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2910U - 滑动缸配气机构 - Google Patents

滑动缸配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02910U
CN202202910U CN2011203287147U CN201120328714U CN202202910U CN 202202910 U CN202202910 U CN 202202910U CN 2011203287147 U CN2011203287147 U CN 2011203287147U CN 201120328714 U CN201120328714 U CN 201120328714U CN 202202910 U CN202202910 U CN 20220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ver
fork
piston
slide
ai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87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287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0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0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029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配气气缸套、活塞和摆杆,所述工作气缸套与机体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复位弹性体,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在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内滑动设置,所述活塞控制所述摆杆,所述配气气缸套受所述摆杆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密封配合或打开。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缸配气机构配气节流损失小,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排放。

Description

滑动缸配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通过按正时关系使配气气缸套(即滑动缸)和工作气缸套在端部的密封配合和打开,可以对工作气缸进行配气,这种配气方式流通截面积大、配气阻力小,但是,如何使配气气缸按正时关系精准滑动是能否使用滑动缸配气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结构简单的滑动缸配气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配气气缸套、活塞和摆杆,所述工作气缸套与机体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复位弹性体,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在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内滑动设置,所述活塞控制摆杆,所述配气气缸套受所述摆杆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密封配合或打开。
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
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配气气缸套、活塞和凸轮,所述工作气缸套与机体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复位弹性体,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在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内滑动设置,所述凸轮与凸轮轴固连,所述凸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上,所述活塞控制所述凸轮,所述配气气缸套受所述凸轮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密封配合或打开。
所述凸轮轴与摆杆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与所述活塞滑动连接。
所述凸轮轴与摆杆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
在所述凸轮轴设齿轮,在所述活塞上设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配气气缸套、活塞和摆杆,所述活塞与机体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复位弹性体,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均与机体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外,所述摆杆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上,所述摆杆受所述机体或受所述活塞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受所述摆杆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密封配合或打开。
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气缸套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
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配气气缸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和所述摆杆与形线滑道相配合。
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配气气缸套、活塞和撞控凸轮,所述活塞与机体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复位弹性体,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均与所述机体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外,所述配气气缸套受所述撞控凸轮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密封配合或打开。
所述撞控凸轮与凸轮轴固连,所述凸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上,所述撞控凸轮受所述机体或受所述活塞驱动。
所述凸轮轴与摆杆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或经所述控制滑道与所述活塞滑动连接。
所述凸轮轴与摆杆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或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
在所述凸轮轴上设齿轮,在所述机体或在所述活塞上设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撞控凸轮与凸轮轴固连,所述凸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撞控凸轮受所述配气气缸套驱动。
在所述配气气缸套上设齿条,在所述凸轮轴上设齿轮或将所述撞控凸轮的一部分设为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撞控凸轮与凸轮轴固连,所述凸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撞控凸轮受所述工作气缸套驱动。
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上设齿条,在所述凸轮轴上设齿轮或将所述撞控凸轮的一部分设为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复位弹性体是指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与所述配气气缸套之间施加趋近力的弹性结构体,例如弹簧等;所述的趋近力是指迫使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缩短并迫使所述工作气缸套的端部与所述配气气缸套的端部接触的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形线滑道是指滑道的与滑动件接触的面或线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滑道,其作用是实现滑动件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撞控凸轮是指能够使设置在运动体上的受控部件发生位移或偏转的凸轮,这种凸轮的特点是,当运动件携带受控件趋近所述撞控凸轮时(或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当撞控凸轮趋近于受控件时),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凸轮的转动不断缩小以达到减少撞击力之目的,当受控件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撞击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凸轮的转动不断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撞控凸轮能够使设置在由所述工作气缸套和所述配气气缸套组成的运动体上的配气气缸套发生位移或偏转,当所述配气气缸套趋近所述撞控凸轮时(或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当撞控凸轮趋近于所述配气气缸套时),所述撞控凸轮形线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凸轮的转动不断缩小以达到减少撞击力之目的;当所述配气气缸套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撞击所述撞控凸轮上的接触点(线)所在圆的半径随着凸轮的转动不断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撞控凸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所述配气气缸套与凸轮之间的撞击降至最低程度并对所述配气气缸套实施有效控制,达到精准配气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撞控凸轮和所述配气气缸套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接触(撞击)-减速-受控-脱离,周而复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塞和所述工作气缸套之间可经曲轴连接,所述曲轴对外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工作气缸套与所述机体固连的结构中,所述活塞可作为自由活塞对外输出动力,也可与曲轴连接对外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活塞设为与所述机体固连的结构中,所述工作气缸套内可设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与所述工作气缸套固连,所述工作气缸套可作为相当于自由活塞的运动件对外输出动力,也可与曲轴连接对外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滑动缸进行配气的方式,具有气体流通截面积大、配气阻力小、结构简单以及精准等特点,有效减小了配气节流损失,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排放,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气缸套、2配气气缸套、3活塞、4摆杆、5控制滑道、6连杆、7机体、8凸轮、9凸轮轴、10齿轮、11齿条、13复位弹性体、14形线滑道、81撞控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摆杆4,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机体7固连,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3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内滑动设置,所述活塞3控制摆杆4,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摆杆4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其中,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
工作时,所述活塞3首先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所述复位弹性体13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密封配合,当所述活塞3受力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工作气缸套1时,所述摆杆4在所述活塞3上的交点也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摆杆4上除了与所述控制滑道5连接的点以外的其它点也向下运动,因此,所述摆杆4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接触的点也要向下运动,从而压迫所述配气气缸套2使得所述配气气缸套2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分离,气体从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之间的空隙间进入,实现滑动缸配气的目的;当所述活塞3受力(如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向上运动时,所述配气气缸套2在所述复位弹性体13的控制下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重新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对气体进行压缩,进行后续过程,当所述活塞3再次向下运动时,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转动连接。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凸轮8,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3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内滑动设置,所述凸轮8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所述活塞3控制凸轮8,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凸轮8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其中,所述凸轮轴9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活塞3滑动连接。
选择性地,所述凸轮8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
工作时,所述活塞3首先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所述复位弹性体13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密封配合,当所述活塞3受力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工作气缸套1时,所述摆杆4也随着在所述活塞3上的控制滑道5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摆杆4围绕所述摆杆4与所述凸轮轴9固连的点转动,由于所述凸轮8与所述凸轮轴9固连,因此,所述凸轮轴9带动所述凸轮8转动,所述凸轮8压迫所述配气气缸套2使得所述配气气缸套2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分离,气体从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之间的空隙间进入,实现滑动缸配气的目的;当所述活塞3受力(如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向上运动时,所述配气气缸套2在所述复位弹性体13的控制下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重新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对气体进行压缩,进行后续过程,当所述活塞3再次向下运动时,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取消所述摆杆4,在所述凸轮8的凸轮轴9上设齿轮10,在所述活塞3上设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工作时,所述活塞3下行时,所述齿条11带动所述齿轮10旋转,由于所述齿轮10设置在所述凸轮轴9上,因此所述凸轮轴9也跟着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凸轮8旋转,实现对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控制以进一步实现滑动缸配气。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摆杆4,所述活塞3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均与机体7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3外,所述摆杆4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所述摆杆4受所述机体7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摆杆4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其中,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
选择性地,所述摆杆4也可受所述活塞3控制。
工作时,所述活塞3首先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所述复位弹性体13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密封配合,当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一起向上运动时,所述摆杆4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交点也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摆杆4上除了与所述机体7上的所述控制滑道5连接的点以外的其它点也向上运动,因此,所述摆杆4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接触的点也要向上运动,由于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与所述摆杆4接触的位置不同,当所述摆杆4围绕其与所述控制滑道5的连接点旋转运动时,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所述摆杆4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接触点的运动速度要大于所述摆杆4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接触点的运动速度,从而使得所述配气气缸套2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在所述摆杆4跃过某一位置后分离,气体从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之间的空隙间进入;当所述工作气缸套1受力(如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向下运动并跃过某一位置后,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重新接触,且所述配气气缸套2在所述复位弹性体13的控制下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重新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开始对气体进行压缩,从而实现滑动缸配气的目的。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体1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和所述摆杆4与所述机体7上的形线滑道14相配合。
工作时,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密封配合一起向上运动时,所述摆杆4和所述连杆6也跟着一起向上运动,当所述摆杆4和所述连杆6的连接点跃过所述形线滑道14的形线变化区间后,所述形线滑道14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间距变窄,从而使得所述摆杆4与所述连杆6之间的夹角变大,也即所述摆杆4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连接点和所述连杆6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原本密封配合的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分离,气体从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之间的间隙进入;当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一起向下滑动并跃过所述形线滑道14的形线变化区间后,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再次密封配合,所述活塞3开始对气体进行压缩,从而实现滑动缸配气的目的。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撞控凸轮81,所述活塞3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均与所述机体7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3外,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撞控凸轮81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
工作时,所述撞控凸轮81旋转运动,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密封配合或打开,当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撞控凸轮81压迫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分离后,所述复位弹性体13可使得所述配气气缸套2向上复位运动,以使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再次密封配合,实现滑动缸配气的目的。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机体7驱动,其中,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
选择性地,所述撞控凸轮81也可受所述活塞3驱动;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还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活塞3滑动连接。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转动连接。
选择性地,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也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取消所述摆杆4及控制滑道5,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在所述活塞3上设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选择性地,所述齿条11也可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
实施例13
如图13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配气气缸套2驱动,具体地,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齿条11,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选择性地,所述凸轮轴9也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3上;也可将所述撞控凸轮81的一部分设为齿轮10。
实施例14
如图14所示的滑动缸配气机构,其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工作气缸套1驱动,具体地,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设齿条11,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选择性地,所述凸轮轴也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3上;也可将所述撞控凸轮81的一部分设为齿轮10。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摆杆(4),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3)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内滑动设置,所述活塞(3)控制所述摆杆(4),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摆杆(4)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转动连接。
4.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凸轮(8),所述工作气缸套(1)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3)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内滑动设置,所述凸轮(8)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所述活塞(3)控制所述凸轮(8),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凸轮(8)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活塞(3)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轴(9)设齿轮(10),在所述活塞(3)上设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8.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摆杆(4),所述活塞(3)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均与机体(7)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3)外,所述摆杆(4)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所述摆杆(4)受所述机体(7)或受所述活塞(3)控制,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摆杆(4)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的一端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转动连接,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转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摆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配气气缸套(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和所述摆杆(4)与形线滑道(14)相配合。
12.一种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包括工作气缸套(1)、配气气缸套(2)、活塞(3)和撞控凸轮(81),所述活塞(3)与机体(7)固连,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复位弹性体(13),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均与所述机体(7)滑动配合,所述配气气缸套(2)的端部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工作气缸套(1)和所述配气气缸套(2)滑动套装设置在所述活塞(3)外,所述配气气缸套(2)受所述撞控凸轮(81)控制与所述工作气缸套(1)密封配合或打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机体(7)或受所述活塞(3)驱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经控制滑道(5)与所述机体(7)滑动连接或经所述控制滑道(5)与所述活塞(3)滑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9)与摆杆(4)的一端固连,所述摆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7)或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在所述机体(7)或在所述活塞(3)上设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配气气缸套(2)驱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气气缸套(2)上设齿条(11),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或将所述撞控凸轮(81)的一部分设为齿轮(10),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控凸轮(81)与凸轮轴(9)固连,所述凸轮轴(9)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7)上或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撞控凸轮(81)受所述工作气缸套(1)驱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滑动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气缸套(1)上设齿条(11),在所述凸轮轴(9)上设齿轮(10)或将所述撞控凸轮(81)的一部分设为齿轮(10),所述齿条(11)与所述齿轮(10)啮合。
CN2011203287147U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0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87147U CN202202910U (zh)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2943.1 2011-08-23
CN201110242943 2011-08-23
CN201110247353 2011-08-24
CN201110247353.8 2011-08-24
CN2011203287147U CN202202910U (zh)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2910U true CN202202910U (zh) 2012-04-25

Family

ID=457603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9226.XA Active CN102367748B (zh)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CN20112032871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02910U (zh)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9226.XA Active CN102367748B (zh) 2011-08-23 2011-09-03 滑动缸配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367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8152A (zh) * 2017-12-30 2018-07-13 黄昌金 一种往复导轨双口汽缸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1589A1 (de) * 1992-04-07 1993-10-14 Audi Ag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veränderbarer Verdichtung
JP2005016497A (ja) * 2003-06-23 2005-01-20 Hideki Koike 排気系新設、4サイクル6バルブエンジン
US7536984B2 (en) * 2007-04-16 2009-05-26 Lgd Technology, Llc Variable valve actuator with a pneumatic booster
CN101566094A (zh) * 2009-05-21 2009-10-28 靳宇男 滑动缸外开配气发动机
CN201521352U (zh) * 2009-10-09 2010-07-07 靳北彪 滑动缸配气悬浮活塞发动机
CN202209910U (zh) * 2011-08-04 2012-05-02 长葛市吉庆机械厂 一种礼炮炮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7748A (zh) 2012-03-07
CN102367748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9882B (zh)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N203296926U (zh) 直轴式内燃机
CN103850746B (zh) 一种基于活动凸轮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KR101567271B1 (ko) 피스톤-트레인 가이드 장치 및 방법
CN202202910U (zh) 滑动缸配气机构
CN106090163A (zh) 一种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CN201874632U (zh) 包含变速摆机构的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CN102966391B (zh) 双凸轮控制的摇臂机构
CN202690043U (zh) 单滚筒采煤机摆动切割机构
CN202273721U (zh) 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
CN201747419U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工装
CN102606242A (zh) 往复运动体配气机构
CN203822474U (zh) 具有可变压缩比的节能型发动机
CN103925033B (zh) 摆臂调节架
CN102537021A (zh) 发动机连杆
CN101863006A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79459B (zh) 气液缸驱动冲压设备的机械式安全装置
CN101349177A (zh) 一种发动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CN204200299U (zh) 内燃机减压装置的执行机构
CN203515667U (zh) 空气发动机
CN204532453U (zh) 发动机气门可变正时和升程控制系统
CN102943699A (zh) 用于内燃机的凸轮摇臂机构
CN204013125U (zh) 绕线机线嘴翻转装置
CN208051923U (zh) 弧面凸轮和共轭凸轮配合驱动型机械手
CN203570378U (zh) 一种行程可调的气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1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