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0965U - 一种车轮楔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楔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00965U
CN202200965U CN201120345164XU CN201120345164U CN202200965U CN 202200965 U CN202200965 U CN 202200965U CN 201120345164X U CN201120345164X U CN 201120345164XU CN 201120345164 U CN201120345164 U CN 201120345164U CN 202200965 U CN202200965 U CN 202200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cking plate
plate
wheel
suppor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451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应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oiner Machinery &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451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00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00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009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轮楔子,包括垫板及支板,所述垫板的与支板的端部铰接,所述支板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边缘齿,所述垫板与支板间设置有支撑带,所述支撑带的一端与垫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带的另一端与支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由于主要受力部件为尺寸和强度较大的垫板和支板,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细小连接杆相连受力的方式相比,强度增加;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垫板与地面滑动摩擦止滑的方式,通过边缘齿扎入松软的地面内,并以反作用力的形式向车轮提供起步所需的摩擦力,可适用于泥地、雪地等表面摩擦系数小的路面。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楔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止滑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轮楔子。
背景技术
当机动车在摩擦系数小的路面上停泊起步时,车轮会在路面上打滑,无法与地面通过静摩擦方式起步,尤其是在雪地坡道上停车后,起步时车轮在冰面上打滑,极易导致车体失控。此时通常需要在车轮与地面之间放置石块、砖头或木头来临时顶住车轮,阻止其意外滑动,但是由于临时捡来的石块或砖块与车轮或底面的形状不符,接触面积不稳定,防滑性能及稳定性较差。
申请号为200820078156.1、申请日为2008年8月4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机动车爬坡防溜制动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车辆倒滑的机动车爬坡防溜制动装置,它包括支撑轮、承载机构和弹性刹车板,所述承载机构由滑动小车和其上的支撑架组成;所述支撑轮通过长孔和弹簧支承在滑动小车上;所述弹性刹车板设置在支撑架前端、与支撑架固接成一体,其近地端与地面呈一锐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有效地防止车辆爬坡时发生倒滑现象发生。但其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该装置与地面间仍然采用静摩擦方式接触并实现止滑,当路面不平整、或路面表面松散时,如:在摩擦系数小、且表面松散的雪地上,仅与地面贴合也难以将装置固定,装置本体容易滑动,止滑效果不佳。
申请号为:200820084963.4、申请日为:2008年3月2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汽车轮挡》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挡,包括垫板、支板、连接垫板和支板的连接板、带有柔性锁链的锁,所述的锁与垫板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由垫板、支板、地面组成的三角机构就可以限制汽车轮胎的滑动,减少汽车手制动的受力,从而延长手制动的寿命。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垫板、支板、地面组成的三角机构之间,必须通过连接板限制垫板与支板的夹角,当汽车轮胎向汽车轮挡施加的作用力较大时,连接板所受的压力大,极易压损。
2、由于垫板为刚性件,垫板与轮胎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在雨雪等特殊情况下,轮胎易在地面上打滑。
3、在冰雪地面坡道渐行渐停时,汽车轮挡不能随车运动,每次起步都需下车紧固,操作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止滑效果更好、强度更大的车轮楔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轮楔子,包括垫板及支板,所述垫板的与支板的端部铰接,所述支板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边缘齿,所述垫板与支板间设置有支撑带,所述支撑带的一端与垫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带的另一端与支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
所述支板的自由端上固定有支撑带连接杆,所述垫板上设置有张紧杆,所述支撑带连接杆及张紧杆均与垫板和支板的旋转轴平行,所述张紧杆与垫板卡式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支撑带方便地安装在垫板上,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支撑带的一端拆下,包覆或折叠收纳,节省空间。
所述垫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张紧杆与定位槽卡式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张紧杆对支撑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并随之带动支板相对于垫板转动,调整支板与垫板之间的夹角,使车轮楔子适配不同轮径的车轮,通过不同的支撑角度达到稳固支撑的作用。
所述垫板上固定连接有档轴,所述档轴与垫板和支板的旋转轴平行。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带通过档轴换向受力,使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垫板上固定连接有档轴,所述档轴与垫板和支板的旋转轴平行,所述档轴与滑槽间设置有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调节位于滑槽上的张紧杆与档轴之间的间距,调整支撑带用于包覆车轮的长度。
所述支撑带受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垫板相交于销轴之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在车轮向支撑带施加压力时,车轮楔子翻转。
所述支板的边缘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84°可调;可调是为了调整支撑带对地面的夹角,使车轮作用于其上的压力作用线,位于销轴的前端,可以便于边缘齿插入至地面,同时也可适用于各种常见车型的车轮。
所述支撑带为柔性带。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带包覆车轮,提供较大的支撑力和摩擦力。
所述支撑带为尼龙带。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带包覆车轮,提供较大的支撑力和摩擦力。
所述垫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垫板地面与地面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止滑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主要受力部件为尺寸和强度较大的垫板和支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细小连接杆相连的方式,强度增加。
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垫板与地面滑动摩擦止滑的方式,通过边缘齿扎入松软的地面内,并以反作用力的形式向车轮提供起步所需的止推力,可适用于泥地、雪地等表面摩擦系数小的路面。
3、车轮可在需反复停车起步的上坡过程中,随行挂在车轮正后方,当车轮向后滑入支撑带时,车轮对支撑带及支板的压力自动将边缘齿扎入地面,起步完成后车体向前行驶,可自动将插在地面内的边缘齿拔出继续前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车轮楔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车轮楔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的爆炸图。
图中标记:垫板—1;支板—2;销轴—3;边缘齿—4;支撑带—5;支撑带连接杆—6;档轴—7;张紧杆—8;滑槽—9;定位槽—10;支板侧板—11;垫板侧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包括垫板1和支板2,垫板1的与支板2的端部铰接,支板2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边缘齿4,垫板1呈长方体状,垫板1的底面可与地面贴合,支板2呈长方体状,垫板1与支板2铰接后呈合页状,垫板1与支板2间设置有支撑带5,支撑带5的一端与垫板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支撑带5的另一端与支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
支板2可通过边缘齿4扎进疏松的地面,并可将车轮施加的部分压力沿支板2的延伸方向,通过边缘齿4将车轮楔子扎入地面。铰接后的支板2可相对于垫板1转动,当不受支撑带5的限制时,支板2与垫板1间的夹角在0°~180°范围内可调,当支板2与垫板1的夹角大于0°时,边缘齿4的齿顶位于垫板1底面的下方,此时,车轮楔子沿边缘齿4的延伸方向扎入地面,扎入地面的角度和支板2与垫板1之间的夹角相等。
铰接后支板2和垫板1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平行于垫板1和支板1的旋转轴的横杆,其中位于支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的横杆为支撑带连接杆6,支撑带连接杆6与支撑带5固定连接,支撑带5的一边缘包覆并拴结在支撑带连接杆6上,其中,垫板1和支板2的旋转轴为销轴3,位于垫板1的自由端的横杆为档轴7,实现支撑带5的导向,档轴7与滑槽9间设置有间隙,支撑带5的另一边缘绕过档轴7后,插入至档轴7与销轴3之间,并与张紧杆8固定连接,张紧杆8与销轴3平行地设置在垫板1上,垫板1上设置有滑槽9,滑槽9上设置的某一个定位槽10,定位槽10之间设置有间距,张紧杆8两端置于滑槽9内,并可通过滑槽9调节张紧杆8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从而改变支撑带连接杆6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将支撑带5长度调至所需位置后,张紧杆8与定位槽10卡式连接,用以实现定位。优选的,支撑带5为尼龙带,通过尼龙带作为软接触点,可使车轮楔子更贴合车轮的外廓并获得最佳的反推力作用线;同时,尼龙带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可经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支板2的截面为长边的两侧设置支板侧板11,垫板1截面为长边的两侧设置有垫板侧板12,垫板侧板12内侧可与支板侧板11的外侧适配,以实现转动后支板2与垫板1的板面平行,消除干涉。支板侧板11与垫板侧板12上均设置有用以插入销轴3的铰接孔,铰接后销轴3轴向与支板2截面的短边平行,铰接孔设置在支板侧板11及垫板侧板12的厚度的中部。为了增加摩擦力,垫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垫板1、支板2及支撑带5的宽度均与车轮宽度相适配。
根据车轮外轮廓大小,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支撑带5在张紧后,边缘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84°,即支板2与地面的夹角在47°~84°内。
为了防止车轮楔子在车轮的压力下翻转,支撑带5受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垫板1相交,根据不同的车轮的外轮廓形状,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之间。若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外部,车轮楔子会在合力的作用下绕销轴3翻转。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包括垫板1和支板2,垫板1的一边缘与支板2的一边缘通过销轴3铰接,其中,垫板1呈长方体状,垫板1的底面可与地面贴合,支板2呈长方体状,垫板1与支板2铰接后呈合页状,支板2沿其与垫板1铰接的边缘向外设置有延伸段,即垫板1与设置有延伸段的支板2的铰接处位于支板2边缘一侧,优选的,延伸段与支板2连为一体,支板2的延伸段上设置有边缘齿4,边缘齿4的延伸方向与延伸段的延伸方向相同,垫板1与支板2间设置有支撑带5,支撑带5为柔性带,由帆布、麻带等材质具有一定柔性、且表面粗糙、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支撑带5的两端分别与垫板1的自由端及支板2的自由端连接,其中,垫板1的自由端是指垫板1与支板2铰接边缘的对边一侧,支板2的自由端是指支板2与垫板1铰接边缘的对边一侧。
支板2可通过边缘齿4扎进疏松的地面,并可将车轮施加的部分压力沿支板2的延伸方向,通过边缘齿4将车轮楔子扎入地面。铰接后的支板2可相对于垫板1转动,当不受支撑带5的限制时,支板2与垫板1间的夹角在0°~180°范围内可调,当支板2与垫板1的夹角大于0°时,边缘齿4的齿顶位于垫板1底面的下方,此时,车轮楔子沿边缘齿4的延伸方向扎入地面,扎入地面的角度和支板2与垫板1之间的夹角相等。
铰接后支板2和垫板1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平行于销轴3的横杆,其中位于支板2的自由端的横杆为支撑带连接杆6,支撑带连接杆6与支撑带5固定连接,支撑带5的一边缘包覆并拴结在支撑带连接杆6上,位于垫板1的自由端的横杆为档轴7,实现支撑带5的导向,档轴7与滑槽9间设置有间隙,支撑带5的另一边缘绕过档轴7后,插入至档轴7与销轴3之间,并与张紧杆8固定连接,张紧杆8与销轴3平行地设置在垫板1上,垫板1上设置有滑槽9,滑槽9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槽10,定位槽10之间设置有间距,张紧杆8两端置于滑槽9内,并可通过滑槽9调节张紧杆8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从而改变支撑带连接杆6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将支撑带5长度调至所需位置后,张紧杆8与定位槽10卡式连接,用以实现定位。优选的,支撑带5为尼龙带,通过尼龙带作为软接触点,可使车轮楔子更贴合车轮的外廓,同时,尼龙带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可经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了增加摩擦力,垫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垫板1、支板2及支撑带5的宽度均与车轮宽度相适配。
根据车轮外轮廓大小,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支撑带5在张紧后,边缘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即支板2与地面的夹角为47°。
为了防止车轮楔子在车轮的压力下翻转,支撑带5受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垫板1相交,根据不同的车轮的外轮廓形状,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之间。若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外部,车轮楔子会在合力的作用下绕销轴3翻转。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包括垫板1和支板2,垫板1的与支板2的端部铰接,支板2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边缘齿4,垫板1呈长方体状,垫板1的底面可与地面贴合,支板2呈长方体状,垫板1与支板2铰接后呈合页状,垫板1与支板2间设置有支撑带5,支撑带5的一端与垫板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支撑带5的另一端与支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
支板2可通过边缘齿4扎进疏松的地面,并可将车轮施加的部分压力沿支板2的延伸方向,通过边缘齿4将车轮楔子扎入地面。铰接后的支板2可相对于垫板1转动,当不受支撑带5的限制时,支板2与垫板1间的夹角在0°~180°范围内可调,当支板2与垫板1的夹角大于0°时,边缘齿4的齿顶位于垫板1底面的下方,此时,车轮楔子沿边缘齿4的延伸方向扎入地面,扎入地面的角度和支板2与垫板1之间的夹角相等。铰接后支板2和垫板1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平行于销轴3的横杆,其中位于支板2的自由端的横杆为支撑带连接杆6,支撑带连接杆6与支撑带5固定连接,支撑带5的一边缘包覆并拴结在支撑带连接杆6上,位于垫板1的自由端的横杆为档轴7,实现支撑带5的导向,档轴7与滑槽9间设置有间隙,支撑带5的另一边缘绕过档轴7后,插入至档轴7与销轴3之间,并与张紧杆8固定连接,张紧杆8与销轴3平行地设置在垫板1上,垫板1上设置有滑槽9,滑槽9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槽10,四个定位槽10之间设置有间距,四个定位槽之间的间距大小通过不同车型的车轮外轮廓尺寸确定,张紧杆8两端置于滑槽9内,并可通过滑槽9调节张紧杆8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从而改变支撑带连接杆6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将支撑带5长度调至所需位置后,张紧杆8与定位槽10卡式连接,用以实现定位。通过尼龙带作为软接触点,可使车轮楔子更贴合车轮的外廓,同时,尼龙带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可经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了增加摩擦力,垫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垫板1、支板2及支撑带5的宽度均与车轮宽度相适配。
根据车轮外轮廓大小,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支撑带5在张紧后,边缘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4°,即支板2与地面的夹角为84°。
为了防止车轮楔子在车轮的压力下翻转,支撑带5受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垫板1相交,根据不同的车轮的外轮廓形状,可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调节支撑带5长度,使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之间。若车轮在支撑带5上的合力的延长线位于张紧杆8与销轴3外部,车轮楔子会在合力的作用下绕销轴3翻转。
本实用新型车轮楔子的工作方法及原理如下:首先将张紧杆8卡入相应的定位槽10内,使支撑带5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后,控制车体使车轮沿档轴7至销轴3的方向运动至支撑带5上,由于支撑带5为柔性连接带,在车轮的压力作用下,支撑带5牵引支板2绕垫板1相对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支撑带连接杆6与档轴7之间支撑带5的长度增加且张力降低,车轮继续运动时,支撑带5张紧并于车轮的外轮廓充分贴合,当支撑带5张紧后,支撑带5的弧度与车轮外轮廓弧度相适配,车轮与支板2的自由端接触,车轮的压力在支撑带5及车轮与支板2直接接触的共同作用下,使边缘齿4受力插入地面,车轮在具有弧度的支撑带5的作用下,将车轮与地面间竖直的压力,转换为车轮对支撑带5及支板2斜向的压力,支板2上的边缘齿4受力后插入至疏松的地面内,防止车轮楔子在摩擦系数小的地面上打滑。
当不用车轮楔子时,可将支板2和底板1合拢,此时张紧杆8位于滑槽9的最左端,实现体积最小,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楔子,包括垫板(1)及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的与支板(2)的端部铰接,所述支板(2)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边缘齿(4),所述垫板(1)与支板(2)间设置有支撑带(5),所述支撑带(5)的一端与垫板(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带(5)的另一端与支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带连接杆(6),所述垫板(1)上设置有张紧杆(8),所述支撑带连接杆(6)及张紧杆(8)均与垫板(1)和支板(2)的旋转轴平行,所述张紧杆(8)与垫板(1)卡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槽(10),所述张紧杆(8)与定位槽(10)卡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固定连接有档轴(7),所述档轴(7)与垫板(1)和支板(2)的旋转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档轴(7)与滑槽(9)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带(5)为柔性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带(5)为尼龙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带(5)受力方向的延长线与垫板(1)相交于销轴(3)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轮楔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84°可调。
CN201120345164XU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车轮楔子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00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5164XU CN202200965U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车轮楔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5164XU CN202200965U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车轮楔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0965U true CN202200965U (zh) 2012-04-25

Family

ID=45965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4516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00965U (zh) 2011-09-15 2011-09-15 一种车轮楔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009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9940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Foldable wheel chock
CN104816665A (zh) * 2015-05-12 2015-08-05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工程运输车
CN107089224A (zh) * 2017-05-27 2017-08-25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轮式挖掘机用轮胎止动装置
CN111152766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9940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Foldable wheel chock
CN104816665A (zh) * 2015-05-12 2015-08-05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工程运输车
CN107089224A (zh) * 2017-05-27 2017-08-25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轮式挖掘机用轮胎止动装置
CN111152766A (zh) * 2018-11-08 2020-05-15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0965U (zh) 一种车轮楔子
CN202368702U (zh) 一种履带式驱动系统以及一种行走装置
CN106476917A (zh) 轮胎驱动式雪地履带行驶装置
US821567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tread contact conditions of vehicles
CN202200964U (zh) 一种折叠式车轮楔子
CN207549882U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N2902771Y (zh) 一种车用防滑链
CN208682963U (zh) 一种履带轮车
US20190184778A1 (en) Traction Increasing Wheel Accessory System
CN208802623U (zh) 一种任意角度旋转移动平台
CN205130817U (zh) 兼具防溜车功能的轮胎防滑装置
CN204978120U (zh) 车辆应急防滑装置
CN113682080A (zh) 一种防滑型轮毂
CN201646921U (zh) 履带式半挂牵引车
CN207433673U (zh) 轮胎驱动式雪地履带行驶装置
CN201863822U (zh) 一种防止刹车打滑的装置
CN107650595A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N220923977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农机的多功能便捷桥板
CN110239291B (zh) 一种便于安装使用的汽车雪地行走辅助装置
CN2202432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材料搬运装置
CN221476615U (zh) 一种车轮附加防滑防陷装置
CN110834500A (zh) 车辆防滑脱困夹具
KR102689390B1 (ko) 자동차 바퀴 미끄럼 방지장치
CN219447167U (zh)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履带底盘
CN208325445U (zh) 一种轮式履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