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77377U -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 Google Patents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77377U
CN202177377U CN201120262637XU CN201120262637U CN202177377U CN 202177377 U CN202177377 U CN 202177377U CN 201120262637X U CN201120262637X U CN 201120262637XU CN 201120262637 U CN201120262637 U CN 201120262637U CN 202177377 U CN202177377 U CN 202177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connect
centers
scissors
cen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626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洪国
谭立东
刘宏飞
王伟霞
任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2626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77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77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773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费时、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折叠式配准规包括中心托盘、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连接铰、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支撑杆、4个结构相同的连接铰、4个结构相同的边缘支撑杆与4个结构相同的定位块。中心托盘四边和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连接铰的另一端和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中心支撑杆的另一端和4个结构相同的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连接铰的另一端和4个结构相同的边缘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4个结构相同的边缘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4个结构相同的设置有定位通孔的定位块。

Description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度量器具,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背景技术
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测量时,需利用标定物进行空间标定,根据立体视觉原理,利用两幅或两幅以上事故现场摄影图像对交通事故现场以及车辆等景物进行空间测量。目前的方法均利用多个标杆等标定参考点及现场多种标志进行空间标定。为得到多个目标标定物的实际空间坐标位置,必须在现场测量各标定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测量现场标志的尺寸,并且需要多个标定物的携带、摆放、测量等一系列工序的繁琐工作。有的欠发达地区是工作人员直接通过皮尺测量、照相、目测等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这不仅增加了现场勘测的时间,而且由于测量精度问题影响事故现场的勘测结果。对于一些重大、疑难交通事故的处理缺乏系统、完整、形象化的依据,事故现场的形象化恢复和数字立体再现就更难以实现。所以传统的勘察方法无法满足对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测处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费时、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准确标定事故现场空间位置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包括中心托盘、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4号中心连接铰、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4号中心支撑杆、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4号连接铰、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4号边缘支撑杆、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
中心托盘的四边和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另一端和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的另一端和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另一端和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心托盘是一个正方形的板式结构件,中心托盘的中心位置加工一个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左右与上下对称地加工一对用于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每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和中心托盘的左右边或上下边平行,4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的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中心连接铰由1号中心连接内铰、1号中心连接外铰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1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1号中心连接内铰与1号中心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2号中心连接铰由2号中心连接内铰、2号中心连接外铰与2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2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2号中心连接内铰与2号中心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3号中心连接铰由3号中心连接内铰、3号中心连接外铰与3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3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3号中心连接内铰与3号中心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4号中心连接铰由4号中心连接内铰、4号中心连接外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4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4号中心连接内铰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所述的1号中心连接内铰是一叉形板类结构件,分为板式固定部分与套筒部分,板式固定部分设置与板面垂直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板式固定部分一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1号中心连接外铰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左右贯通的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的槽形件,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1个轴套筒,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和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所述的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连接铰由1号连接内铰、1号连接外铰与1号连接铰轴组成,1号连接铰轴装入1号连接内铰与1号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2号连接铰由2号连接内铰、2号连接外铰与2号连接铰轴组成,2号连接铰轴装入2号连接内铰与2号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3号连接铰由3号连接内铰、3号连接外铰与3号连接铰轴组成,3号连接铰轴装入3号连接内铰与3号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4号连接铰由4号连接内铰、4号连接外铰与4号连接铰轴组成,4号连接铰轴装入4号连接内铰与4号连接外铰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所述的1号连接内铰包括一个开口向上的左右贯通的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的槽形件,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个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1号连接外铰的结构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的结构相同;所述的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的结构相同,采用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的管材或采用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型材,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3)、2号中心连接外铰(5)、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另一端的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内铰、2号连接内铰、3号连接内铰与4号连接内铰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所述的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的结构相同,并和1号中心支撑杆、2号中心支撑杆、3号中心支撑杆与4号中心支撑杆的横截面形状结构相同。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一端的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外铰、2号连接外铰、3号连接外铰与4号连接外铰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所述的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为结构相同的矩形板式结构件,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的一端沿纵向加工2个沉头螺钉通孔,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和1号边缘支撑杆、2号边缘支撑杆、3号边缘支撑杆与4号边缘支撑杆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的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相等。1号定位块、2号定位块、3号定位块与4号定位块的另一端加工1个用于在进行二维校正时作为参考点使用的定位通孔,该定位通孔的回转轴线和另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回转轴线平行并同处于定位块的纵向对称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便捷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来对交通事故现场图像进行校正,减少了对事故现场的标定和测量作业,既可极大地提高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理速度,确保道路畅通,又可提高交通事故处理的工作质量。
2.精确性
对于一些特殊地区的交通事故现场,没有可作为现场参考的对象,此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则很好的起到参考点的作用,而且相比于利用一些交通事故现场的交通标志、标线、路缘、道路指示牌、轮胎地面痕迹、油迹、事故车辆未损坏的轮辋等部分直接作为参考点的方法,保证了交通事故现场二维数据测量的精度。
3.实用性
能够快速疏通事故现场,有效缩短事故现场的测量时间,简化了测量过程,提高现场处理速度,尽快地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传统人工测量方式的测量精度,更具实用性能,而且更趋近于快速勘测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基于二维重建理论的校准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二维展开的轴测投影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中心托盘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中心托盘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内铰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内铰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内铰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与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外铰与1至4号连接外铰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与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外铰与1至4号连接外铰的左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中心连接铰与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中心连接外铰与1至4号连接外铰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连接内铰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连接内铰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连接铰的1至4号连接内铰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定位块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所采用的1至4号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中:1.中心托盘,2.1号中心连接内铰,3.1号中心连接外铰,4.2号中心连接内铰,5.2号中心连接外铰,6.3号中心连接内铰,7.3号中心连接外铰,8.4号中心连接内铰,9.4号中心连接外铰,10.1号中心支撑杆,11.2号中心支撑杆,12.3号中心支撑杆,13.4号中心支撑杆,14.1号连接内铰,15.1号连接外铰,16.2号连接内铰,17.2号连接外铰,18.3号连接内铰,19.3号连接外铰,20.4号连接内铰,21.4号连接外铰,22.1号边缘支撑杆,23.2号边缘支撑杆,24.3号边缘支撑杆,25.4号边缘支撑杆,26.1号定位块,27.2号定位块,28.3号定位块,29.4号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以前的利用现场的交通标志、标线、路缘、道路指示牌、轮胎地面痕迹、油迹、事故车辆未损坏的轮辋等部分直接作为参考点的方法虽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精度差、效率低、人为因素较多,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在深沟地段或遇雨雪、浓雾天气以及夜晚等将给勘查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这种传统的勘察方法还容易受环境、气候和时间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是一种新的交通事故现场测量器具,通过置于事故现场上的折叠式配准规来确定图像中的参考点,在进行拍摄时,起到参照物的作用,为分析事故现场、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相比起以前的这些方法,折叠式配准规更具精确性、实用性。这样既减少了现场勘测的时间,又保证了测量的精度;不使用时,可以将该折叠式配准规折叠放置,既节省了空间,携带也轻便、灵活。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简称折叠式配准规)的尺寸是从中心点垂直向外四个方向的长均为2m,成边长为
Figure BDA0000078100640000051
m的正方形。折叠式配准规的尺寸太小会导致校正后图像包含现场信息不足,同时校正精度偏低;折叠式配准规太大则会产生制造成本、携带、搬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这里,综合多方面的考虑,选择边长是2m。在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度量时,将此标定物合理放置在事故现场作为参考点。通过已知的此标定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和精确尺寸,在图像二维几何校正时,根据比例快捷地还原事故现场信息点间相互位置关系,方便快捷、准确。
其中二维重建理论的原理表达为:空间点都在同一平面上,即Z为常数,已知三维空间坐标系中任意点(X,Y,Z)和它在二维图像平面坐标系上的坐标为(x,y),则空间点和图像点的坐标满足:
X = C 1 x + C 2 y + C 3 C 7 x + C 8 y + 1 Y = C 4 x + C 5 y + C 6 C 7 x + C 8 y + 1 - - - ( 1 )
由式(1)可见,该数学模型既非简单线性模型,也非二元多项式模型,而是参数未定的二元非线性数学模型。其中有8个系数(C1至C8)需要确定,如果已知4个以上参考点的空间位置及其在图像上对应点的位置,就可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这8个未知系数,进而确定空间平面和图像平面的坐标变换关系。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在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上依据折叠式配准规固有的4个已知相互位置关系的点,完成对既定事故现场图像的校正处理。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由中心托盘1、4个中心连接铰(即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4号中心连接铰)、4个中心支撑杆(即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4个连接铰(即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4号连接铰)、4个边缘支撑杆(即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4个定位块(即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与若干个螺钉组成。
参阅图3与图4,所述的中心托盘1是一个用于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正方形的板式结构件。中心托盘1的中心位置加工一个为了减轻整体重量的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左右与上下对称地加工一对用于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每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和中心托盘1的左右边或上下边平行,4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结构尺寸相同。
参阅图5至图10,所述的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中心连接铰由1号中心连接内铰2、1号中心连接外铰3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1号中心连接内铰2是一叉形板类结构件,分为板式固定部分与套筒部分,板式固定部分设置与板面垂直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板式固定部分一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1号中心连接外铰3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左右贯通的槽形件,槽形件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10,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1个轴套筒,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和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1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1号中心连接内铰2与1号中心连接外铰3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1号中心连接内铰2与1号中心连接外铰3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2号中心连接铰由2号中心连接内铰4、2号中心连接外铰5与2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2号中心连接内铰4、2号中心连接外铰5与2号中心连接铰轴和1号中心连接内铰2、1号中心连接外铰3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结构相同,不再赘述。2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2号中心连接内铰4与2号中心连接外铰5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2号中心连接内铰4与2号中心连接外铰5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3号中心连接铰由3号中心连接内铰6、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3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3号中心连接内铰6、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3号中心连接铰轴和1号中心连接内铰2、1号中心连接外铰3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结构相同,不再赘述。3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3号中心连接内铰6与3号中心连接外铰7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3号中心连接内铰6与3号中心连接外铰7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4号中心连接铰由4号中心连接内铰8、4号中心连接外铰9与4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4号中心连接内铰8、4号中心连接外铰9与4号中心连接铰轴和1号中心连接内铰2、1号中心连接外铰3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结构相同,不再赘述。4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4号中心连接内铰8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4号中心连接内铰8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
参阅图11至图13,所述的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连接铰由1号连接内铰14、1号连接外铰15与1号连接铰轴组成。1号连接内铰14包括一个开口向上的左右贯通的槽形件,槽形件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10,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个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对称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1号连接外铰15的结构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3的结构相同,1号连接铰轴装入1号连接内铰14与1号连接外铰15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1号连接内铰14与1号连接外铰15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2号连接铰由2号连接内铰16、2号连接外铰17与2号连接铰轴组成。2号连接内铰16、2号连接外铰17与2号连接铰轴和1号连接内铰14、1号连接外铰15与1号连接铰轴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2号连接铰轴装入2号连接内铰16与2号连接外铰17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2号连接内铰16与2号连接外铰15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3号连接铰由3号连接内铰18、3号连接外铰19与3号连接铰轴组成。3号连接内铰18、3号连接外铰19与3号连接铰轴和1号连接内铰14、1号连接外铰15与1号连接铰轴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3号连接铰轴装入3号连接内铰18与3号连接外铰19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3号连接内铰18与3号连接外铰19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4号连接铰由4号连接内铰20、4号连接外铰21与4号连接铰轴组成。4号连接内铰20、4号连接外铰21与4号连接铰轴和1号连接内铰14、1号连接外铰15与1号连接铰轴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4号连接铰轴装入4号连接内铰20与4号连接外铰21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将4号连接内铰20与4号连接外铰21连接在一起成转动连接。
所述的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结构相同,采用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的管材,也可采用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型材,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3、2号中心连接外铰5、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另一端的下表面或说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内铰14、2号连接内铰16、3号连接内铰18与4号连接内铰20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
所述的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结构相同,并和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横截面形状结构相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一端的下表面或说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外铰15、2号连接外铰17、3号连接外铰19与4号连接外铰21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
所述的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为结构相同的矩形板式结构件。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的一端沿纵向加工2个用于安装的沉头螺钉通孔,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的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相等,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的另一端加工1个定位通孔,该定位通孔的回转轴线和另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回转轴线平行并同处于定位块的纵向对称面内,定位通孔用于在进行二维校正时作为参考点使用。
中心托盘1的四边通过螺钉和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一端即1号中心连接内铰2、2号中心连接内铰4、3号中心连接内铰6与4号中心连接内铰8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另一端即1号中心连接外铰3、2号中心连接外铰5、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通过螺钉和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和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一端即1号连接内铰14、2号连接内铰16、3号连接内铰18与4号连接内铰20固定连接。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另一端即1号连接外铰15、2号连接外铰17、3号连接外铰19与4号连接外铰21通过螺钉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
使用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4号中心连接铰、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便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折叠放置,节省空间。
采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度量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1.现场勘测度量
1)在交通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现状特点选择需要的位置;
2)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展开并合理放置;
3)使用精度高的测量相机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拍摄多幅照片(图像),以便全面真实地记录现场景象;此步骤应注意:
a.尽量使用精度高的测量相机,因为普通相机与测量相机在设计原理上有所不同,普通相机分辨低,镜头存在畸变;由于照片成像原理中焦距的影响,距离越远,变形越大,精度就越低,误差一般达3%。
b.在摄影条件和标定参考装置确定的情况下,现场图像的数据采集误差主要是由摄影姿势造成。该误差与摄影倾角密切相关,倾角越小,相同像点误差造成的实际误差越大。为此,为减小这种误差影响,应该增大摄影倾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用俯视测量,并且,通过多幅图像优化选取标定参考点。
2.二维校正
在得到交通事故现场的多角度多幅照片(图像)后进行二维校正,其步骤如下:
1)通过计算机专用软件打开图像,并对图像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中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上的四个固定参考点进行二维几何校正,即用到公式(1)的二维重建理论进行二维图像的校正,步骤如下:
a将所拍摄的事故现场图像导入计算机,启动图像校正软件并导入该图像;
b点击“几何校正”按钮来启动图像校正模块;
c在图像上手动选取4个固有特征点(可选折叠式配准规上的四个折叠点或边缘点,如附图2)作为校正的参考点(注意选取时左下角点为第1点,依次逆时针旋转);
d输入所选参考点的相对位置参数,并点击确定;
2)得到交通事故现场的俯视图像的校正结果;
3)将多个角度的多幅照片(图像)重复第2步骤中的几个步骤,得到多幅俯视图像。

Claims (9)

1.一种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包括中心托盘(1)、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4号中心连接铰、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4号中心支撑杆(13)、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4号连接铰、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4号边缘支撑杆(25)、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
中心托盘(1)的四边和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另一端和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另一端和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的另一端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托盘(1)是一个正方形的板式结构件,中心托盘(1)的中心位置加工一个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左右与上下对称地加工一对用于固定连接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的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每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和中心托盘(1)的左右边或上下边平行,4对螺纹盲孔或螺纹通孔的结构尺寸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中心连接铰、2号中心连接铰、3号中心连接铰与4号中心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中心连接铰由1号中心连接内铰(2)、1号中心连接外铰(3)与1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1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1号中心连接内铰(2)与1号中心连接外铰(3)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2号中心连接铰由2号中心连接内铰(4)、2号中心连接外铰(5)与2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2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2号中心连接内铰(4)与2号中心连接外铰(5)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3号中心连接铰由3号中心连接内铰(6)、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3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3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3号中心连接内铰(6)与3号中心连接外铰(7)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4号中心连接铰由4号中心连接内铰(8)、4号中心连接外铰(9)与4号中心连接铰轴组成,4号中心连接铰轴装入4号中心连接内铰(8)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中心连接内铰(2)是一叉形板类结构件,分为板式固定部分与套筒部分,板式固定部分设置与板面垂直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板式固定部分一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
1号中心连接外铰(3)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左右贯通的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10)的槽形件,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1个轴套筒,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和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连接铰、2号连接铰、3号连接铰与4号连接铰结构相同,1号连接铰由1号连接内铰(14)、1号连接外铰(15)与1号连接铰轴组成,1号连接铰轴装入1号连接内铰(14)与1号连接外铰(15)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2号连接铰由2号连接内铰(16)、2号连接外铰(17)与2号连接铰轴组成,2号连接铰轴装入2号连接内铰(16)与2号连接外铰(17)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3号连接铰由3号连接内铰(18)、3号连接外铰(19)与3号连接铰轴组成,3号连接铰轴装入3号连接内铰(18)与3号连接外铰(19)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4号连接铰由4号连接内铰(20)、4号连接外铰(21)与4号连接铰轴组成,4号连接铰轴装入4号连接内铰(20)与4号连接外铰(21)端部轴套筒的轴孔中成转动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连接内铰(14)包括一个开口向上的左右贯通的用于安装1号中心支撑杆(10)的槽形件,槽形件的顶板设置2个沉头螺钉通孔,槽形件的一个端面的两侧设置有轴套筒,两个轴套筒的回转轴线共线并与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相交,1号连接外铰(15)的结构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3)的结构相同。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结构相同,采用横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的管材或采用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型材,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中心连接外铰(3)、2号中心连接外铰(5)、3号中心连接外铰(7)与4号中心连接外铰(9)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另一端的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内铰(14)、2号连接内铰(16)、3号连接内铰(18)与4号连接内铰(20)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的结构相同,并和1号中心支撑杆(10)、2号中心支撑杆(11)、3号中心支撑杆(12)与4号中心支撑杆(13)的横截面形状结构相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一端的底面沿纵向加工2个下螺纹孔,2个下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连接外铰(15)、2号连接外铰(17)、3号连接外铰(19)与4号连接外铰(21)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2个上螺纹孔,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和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上的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相等。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为结构相同的矩形板式结构件,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的一端沿纵向加工2个沉头螺钉通孔,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孔距和1号边缘支撑杆(22)、2号边缘支撑杆(23)、3号边缘支撑杆(24)与4号边缘支撑杆(25)另一端的上表面沿纵向加工的2个上螺纹孔的孔距相等,1号定位块(26)、2号定位块(27)、3号定位块(28)与4号定位块(29)的另一端加工1个用于在进行二维校正时作为参考点使用的定位通孔,该定位通孔的回转轴线和另2个沉头螺钉通孔的回转轴线平行并同处于定位块的纵向对称面内。
CN201120262637XU 2011-07-25 2011-07-2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7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62637XU CN202177377U (zh) 2011-07-25 2011-07-2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62637XU CN202177377U (zh) 2011-07-25 2011-07-2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77377U true CN202177377U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6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626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7377U (zh) 2011-07-25 2011-07-2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7737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193A (zh) * 2012-11-15 2013-03-13 北京中软鸿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二维图像中几何特征测量的标尺
CN10366310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可折叠可调节的十字吊具
CN104374382A (zh) * 2014-11-17 2015-02-25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钢柱安装偏差的测量工具
CN108364333A (zh) * 2018-02-11 2018-08-03 成都康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方向摄影拟合俯视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5110A (zh) * 2018-04-23 2018-10-02 吉林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风险评估系统
CN11152120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US11500079B2 (en) 2019-02-01 2022-11-15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193A (zh) * 2012-11-15 2013-03-13 北京中软鸿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二维图像中几何特征测量的标尺
CN102967193B (zh) * 2012-11-15 2015-06-17 北京中软鸿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二维图像中几何特征测量的标尺
CN10366310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可折叠可调节的十字吊具
CN104374382A (zh) * 2014-11-17 2015-02-25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钢柱安装偏差的测量工具
CN108364333A (zh) * 2018-02-11 2018-08-03 成都康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方向摄影拟合俯视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15110A (zh) * 2018-04-23 2018-10-02 吉林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风险评估系统
CN108615110B (zh) * 2018-04-23 2021-07-06 吉林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风险评估系统
CN111521209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US11119189B2 (en) 2019-02-01 2021-09-14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thereof
US11500079B2 (en) 2019-02-01 2022-11-15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7377U (zh)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像二维校正折叠式配准规
CN102364299B (zh) 一种多个结构光投影三维型面测量头的标定技术
CN111540048B (zh) 一种基于空地融合的精细化实景三维建模方法
CN108107462B (zh) Rtk与高速相机组合的交通标志杆姿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3322911B (zh) 一种基于图像的特色建筑立面图测绘方法
CN108168521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实现景观三维可视化的方法
CN102175221B (zh) 基于鱼眼镜头的车载移动摄影测量系统
CN101226057B (zh) 一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CN103186892B (zh) 利用航拍图像生成等比例实景现场图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05598B (zh) 半刚性自回弹反射器型面精度的水下摄影测量方法
CN102749047B (zh) 一种轧辊轴承座尺寸测量方法
CN104240262A (zh) 一种用于摄影测量的相机外参数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CN100545610C (zh) 数码相机可量测化检测方法
CN104729484A (zh) 无人机用多视角立体航摄装置及其焦距确定的方法
CN103886640A (zh) 一种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5488808A (zh) 基于三维空间拍摄定位技术的合拢管现场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700545B (zh) 一种遥感数据的模拟展示系统及方法
CN106683132A (zh) 一种高精细城市三维建模方法
CN107784633B (zh) 适用于平面测量的无人机航拍图像校准方法
CN110986888A (zh) 一种航空摄影一体化方法
CN102306382A (zh) 基于道路环境固有特征的事故现场图像校正方法
CN108195359A (zh) 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Lascelles et al. Automated digital photogrammetry: a valuable tool for small‐scale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for the non‐photogrammetrist?
CN101644569B (zh) 基于gps/ins数码摄影测量像控布点方法
CN114396920A (zh) 基于倾斜摄影的地形图空间要素获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