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1878U -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31878U
CN202131878U CN201120116172U CN201120116172U CN202131878U CN 202131878 U CN202131878 U CN 202131878U CN 201120116172 U CN201120116172 U CN 201120116172U CN 201120116172 U CN201120116172 U CN 201120116172U CN 202131878 U CN202131878 U CN 20213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coupled
circuit
comparator
driv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6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16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3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3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3187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3923 priority patent/WO2012139509A1/zh
Priority to US14/111,515 priority patent/US9260900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8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dows
    • E05F15/695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1/00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 E05F11/38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for sliding windows, e.g. vehicle windows, to be opened or closed by vertical movement
    • E05F11/382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for sliding windows, e.g. vehicle windows, to be opened or closed by vertical movement for vehicle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30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 E05Y2400/3013Electronic control of motors during manual wing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5Window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窗升降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控制车窗的升起及下降,所述车窗升降装置包括:开关组件;用于驱动电机升起车窗的上升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电机降下车窗的下降驱动电路;以及直接耦合在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上升及下降驱动电路之间且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上升驱动电路使其驱动电机升起车窗、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下降驱动电路使其驱动电机降下车窗的控制电路。

Description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效完成车窗升降基本功能的同时成本低廉的车窗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车辆都具有采用模拟输入控制的车窗升降装置。通常,这些车窗升降装置通过模拟输入来控制电机,从而使车窗上下移动。使用者连续操作开关组件(例如,通过手动上升或手动下降操作)来使车辆窗体上升或下降。此外,上述车窗升降装置一般还配有自动降下车窗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关组件的一次瞬间操作而使车辆窗体完全降下。 
然而,上述车窗升降装置通常是由MCU(微芯片单元)来实现的,这导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其可在有效完成车窗升降基本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窗升降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控制车窗的升起及下降,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组件;用于驱动电机升起车窗的上升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电机降下车窗的下降驱动电路;以及直接耦合在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上升及下降驱动电路之间且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上升驱动电路使其驱动所述电机升起车窗、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下降驱动电路使其驱动所述电机降下车窗的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耦合到第一基准电压和所述开关组件;第二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耦合到第二基准电压和所述开关组件;译码器,其中,所述译码器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耦合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并且所述译码器中的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和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耦合到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和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开关组件耦合在一起并经由电阻耦合到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升起所述车窗,并且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二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降下所述车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升降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旦在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之后就持续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自锁电路,其中,所述译码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之外的另一输入端耦合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译码器还具有额外的输出端,其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并且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自动下降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并且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经由第一二极管耦合到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经由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下降驱动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反馈电阻,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直接或经由第一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并经由第二电阻耦合到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耦合到地,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直接或经由第三电阻耦合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还经由第四电阻耦合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也耦 合到所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所述反馈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升降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电机和所述自锁电路耦合并且当所述自锁电路处于自锁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电机的电流达到预定阈值时切断所述反馈回路以解锁所述自锁电路的解锁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升起所述车窗,以及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其基极经由第三二极管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且经由所述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并当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或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以使所述电机降下所述车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其包括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电路、上升驱动电路和下降驱动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其输入端经由第一二极管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其输出端经由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并且一旦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之后就持续向所述下降驱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自锁电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路中,所述自锁电路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反馈电阻,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直接或经由第一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并经由第二电阻耦合到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耦合到地,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直接或经由第三电阻耦合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还经由第四电阻耦合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也耦合到所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所述反馈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简单的逻辑电路实现车窗升降 装置,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优点和益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窗升降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窗升降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以及 
图3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电路(IC)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 
图1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窗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窗升降装置10包括开关组件100、控制电路200、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 
其中,开关组件100可由用户进行开关操作并根据用户不同的开关操作而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例如手动上升操作状态(Manual Up)、手动下降操作状态(Manual Down)或自动下降操作状态(Auto Down)等。 
控制电路200直接耦合到开关组件100。上升驱动电路300和下降驱动电路400直接耦合到控制电路200,自锁电路500耦合在控制电路200和下降驱动电路400之间。上升驱动电路300和下降驱动电路400在控制电路200和自锁电路500的控制下驱动电机M以使其升起或降下车窗。 
图2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窗升降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开关组件100包括开关K、电阻R1和R12。其中,当用户操作开关K使得开关K通过电阻R1连接到地时,开关 组件100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当用户操作开关K使得开关K通过电阻R12连接到地时,开关组件100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当用户操作开关K使得开关K直接连接到地时,开关组件100处于自动下降操作状态。 
控制电路200包括第一比较器U1A、第二比较器U1B和3-8线译码器U2。 
第一比较器U1A的正相输入端耦合到基准电压Vref1,其是通过利用电阻R4和R5对电源V2进行分压而得到的。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耦合到开关组件100。电源V4耦合到第一比较器U1A以向第一比较器U1A提供工作电压,并且电源V4还通过上拉电阻R8耦合到第一比较器U1A的输出端。 
第二比较器U1B的正相输入端耦合到基准电压Vref2,其是通过利用电阻R6和R7对电源V3进行分压而得到的。第二比较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耦合到开关组件100。电源V4耦合到第二比较器U1B以向第二比较器U1B提供工作电压,并且电源V4还通过上拉电阻R9耦合到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当前所示出的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属于输出级是集电极开路结构的比较器,所以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需要耦合上拉电阻R8、R9,然而,如果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采用属于互补输出的比较器,则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不需要耦合上拉电阻R8、R9。 
3-8线译码器U2的输入端A和B分别耦合到第一比较器U1A的输出端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3-8线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分别作为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耦合到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电源V5耦合到3-8线译码器U2的使能端G1以向3-8线译码器U2提供工作电源。3-8线译码器U2的使能端G2耦合到地。 
其中,开关组件100、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1B的反相输入端和3-8线译码器U2的输入端C还耦合在一起 并经由电阻R3耦合到电源V1。 
上升驱动电路300包括晶体管Transistor1,下降驱动电路400包括晶体管Transistor2。 
其中,晶体管Transistor1的基极经由电阻R10或直接耦合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晶体管Transistor1的集电极与电机M的驱动线圈耦合,以及,晶体管Transistor1的发射极与地耦合。 
晶体管Transistor2的基极经由电阻R17或者直接通过二极管D2耦合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1,晶体管Transistor2的集电极与电机M的驱动线圈耦合,以及,晶体管Transistor2的发射极与地耦合。 
自锁电路500的输入端经由二极管D1耦合到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2,自锁电路500的输出端经由二极管D3通过电阻R17或直接耦合到第二晶体管Transistor2。一旦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2输出高电平之后,自锁电路500就持续向第二晶体管Transistor2输出高电平,即使此后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2输出低电平也是如此。 
其中,自锁电路500包括晶体管Transistor3、晶体管Transistor4和反馈电阻R16。 
其中,晶体管Transistor3的基极经由电阻R12或直接耦合到自锁电路500的输入端以及经由电阻R13耦合到地,晶体管Transistor3的发射极耦合到地,以及,晶体管Transistor3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14或直接耦合到晶体管Transistor4的基极。 
晶体管Transistor4的基极还经由电阻R15耦合到电源V7,晶体管Transistor4的发射极也耦合到电源V7。晶体管Transistor4的集电极耦合到自锁电路500的输出端,以及晶体管Transistor4的集电极经由反馈电阻R16耦合到自锁电路500的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 
再次参考图2所示,当用户将开关K切换到电阻R1从而使开关组件100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低电平并且大于基准电压Vref1和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 的输出端都为低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都为低电平。在这种情况下,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依次为高电平、低电平和低电平。相应地,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导通,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2截止。由于晶体管Transistor1导通,所以电机M被提供电流进行工作,从而升起车窗。此后,当开关K被释放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高电平且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低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依次为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此时,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都为低电平,导致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和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Transistor2都截止,从而电机M不被提供驱动电流而停止工作,即停止升起车窗。 
当用户将开关K切换到电阻R2从而使开关组件100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低电平并且第一比较器U1A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Vref1以及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小于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为高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依次为低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在这种情况下,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依次为低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相应地,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2导通,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截止。由于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2导通,所以电机M被提供电流进行工作,从而降下车窗。此后,当开关K被释放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高电平且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低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依次为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此时,译 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都为低电平,导致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和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Transistor2都截止,从而电机M不被提供驱动电流而停止工作,即停止降下车窗。 
当用户将开关K切换到直接耦合地从而使开关组件100处于自动下降操作状态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低电平并且小于基准电压Vref1和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为高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依次为高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在这种情况下,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依次为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这使得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截止,而二极管D1导通。由此,晶体管Transistor3的基极变为高电平从而使其导通。相应地,晶体管Transistor3的集电极变为低电平,导致晶体管Transistor4导通,从而使晶体管Transistor4的集电极变为高电平并使二极管D2以及下降驱动电路4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2导通。这样,电机M被提供驱动电流而降下车窗。此后,当开关K被释放时,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译码器U2的输入端C都为高电平且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从而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为低电平,进而译码器U2的输入端A、B和C依次为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此时,译码器U2的输出端Y0、Y1和Y3(即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Y0、Y1和Y2)都为低电平,导致上升驱动电路300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1截止。然而,由于在自锁电路500中存在由反馈电阻R16构成的反馈回路,所以晶体管Transistor3的基极仍为高电平,这导致晶体管Transistor3和Transistor4、二极管D2以及晶体管Transistor2仍然导通,电机M继续被提供驱动电流从而继续降下车窗。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升降装置利用结构简单的逻辑电路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成本。 
图3是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电路(IC)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集成电路20包括前述的控制电路200、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 
其它变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将车窗升降装置10设置为: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为低电平对应开关组件100的手动上升操作状态,第一比较器U1A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对应开关组件100的手动下降操作状态,以及,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都为高电平对应开关组件100的自动下降操作状态,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车窗升降装置10以使用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的其它电平组合来对应开关组件100的各个操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译码器U2与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的连接关系以将译码器U2中的当开关组件100处于各个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作为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耦合到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分别耦合到译码器U2的输入端A和B,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译码器U2的不同输入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译码器U2与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的连接关系以将译码器U2中的当开关组件100处于各个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作为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耦合到上升驱动电路300、下降驱动电路400和自锁电路500。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 电源V1经由电阻R3也耦合到3-8线译码器U2的输入端C,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电源V1经由电阻R3耦合到3-8线译码器U2的输入端C是不需要的。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车窗升降装置10的译码器U2是3-8线译码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车窗升降装置10的译码器U2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译码器,例如4-16线译码器或5-32线译码器等。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车窗体完全降下启时,电机M会发生堵转现象,导致电机M的电流很大,从而当电机M处于堵转状态较长时间时会导致电机M烧毁。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升降装置10和集成电路2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与电机M和自锁电路500耦合的解锁电路,用于当自锁电路500处于自锁工作状态时,检测电机M中的电流是否较大并达到预定阈值,并当电机M中的电流达到该预定阈值时切断自锁电路500中的反馈回路从而导致自锁电路500解锁,从而自锁电路500停止向晶体管Transistor2的基极输出高电平,晶体管Transistor2截止,电机M不被提供驱动电流而停止降下车窗。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00包括手动上升、手动下降和自动下降三种操作状态,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00也可以只包括手动上升和手动下降这两种操作状态。在开关组件100只包括手动上升和手动下降这两种操作状态的情况下,车窗升降装置10不包括自锁电路500,并且电源V1经由电阻R3耦合到3-8线译码器U2的输入端是不需要的。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00包括在车窗升降装置10中,然而,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00也可以不包括在车窗升降装置10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仅在车窗自动下降这种操作状态下增加了自锁电路500, 然而,基于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在车窗自动上升的操作状态下增加自锁电路5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面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这些变形和改变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窗升降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控制车窗的升起及下降,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组件;
用于驱动电机升起车窗的上升驱动电路;
用于驱动电机降下车窗的下降驱动电路;以及
直接耦合在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上升及下降驱动电路之间且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上升驱动电路使其驱动电机升起车窗、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控制所述下降驱动电路使其驱动电机降下车窗的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耦合到第一基准电压和所述开关组件;
第二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耦合到第二基准电压和所述开关组件;
译码器,其中,所述译码器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耦合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并且所述译码器中的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上升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和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手动下降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的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耦合到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和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开关组件耦合在一起并经由电阻耦合到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 升起所述车窗,并且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二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降下所述车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旦在输入端接收到高电平之后就持续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自锁电路,
其中,所述译码器的所述两个输入端之外的另一输入端耦合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译码器还具有额外的输出端,其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并且当所述开关组件处于自动下降操作状态时输出高电平,
其中,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经由第一二极管耦合到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经由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下降驱动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包括:
第三晶体管;
第四晶体管;以及
反馈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直接或经由第一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并经由第二电阻耦合到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耦合到地,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直接或经由第三电阻耦合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还经由第四电阻耦合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也耦合到所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所述反馈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机和所述自锁电路耦合并且当所述自锁电路处于自锁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电机的电流达到预定阈值时切断所述反馈回路以解锁所述自锁电路的解锁电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基极耦合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并且仅当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才导通以使所述电机升起所述车窗,以及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其基极经由第三二极管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且经由所述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并当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或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以使所述电机降下所述车窗。
8.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上升驱动电路和下降驱动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其输入端经由第一二极管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其输出端经由第二二极管耦合到所述下降驱动电路并且一旦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之后就持续向所述下降驱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自锁电路。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包括:
第三晶体管;
第四晶体管;以及
反馈电阻,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直接或经由第一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并经由第二电阻耦合到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耦合到地,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直接或经由第三电阻耦合到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还经由第四电阻耦合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也耦合到所述工作电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所述反馈电阻耦合到所述自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 
CN201120116172U 2011-04-15 2011-04-15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3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6172U CN202131878U (zh) 2011-04-15 2011-04-15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PCT/CN2012/073923 WO2012139509A1 (zh) 2011-04-15 2012-04-12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US14/111,515 US9260900B2 (en) 2011-04-15 2012-04-12 Vehicle window lifting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6172U CN202131878U (zh) 2011-04-15 2011-04-15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31878U true CN202131878U (zh) 2012-02-01

Family

ID=4552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61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31878U (zh) 2011-04-15 2011-04-15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60900B2 (zh)
CN (1) CN202131878U (zh)
WO (1) WO20121395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509A1 (zh) * 2011-04-15 2012-10-18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CN104913940A (zh) * 2015-06-28 2015-09-16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天窗、玻璃升降器的耐久测试控制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14382B1 (ko) * 1993-09-15 1996-10-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파워 윈도우 제어 시스템
JP3427205B2 (ja) * 1997-08-18 2003-07-14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パワーウインド装置
JP2000207194A (ja) * 1999-01-08 2000-07-28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車載電子ユニット内の不揮発性メモリへのデ―タ書き込み方法
CN2614150Y (zh) * 2003-04-14 2004-05-05 林林 汽车窗安全智能升降器
CN2726934Y (zh) * 2004-04-29 2005-09-21 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玻璃窗升降防夹控制器
CN101624890B (zh) 2008-07-09 2013-03-06 张增辉 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
JP5290683B2 (ja) * 2008-09-24 2013-09-18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パワーウインド制御装置及びパワーウインド制御方法
CN202131878U (zh) * 2011-04-15 2012-02-01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9509A1 (zh) * 2011-04-15 2012-10-18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CN104913940A (zh) * 2015-06-28 2015-09-16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天窗、玻璃升降器的耐久测试控制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39509A1 (zh) 2012-10-18
US20140210381A1 (en) 2014-07-31
US9260900B2 (en)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9392B (zh) 用于igbt的自举电路系统
CN104135146A (zh) 软启动方法及电路
CN204349778U (zh) Led驱动电路及其开关电源控制器
CN203674082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02131878U (zh) 一种车窗升降装置及集成电路
CN101906892B (zh) 自动控制车位锁
CN203554287U (zh) 双极性电源电路及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
CN210469110U (zh) 一种分立式高边驱动电路系统
AU2011304309B2 (en) Motor driving system and motor system
CN202103644U (zh) 红外线遥控继电器开关装置
CN212032950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4615626U (zh) 智能功率模块电路和空调器
CN203813714U (zh) 电机驱动装置和变频家电
CN201742379U (zh) 由led与光敏电阻组成的双向可控硅交流开关
CN202631617U (zh) 一种输出级过流检测电路
CN201639524U (zh) 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CN201355431Y (zh) 微机系统光电隔离功率接口模块
CN220856443U (zh)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电子设备及车辆
CN204681251U (zh) 一种降压型转换器
CN110971158A (zh) 电机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2103643U (zh) 红外线遥控开关装置
CN117040513A (zh) 低边开关驱动电路及驱动装置
CN219760882U (zh) 一种抱闸驱动电路、电机驱动器以及电机控制系统
CN215245344U (zh) 一种电动车刹车接口组件及电动车
CN204145832U (zh) 一种led调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