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0710U -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0710U
CN201980710U CN2011200554841U CN201120055484U CN201980710U CN 201980710 U CN201980710 U CN 201980710U CN 2011200554841 U CN2011200554841 U CN 2011200554841U CN 201120055484 U CN201120055484 U CN 201120055484U CN 201980710 U CN201980710 U CN 201980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hurdling
intervened
aiding device
installation a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54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琦皓
姜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mei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mei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mei schoo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mei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1200554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0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0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07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包括微控制器、车体和跨栏架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以及推动杆,其中,所述推动杆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车体内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马达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延伸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跨栏架排放口处,其中,所述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光电传感器,沿着跑道或者黑线标记行走及停顿,到达指定位置后,机器人停止前进,并启动螺杆运转,推出一个跨栏架;然后继续排放下一个跨栏架,从而提高了摆放跨栏的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运输卸载装置系统,尤其是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自2004年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获得了110米栏冠军以来,跨栏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欢观看的体育赛事,并且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田径场馆以及学校操场开始提供跨栏架以供人们亲身体验跨栏的乐趣。
在摆放跨栏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需要保证各组前后相邻跨栏架之间的距离相等、单个跨栏架的摆放角度需要垂直于跑道。因此人工搬运、摆放跨栏架存在着效率低下以及误差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包括微控制器、车体和跨栏架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以及推动杆,其中,所述推动杆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车体内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马达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延伸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跨栏架排放口处,其中,所述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螺杆的第一平衡 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平衡杆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平衡杆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将所述推动杆限定于水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以及推动杆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直线型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跨栏架排放口处。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轴向与地面成5度至10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两侧侧壁上各设有一条平行于所述螺杆导轨,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所述导轨的滑行座上。
优选地,所述螺杆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连接有限位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前表面处的感应器搭载平台,在所述感应器搭载平台的下表面处设置有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发光二极管以及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遥控信号接口、指示灯、以及音乐片,所述螺杆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包括光滑段,其中,所述光滑段上不设有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主要通过运用光电传感器,沿着跑道或者黑线标记行走及停顿,到达指定位置后,机器人停止前进,并启动螺杆运转,推出一个跨栏架;然后继续前进到下一个指定位置后,再次启动螺杆运转,推出另一个跨栏架,如此反复,并在此运行过程中,伴有声光配合、以及无线遥控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 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包括微控制器、车体1和跨栏架放置平台2,其中,还包括螺杆4以及推动杆3,其中,所述推动杆3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4的一端41连接在位于所述车体1内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马达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42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延伸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其中,所述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4的外螺纹相匹配。
更为具体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螺杆4的第一平衡杆21和第二平衡杆22,所述推动杆3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平衡杆21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平衡杆22的上表面。例如,当所述螺杆4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旋转时,其对所述推动杆3的施力驱使所述推动杆3旋转以及向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移动,由于所述推动杆3的一端31被所述第一平衡杆21的下表面抵住、并且其另一端32被所述第二平衡杆22的上表面抵住,因此所述推动杆3将会仅沿着所述螺杆4向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移动。优选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直线型凹槽51,其中,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让所述推动杆3退回到所述车体1附近,然后将跨栏架放置于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上,其中,每一个跨栏架的两个底座分别位于两条所述凹槽51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杆21和第二平衡杆22将所述推动杆3限定于水平位置。如图1所示。这样,在所述推动杆3向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移动的过程中,其推动着跨栏架一起移动,从而使跨栏架从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2的跨栏架排放口处排放出来。而使所述推动杆3保持平行于底面的水平位置可以使其对跨栏架的施力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平衡杆21、第二平衡杆22、以及推动杆3为圆柱体。这样,所述推动杆3与所述第一平衡杆21、第二平衡杆22均为点接触,从而可以减小摩擦力。所述凹槽51的轴向与地面成5度至10度夹角,以在确保跨栏架不会自行滑落的前提下尽量利用重力沿所述螺杆4方向上的分力来排放跨栏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杆4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42连接有限位装置,例如,该限位装置可以包括挡块,其用于阻挡所述推杆3脱离所述螺杆4。而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遥控信号接口、指示灯、以及音乐片,所述螺杆4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包括光滑段,其中,所述光滑段上不设有螺纹,这样,当所述推杆3行进到所述光滑段时,所述螺杆4便不能继续依靠螺纹对所述推动杆3施力,以防止所述推动杆3的脱离。
更为优选地,所述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1前表面处的感应器搭载平台9,在所述感应器搭载平台9的下表面处设置有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发光二极管以及光电传感器。具体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该光线在一般情况下会经地面反射至所述光电传感器,而当地面为黑色时(例如预先在需要所述机器人停顿的地面处贴有黑色胶布),则所述光电传感器将接收不到信号,从而传输给所述微控制器,继而所述微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螺杆4驱动所述推动杆3移动一段距离以排放一个跨栏架。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接合图1、图2可以理解所述推动杆3的运动方向。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更多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两侧侧壁上各设有一条平行于所述螺杆导轨,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所述导轨的滑行座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 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包括微控制器、车体和跨栏架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以及推动杆,其中,所述推动杆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在位于所述车体内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马达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延伸到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跨栏架排放口处,其中,所述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螺杆的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平衡杆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平衡杆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将所述推动杆限定于水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以及推动杆为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直线型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跨栏架排放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轴向与地面成5度至10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栏架放置平台的两侧侧壁上各设有一条平行于所述螺杆导轨,所述推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所述导轨的滑行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连接有限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体前表面处的感应器搭载平台,在所述感应器搭载平台的下表面处设置有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发光二极管以及光电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遥控信号接口、指示灯、以及音乐片,所述螺杆非连接所述马达的一端包括光滑段。 
CN2011200554841U 2011-03-04 2011-03-04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0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54841U CN201980710U (zh) 2011-03-04 2011-03-04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54841U CN201980710U (zh) 2011-03-04 2011-03-04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0710U true CN201980710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548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0710U (zh) 2011-03-04 2011-03-04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07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232A (zh) * 2011-03-04 2011-08-31 上海市古美学校 跨栏架自动排放机器人
CN103082082A (zh) * 2013-01-29 2013-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豆粕固态发酵的布道移动车
CN105083897A (zh) * 2015-09-11 2015-11-25 湖州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养护箱用载物推车装载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232A (zh) * 2011-03-04 2011-08-31 上海市古美学校 跨栏架自动排放机器人
CN102167232B (zh) * 2011-03-04 2013-08-14 上海市古美学校 跨栏架自动排放机器人
CN103082082A (zh) * 2013-01-29 2013-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豆粕固态发酵的布道移动车
CN105083897A (zh) * 2015-09-11 2015-11-25 湖州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养护箱用载物推车装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0710U (zh) 无干预式自行载物布设装置
CN201173858Y (zh) 平面移动式机动车车灯配光检测装置
CN103625822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托盘立库中单件货物的拣选方法与设备
US20190277049A1 (en) Intelligent car garage-moving device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CN205972599U (zh) 一种穿梭车
CN104742111A (zh) 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
CN204060088U (zh) 双层横跨道路式立体停车库
CN203497529U (zh) 立体仓库配货车
CN203740440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托盘立库中单件货物的拣选设备
CN203640364U (zh)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3089051A (zh) 一种停车场无间隙泊车装置
CN105178663A (zh) 一种可分离式多层立体停车库
CN102167232B (zh) 跨栏架自动排放机器人
CN105986690A (zh) 一种载车板码垛机及使用该载车板码垛机的智能立体车库
CN202467279U (zh) 滑轨升降移位车库
CN220430588U (zh) 一种道路桥梁实景三维建模的无人测绘巡检平台
CN106351491B (zh) 一种可用于载车板横向、纵向移动的机械装置
CN104594689A (zh) 车库
CN202169482U (zh) 用于拼装雷达天线的六自由度对接平台
CN105460477A (zh) 适用于密集库多层货架存取货物的方法及所用堆垛车
CN105113827A (zh) 联合体智能输送式停车设备
CN205187069U (zh) 立体仓库
CN209568763U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立体循环停车库
CN209670428U (zh) 一种基于自动感应的多层泊车机构
CN209322397U (zh) 一种穿梭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1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