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9267U -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9267U
CN201989267U CN2010206674467U CN201020667446U CN201989267U CN 201989267 U CN201989267 U CN 201989267U CN 2010206674467 U CN2010206674467 U CN 2010206674467U CN 201020667446 U CN201020667446 U CN 201020667446U CN 201989267 U CN201989267 U CN 201989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guide pillar
slide
hole
f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674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培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674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9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9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92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铲基、斜导柱与前模仁,后模板上设置有一号行位、行位夹与后模仁,一号行位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一号导柱孔,一号行位的外部套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二号行位,二号行位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二号导柱孔,二号导柱孔的直径大于一号导柱孔的直径,一号行位上固定连接有行位弹簧,行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二号行位固定连接,二号行位的顶部设置有一号限位螺丝,一号限位螺丝与一号行位的顶部设置的水平限位槽相配合,行位夹与一号夹孔、二号夹孔相配合,且二号夹孔的高度高于一号夹孔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不仅脱离效果较好,而且应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具体适用于行位在同个产品面有不同方向分模需要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所采用的脱模装置一般包括前模板、后模板、铲基、斜导柱、前模仁、行位与后模仁等部件,在开模时,通过前模板向上运动带动铲基、斜导柱移动,从而使行位与产品相脱离。但是目前使用的行位一般只能在同个产品的一个方向进行移动,而不能在同个产品的不同方向进行移动,脱离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645704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2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前模行位脱模机构,它包括面板,面板设置于模具A板上,面板下端于模具A板两侧设有行位脱模组件,行位脱模组件包括铲机、固定块、复位弹簧、导柱及内行位;所述铲机一端与面板相连,其上套接有与A板相连的固定块,在固定块及A板中套接有可前后运动的导柱,导柱头端设有内行位;所述导柱与固定块间还设有拉簧,该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导柱取代弹弓脱模,导柱一端延伸到模具A板外面与固定块通过拉簧相连,在面板上锁一“狗腿”式铲机。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利用其面板开锁的顺势带动铲机上下运动,并当铲机运动到导柱位置时强行推动导柱及其端头的内行位向内运动,从而顺利完成脱模,但其所采用的行位在同一个产品面上仍旧只有一个移动方向,脱离效果较差,应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离效果较差、应用范围较窄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脱离效果较好,应用范围较广的双行位脱模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铲基、斜导柱与前模仁,后模板上设置有一号行位与后模仁,一号行位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一号导柱孔;所述一号行位的外部套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二号行位,该二号行位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二号导柱孔,二号导柱孔的直径大于一号导柱孔的直径;所述一号行位上固定连接有行位弹簧,行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二号行位固定连接。
所述二号行位的顶部设置有一号限位螺丝,一号限位螺丝与一号行位的顶部设置的水平限位槽相配合。
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行位夹,行位夹与二号行位的底部设置的一号夹孔、二号夹孔相配合,且二号夹孔的高度高于一号夹孔的高度。
所述后模板上远离后模仁的部位设置有与二号行位相配合的二号限位螺丝。
所述二号导柱孔的直径为一号导柱孔的直径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中包括两个行位,分别为一号行位与二号行位,二号行位套装于一号行位的外部,且与一号行位之间进行滑动配合,同时,二号行位内部的二号导柱孔套装于一号行位内部设置的一号导柱孔的外部,使用时,将斜导柱插入一号导柱孔内,然后由二号行位相对一号行位滑动,同时,二号导柱孔相对一号导柱孔滑动,以实现一号限位螺丝在水平限位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及行位夹在一号夹孔、二号夹孔之间实现垂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行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双向移动,增强了行位与产品之间的脱离效果,扩大了双行位脱模装置的应用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脱离效果较好,而且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水平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斜度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水平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垂直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模板1,后模板2,铲基3,斜导柱4,一号导柱孔41,二号导柱孔42,前模仁5,一号行位6,后模仁7,二号行位8,行位弹簧9,一号限位螺丝10,水平限位槽101,行位夹11,一号夹孔111,二号夹孔112,二号限位螺丝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所述前模板1上设置有铲基3、斜导柱4与前模仁5,后模板2上设置有一号行位6与后模仁7,一号行位6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4相配合的一号导柱孔41;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一在于:一号行位6的外部套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二号行位8,该二号行位8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4相配合的二号导柱孔42,二号导柱孔42的直径大于一号导柱孔41的直径;所述一号行位6上固定连接有行位弹簧9,行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二号行位8固定连接。其中,斜导柱4的作用在于为行位提供前进后退的动力,铲基3的作用在于控制行位后退的顺序以及保证行位更好的回位,行位弹簧9的作用在于为二号行位8提供动力。
优选二号行位8的顶部设置有一号限位螺丝10,一号限位螺丝10与一号行位6的顶部设置的水平限位槽101相配合。一号限位螺丝10沿水平限位槽101的运动即为行位的水平方向运动,它可限制二号行位8在水平方向上前进后退的距离。
优选后模板2上设置有行位夹11,行位夹11与二号行位8的底部设置的一号夹孔111、二号夹孔112相配合,且二号夹孔112的高度高于一号夹孔111的高度。行位夹11控制二号行位8在依次增高的一号夹孔111、二号夹孔112之间的运动即为行位在垂直方向的运动。
优选后模板2上远离后模仁7的部位设置有与二号行位8相配合的二号限位螺丝12。二号限位螺丝12的作用在于起保护作用,避免二号行位8因行程过远而回不了位。
优选二号导柱孔42的直径为一号导柱孔41的直径的两倍。
参见图2,由图可见,前模板1与后模板2水平开模,即二号行位8在斜导柱4、行位弹簧9的作用下,通过一号限位螺丝10沿水平限位槽101的水平运动以实现水平开模。
参见图3,由图可见,前模板1与后模板2斜度开模,即二号行位8在斜导柱4的作用下,通过行位夹11从一号夹孔111移动到二号夹孔112以实现斜度开模。
参见图4,由图可见,前模板1与后模板2水平合模,即二号行位8在斜导柱4的作用下,通过一号限位螺丝10沿水平限位槽101的反向运动以实现水平合模。
参见图5,由图可见,前模板1与后模板2垂直合模,即二号行位8在斜导柱4的作用下,通过行位夹11从二号夹孔112移动到一号夹孔111以实现垂直合模。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脱离效果较好,而且应用范围较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所述前模板(1)上设置有铲基(3)、斜导柱(4)与前模仁(5),后模板(2)上设置有一号行位(6)与后模仁(7),一号行位(6)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4)相配合的一号导柱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行位(6)的外部套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二号行位(8),该二号行位(8)的内部设置有与斜导柱(4)相配合的二号导柱孔(42),二号导柱孔(42)的直径大于一号导柱孔(41)的直径;所述一号行位(6)上固定连接有行位弹簧(9),行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二号行位(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行位(8)的顶部设置有一号限位螺丝(10),一号限位螺丝(10)与一号行位(6)的顶部设置的水平限位槽(10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2)上设置有行位夹(11),行位夹(11)与二号行位(8)的底部设置的一号夹孔(111)、二号夹孔(112)相配合,且二号夹孔(112)的高度高于一号夹孔(11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2)上远离后模仁(7)的部位设置有与二号行位(8)相配合的二号限位螺丝(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导柱孔(42)的直径为一号导柱孔(41)的直径的两倍。
CN2010206674467U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9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674467U CN201989267U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674467U CN201989267U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9267U true CN201989267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6744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9267U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92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1659A (zh) * 2012-11-08 2013-02-27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行位顶出结构
CN115351952A (zh) * 2022-07-28 2022-11-18 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具有连杆脱模结构的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1659A (zh) * 2012-11-08 2013-02-27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行位顶出结构
CN115351952A (zh) * 2022-07-28 2022-11-18 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具有连杆脱模结构的模具
CN115351952B (zh) * 2022-07-28 2024-10-22 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具有连杆脱模结构的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6717B (zh) 一种注塑模具两段差速斜抽的斜顶抽芯装置
CN201989267U (zh) 一种双行位脱模装置
CN204643157U (zh) 凸轮随动传动式吸取送料机构
CN103100859A (zh) 直线导轨组件
CN102729415A (zh) 一种设有斜抽芯的直顶型面滑块装置
CN108099126A (zh) 注塑模具的交叉杆斜顶机构
CN102529032B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二次分型和/或顶出的控制装置
CN103552186B (zh) 保险杠脱模斜顶组件
CN201833525U (zh) 行位脱扣结构
CN102935701B (zh) 一种双向张开联合斜向抽芯脱模装置
CN201664049U (zh) 一种画架
CN204604680U (zh) 模具的顶出结构
CN101961896A (zh) 一种行位脱扣结构
CN202053775U (zh) 新型组合教学板
CN201922366U (zh) 孔、面定位机构
CN203579956U (zh) 保险杠模具斜顶内拉直顶组件
CN204192028U (zh) 一种移门柜
CN204715824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载车板定位装置
CN204818655U (zh) 一种滚珠镶嵌设备
CN103203838B (zh) 双色模具滑块结构
CN202702538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102490150B (zh) 一种模块组装治具
CN106144942B (zh) 顶升机构
CN202264352U (zh) 冰箱发泡自动注泡机械手
CN217891735U (zh) 一种用于竖向顶出模具的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ongqing Digital Mold Body Mould Co., Ltd.

Assignor: EVA Precision Industrial Holdings Limited

Contract record no.: 201250000003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ouble-slide demould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