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81577U - 储水水箱 - Google Patents

储水水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81577U
CN202181577U CN2011202738943U CN201120273894U CN202181577U CN 202181577 U CN202181577 U CN 202181577U CN 2011202738943 U CN2011202738943 U CN 2011202738943U CN 201120273894 U CN201120273894 U CN 201120273894U CN 202181577 U CN202181577 U CN 202181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piston
communicate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38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彤宇
张光辉
张胜峰
李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GL Tech Co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GL Te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GL Tech Co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GL Tech Co
Priority to CN2011202738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81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81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815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水水箱,包括箱体,箱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组合控制阀包括主阀和先导换向阀,主阀包括主阀体和在主阀体上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出水口与箱体连通,流体通道中设有阀座,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阀芯上方设有活塞缸,活塞缸中设有活塞,活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二位先导换向阀具有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两个工作口分别对应的与上下、流通口相对应连通,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移动。

Description

储水水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水水箱。 
背景技术
在矿井中常采用水箱作为暂时储水的工具,将高压水输入水箱中,再从水箱中向用水设备输出低压水,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将高压水输入用水设备而给用水设备造成冲击,影响用水设备使用寿命。上述的水箱使用时先向水箱中蓄水,待水位达到一定要求后,停止蓄水,然后使用,当水箱的水快用完时,再向水箱中补水,重新蓄水。 
但是上述的水箱使用时,常出现干箱事故,即用水设备出现缺水时才发现水箱中的水已经用完,影响用水设备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并且因为要满足一定时间内的使用要求,所以水箱常设计的比较大,搬运移动极不方便,同时也给水箱的漏水检修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向水箱中补水的储水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水箱使用时出现干箱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水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该组合控制阀包括控制箱体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的先导换向阀,主阀包括主阀体和设置在主阀体上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其出水口与箱体连通,在流体通道中设有阀座,在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用于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将阀芯的滑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在阀芯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缸,活塞缸中设有活塞,活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在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所述先导换向阀为二位阀,二位先导换向阀至少具有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两个工作口为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第一工作口通过上流通口与所述上腔连通,第二工作口通过下流通口与所述下腔连通,二位先导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一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出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而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二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出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移动。 
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连接有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管。 
所述的箱体的相对两侧并行设置有两个支架,箱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支架上,箱体的朝向支架的两侧面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侧面,在两安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垂直于安装侧面所在平面的转动轴,两转动轴同轴设置,转动轴的轴线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在支架上设置有与箱体上的两个转动轴转动配合的轴承。 
所述的主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腔,所述连杆带动阀芯滑动装配在所述阀腔中,所述流体通道由设置在主阀体上的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水口、阀腔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与阀腔连通的出水口组成,所述的流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位置处。 
所述先导换向阀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体,所述进液口、出液口及第一、第二工作口均设置在换向阀体上,在换向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连通进液口、出液口及第一、第二工作口的换向阀腔,在换向阀腔中设有用于控制先导换向阀工位的换向阀芯,换向阀芯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驱动动作,所述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固连在换向阀芯上,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一端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 
所述的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设有用于将先导换向阀固定在活塞缸上的过渡板,过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上流通口与第一工作口的上连接通道和连通所述下流通口与第二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 
所述的活塞缸包括缸体,缸体顶部固设有缸盖,缸体的底部固设有缸底,在缸底上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所述上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顶部缸壁上,所述的下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底部缸壁上。 
所述的活塞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活塞板、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组成,在上、中、下活塞板上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安装孔,在中活塞板和上、下活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间隙的密封圈。 
所述的连接螺栓的头部突出于下活塞板的下侧面,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间留有与下流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所述的活塞上设有突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起,当活塞的凸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进水间隙。 
所述的主阀体包括周向壳体,所述活塞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周向壳体上,活塞缸的缸底为在周向壳体和缸体的过渡位置处设有的固定保持板,所述缸底上供连杆穿过的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面上设有的台阶孔,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封隔板,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封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水水箱在箱体中设置控制箱体补水通道通断的组合控制阀,当需要向箱体中补水时,组合控制阀的主阀打开,正常补水,当不再需要补水时,主阀关闭,补水停止,主阀的打开或关闭由先导换向阀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来控制,通过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中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沿上下方向移动,活塞带动阀芯同步动作,当阀芯移动到与阀座相对应配合的位置时,阀芯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主阀,补水停止,当阀芯在活塞带动下与阀座相脱离时,主阀打开,开始对箱体进行正常补水。因为先导换向阀根据箱体中的液面高度来控制主阀的打开和关闭的时机,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水水箱可以在箱体液面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打开主阀,实时的对箱体进行补水,而当箱体中液面高度较高时,关闭主阀,补水停止。这样通过自动向箱体中进行补水避免了箱体出现干箱事故,同时因为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实时向箱体中进行补水,箱体的体积就可以做的较小一些,这样节省生产成本,又减小了箱体的密封检修成本,同时还方便移动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箱体中的组合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组合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组合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储水水箱,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用于储水的箱体61,箱体61为长方体结构,箱体61的底部呈外凸的圆弧形,本实施例中的圆弧形底部的圆弧段为劣弧,箱体61沿长方体长边的延伸方向延伸,在箱体61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面为安装侧面63,在两对应的安装侧面63上各安装有一转动轴65,两个转动轴65均沿箱体延伸方向延伸且同轴设置,为保证安全性,转动轴65的轴线位于箱体61的重心上方,转动轴的轴线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在向箱体中注水时箱体不会出现倾覆事故。所述的底架包括底座70和一体固设在底座上两个支架60,两个支架60分别位于箱体61的两侧,在支架60上设置有与箱体两安装侧面上的转动轴转动配的转动配合部,在本实施例中,支架60上的转动配合部为轴承64,位于安装侧面和支架之间的轴承64和转动轴65构成转动配合结构实现箱体与支架的转动装配,在支架60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72,轴承64安装在轴承座72中,在轴承64上方还扣装有用于保护固定轴承的轴承压盖71,轴承压盖71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72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6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封盖整个箱体内腔的顶盖3。在箱体上设置顶盖可以有效的避免复杂工况条件下的粉尘或其他漂浮物落入箱体中。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架上的转动部为轴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在与转动轴相对应转动配合的轴瓦结构。 
作为暂时储水的器具,箱体的进水口设置在与转动轴65相对应的位置处,在转动轴65上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66。在箱体61的底部从其中一个安装侧面向另一个安装侧面延伸有台阶,所述的出水口69设置在台阶的台阶面上。从水箱的整体来看,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出水口。当对箱体中的水有较高要求时,还可以在箱体的内腔中设置于出水口69串接的用于对箱体中的水过滤处理的过滤装置68。箱体61中的水在进入出水口之间先经过过滤装置68过滤,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箱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在箱体的底部留有渣滓等废物,需要经常清理,在本实施例中于箱体61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渣口67,排渣口67与与箱体61内腔连通,在排渣口67处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渣口的堵头。正常使用时,堵头封堵住排渣口,水箱正常工作。当需要排渣时,旋开堵头,箱体中的废物随水流从排渣口处排出,完成清理。 
使用时,将水箱的底架固定安装在运输车载体上,当运输车载体在倾斜的工作面上移动时,底架倾斜,此时,在重力作用下,箱体将绕转动轴的轴向转动,从而保证箱体中的液面基本不发生变化。因为井下或地下的工作面较为复杂,运输车载体移动的整个过程中,箱体将绕转动轴在一定角度范围摆动,以实现随时、迅速的调平。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箱体61的内壁上固设有组合控制阀80,其包括控制箱体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的先导换向阀5,主阀包括主阀体1,在主阀体1上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水口通过箱体的转动轴中的进水管与高压水源连通,流体通道的出水口与箱体的相连通,在流体通道中设置有阀座13,在主阀体1中滑动装配有用于与阀座相对应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12,将阀芯的滑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在阀芯12的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缸2,在活塞缸2中滑动装配有活塞3,活塞3通过连杆15与阀芯12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12同步动作,活塞缸2中的活塞3将活塞内腔分隔为上腔100和下腔200,在活塞缸2缸壁上设置有与上腔100相连通的上流通口231及与下腔200相连通的下流通口232;所述的根据箱体液面高度来控制主阀通断的先导换向阀5为二位五通阀,二位五通阀的两个工位分别为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二位五通阀包括进液口55、第一出液口54、第二出液口56及第一工作口58、第二工作口57,第一工作口58通过上流通口231与活塞缸2的上腔100相连通,而第二工作口57则通过下流通口232与活塞缸2的下腔200相连通,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55为常开口,当先导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第二工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高压水通过进液口、第一工作口、上连通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活塞缸下腔中的水经下连通口、第二工作口、第二出液口排走;当先导阀处于第二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相连通,第一工作口则于第一出液口连通,高压水通过进液口、第二工作口、下连通口进入活塞缸的下腔,活塞缸上腔中的水经上连通口、第一工作口、第一出液口排走,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55连接有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管,这样进液口55处的高压水与主阀体1上流体通道的进水口17处的高压水同源,且两处的高压水的压力相等,通过进液口55向活塞缸2的上腔100或下腔200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3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带动阀芯12滑动。 
本实施例中的先导换向阀为二位五通阀,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换向阀结构,这种换向阀至少要具备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水口及两个工作口即可,例如可以采用二位四通阀等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在先导换向阀处于不同工位时,活塞缸的上、下腔中的液体流通方向相反,并使得流入活塞缸的腔体中的液体为经进液口流入的高压水,而从活塞缸的腔体中流出的液体经出液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处的高压水与主阀体上流体通道的进水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两处高压水的水压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二位三通阀的进液口处的高压水的水压可以大于流体通道的进水口处的水压,以提高整个组合控制阀的动作灵敏度。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先导换向阀5的二位五通阀为由深入箱体中的浮球7采集箱体液面高度信息来控制的换向阀,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体51,在换向阀体5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腔53,在换向阀体51的朝向活塞缸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工作口58和第二工作口57,在换向阀体51的背离活塞缸的侧面上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出液口54、进液口55和第二出液口56,所述的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一出液口、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均与换向阀腔相连通,在换向阀腔中滑动装配有用于控制二位五通阀工位的换向阀芯52,换向阀芯52控制换向阀体上的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一出液口、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在不同工位时是否与换向阀腔连通,所述的换向阀芯52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6驱动动作,杠杆6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固连在换向阀芯上,杠杆6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一端上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7。换向阀体51通过设置在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的过渡板4固定设置在活塞缸上,在过渡板4上设有用于连通活塞缸的上流通口和二位五通阀的第一工作口的上连接通道41及连通活塞缸的下流通口和二位五通阀的第二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42,在本实施例上、下连接通道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当二位五通阀由过渡板固定在活塞缸上时,上连接通道连通活塞缸的上流通口与二位五通阀的第一工作口,而下连接通道连通活塞缸的下流通口与二位五通阀的第二工作口。 
因为二位五通阀和活塞缸为相互独立的完整部件,这样活塞缸上的上、下流通口就不一定正好于二位五通阀的上、第二工作口的位置相对应,此时,在过渡板上设置上、下连接通道可以有效的弥补这种缺陷,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二位五通阀的换向阀芯52由浮球7控制,由浮球采集液面高度信息并通过杠杆反馈给先导换向阀,使用时,由箱体中的水驱动浮球绕杠杆铰接点摆动。当箱体中的液面上升时,水推动浮球上浮,通过与浮球联动的杠杆驱动二位五通阀中的换向阀芯下移。而当箱体中水的液面下降时,浮球下降,通过与浮球联动的杠杆驱动二位五通阀中的换向阀芯上移。这样根据箱体中液面高低反映在浮球上控制换向阀芯的上移或下移,实现二位五通阀的工位的转换。 
当组合控制阀打开时,水从流体通道的出水口注入箱体中,箱体中水的液面高度上升到某一位置,当箱体中的水的液面高度继续上升时,水将驱动浮球上浮,浮球通过杠杆驱动换向阀芯下移,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下工位时,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高压水经进液口、第一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中,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且因为此时第二工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活塞缸的下腔中的水经第二出液口排走,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下动作,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密封配合后关闭组合控制阀。当箱体中的水因使用而逐渐减少时,箱体中水的液面高度下降,浮球下降,浮球通过杠杆驱动换向阀芯上移,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上工位时,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高压水经进液口、第二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下腔中,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上移动,且因为此时第一工作口与第一出液口相连通,活塞缸的上腔中的水经第一出液口排走,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上动作,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脱离后打开组合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采用浮球杠杆式的机械手段采集液面高度信息来控制二位五通阀工位的转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磁等其他非机械方式来控制二位五通阀工位的转换,控制信号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输入二位五通阀中,例如:箱体中可以在两个高度不相等的位置处设置的两个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传感器采集箱体中的液面高度信息来决定二位五通阀的换向阀芯是否动作,从而控制二位五通阀的工位的转换。 
当然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中采用纯机械式的浮球控制方式,不存在误信号的缺陷,其控制精确有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控制阀的主阀包括下部的主阀体1和上部的活塞缸2,主阀体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周向壳体14,在周向壳体14顶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缸体23,在缸体23的顶部固设有缸盖21,在缸体21的底部设置有缸底,所述的活塞缸2由缸盖21、缸体23和缸底组成,由缸体、缸盖、缸底围成活塞缸内腔,由缸盖、活塞及缸体围成上腔,由活塞、缸底及缸体围成下腔,在缸体的顶部缸壁处设置上流通口231,在缸体的底部缸壁处设置下流通口232,活塞缸2中的活塞3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活塞板、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组成,在上、中、下活塞板上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装配孔,在本实施例中上活塞板上的装配孔为螺纹孔,而中、下活塞板上的装配孔为光孔,在中活塞板和上、下活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间隙的密封圈,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采用唇形密封圈以适应活塞与缸体的滑动密封,所述活塞上的连接螺栓的头部突出于下活塞板的下侧面,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间留有与下流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所述的活塞上设置有突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起,当活塞的凸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进水间隙。
在活塞缸中设置上、下进水间隙可以有效的避免驱动死点,保证整个组合控制阀中活塞的动作灵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缸的缸底为设置在周向壳体和缸体过渡位置处的固定保持板10,在固定保持板10上设置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该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面上向上延伸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台阶面朝下,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此处的密封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连杆上的唇形密封圈和O型圈,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封隔板,在封隔板上开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主阀体1的周向壳体14中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腔300,所述的阀芯12在连杆带动下滑动装配在阀腔300中,在周向壳体的阀腔300的底部设置有作为与阀芯相对应密封配合的阀座13的密封塞,该密封塞通过压丝11固定在周向壳体14上,在密封塞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出水口18,在周向壳体上于密封塞的上方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在本实施例中,阀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阀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杆的下端,所述的作为阀座的密封塞上与阀芯相对应的配合,所述的作为阀座的密封塞同样为上大下小的与阀芯相对应密封配合的锥形结构。 
当阀芯与阀座相对应密封配合以关闭组合控制阀后,因为进水口位于阀芯的上方,这样经进水口进入阀腔的高压水将阀芯上,形成自封,提高组合控制阀的稳定性。而当需要打开时,因为活塞的承压面要远大于阀芯的承压面,所以可以很方便的打开。 
所述的进水口17、阀腔300和出水口18组成供流体流过的流体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流体通道为弯折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直通道,此时流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直通道的与阀芯相对应的位置,直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组合控制阀的各组成部分可以分别拆开,在维修更换时,可以单独更换某一部件,这种结构的组合控制阀装配效率高,维修方便。 
如图1、图3、图5、图6,储水水箱中的组合控制阀工作时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图3所示,此时组合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二位五通阀动作位于下工位,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55与第一工作口58连通,高压水经进液口55注入活塞缸的上腔100中,避免阀芯误动作而导致组合控制阀开启。当组合控制阀需要打开时,即由图3所示状态向图5所示状态转变时,在浮球作用下通过杠杆驱动换向阀芯上移,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上工位时,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55与第二工作口57连通,高压水经进液口55、第二工作口5进入活塞缸的下腔200中,高压水将推动活塞3向上移动,且因为此时第一工作口58与第一出液口54相连通,活塞缸的上腔中的水经第一出液口54排走,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上动作,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脱离后打开组合控制阀,即图5所示状态,在组合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高压水经进液口注入活塞缸的下腔中,避免阀芯误动作而导致组合控制阀关闭。当组合控制阀需要关闭时,即由图5所示状态向图3所示状态转变时,在浮球作用下通过杠杆驱动换向阀芯下移,当二位五通阀位于下工位时,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高压水经进液口、第一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中,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且因为此时第二工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活塞缸的下腔中的水经第二出液口排走,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下动作,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密封配合后关闭组合控制阀,即图3所示状态。 

Claims (10)

1.储水水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该组合控制阀包括控制箱体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的先导换向阀,主阀包括主阀体和设置在主阀体上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其出水口与箱体连通,在流体通道中设有阀座,在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用于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将阀芯的滑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在阀芯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缸,活塞缸中设有活塞,活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在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所述先导换向阀为二位阀,二位先导换向阀至少具有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两个工作口为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第一工作口通过上流通口与所述上腔连通,第二工作口通过下流通口与所述下腔连通,二位先导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一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出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而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二工位时,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出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连接有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相对两侧并行设置有两个支架,箱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支架上,箱体的朝向支架的两侧面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侧面,在两安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垂直于安装侧面所在平面的转动轴,两转动轴同轴设置,转动轴的轴线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在支架上设置有与箱体上的两个转动轴转动配合的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腔,所述连杆带动阀芯滑动装配在所述阀腔中,所述流体通道由设置在主阀体上的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水口、阀腔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与阀腔连通的出水口组成,所述的流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换向阀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体,所述进液口、出液口及第一、第二工作口均设置在换向阀体上,在换向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连通进液口、出液口及第一、第二工作口的换向阀腔,在换向阀腔中设有用于控制先导换向阀工位的换向阀芯,换向阀芯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驱动动作,所述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固连在换向阀芯上,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一端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设有用于将先导换向阀固定在活塞缸上的过渡板,过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上流通口与第一工作口的上连接通道和连通所述下流通口与第二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包括缸体,缸体顶部固设有缸盖,缸体的底部固设有缸底,在缸底上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所述上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顶部缸壁上,所述的下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底部缸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活塞板、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组成,在上、中、下活塞板上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安装孔,在中活塞板和上、下活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间隙的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螺栓的头部突出于下活塞板的下侧面,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间留有与下流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所述的活塞上设有突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起,当活塞的凸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进水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体包括周向壳体,所述活塞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周向壳体上,活塞缸的缸底为在周向壳体和缸体的过渡位置处设有的固定保持板,所述缸底上供连杆穿过的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面上设有的台阶孔,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封隔板,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封隔板。
CN2011202738943U 2011-07-30 2011-07-30 储水水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1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38943U CN202181577U (zh) 2011-07-30 2011-07-30 储水水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38943U CN202181577U (zh) 2011-07-30 2011-07-30 储水水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81577U true CN202181577U (zh) 2012-04-04

Family

ID=4617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389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1577U (zh) 2011-07-30 2011-07-30 储水水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815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7753A (zh) * 2011-07-30 2012-02-01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水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7753A (zh) * 2011-07-30 2012-02-01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水箱
CN102337753B (zh) * 2011-07-30 2013-05-29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水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405B (zh) 高压自闭式阀门
CN202181577U (zh) 储水水箱
CN201747684U (zh) 快速液压驱动系统
CN102337753B (zh) 一种储水水箱
CN204512450U (zh) 一种智能水表控制阀门
CN202188202U (zh) 组合控制阀
CN102852871B (zh) 用于松动反应堆顶盖时顶升顶盖的液压系统
CN207864108U (zh) 一种柱塞式液压泵
CN102228758B (zh) 气液分离罐
CN202064971U (zh) 一种插装式中流量立柱液控单向阀
CN102322531B (zh) 一种组合控制阀
CN207697980U (zh) 一种齿轮式液压舵机
CN102141054A (zh) 液压系统压力油箱
CN102705568B (zh) 全压高速排气阀
CN203023557U (zh) 压力式管路控制装置
CN107597465B (zh) 一种带有粉尘传感器的气泵式喷淋系统
CN207470412U (zh) 智能型水泵压力控制器
CN201982121U (zh) 一种插装式立柱液控单向阀
CN203796517U (zh) 低压气体升压机
CN209597806U (zh) 管清洗发球机构
CN217733917U (zh) 一种地下水库闸门井橡胶囊控制系统
CN202597863U (zh) 全压高速排气阀
CN207144979U (zh) 一种喷水阀
CN210002483U (zh) 一种叠式压力罐
CN111869545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适用于多地形的灌溉装置及灌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52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