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2464U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02464U CN202202464U CN2011202646570U CN201120264657U CN202202464U CN 202202464 U CN202202464 U CN 202202464U CN 2011202646570 U CN2011202646570 U CN 2011202646570U CN 201120264657 U CN201120264657 U CN 201120264657U CN 202202464 U CN202202464 U CN 2022024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el
- main joist
- sheet
- rider
- ke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包括龙骨、墙面龙骨、接插片、直角片、延长连接片、吊码和吊杆。所述龙骨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所述墙面龙骨下侧壁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一个侧翼。所述龙骨包括平行排列的主龙骨,以及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或者一条主龙骨和一条墙面龙骨垂直连接的副龙骨。所述副龙骨通过接插片与主龙骨连接,所述墙面龙骨通过直角片与主龙骨、副龙骨连接。通过延长连接片,两条龙骨可接驳成一条主龙骨。所述主龙骨的顶部与吊码连接,所述吊码的顶部与吊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无需将蜂窝板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花装饰板的吊顶系统,特别是以蜂窝板作为天花装饰板的吊顶系统。
背景技术
蜂窝板是一种具有蜂窝状夹层结构的天花装饰板。将多块蜂窝板吊挂在天花板的下方就能拼接成具有装饰效果的吊顶天花。目前用于吊挂蜂窝板的吊顶系统过于简陋,只是简单地用数条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吊杆直接固定蜂窝板,结果使得蜂窝板的边缘暴露在外。因此,现有的蜂窝板都必须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依靠包边来遮掩蜂窝板的夹层,以避免蜂窝板的夹层暴露于外,影响美观。然而,这种带有包边结构的蜂窝板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降低了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该吊顶系统既便于安装,又能够遮蔽蜂窝板的边缘,使蜂窝板不再需要带有包边结构,从而降低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提高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龙骨(亦称为“天花板装饰用梁”或者“天花板装饰用顶梁”),其作用是为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骨架;所述龙骨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和支撑壁,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支撑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上侧壁、下侧壁相连,所述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其作用是承托蜂窝板;所述支撑壁的左侧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述支撑壁的右侧也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且左、右两侧的纵向插槽对称;所述纵向插槽的作用是与其他配件配合,实现龙骨之间的相互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从横截面看,相对于所述支撑壁,所述龙骨左、右对称;所述两个侧翼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分别形成两个凸缘。所述凸缘的作用是抬起蜂窝板,避免蜂窝板因其底部边缘存在不规则毛刺而无法平整地放在所述两个侧翼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侧壁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再向左右延伸,从而在所述下侧壁的下端形成夹槽,所述夹槽的作用是用于镶嵌装饰条。
以上对所述龙骨的形状特征,主要是横截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实际使用龙骨时,通常是由多条龙骨纵横排列、连接固定,形成本实用新型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基本骨架——一种网格状的支撑结构。
为了表述问题的方便,本实用新型根据所述龙骨在形成网格状支撑结构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所述龙骨进一步划分为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龙骨的两个侧翼,对于主龙骨而言,本实用新型谓之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对于副龙骨而言,本实用新型谓之第三侧翼和第四侧翼;所述龙骨的两个凸缘,对于主龙骨而言,本实用新型谓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于副龙骨而言,本实用新型谓之第三凸缘和第四凸缘。
需要说明的是,主龙骨还包括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骨接驳而形成的龙骨;在天花板的面积大,单条主龙骨的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需要将两条,甚至两条以上的龙骨接驳形成一条主龙骨。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除了提供龙骨(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外,还提供了一种墙面龙骨,所述墙面龙骨包括上侧壁、中侧壁、下侧壁、短支撑壁和长支撑壁,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
从所述墙面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短支撑壁的顶部与所述中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短支撑壁的底部与所述下侧壁的上侧面连接,所述中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长支撑壁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长支撑壁的顶部与所述上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长支撑壁的底部与所述下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下侧壁的另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一个侧翼,其作用是承托蜂窝板;所述侧翼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一个凸缘其作用也是抬起蜂窝板,避免蜂窝板因其底部边缘存在不规则毛刺而无法平整地放在所述墙面龙骨的侧翼上;在所述长支撑壁与所述中侧壁之间,还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
所述墙面龙骨与龙骨(包括主龙骨、副龙骨)共有的特征在于,两者的下侧壁均形成了侧翼,而侧翼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缘,此外,两者均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不同的是,龙骨的横截面呈左右对称的结构,亦即存在左右对称的两个侧翼和两个凸缘,而墙面龙骨不存在对称结构。这是因为墙面龙骨是安装在墙面上的,其长支撑壁紧贴墙面,其下侧壁只能向一端横向延展。
另外,为了表述问题的方便,本实用新型将墙面龙骨的侧翼称之为第五侧翼,将第五侧翼边缘部分的凸缘称之为第五凸缘。
在上述龙骨和墙面龙骨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包括龙骨、墙面龙骨、接插片、直角片、延长连接片、吊码和吊杆;所述龙骨包括平行排列的主龙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之间,或者位于一条主龙骨与一条墙面龙骨之间,彼此平行排列,且其两端分别与主龙骨或者墙面龙骨连接的副龙骨;
所述主龙骨的顶部与吊码连接,所述吊码的顶部与吊杆连接;所述主龙骨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通孔,接插片的与主龙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倒钩,第二倒钩穿过主龙骨的第二通孔,主龙骨的第二通孔的宽度以及接插片的第二倒钩的朝向,使得接插片的第二倒钩穿过第二通孔后,接插片无法再反向退出;通过所述延长连接片,两条主龙骨可接驳成一条主龙骨,所述延长连接片与所述主龙骨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所述副龙骨通过所述接插片与所述主龙骨垂直连接,接插片从副龙骨的端面纵向插入副龙骨的纵向插槽内,接插片的与副龙骨连接的一端的侧面设有第一倒钩,副龙骨的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接插片的第一倒钩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倒钩插入第一通孔内,第一倒钩的朝向使得接插片插入副龙骨的纵向插槽后无法再反向退出;
所述墙面龙骨位于所述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四周;所述墙面龙骨与所述主龙骨之间,以及墙面龙骨与所述副龙骨之间,都是通过所述直角片连接,所述直角片与所述墙面龙骨、主龙骨、副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需要说明的是,副龙骨主要位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之间,但是,在本实用新型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边缘部分,副龙骨位于主龙骨与墙面龙骨之间。
在上述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当位于同一条主龙骨两侧的副龙骨处于同一直线上时,使分别将所述两条副龙骨与所述主龙骨连接的两块接插片穿过所述主龙骨的同一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延长连接片的中间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主龙骨上的第二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主龙骨、副龙骨、墙面龙骨、直角片、延长连接片上都预设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间距相等的铆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吊码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燕尾槽,所述主龙骨的顶部卡入所述燕尾槽,吊码可沿主龙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吊码与吊杆的连接方式为,在吊杆上设有两个螺纹连接的螺母,吊码的顶端夹在所述两个螺母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龙骨和副龙骨一起围成支撑蜂窝板的框架,蜂窝板的边缘被主龙骨和副龙骨遮蔽,因此采用本吊顶系统安装的蜂窝板不再需要制成带有包边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蜂窝板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蜂窝板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龙骨的横截面图;
图3是副龙骨的横截面图;
图4是墙面龙骨的横截面图;
图5至图6是副龙骨与接插片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7至图8是副龙骨与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9至图10是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条副龙骨共同与一条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1是用一块直角片连接墙面龙骨和主龙骨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两块直角片连接墙面龙骨和主龙骨的示意图;
图13至图15是两条主龙骨接驳成一条主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6至图17是在两条主龙骨接驳延长的部位同时连接一条副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8至图19是在两条主龙骨接驳延长的部位同时连接两条副龙骨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20至图21是主龙骨与装饰条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22是主龙骨、吊码和吊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龙骨,所述龙骨包括上侧壁101、下侧壁103和支撑壁102,支撑壁1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侧壁101、下侧壁103相连,相对于支撑壁102,所述龙骨左、右对称。所述龙骨的作用是为本实用新型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提供基本骨架——一种网格状支撑结构。为了表述问题的方便,本实用新型根据所述龙骨在形成网格状支撑结构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所述龙骨进一步划分为主龙骨1和副龙骨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墙面龙骨3。如图4所示,墙面龙骨3包括上侧壁301、中侧壁302、下侧壁303、短支撑壁304和长支撑壁305,从所述墙面龙骨的横截面看,短支撑壁304的顶部与中侧壁302的一端连接,短支撑壁304的底部与下侧壁303的上侧面连接,中侧壁302的另一端与长支撑壁305的一个侧面连接,长支撑壁305的顶部与上侧壁301的一端连接,长支撑壁305的底部与下侧壁303的一端连接,下侧壁303的另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第五侧翼3a,第五侧翼3a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第五凸缘3b,在长支撑壁305与中侧壁302之间,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18、19。
以主龙骨1、副龙骨2和墙面龙骨3的组合为基本骨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墙面龙骨3、吊码4和吊杆5。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墙面龙骨3可采用铝型材。主龙骨1平行排列,每两条相邻的主龙骨1之间平行排列着副龙骨2,副龙骨2与主龙骨1垂直连接。墙面龙骨3固定在墙上。主龙骨1的顶部与吊码4连接,吊码4的顶部与吊杆5连接。主龙骨1的整体形状是以图2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副龙骨2的整体形状是以图3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墙面龙骨3的整体形状是以图4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本实施例的主龙骨1与副龙骨2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这样更方便于生产而且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参见图2,主龙骨1的下端分别向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承托蜂窝板6的侧翼,分别是第一侧翼1a和第二侧翼1b。参见图3,副龙骨2的下端分别向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承托蜂窝板6的侧翼,分别是第三侧翼2a和第四侧翼2b。
参见图2,主龙骨1的第一侧翼1a和第二侧翼1b分别整体成型有位于侧翼边缘的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缘1c和第二凸缘1d,由此可避免蜂窝板6因其底部边缘存在不规则毛刺6a而无法平整地放在第一侧翼1a或者第二侧翼1b上。同理,参见图3,副龙骨2的第三侧翼2a和第四侧翼2b分别整体成型有位于侧翼边缘的向上凸起的第三凸缘2c和第四凸缘2d。
参见图5至图8,副龙骨2依靠接插片7与主龙骨1垂直连接。副龙骨2设有与接插片7配合的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8、9,接插片7从副龙骨2的端面纵向插入插槽内8、9,接插片7的上下两边位于插槽内8、9内。接插片7的与副龙骨2连接的一端的侧面设有第一倒钩7a,副龙骨2的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接插片7的第一倒钩7a配合的第一通孔10,第一倒钩7a插入第一通孔10内。第一倒钩7a的朝向使得接插片7插入副龙骨2的插槽8、9后无法再反向退出。主龙骨1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通孔11,接插片7的与主龙骨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倒钩7b,第二倒钩7b穿过主龙骨1的第二通孔11。主龙骨1的第二通孔11的宽度以及接插片7的第二倒钩7b的朝向,使得接插片7的的第二倒钩7b端部穿过主龙骨1的第二通孔11后,接插片7无法再反向退出。
参见图9、图10,如果位于同一条主龙骨两侧的两条副龙骨2、2′处于同一直线上,那么作为最佳实施方式,应使两条副龙骨2、2′的相对的端部所连接的接插片7、7′穿过所连接的同一条主龙骨1的同一个第二通孔11。如此可减少主龙骨1上的第二通孔11的数量,有利于增强主龙骨1的强度。
参见图11,墙面龙骨3与主龙骨1之间依靠直角片12连接,直角片12的两边分别与墙面龙骨3和主龙骨1铆接。为使连接更牢固,可如图12所示采用两块直角片12、12′连接墙面龙骨3和主龙骨1。
由于本实施例的主龙骨1与副龙骨2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而且墙面龙骨3与副龙骨2之间也是依靠直角片12连接,直角片12与副龙骨2的连接方式也是铆接,因此图11和图12还可作为墙面龙骨与副龙骨的连接示意图。
参见图13至图15,在需要接驳延长主龙骨的位置,两条主龙骨1、1′依靠延长连接片13接驳成一条主龙骨,延长连接片13与主龙骨的连接方式为铆接。图13至图15的示例采用两块延长连接片13、13′来接驳主龙骨1、1′,如果强度满足要求,也可以只用一块延长连接片13。
图13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在延长连接片13的中间设有第三通孔14,该第三通孔14的形状和尺寸与图7所示的主龙骨1上的第二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如此,可以如图16、图17所示,在两条主龙骨1、1′接驳的部位再连接一条副龙骨2,或者还可以如图18、图19所示,在两条主龙骨1、1′接驳的部位再连接两条副龙骨2、2′,使安装更灵活方便。如果采用图17或者图19所示的安装方式,那么两条接驳的主龙骨1、1′的对接端面应预先开设一个缺口,以使得当两条主龙骨1、1′的端面拼合后,如图17或图18所示,接插片7和7′的端部仍能够从两条主龙骨1、1′之间穿过。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主龙骨1、副龙骨2、墙面龙骨3、直角片12、延长连接片13上都应预设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铆钉孔,并且五者的铆钉孔间距相等。在主龙骨1、副龙骨2、墙面龙骨3、直角片12、延长连接片13上设置间距相等的多个铆钉孔,不但免去了在安装现场钻铆钉孔的麻烦,而且使得三种龙骨上的同一部位既可以连接直角片12也可以连接延长连接片13,令安装更灵活方便。
为了增强主龙骨的美观性,参见图20、图21,在主龙骨1的下端设有夹槽15,装饰条16嵌入夹槽15内。装饰条16以具有一定韧性的材料制成,而且其顶部带有开口,如此使得装饰条16可横向压入主龙骨的夹槽15内,避免了从主龙骨1的端面插入装饰条的麻烦。同理,在副龙骨2的下端也可以嵌入同样的装饰条16。由于本实施例的副龙骨与主龙骨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因此图20和图21还可作为副龙骨与装饰条的连接示意图。
主龙骨1与吊码4的连接方式如图22所示,吊码4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燕尾槽,主龙骨1的顶部卡入燕尾槽,吊码4可沿主龙骨1滑动。吊码4与吊杆5的连接方式为,在吊杆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17(图中的另一个螺母被吊码4遮挡),吊码4的顶端夹在两个螺母17之间。此结构便于调整吊码4的安装高度。
以上结合附图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种变型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四种具有不同截面形态的龙骨,这意味着主龙骨1、副龙骨2的截面形态各有四种,因此,仅就龙骨的截面形态而言,主龙骨1、副龙骨2的搭配方式就达到16种之多。又如,主龙骨1、副龙骨2、墙面龙骨3可以冲压的方式整体成型,也可以焊接的方式由各部件组合而成。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龙骨,其特征是:包括上侧壁(101)、下侧壁(103)和支撑壁(102),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龙骨的横截面看,所述支撑壁(1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上侧壁(101)、下侧壁(103)相连,所述下侧壁(103)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边横向延展形成两个侧翼;所述支撑壁(102)的左侧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所述支撑壁(102)的右侧也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其特征是:从横截面看,相对于所述支撑壁(102),所述龙骨左、右对称;所述两个侧翼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分别形成两个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其特征是:所述下侧壁(103)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再向左右延伸,在所述下侧壁(103)的下端形成可镶嵌装饰条的夹槽。
4.一种墙面龙骨(3),其特征是:包括上侧壁(301)、中侧壁(302)、下侧壁(303)、短支撑壁(304)和长支撑壁(305),其整体形状是以固定的横截面形状纵向拉伸而成的几何体;从所述墙面龙骨的横截面看,短支撑壁(304)的顶部与中侧壁(302)的一端连接、短支撑壁(302)的底部与下侧壁(303)的上侧面连接,中侧壁(302)的另一端与长支撑壁(305)的一个侧面连接,长支撑壁(305)的顶部与上侧壁(301)的一端连接,长支撑壁(305)的底部与下侧壁(303)的一端连接,下侧壁(303)的另一端向外横向延展形成第五侧翼(3a);第五侧翼(3a)的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第五凸缘(3b),在长支撑壁(305)与中侧壁(302)之间,设有上下对置的纵向插槽。
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龙骨,权利要求4所述墙面龙骨(3)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还包括接插片(7)、直角片(12)、延长连接片(13)、吊码(4)和吊杆(5);
所述龙骨包括平行排列的主龙骨(1),以及位于相邻的两条主龙骨(1)之间,或者位于一条主龙骨(1)与一条墙面龙骨(3)之间,彼此平行排列,且其两端分别与主龙骨(1)或者墙面龙骨(3)垂直连接的副龙骨(2);
主龙骨(1)的顶部与吊码(4)连接,吊码(4)的顶部与吊杆(5)连接;主龙骨(1)上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通孔(11),接插片(7)与主龙骨(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倒钩(7b),第二倒钩(7b)穿过主龙骨(1)的第二通孔(11),主龙骨(1)的第二通孔(11)的宽度以及接插片(7)的第二倒钩(7b)的朝向,使得接插片(7)的第二倒钩穿过第二通孔(11)后,接插片(7)无法再反向退出;通过延长连接片(13),两条主龙骨(1)可接驳成一条主龙骨(1),延长连接片(13)与主龙骨(1)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副龙骨(2)通过接插片(7)与主龙骨(1)垂直连接,接插片(7)从副龙骨(2)的端面纵向插入副龙骨(2)的纵向插槽内,接插片(7)与副龙骨(2)连接的一端的侧面设有第一倒钩(7a),副龙骨(2)的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接插片(7)的第一倒钩配合的第一通孔(10),第一倒钩(7a)插入第一通孔(10)内,第一倒钩(7a)的朝向使得接插片(7)插入副龙骨(2)的纵向插槽后无法再反向退出;
墙面龙骨(3)与主龙骨(1)之间,以及墙面龙骨(3)与副龙骨(2)之间,都是通过直角片(12)连接,直角片(12)与墙面龙骨(3)、主龙骨(1)、副龙骨(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位于同一条主龙骨两侧的副龙骨处于同一直线上时,使分别将所述两条副龙骨与所述主龙骨连接的两块接插片穿过所述主龙骨的同一个第二通孔(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延长连接片(13)的中间设有第三通孔(14),该第三通孔(14)的形状和尺寸与主龙骨(1)上的第二通孔(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是:主龙骨(1)、副龙骨(2)、墙面龙骨(3)、直角片(12)、延长连接片(13)上都预设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间距相等的铆钉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是:吊码(4)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燕尾槽,主龙骨(1)的顶部卡入所述燕尾槽,吊码(4)可沿主龙骨(1)滑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是:吊码(4)与吊杆(5)的连接方式为,在吊杆(5)上设有两个螺纹连接的螺母,吊码(4)的顶端夹在所述两个螺母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646570U CN202202464U (zh) | 2011-07-25 | 2011-07-25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646570U CN202202464U (zh) | 2011-07-25 | 2011-07-25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02464U true CN202202464U (zh) | 2012-04-25 |
Family
ID=4596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6465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02464U (zh) | 2011-07-25 | 2011-07-25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0246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193A (zh) * | 2011-07-25 | 2013-01-30 | 佛山市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CN107109844A (zh) * | 2014-11-14 | 2017-08-29 | 阿姆斯特郎世界工业公司 | 天花板系统 |
CN110130605A (zh) * | 2019-06-04 | 2019-08-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封边固定构件及使用方法 |
CN110173068A (zh) * | 2019-06-04 | 2019-08-27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吊装系统及施工方法 |
-
2011
- 2011-07-25 CN CN2011202646570U patent/CN20220246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193A (zh) * | 2011-07-25 | 2013-01-30 | 佛山市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CN102900193B (zh) * | 2011-07-25 | 2014-12-17 | 佛山市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CN107109844A (zh) * | 2014-11-14 | 2017-08-29 | 阿姆斯特郎世界工业公司 | 天花板系统 |
CN107109844B (zh) * | 2014-11-14 | 2020-07-28 | 阿姆斯特郎世界工业公司 | 天花板系统 |
CN110130605A (zh) * | 2019-06-04 | 2019-08-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封边固定构件及使用方法 |
CN110173068A (zh) * | 2019-06-04 | 2019-08-27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吊装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10130605B (zh) * | 2019-06-04 | 2024-05-28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封边固定构件及使用方法 |
CN110173068B (zh) * | 2019-06-04 | 2024-05-28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天花装饰玻璃的吊装系统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0193B (zh)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
CN203626111U (zh) | 一种天花板grg装饰吊顶系统 | |
CN202202464U (zh) |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 |
CN202745302U (zh) | 可模块化装配的吊顶面板结构 | |
CN202718262U (zh) | 陶土板幕墙挂装组件 | |
CN212129646U (zh) | 一种快速装配的轻钢石膏吊顶支架 | |
CN203979015U (zh) | 卡槽连接片 | |
CN202227557U (zh) | 龙骨及其构建的蜂窝板吊顶系统 | |
CN203674651U (zh) | 一种电缆桥架 | |
CN201836803U (zh) | 一种灯具边框拉铝型材和led照明灯具 | |
CN103161290B (zh) | 无螺钉系统下地板 | |
CN215948662U (zh) | 一种装配式住宅跌级吊顶 | |
CN201546405U (zh) | 墙板安装固定装置 | |
CN206477536U (zh) | 用于干挂墙板的组合式龙骨架 | |
CN204401852U (zh) | 一种夹扣式明暗架天花结构 | |
CN202213428U (zh) | 一种蜂巢板艺术字 | |
CN103572879B (zh) | 用于集成吊顶的天井结构 | |
CN108019016B (zh) | 一种竹木塑外挂墙板 | |
CN202658840U (zh) | 三维一体化装饰连接装置 | |
CN201507044U (zh) | 一种隔断连接装置 | |
CN203361542U (zh) | 无螺钉系统下地板 | |
CN204983510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石材挂座 | |
CN203213509U (zh) | 连接件 | |
CN203487680U (zh) | 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的天井结构 | |
CN204040275U (zh) | 钢结构转换层三维可调卡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