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3080U -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 Google Patents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3080U
CN202013080U CN2011200938273U CN201120093827U CN202013080U CN 202013080 U CN202013080 U CN 202013080U CN 2011200938273 U CN2011200938273 U CN 2011200938273U CN 201120093827 U CN201120093827 U CN 201120093827U CN 202013080 U CN202013080 U CN 20201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tratification
humiture
baking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38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倞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OICEST BAKING SYSTE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OICEST BAKING SYSTE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OICEST BAKING SYSTE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OICEST BAKING SYSTE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938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30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所述的隧道式烤房是多个工作间由轨道贯穿连接组成,每个工作间包括有一个烤间、一个混风层以及热风间,每个工作间各设有一个热风间或是多个工作间共用至少一个热风间,混风层位于烤间与热风间之间;烤间内经过的物料车每次移动一个烤间的距离,所述的物料车用于装填需要烘烤的物料;混风层内设有循环风机,产生上行风或下行风;所述热风间内设置有发热或换热装置。由于整个隧道式烤房被烤间首尾物料车上自带的隔断板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间,各工作间形成独立的热风自循环体系。轨道上的物料车间歇前行,可根据物料在不同时期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定量行走和停留于不同的工作间内进行干燥。

Description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式烤房,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背景技术
隧道式热风干燥是行之多年的烘干方法,高温热风从隧道的一端进,从隧道的另一端出。物料从一端进另一端出,在隧道中排队前进。进端的高温热风进入隧道与物料接触时蒸发物料水分,热风温度下降,湿度提高,所以下风的物料的烘烤环境(温度、湿度)与上风是有很大的不同,物料在整个烘烤的过程,从进到出的烘烤环境是随时变化的,所能够控制的参数只有进风的温度,风速,是无法达到最佳烘烤温度曲线与湿度曲线,脱水速度的结合,更不能照顾到隧道中由于物料装载量变化引起的温湿度变化。物料所受的温度,湿度,脱水的速度,是随着烘烤阶段而有不同的要求的,这个要求需要经过烘烤曲线(烘烤环境)去满足的,也是得到上等烘烤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好颜色,好香味、好口味、好形状、好内含(药性,营养等)。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隧道式烤房技术中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由于整个隧道式烤房由物料车上的隔断板以及混风层的隔风板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间,各工作间形成独立的热风自循环体系。轨道上的物料车间歇前行,可根据物料在不同时期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定量行走和停留于不同的工作间内进行干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的隧道式烤房是多个工作间由轨道贯穿连接组成,每个工作间包括有一个烤间、一个混风层以及热风间,所述的每个工作间各设有一个热风间或是多个工作间共用至少一个热风间,混风层位于烤间与热风间之间;所述的烤间内经过的物料车每次移动一个烤间的距离,所述的物料车用于装填需要烘烤的物料;混风层内设有循环风机,产生上行风或下行风;所述热风间内设置有发热或换热装置。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的物料车的上、下方均是通风的,物料车在沿其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地面垂直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的上方延伸至烤间的顶部,隔断板的下方延伸至烤间的底部。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每个工作间内的混风层均由两块第一隔风板和一块第二隔风板构成,两块第一隔风板在物料车的行进方向上分别相对地布置在混风层的两侧,且第一隔风板的上方延伸至混风层的顶部,第一隔风板的下方延伸至混风层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隔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隔风板相连接,且第二隔风板是悬空的。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热风间与混风层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加热百叶和回风百叶,加热百叶朝向混风层开启,回风百叶朝向热风间开启。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烤间远离所述混风层的外墙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进口和排湿风机。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朝向设置为向上,混风层的上端为出风口,混风层的下端为回风口。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朝向设置为向下,混风层的上端为回风口,混风层的下端为出风口。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轨道贯穿每个工作间,物料车在所述轨道上进行输送,所述混风层和热风间布置在所述轨道的一侧。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轨道为吊轨,所述的物料车通过吊链及贯穿各个工作间的吊轨进行输送。
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中,所述工作间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数据处理软硬件控制循环风机和排湿风机的启停与风向,并能独立地控制每个烤间的温湿度及烤车运行和停留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同的工作间内,可以提供不同的温度及湿度的烘烤环境,达到适合的烘烤曲线,从而得到更佳的干燥效果。在相邻的工作间,可以提供方向相反的循环风,物料车在相邻工作间位移,风向实现交替,使得物料车上不同位置的物料受热均匀,从而提高排湿均匀度。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采用双向循环风机,以控制软硬件实现风流方向的改变,则在同一工作间的不同时段,分别采用上行风或下行风,定时交替控制,实现物料的均匀受热与排湿,在完成本烘烤环境下的作业后,再进入下一个工作间,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干燥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自动控湿、控温的基础上,在物料车进入下可按要求自动控制循环风的扰动方向,使烘烤物的热传导距离大幅度减小,有效的提高了烘烤物的干燥期均匀度,从而提高烘烤效率,缩短干燥时间,降低了能耗且操作简便。
此外,热气流在不同的工作单元内流动方向相对的改变使物料直接受风面产生变化。从而相对缩短了热传导距离,使物料在烘烤过程中内外温差缩小,改进了均匀度。也就减小了热能的损耗,缩短了烘烤时间,其节能效果可达到3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的俯视图;
图2为工作间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为图2的侧视图;
图3B为与图3A的混风层风向相反的工作间的侧视图;
图4A为工作间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B为与图4A的混风层风向相反的工作间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烤间;10-物料车;101-隔断板;11-外墙;14-吊链;2-混风层;21-第一隔风板;22-第二隔风板;23-循环风机;3-热风间;31-发热装置;32-加热百叶;33-回风百叶;4-轨道;100-工作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所述的隧道式烤房内依次分布有多个独立的工作间,每个工作间包括有一个烤间1、一个混风层2以及热风间3,其中,所述的每个工作间可各设有一个热风间3,也可多个工作间共用至少一个热风间3。所述的烤间1内经过的流动作业的物料车10每次为至少一辆,且每辆物料车10每次移动一个烤间的距离。所述的烤间1内还设有一条轨道4,其贯穿每个工作间。所述的物料车10用于装填需要烘烤的物料,物料车10在所述轨道4上行走。所述混风层2和热风间3布置在所述轨道4的一侧,其中,混风层2位于烤间1与热风间3之间。
所述烤间1远离所述混风层2的外墙11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进口(图中未示)和排湿风机(图中未示)。
下面以其中的一个工作间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并请参阅图2、图3A和图3B。
在本实施例中,每两辆物料车10为一组,所述的两辆物料车10的上、下方均是通风的,以便于热风在物料车10内流动。物料车10在沿其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隔断板101,所述隔断板101的上方延伸至烤间1的顶部,隔断板101的下方延伸至烤间1的底部,以防止不同工作间内的热风相互混合。
每个工作间内的混风层2均由两块第一隔风板21和一块第二隔风板22构成,其中,两块第一隔风板21在物料车10的行进方向上分别相对地布置在混风层2的两侧,且第一隔风板21的上方延伸至混风层2的顶部,第一隔风板21的下方延伸至混风层2的底部,以防止不同工作间内的热风相互混合。所述的第二隔风板2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隔风板21相连接,且第二隔风板22是悬空的,即第二隔风板22的上方距混风层2的顶部有一段预设距离,第二隔风板22的下方距混风层2的底部有一段预设距离,以使热风能够在烤间1和混风层2之间流通。
所述混风层2内设有循环风机23,所述的循环风机23的出风朝向可以调整为向上或向下,从而控制进入烤间1内的热风的流向。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为常开。
所述热风间3内设置有发热装置或换热装置31,用于为物料车10中的物料提供热量,所述的发热装置或换热装置31可选用带有除尘设备的热风炉或换热装置,从而在提供热能的同时减少向外界释放烟气,更为低碳环保。
热风间3与混风层2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加热百叶32和回风百叶33,所述的加热百叶32朝向混风层2开启,而回风百叶朝向热风间3开启。
特别如图3A所示,当混风层2内的循环风机23的出风朝向为向上时,混风层的上端为出风口,混风层的下端为回风口,即热风间3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百叶32进入到混风层2中,热风经过循环风机23的吹动而从第二隔风板22的上方进入到烤间1内,而后热风由上而下穿过物料车10并对其中的物料进行烘烤,再经过回风百叶33而回到热风间3中。与此同时,烤间1外的新风则通过新风进口(图中未示)进入到烤间1内,参与热风循环。排湿风机(图中未示)将烤间1内的高湿循环风排出烤间1外。
特别如图3B所示,当混风层2内的循环风机23的出风朝向为向下时,混风层的下端为出风口,混风层的上端为回风口,即热风间3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百叶32进入到混风层2中,热风经过循环风机23的吹动而从第二隔风板22的下方进入到烤间1内,而后热风由下而上穿过物料车10并对其中的物料进行烘烤,再经过回风百叶33而回到热风间3中。与此同时,烤间1外的新风则通过新风进口(图中未示)进入到烤间1内,参与热风循环。排湿风机(图中未示)将烤间1内的高湿循环风排出烤间1外。
所述工作间100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烤间1与第二隔风板22之间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数据处理软硬件控制加热和排湿风机的启停,并能独立地控制每个烤间的温湿度及烤车运行和停留时间。
再参考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的物料车10不是采用轨道进行输送,而是通过吊链14及贯穿各个工作间的吊轨(图中未示)进行输送。
当然,物料车10的输送方式还可采用其他输送方式,如辊道传送、皮带传送等常规输送方式。
再特别如图1所示,已装填物料的物料车10推到隧道式烤房的进口处与烤房待烤物料车1用机件连接好后即进入烤房自动行走程序。烘烤行走根据预先设定的烘烤曲线,定时定量的进入烤房。烘烤完毕的物料车也同样定时定量的自行出烤房结束烘烤,由工人解除连接送入下一工序。
由于整个隧道式烤房由隔断板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间,因此各工作间形成独立的热风自循环体系。可以将相邻工作间中混风层内的循环风机的出风方向设置为反向,物料车根据物料在不同时期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定量行走和停留于不同的工作间内进行干燥。
在同一工作间内,所述的循环风机同时也把循环风由混风层吹向发热或换热装置的换热面,获取发热或换热装置的热能,提高循环风的温度从而补充干燥物料的热能需要。加热后的循环风被引导进入烘烤间物料车,穿过物料时热风向物料提供热量蒸发水分,同时带走水汽,离开物料后在烤间内排出一定量的高湿循环风,并引入等量的环境新风,以控制湿度到设定的湿度要求,然后再进入热风间,由发热或换热装置继续获取热能,再回到物料车对物料进行脱水,如此不断循环工作。
在不同的工作间内,可以提供不同的温度及湿度的烘烤环境,达到适合的烘烤曲线,从而得到更佳的干燥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间形成独立的热风自循环体系,在不同时期每个工作间所需的温度、湿度、排湿量、和需要的热量、循环风速及风向,都能由自动控制来满足。最佳温度与湿度烘烤曲线可以阶梯型状,也可以是平滑曲线,自动控制与配套硬件会自动调整热量,排湿量,使烘烤环境达到曲线的要求。
工作间的数目是由产量决定的。物料全程的烘烤可以在两个工作间完成。如采用双向循环风机,可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出风朝向为向上或向下,从而控制进入烤间内的热风的流向。交替风可在同一工作间内的不同时段完成,则物料全程的烘烤可以在一个工作间完成。自动控制可以对一个工作间装载的K公斤物料按全程H小时的曲线进行烘烤。每小时的烘烤量等于K/H公斤。此小时产量随工作间数增加。使用N间工作间的设备时,把全程曲线分成N等分。第N工作间使用第N段烘烤曲线控制,每间工作间停留的时间是H/N小时。因而每H/N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工作间物料的烘烤。在H小时内可以完成N*K公斤烘烤。
此外,在总循环风量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将经过物料的风速加大近一倍,有利于脱水。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自动控湿、控温的基础上,可按要求自动控制循环风的扰动方向,使烘烤物的热传导距离大幅度减小,有效的提高了烘烤物的干燥期均匀度,从而提高烘烤效率,缩短干燥时间,降低了能耗。
热气流在不同的工作单元内流动方向相对的改变使物料直接受风面产生变化。从而相对缩短了热传导距离,使物料在烘烤过程中内外温差缩小,改进了均匀度。也就减小了热能的损耗,缩短了烘烤时间,其节能效果可达到30%左右。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式烤房是多个工作间由轨道贯穿连接组成,每个工作间包括有一个烤间、一个混风层以及热风间,所述的每个工作间各设有一个热风间或是多个工作间共用至少一个热风间,混风层位于烤间与热风间之间;所述的烤间内经过的物料车每次移动一个烤间的距离,所述的物料车用于装填需要烘烤的物料且物料车的上、下方均是通风的;混风层内设有循环风机,产生上行风或下行风;所述热风间内设置有发热或换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物料车在沿其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地面垂直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的上方延伸至烤间的顶部,隔断板的下方延伸至烤间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间内的混风层均由两块第一隔风板和一块第二隔风板构成,两块第一隔风板在物料车的行进方向上分别相对地布置在混风层的两侧,且第一隔风板的上方延伸至混风层的顶部,第一隔风板的下方延伸至混风层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隔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隔风板相连接,且第二隔风板是悬空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热风间与混风层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加热百叶和回风百叶,加热百叶朝向混风层开启,回风百叶朝向热风间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烤间远离所述混风层的外墙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进口和排湿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朝向设置为向上,混风层的上端为出风口,混风层的下端为回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朝向设置为向下,混风层的上端为回风口,混风层的下端为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贯穿每个工作间,物料车在所述轨道上进行输送,所述混风层和热风间布置在所述轨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吊轨,所述的物料车通过吊链及贯穿各个工作间的吊轨进行输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间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数据处理软硬件控制循环风机和排湿风机的启停与风向,并能独立地控制每个烤间的温湿度及烤车运行和停留时间。
CN2011200938273U 2011-04-01 2011-04-01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38273U CN202013080U (zh) 2011-04-01 2011-04-01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38273U CN202013080U (zh) 2011-04-01 2011-04-01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3080U true CN202013080U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8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382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3080U (zh) 2011-04-01 2011-04-01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3080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9266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北京金波绿泰科技有限公司 湿度平衡多室连排式烘干房
CN102735035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N102788484A (zh) * 2012-09-12 2012-11-21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门环形通道式烘箱
CN102901329A (zh) * 2012-10-27 2013-01-30 广西大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木片烘干装置
CN103464354A (zh) * 2012-06-05 2013-12-25 肖炳旺 隧道式热风烤漆房
CN103499201A (zh) * 2013-10-12 2014-01-08 王兆进 一种可同时调节不同干燥单元排废风量的控制装置
CN105043056A (zh) * 2012-07-12 2015-11-11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快速烘干样品接收垫的方法
CN105674708A (zh) * 2016-03-18 2016-06-15 魏中富 多重隔断的烘干房及其工作程序
CN105783437A (zh) * 2014-12-25 2016-07-20 佛山市宝航机械装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烘箱
CN114152065A (zh) * 2021-11-02 2022-03-08 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米线一体化生产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5035A (zh) * 2011-04-01 2012-10-17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N102735035B (zh) * 2011-04-01 2014-07-16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N102589266B (zh) * 2012-02-23 2015-04-29 北京金波绿泰科技有限公司 湿度平衡多室连排式烘干方法
CN102589266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北京金波绿泰科技有限公司 湿度平衡多室连排式烘干房
CN103464354A (zh) * 2012-06-05 2013-12-25 肖炳旺 隧道式热风烤漆房
CN105043056A (zh) * 2012-07-12 2015-11-11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快速烘干样品接收垫的方法
CN102788484A (zh) * 2012-09-12 2012-11-21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门环形通道式烘箱
CN102788484B (zh) * 2012-09-12 2014-11-05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门环形通道式烘箱
CN102901329A (zh) * 2012-10-27 2013-01-30 广西大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木片烘干装置
CN102901329B (zh) * 2012-10-27 2015-10-14 广西大圆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木片烘干装置
CN103499201A (zh) * 2013-10-12 2014-01-08 王兆进 一种可同时调节不同干燥单元排废风量的控制装置
CN105783437A (zh) * 2014-12-25 2016-07-20 佛山市宝航机械装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烘箱
CN105783437B (zh) * 2014-12-25 2019-03-01 佛山市宝航机械装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烘箱
CN105674708A (zh) * 2016-03-18 2016-06-15 魏中富 多重隔断的烘干房及其工作程序
CN114152065A (zh) * 2021-11-02 2022-03-08 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米线一体化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3080U (zh)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N102735035B (zh) 采用交替风向的温湿度分段控制的隧道式烤房
CN104110943B (zh) 一种空气能二次废热回收烘干除湿系统
CN201911283U (zh) 智能控制烟草干燥密集式燃煤烤房
CN202083183U (zh) 远红外烘干箱
CN105823308B (zh) 热风导向循环烘干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90432A (zh) 气流平移式双循环烘房
CN201444911U (zh) 烟叶烘烤烤房
CN206300425U (zh) 一种多层干燥器
CN205511917U (zh) 一种面条烘干系统
CN203907822U (zh) 一种卷烟厂制丝车间用空调系统
CN201289282Y (zh) 砂芯表干炉热风循环系统
CN204027225U (zh) 空气能二次废热回收烘干除湿系统
CN105054270B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烤烟房
CN2884088Y (zh) 一种用于食物脱水的冷热风循环烘房
CN103734891A (zh) 区段式节能回潮一体化烟叶烤房及烘烤工艺
CN108168233A (zh) 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风干燥系统
CN104501543A (zh) 气流平移式烘房
CN203661997U (zh) 区段式节能回潮一体化烟叶烤房
CN206897771U (zh) 一种立式喷涂固化炉
CN205572680U (zh) 一种用于石膏板生产的热风烘干系统
CN204346014U (zh) 气流平移式双循环烘房
CN102642377A (zh) 聚氨酯保温板水泥基卷材连续生产线烘干机构
CN208968167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05138125U (zh) 一种刀削面往复式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