内模外腔121在模具内芯9与膨胀胶套3之间,所述内模内腔122在模具内芯9与模芯7之间,内模外腔121与内模内腔122通过模具内芯9中的空气通道901相连通;进气孔11的下横向孔113左端与内模内腔122相连通。
所述成型模具2底端和模具安装盘4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A16,所述模具内芯9的上、下端与模芯7的上、下端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B17,所述模芯7下部与模具安装盘4中心孔之间设置有旋转轴唇密封圈18;所述硫化平台5与模具安装盘4之间设置有隔热板19。
所述成型模具2底端和模具安装盘4以内六角螺钉A20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盘4与硫化平台5以内六角螺钉B21固定连接,模具盖6与成型模具2上端以内六角螺钉C22固定连接。
所述空压机安全阀包括上空压机安全阀23和下空压机安全阀24,所述上空压机安全阀23设置在模具盖6一侧,所述下空压机安全阀24设置在模具装置下方。
所述抽真空系统13包括紫铜管131、三通接头132和高压软管133;所述紫铜管131一端与内模外腔121相通,另一端与三通接头132的里接口相通;所述高压软管133与三通接头132的外接口连接。
所述冷却系统14包括冷却外套141、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冷却蒸汽出口接头143和进、出冷却蒸汽软管144;所述冷却外套141设置在成型模具2外围;所述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3设置在冷却外套141一侧上方,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内接口与冷却外套141相通,其外接口与进冷却蒸汽软管144连接;所述冷却蒸汽出口接头143设置在冷却外套141另一侧下方,冷却蒸汽出口接头143的内接口与冷却外套141相通,其外接口与出冷却蒸汽软管144连接。
工作过程:
1.把成型模具2底端和模具安装盘4以内六角螺钉A20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盘4与硫化平台5之间加上隔热板19,再以内六角螺钉B21固定连接,再在成型模具2外围安装上抽真空系统13和冷却系统14,然后将成型好的胶料放置在成型模具2内壁的圆筒形楔形面201上,用手将胶料抹平,形成附着在成型模具2内表面的胶片带筒1。
2.把模具盖6、模芯7、吊环8固定连接,再把模具内芯9和膨胀胶套3通过上盖筒101、下盖筒102和锁紧螺母103,与模芯7紧固连接;再检查密封圈A16、密封圈B17和旋转轴唇密封圈18是否完好。
3.通过吊环8把模具内芯9、膨胀胶套3和模芯7放入成型模具2和胶片带筒内1,再将模具盖6与成型模具2上端以内六角螺钉C22固定连接,安装好上、下空压机安全阀23、24。
4.安装好以后检查没有问题了,启动抽真空,通过真空泵(图中未显示)连接的紫铜管131、三通接头132和高压软管133,将模具内部内模腔12的空气抽出,再启动高压空气阀(图中未显示),通过压缩空气软管151对内模腔12进行充气,高压空气使得膨胀胶套3将胶片带筒1紧紧地压在成型模具2内壁的楔形面201中,这个时候仍然不停的再启动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达到标准以后会自动停止真空泵的启动。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打开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对模具进行蒸汽加热。由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的开关来控制温度的上升下降,从而满足硫化时的温度要求。
5.当硫化时间达到以后,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高压空气阀自动关闭,同时冷却蒸汽出口接头143自动打开,然后冷却水阀(图中未显示)和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自动打开,对模具进行冷却,当冷却温度达到设定的要求以后,冷却水阀和冷却蒸汽进口接头142会自动关闭。
6.拆卸掉模具盖6与成型模具2上端的内六角螺钉C22,将模具内芯9和膨胀胶套3吊起后,再将成型硫化好的胶片带筒1与成型模具2内壁分离取出;最后,按所需楔数进行切割,弹性多楔带便制作完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是把胶片带筒一次成型为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和膨胀胶套,所述成型模具为圆筒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安装盘、硫化平台、模具盖、模芯、吊环、模具内芯、锁紧系统、进气孔、内模腔、空压机安全阀、抽真空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成型模具内壁圆筒形面为楔形面,所述胶片带筒紧贴在成型模具内壁上;所述模具安装盘与硫化平台固定连接,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模具盖设置在模芯上端,与模芯固定连接,所述吊环设置在模芯顶端,与模芯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内芯为圆筒形,所述膨胀胶套设置在模具内芯外侧,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通过锁紧系统与模芯紧固连接;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呈锥形,模具内芯的上、下端锥形表面的截面呈锯齿形;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与模芯的上、下端为紧配合密封连接;模芯、模具内芯和膨胀胶套安装好以后,吊放在成型模具和胶片带筒内,膨胀胶套与胶片带筒为间隙配合;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模具盖一侧,并连通模芯和内模腔,所述抽真空系统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模具装置的外侧;模具盖与成型模具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系统包括上盖筒、下盖筒和锁紧螺母,所述上、下盖筒分别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带有中心孔底面的圆筒形,所述上、下盖筒的圆筒内侧面向开口方向的外侧倾斜,倾斜度α为20-30度;上、下盖筒分别通过中心孔穿设在模芯上、下端,并分别套接在膨胀胶套和模具内芯的上、下端外侧;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模芯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盖筒的圆筒内侧面向开口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度α为2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包括上横向孔、竖向孔和下横向孔,所述上横向孔设置在模具盖左侧内,所述竖向孔和下横向孔设置在模芯上部左侧内,竖向孔上端与上横向孔右端垂直连接,下横向孔右端与竖向孔下端垂直连接;上横向孔左端通过压缩空气气管接头与压缩空气软管连接;所述内模腔包括内模外腔和内模内腔,所述内模外腔在模具内芯与膨胀胶套之间,所述内模内腔在模具内芯与模芯之间,内模外腔与内模内腔通过模具内芯中的空气通道相连通;进气孔的下横向孔左端与内模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所述模具内芯的上、下端与模芯的上、下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所述模芯下部与模具安装盘中心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C;所述硫化平台与模具安装盘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A、B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C为旋转轴唇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底端和模具安装盘以内六角螺钉A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盘与硫化平台以内六角螺钉B固定连接,模具盖与成型模具上端以内六角螺钉C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安全阀包括上空压机安全阀和下空压机安全阀,所述上空压机安全阀设置在模具盖一侧,所述下空压机安全阀设置在模具装置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紫铜管、三通接头和高压软管;所述紫铜管一端与内模外腔相通,另一端与三通接头的里接口相通;所述高压软管与三通接头的外接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外套、冷却蒸汽进口接头、冷却蒸汽出口接头和进、出冷却蒸汽软管;所述冷却外套设置在成型模具外围;所述冷却蒸汽进口接头设置在冷却外套一侧上方,冷却蒸汽进口接头内接口与冷却外套相通,其外接口与进冷却蒸汽软管连接;所述冷却蒸汽出口接头设置在冷却外套另一侧下方,冷却蒸汽出口接头内接口与冷却外套相通,其外接口与出冷却蒸汽软管连接。
CN2011203660240U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5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60240U CN202225333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60240U CN202225333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25333U true CN202225333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6602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5333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2533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192A (zh) * 2011-09-29 2012-05-02 宁波凯驰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模压弹性多楔带制造方法及其模具装置
CN103047291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
CN103963196A (zh) * 2013-01-31 2014-08-06 管付生 一种新型轮胎模具硫化进出蒸汽、冷却水的装置
CN105108973A (zh) * 2015-09-07 2015-12-02 佛山华胜伟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锁紧装置的电缆附件中间接头成型模具
CN109501338A (zh) * 2018-12-14 2019-03-22 山东汉正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制造过程中用于硫化的管道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192A (zh) * 2011-09-29 2012-05-02 宁波凯驰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模压弹性多楔带制造方法及其模具装置
CN102431192B (zh) * 2011-09-29 2014-07-16 宁波凯驰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模压弹性多楔带制造方法及其模具装置
CN103047291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
CN103047291B (zh) * 2012-12-28 2015-08-19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
CN103963196A (zh) * 2013-01-31 2014-08-06 管付生 一种新型轮胎模具硫化进出蒸汽、冷却水的装置
CN105108973A (zh) * 2015-09-07 2015-12-02 佛山华胜伟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锁紧装置的电缆附件中间接头成型模具
CN105108973B (zh) * 2015-09-07 2017-09-05 佛山华胜伟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锁紧装置的电缆附件中间接头成型模具
CN109501338A (zh) * 2018-12-14 2019-03-22 山东汉正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制造过程中用于硫化的管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5333U (zh) 一种制作弹性多楔带的模具装置
CN108943769A (zh) 无人机非等径封闭型方管状碳纤维梁结构制件的制造方法
CN102729389B (zh) 一种气囊模具及采用该模具加工气囊的方法
CN102431192B (zh) 一种模压弹性多楔带制造方法及其模具装置
CN110978404A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注塑模具
CN104117637B (zh) 一种上压型制芯机射砂机构的压头装置
US4490325A (en) Process for multi-stage dead-end-water tire curing
CN220499665U (zh) 一种用于空气弹簧皮囊的改进型硫化模具
CN207930980U (zh) 一种保丽龙板海鲜盒自动成型机
CN202685170U (zh) 一种气囊模具
KR101415614B1 (ko) 가류 블래더
CN203125803U (zh) 硫化机模具胶囊夹持装置
CN204294880U (zh) 一种上压型制芯机射砂机构的压头装置
JP3884537B2 (ja) タイヤの加硫成型用金型及び加硫成型方法
CN202356435U (zh) 一种新型连续挤压模腔
CN112829338B (zh)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CN212736689U (zh) 一种普通活络模具的抽真空装置
CN202293110U (zh) 一种膨胀胶套锁定装置
CN114603894A (zh) 模具加热结构、硫化机及硫化机模具更换方法
CN201609942U (zh) 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
CN107322765B (zh) 一种新型高效螺旋真空挤出成型机
CN101186087B (zh) 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的硫化模具
CN209274010U (zh) 多功能加工轮胎硫化胶囊模具
CN210415159U (zh) 一种双液压缸汽车内胎硫化机
CN220784962U (zh) 一种轮胎硫化机定型胶囊供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