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0540U -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0U
CN202010540U CN2011201214264U CN201120121426U CN202010540U CN 202010540 U CN202010540 U CN 202010540U CN 2011201214264 U CN2011201214264 U CN 2011201214264U CN 201120121426 U CN201120121426 U CN 201120121426U CN 202010540 U CN202010540 U CN 202010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oller
oil
roller shaft
oil circuit
eccen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214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科
钱欣
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LICHENG XINGXIN FEED MACHINERY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LICHENG XINGXIN FEED MACHINERY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LICHENG XINGXIN FEED MACHINERY PLANT filed Critical LIYANG LICHENG XINGXIN FEED MACHINERY PLANT
Priority to CN2011201214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0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0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05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它的主轴(3)内设主轴出油油路(3-2),偏心压辊轴(2)内设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2-2),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2-2-1)设在与挡圈(5)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与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3-2-1)相连通,每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1-2)有两个,分别设在与卡簧(9)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每根偏心压辊轴(2)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与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之间设有隔离密封件(8)。本实用新型润滑密封效果好,轴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Description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模制粒机,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复合肥、有机肥、饲料、粮食、食品、化工、医药、农药等多种行业中散状物料制成颗粒料的环模制粒机,尤其适用于对生物质(如木屑、秸杆、稻壳、树叶、牧草及农林业废弃物等)进行制粒的环模制粒机。属于制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模制粒机主要工作部件为环模和两只压辊。散状物料被卷入环模和压辊之间,两个相对旋转件对物料逐渐挤压,物料被挤入环模孔并在环模孔中成形后,不断向环模孔外端挤出,再由切刀把成形颗粒料切成所需的长度,最后颗粒料流出机外,通过环模制粒机实现散状物料制成颗粒料。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是环模制粒机的重要关键部件,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包括有两个压辊总成和一根主轴,每个压辊总成包括有一个压辊、一根偏心压辊轴和一对轴承。由于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中轴承需要不断润滑,且在工作过程中轴承温度会不断增加,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中必须具有油路供油来保证轴承维持正常工作,一旦轴承出现润滑供油不足轴承损坏,会造成整个环模制粒机停机,损失非常大,因此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的油路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环模制粒机的质量,对环模制粒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中油路仅开设有进油油路,具体设置为主轴内设置有两条主轴进油油路,主轴进油油路为通孔,每根偏心压辊轴内设置有一条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设置在偏心压辊轴的外表面上,两条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分别与两只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相连通,而且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为一通孔,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手动加油入口,手动加油入口平时由黄油杯挡住,需要手动加油时从此口加入,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是设置在两轴承之间与挡圈相对的偏心压辊轴外表面上。现有的这种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结构参见图1和图2,它存着如下严重的缺陷:(1)主轴和压辊偏心轴上仅开设了进油油路,润滑效果差。主轴上开设两条油路,但均为进油油路,压辊偏心轴上的油路开设一条,也为进油油路,且只有一个轴承进油润滑点,即一个润滑点润滑一对轴承,两只轴承中间为进油润滑点,特别是现有技术中用的都是膏体黄油,粘度大,流动性和分散性差,轴承无法得到充分供油润滑,如果是在温度较低地区或季节使用,黄油粘度更大,流动性和分散性更差,轴承润滑效果根本无法保证;且由于没有出油油路,既无法掌握和控制内部供油情况,只能估算内部油况,也无法更换加入的油,只能靠油自行消耗后才能再补充进新油,内部加入的油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更换使内部油很脏、清洁度很差,油中杂质无法及时除去,造成轴承润滑效果差,使轴承温升增高,轴承使用寿命缩短;另外由于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手动加油入口,不论黄油是由一端的手动加油入口加入还是由另一端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加入,都会使黄油被挤入另外一侧的进油油路中,妨碍黄油由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充分加入润滑点。因此润滑效果差;(2)轴承使用寿命短,成本高。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如采用型号为7516的圆锥滚子轴承,环模制粒机要求轴承轴向不需要受力,但径向承受力能力要强,而这种圆锥滚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径向和轴向均受力,减弱了轴承承受径向力的能力,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润滑油对轴承仅起到润滑作用,润滑过程中无法使轴承降温,轴承温升也大大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轴承使用寿命非常短,一对轴承使用寿命只有两至三天,经常需要更换轴承不但增加了环模制粒机的使用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轴承更换维修必须停机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造成生产成本增高;(3)密封效果不好。现有技术使用的润滑油是黄油,采用的是机械米宫密封,轴承两端密封采用的是内挡油环和外部的挡油环为密封件,外部的挡油环与压辊内径之间存在间隙,不防尘,容易漏油,密封效果不好;(4)衬套为铜套。现有技术中衬套一般为铜套,铜套材质软,不耐磨,使用后易变形,且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密封效果好、轴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包括有两个压辊总成和一根主轴,每个压辊总成包括有一个压辊、一根偏心压辊轴和一对轴承,压辊和偏心压辊轴通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上的一对轴承活动连接,每对轴承相邻端面之间设置有挡圈,偏心压辊轴上还套装有密封件,密封件与轴承外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卡簧,偏心压辊轴通过衬套与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主轴内设置有主轴进油油路,偏心压辊轴内设置有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设置在偏心压辊轴的外表面上,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分别与两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相连通,主轴内还设置有主轴出油油路,偏心压辊轴内还设置有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设置在与挡圈相对的偏心压辊轴外表面上,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与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相连通,每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卡簧相对的偏心压辊轴外表面上,每根偏心压辊轴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与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的每根偏心压辊轴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外侧还设置有外端隔离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的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设置在与主轴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右侧端面上,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设置在与主轴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右侧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件为挡油环和油封,挡油环和油封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上,油封卡在挡油环的凹槽内,挡油环与压辊固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密封件为O形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的衬套为钢套。
进一步,所述的挡圈为偏心压辊轴内径上面的凸起圆台。
进一步,所述的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
更进一步,所述的外端隔离密封件为O形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很多好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密封效果好,轴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具体表现在:
(1)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主轴和压辊偏心轴上开设了进油油路和出油油路,且具有两个轴承进油润滑点,即两个润滑点润滑一对轴承,这一对轴承外侧端面处为进油润滑点,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设置在与挡圈相对的偏心压辊轴外表面上,润滑油从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两个出口必须穿过轴承,使轴承得到充分润滑降温后才能到达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因此无润滑盲点,实现了轴承油淋润滑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润滑油为液体机油,液体机油的流动性和分散性非常好,轴承容易得到充分的供油润滑和降温;且由于具有出油油路,既可以掌握和控制内部供油情况,也可以经常更换加入的油,使内部油的清洁度非常好,油中杂质可以及时除去,轴承润滑效果非常好,除对轴承有润滑作用外,还起到降温的作用,避免轴承温升高,使轴承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2)轴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采用调心滚子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这两种轴承承受径向力的能力非常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对轴承不但起到润滑作用,润滑过程中会使轴承降温,轴承温升低,这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轴承的使用寿命达到几个月,这不但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轴承更换维修时停机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另外液体机油消耗少,浪费少,这也使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带来了整个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成本低;
(3)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采用的挡油环加油封密封,油封抱紧在压辊轴上,油封密封耐高温、耐磨损,且防尘,不漏油,密封效果非常好;另外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与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件,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外侧还设置有外端隔离密封件,隔离密封件防止进油和出油的油道相通,避免进油和出油的油相混,防止串油现象发生,外端隔离密封件起外端隔离密封密封作用,防止漏油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这种隔离密封结构使主轴和偏心压辊轴端面连接处密封效果非常好;
(4)衬套为钢套。本实用新型的衬套由铜套改为钢套,钢套材质硬,经过热处理,钢套十分耐磨,不易变形,使用时间长,使用效果好,相对成本大大降低;
(5)挡圈与压辊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挡圈与压辊为一体结构,挡圈为偏心压辊轴内径上面的凸起圆台,这种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圈拆装的麻烦,且挡圈与压辊为一体结构使得轴承调装更加容易,轴承安装后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件2偏心压辊轴的右侧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辊,2.偏心压辊轴,2-1.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2-1-1.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2.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2.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2-2-1.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2-2-2.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3. 主轴,3-1.主轴进油油路,3-1-1.主轴进油油路的入口,3-1-2.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3-2.主轴出油油路,3-2-1.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3-2-2.主轴出油油路的出口,4.轴承,5.挡圈,6.密封件,6-1. 挡油环,6-2. 油封,6-3.内挡油环,7.衬套,8.隔离密封件,9.卡簧,10.圆螺母,11.黄油杯,12.螺钉,13.垫圈,14.外端隔离密封件,20.压辊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包括有两个压辊总成20和一根主轴3。每个压辊总成20包括有一个压辊1、一根偏心压辊轴2和一对轴承4,还包括有垫圈13。压辊1、衬套7和垫圈13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2上。压辊1和偏心压辊轴2通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2上的一对轴承4活动连接,每对轴承4相邻端面之间设置有挡圈5,偏心压辊轴2上还套装有密封件6。所述的密封件6为挡油环6-1和油封6-2,挡油环6-1和油封6-2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2上,挡油环6-1上具有凹槽,油封6-2卡在挡油环6-1的凹槽内,油封6-2抱紧在偏心压辊轴2上。油封6-2材料为耐高温的氟胶材料。挡油环6-1与压辊1通过螺钉12固接在一起。密封件6的挡油环6-2与轴承4外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卡簧9。偏心压辊轴2通过衬套7与主轴3固定连接在一起,垫圈13设置在衬套7和油封6-1之间。主轴3内设置有主轴进油油路3-1,主轴进油油路3-1一端为主轴进油油路的入口3-1-1,另一端为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3-1-2,主轴进油油路3-1为通孔。偏心压辊轴2内设置有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2-1,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1-2设置在偏心压辊轴2的外表面上。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3-1-2分别与两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相连通。主轴3内还设置有主轴出油油路3-2,主轴出油油路3-2一端为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3-2-1,另一端为主轴出油油路的出口3-2-2,主轴出油油路3-2为通孔。偏心压辊轴2内还设置有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2-2,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2-2-1设置在与挡圈5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所述的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设置在与主轴3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2右侧端面上。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与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3-2-1相连通。所述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设置在与主轴3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2右侧端面上,每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卡簧9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与主轴3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2右侧端面上开有内外两条环形凹槽。每根偏心压辊轴2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与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件8,隔离密封件8卡装在偏心压辊轴2的内端环形凹槽内。所述的每根偏心压辊轴2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外侧还设置有外端隔离密封件14,外端隔离密封件14卡装在偏心压辊轴2端面的外端环形凹槽内。
所述的隔离密封件8和外端隔离密封件14均为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材料为耐高温的氟胶材料。所述的衬套7为钢套。所述的挡圈5为偏心压辊轴2内径上面的凸起圆台,即挡圈5为偏心压辊轴2为一体结构。所述的轴承4为调心滚子轴承。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轴承4为圆柱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轴承4选用的调心滚子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际尺寸进行轴承4的型号选择。本实用新型中挡圈5除上述实施例所述结构外,挡圈5也可以为单独零件,不与偏心压辊轴2做成一体,但挡圈5与偏心压辊轴2做成一体结构效果更优。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机油经主轴出油油路的出口3-2-2流出后,经过冷却降温系统降温和过滤后可重新使用,由主轴进油油路的入口3-1-1进入本实用新型油路对轴承4进行油淋润滑。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包括有两个压辊总成(20)和一根主轴(3),每个压辊总成(20)包括有一个压辊(1)、一根偏心压辊轴(2)和一对轴承(4),压辊(1)和偏心压辊轴(2)通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2)上的一对轴承(4)活动连接,每对轴承(4)相邻端面之间设置有挡圈(5),偏心压辊轴(2)上还套装有密封件(6),密封件(6)与轴承(4)外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卡簧(9),偏心压辊轴(2)通过衬套(7)与主轴(3)固定连接在一起,主轴(3)内设置有主轴进油油路(3-1),偏心压辊轴(2)内设置有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2-1),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1-2)设置在偏心压辊轴(2)的外表面上,主轴进油油路的出口(3-1-2)分别与两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主轴(3)内还设置有主轴出油油路(3-2),偏心压辊轴(2)内还设置有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2-2),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入口(2-2-1)设置在与挡圈(5)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与主轴出油油路的入口(3-2-1)相连通,每根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出口(2-1-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卡簧(9)相对的偏心压辊轴(2)外表面上,每根偏心压辊轴(2)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与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偏心压辊轴(2)上的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外侧还设置有外端隔离密封件(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压辊轴出油油路的出口(2-2-2)设置在与主轴(3)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2)右侧端面上,偏心压辊轴进油油路的入口(2-1-1)设置在与主轴(3)相连接的偏心压辊轴(2)右侧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6)为挡油环(6-1)和油封(6-2),挡油环(6-1)和油封(6-2)均套装在偏心压辊轴(2)上,油封(6-2)卡在挡油环(6-1)的凹槽内,挡油环(6-1)与压辊(1)固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密封件(8)为O形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7)为钢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5)为偏心压辊轴(2)内径上面的凸起圆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4)为调心滚子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端隔离密封件(14)为O形密封圈。
CN2011201214264U 2011-04-22 2011-04-22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0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14264U CN202010540U (zh) 2011-04-22 2011-04-22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14264U CN202010540U (zh) 2011-04-22 2011-04-22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0540U true CN202010540U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8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2142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0540U (zh) 2011-04-22 2011-04-22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054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401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溧阳市溧城兴欣饲料机械厂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CN104353397A (zh) * 2014-11-04 2015-02-18 江阴市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干法制粒机轧辊快拆带水循环冷却结构
CN104456035A (zh) * 2014-12-01 2015-03-25 莱州市成达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环模颗粒机的机油循环润滑系统
CN105478058A (zh) * 2015-12-24 2016-04-13 浙江格尔减速机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压轮装置总成
CN106823995A (zh) * 2016-12-22 2017-06-13 江苏金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结构
CN107120433A (zh) * 2017-04-21 2017-09-01 邱建华 一种可重复润滑的压辊装置及制作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401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溧阳市溧城兴欣饲料机械厂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CN104353397A (zh) * 2014-11-04 2015-02-18 江阴市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干法制粒机轧辊快拆带水循环冷却结构
CN104353397B (zh) * 2014-11-04 2018-04-24 江阴市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干法制粒机轧辊快拆带水循环冷却结构
CN104456035A (zh) * 2014-12-01 2015-03-25 莱州市成达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环模颗粒机的机油循环润滑系统
CN105478058A (zh) * 2015-12-24 2016-04-13 浙江格尔减速机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压轮装置总成
CN105478058B (zh) * 2015-12-24 2017-11-10 浙江格尔减速机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压轮装置总成
CN106823995A (zh) * 2016-12-22 2017-06-13 江苏金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机的压辊结构
CN107120433A (zh) * 2017-04-21 2017-09-01 邱建华 一种可重复润滑的压辊装置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0540U (zh)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CN201189726Y (zh) 一种环模制粒机的润滑系统
CN104747602B (zh) 一种高速轴承环下润滑装置
DE60302823T2 (de) Gleitlager und Drucksegmentanordnung
CN202105631U (zh) 一种制粒机压辊润滑装置
CN103890404A (zh) 分流引导装置尤其是磁力泵
CN202628816U (zh) 一种轧钢电动机动静压混合润滑的止推轴承
CN105370734A (zh) 轴承及其内圈
CN102744011B (zh) 带有双向油路的环模制粒机压辊总成与主轴组合装置
CN206544339U (zh) 一种飞轮支撑的润滑防漏结构
CN202251886U (zh) 一种减速器内轴承的润滑结构
CN203532542U (zh) 一种可通油气的轴承隔套结构
CN205383419U (zh) 一种饲料颗粒机半自动润滑分配器
US11879499B2 (en) Transmission shaft assembly,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3244566A (zh) 大型供油滚珠轴承
CN205101396U (zh) 一种带有沟槽的轧机油膜轴承
CN105253573A (zh) 一种皮带机的锥套轴下托辊
CN203635622U (zh) 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
DE102006011978A1 (de) Hochgeschwindigkeitslager, insbesondere direktgeschmiertes Spindellager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EP2464882A1 (de) Wälzlager
CN203857250U (zh) 一种环模制粒机转子润滑装置
CN207715563U (zh) 一种三轴轴承内部润滑结构
CN206861230U (zh) 造粒机润滑系统
CN202579666U (zh)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CN105478058B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颗粒机压轮装置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