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76463U - 框架的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框架的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76463U
CN201976463U CN2011200234167U CN201120023416U CN201976463U CN 201976463 U CN201976463 U CN 201976463U CN 2011200234167 U CN2011200234167 U CN 2011200234167U CN 201120023416 U CN201120023416 U CN 201120023416U CN 201976463 U CN201976463 U CN 201976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strengthening part
crossing fram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standing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234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健太
西田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76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764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结构简单且能够对将主框架与横框架连接的部分进行加强。框架具有从联合收割机机体的上方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和向机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框架(11c)。横框架(11c)具有向机体的后方延伸并将横框架(11c)与主框架的下端连接的延伸部(11d)。并且,该加强结构具有横跨横框架(11c)与延伸部(11d)的板状的加强部件(11f),加强部件(11f)具有向机体的下侧突出的肋(11g,11h)。

Description

框架的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的框架的加强结构,特别是涉及支撑割取部的纵长的主框架与横长的横框架的连接部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支撑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的框架由割取横框架(横框架)与割取纵框架(主框架)构成,其中,割取横框架构成为可在左右方向上分离且内置有向割取装置(割取部)传动的割取传动轴,割取纵框架构成为与割取横框架以垂直状态连接且内置有向所述割取传动轴传动的动力传递轴,在割取横框架与割取纵框架之间,与割取横框架平行地设有加强两者连接状态的加强部件(参考专利文献1)。
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通过加强框架,不仅不会对谷杆输送造成障碍,而且提高了割取横框架的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4519号公报
在连接纵长的主框架与横长的横框架时,考虑到组装的容易度等,使形成有用于与主框架连接的突起部(ボス部)的延伸部从横框架伸出。由于该伸出部与横框架相比底面积狭窄,因此如果施加大的荷载,则压强增大,可能发生破损。
例如,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在横框架、延伸部上施加大的荷载。通常,由于田地形成为比周围低,因此联合收割机进入田地时机体前倾。因此,支撑割取部的横框架可能与田地接触。特别是,如果联合收割机没有充分降低速度的情况下驶入田地,因受到田地的冲击而横框架受到大的荷载。并且,由于延伸部的底面积狭窄,冲击而产生的压强增大,因此破损的可能性高。
即使利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技术问题,由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加强割取横框架自身,因此不能加强形成于横框架的延伸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用于加强连接主框架与横框架的部分的加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的加强结构,该框架用于支撑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的上方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在该主框架的下端向该行驶机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框架,所述横框架具有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延伸并将该横框架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延伸部,该加强结构具有横跨所述横框架的后部与所述延伸部的左右的侧部的横向的板状的加强部件。
在上述结构中,用于将横框架与主框架连接的延伸部从横框架延伸出,并且横跨横框架与延伸部设置有加强部件。并且,在加强部件上设置有向机体下侧突出的肋。因此,通过加强部件尤其是通过肋,能够加强横框架,特别是能够加强延伸部。
假设在将肋形成为向上侧突出的情况下,泥、秸秆等容易滞留在由肋形成的凹部中。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由于被割取的谷杆经由横框架的上部输送,因此可能产生泥等滞留在加强部件的上部而妨碍割取的谷杆的输送等问题。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将肋形成为向下侧突出。由此,凹部不会形成在加强部件的上表面,泥、秸秆等不易滞留在加强部件的上表面。
另外,优选所述加强部件具有突出的肋。而且,优选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向所述行驶机体的下侧突出的肋。而且,优选俯视时所述加强部件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加强部件的两个端边与所述延伸部及所述横框架连接。而且,优选俯视时所述加强部件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加强部件的两个端边与所述延伸部及所述横框架连接,所述肋由第一肋和第二肋构成,所述第一肋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的未被连接的端边,所述第二肋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的内侧。
在上述结构中,结构简单且能够通过多个肋使横框架的强度提高。
另外,优选横跨所述横框架与所述延伸部形成有板状的加强部件,在所述加强部件中,右侧的加强部件的面积大于左侧的加强部件的面积。而且,优选所述第一肋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二肋的突出量。而且,优选所述肋以未超出所述横框架的下表面的方式向下侧突出而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肋未超出横框架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而构成,因此能够避免肋受到来自地面等的冲击。
第二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意结构之一的框架的加强结构的联合收割机的割取前处理部,该割取前处理部在横框架上将三个分禾装置支撑杆向行驶机体前方延伸,将分禾装置支撑杆在行驶机体横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排列,由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支撑杆形成一个扶禾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主视图。
图5是割取前处理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中的拨禾轮体及拨禾环状皮带的配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中的拨禾轮体及拨禾环状皮带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主框架与横框架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主框架与横框架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割刀驱动部的侧视图。
图12是割刀驱动部的俯视图。
图13(a)、(b)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主框架与横框架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割取前处理部(割取部)
11   前处理部框架
11a  主框架
11c  横框架
11d  延伸部
11f  翼部(加强部件)
11g  第一肋(肋)
11h  第二肋(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右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整体的主视图。
〔整体结构〕
如以上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具有行驶机体,行驶机体配置有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1L,1R(以下简称为行驶装置1L,1R)。在该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2的前端部连接有割取前处理部10(本实用新型的割取部的举例)。并且,在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2的后部侧,沿着行驶机体横向并排设置有脱粒装置3与谷粒装袋部4。
该联合收割机在行驶过程中进行稻、麦等的收获作业。为此,行驶机体在机体框架2的前端侧的右端部配置有发动机5,通过该发动机5的输出来驱动行驶装置1L,1R而行驶。并且,在行驶机体的发动机5的上方配置有包含驾驶座位21的搭乘型驾驶部20。操作者能够搭乘该驾驶部20进行操纵。
〔割取前处理部的概要〕
割取前处理部10由前处理部框架11支撑,前处理部框架11在驾驶部20的左横侧处绕行驶机体横向轴线P上下摆动自如地连接于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如图1所示,在前处理部框架11上连接有升降液压缸6,通过该升降液压缸6的伸缩,能够摆动操作前处理部框架11。
在割取前处理部10的前端部配置有沿着行驶机体横向排列的三个分禾装置12L,12C,12R(以下没有必要区分的情况下统称分禾装置12)。并且,通过该前处理部框架11的摆动操作,能够将割取全处理部10升降操作到分禾装置12下降至接近地面的下降作业位置及分禾装置12从地面上升至高处的非作业位置。
如果使割取前处理部10下降至下降作业位置并使行驶机体行驶,则割取前处理部10扶起并割取植立谷杆,将割取谷杆供给至脱粒装置3的脱粒供给链3a的起始端部。脱粒装置3通过脱粒供给链3a夹持割取谷杆的植株根侧并向行驶机体后方侧输送,将割取谷杆的穗梢侧供给至脱粒室(未图示)进行脱粒处理。
如图3所示,谷粒装袋部4具有:起始端与脱粒装置3的谷粒输送部连通的扬送装置4a、送入口与该扬送装置4a的排出部连通的谷粒仓4b及沿着行驶机体的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于该谷粒仓4b底部的两个装袋加料斗部4c。
〔谷粒装袋部〕
谷粒装袋部4通过扬送装置4a向谷粒仓4b送入由脱粒装置3的筛选部(未图示)筛选处理为单粒化状态的谷粒,由谷粒仓4b回收并储存。在各装袋加料斗部4c的排出口4d上装有谷粒袋,通过对排出口4d进行打开操作,使储存在谷粒仓4b中的谷粒自然地流入谷粒袋中。
〔割取前处理部的具体构成〕
图6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10的前部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6所示,割取前处理部10的前处理部框架11具有从机体上部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1a及在主框架11a的下端向行驶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框架11c。在这些主框架11a及横框架11c的内部贯穿有传动轴,主框架11a和横框架11c也起到作为传动壳的作用。在横框架11c的左右两端部及左右中央部分连接有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并且在分禾装置支撑杆11b的前端部安装有分禾装置12L,12C,12R。
图9是表示主框架11a与横框架11c(左右中央的横框架11c)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图10是图9中的X-X剖视图。如图9所示,横框架11c具有向行驶机体后方延伸的延伸部11d,在延伸部11d的上表面形成有法兰部11e。通过使形成于主框架11a的下端的法兰部螺纹紧固于该法兰部11e,主框架11a与横框架11c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框架11c具有三分段式结构,左右中央部的横框架11c与左右两侧的横框架11c通过法兰连接,但是,横框架11c也可以具有一体式结构。
通常,在田地的周围形成有田埂,田地比周围低。因此,如果联合收割机高速地行驶,则联合收割机的底部特别是横框架11c可能因与地面等接触而受到冲击。由于在横框架11c中特别是延伸部11d底面积狭窄,因此受到冲击时压强增大,可能发生破损。因此,需要提高该连接部分的强度。
再次参照图9,横跨横框架11c与延伸部11d形成有板状的翼部(フイン)11f(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部件的举例)。翼部11f的外端部通过肋11i与横框架11c的左右两端的法兰部连接。另外,优选将横框架11c、延伸部11d、翼部11f及肋11i一体成型为铸件等,因为这使得不会使零件数量、组装工时增加。此情况下,如果采用FCD500作为铸件的材料,则与FC250等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翼部11f为大致三角形状,翼部11f的三个端边中的两个端边与横框架11c及延伸部11d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由于主框架11a连接在离横框架11c的中心位置偏左的位置(由于如图5所示驾驶部20被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右侧),因此横框架11c的右侧的荷载增大。并且,由于在右侧配置有后述的割刀驱动部40,因此右侧的荷载进一步增大。因此,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右侧的翼部11f的面积比左侧的翼部11f的面积大,进一步提高右侧的强度。
并且,在翼部11f的端边中未与横框架11c及延伸部11d连接的一侧端边上一体地形成有第一肋11g。并且,在翼部11f的内部形成与第一肋11g平行的第二肋11h。通过翼部11f、第一肋11g及第二肋11h的作用,能够提高主框架11a与横框架11c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11g的突出量比第二肋11h的突出量大。
如果使联合收割机工作,则泥、秆屑等可能落到翼部11f上。此时,如果翼部11f的上表面不平坦而形成有凹部,则泥等易于滞留在该凹部中。因此,如图10所示,第一肋11g及第二肋11h形成为向行驶机体下侧凸出。由此,泥等不易滞留在翼部11f上。另外,为了使第一肋11g及第二肋11h不与地面等接触,优选将第一肋11g及第二肋11h的突出量设定为未超出横框架11c的下表面。
在横框架11c上三个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向行驶机体前方延伸。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在行驶机体横方向上隔有规定间隔排列,并且由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形成一个扶禾路径13。因此,整体形成两个扶禾路径13。
如图1、图、图4、图5和图6所示,割取前处理部10除所述分禾装置12以外,还具有:在分禾装置12后方设于各扶禾路径13中的扶禾装置14、设于扶禾装置14下端侧的后方的理发推子形割取装置15、设于割取装置15上方的左右一对拨禾轮体16a,16b、左右一对拨禾环状皮带17a,17b。还具有以输送起始端部位于左右一对拨禾轮体16a,16b上方的方式配置的供给装置18。通过所述各部件的作用,能够进行最多四行植立谷杆的扶禾、割取处理以及向脱粒装置3供给割取谷杆。
因此,如图4和图6所示,将分禾装置12C与分禾装置12R的前端12c,12b彼此间的间隔W1以及分禾装置12L与分禾装置12C的前端12a,12c彼此间的间隔W2设定为能够导入两行植立谷杆a的间隔。
由此,割取前处理部10,在中间分割割取方式下进行作业时,通过分禾装置12R与分禾装置12C将两行植立谷杆a导入驾驶部侧的扶禾路径13,通过分禾装置12L与分禾装置12C将两行植立谷杆a导入驾驶部侧的相对侧的扶禾路径13,即能够进行总计四行植立谷杆的割取。
各扶禾装置14具有:越是上端侧越向后方侧倾斜的扶禾箱14a壳、从该扶禾壳14a向横侧突出并沿扶禾壳14a上升移动输送的多个扶禾爪14b。扶禾爪14b对导入扶禾路径13的植立谷杆隔有间隙地进行扶禾处理。
图7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10中的拨禾轮体16a,16b及拨禾环状皮带17a,17b的配置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割取前处理部10中的拨禾轮体16a,16b及拨禾环状皮带17a,17b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如图6至图8所示,各拨禾轮体16a,16b具有一体旋转自如地沿圆周设置的多个拨禾爪16c。拨禾轮体16b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横框架11c。来自主框架11a的传动轴(未图示)的动力,经由横框架11c的延伸部11d的传动轴51、横框架11c的传动轴52,53,传递至所述拨禾轮体16b,由此拨禾轮体16b被驱动。拨禾轮体16a从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主框架11a。通过拨禾轮体16a的拨禾爪16c与拨禾轮体16b的拨禾爪16c啮合,拨禾轮体16b的驱动力传递驱动至拨禾轮体16a,由此左右一对拨禾轮体16a,16b联动。
拨禾环状皮带17a,17b分别缠绕在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对应的拨禾轮体16a,16b的驱动皮带轮30及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带罩31的前端部的从动皮带轮32上,并通过驱动皮带轮30被驱动。另外,拨禾环状皮带17a,17b具有排列配置在其旋转方向上并一体成型的多个拨禾臂17c。
左侧的拨禾环状皮带17a及左侧的拨禾轮体16a使拨禾臂17c或拨禾爪16c作用于被左侧的扶禾装置14扶禾处理的植立谷杆的植株根侧,并将左侧扶禾装置14作用的植立谷杆的植株根侧横向输送到拨禾轮体16a,16b的啮合处并拨禾至割取装置15。另一方面,右侧的拨禾环状皮带17b及右侧的拨禾轮体16b使拨禾臂17c或拨禾爪16c作用于被右侧的扶禾装置14扶禾处理处理的植立谷杆的植株根侧,并将右侧扶禾装置14作用的植立谷杆的植株根侧横向输送到拨禾轮体16a,16b的啮合处并拨禾至割取装置15。由此,割取装置15割取被左右的扶禾装置14扶禾处理的植立谷杆的植株根侧。
被割取装置15割取处理的割取谷杆通过拨禾环状皮带17a,17b及拨禾轮体16a,16b的拨禾臂17c或拨禾爪16c作用于植株根侧,植株根侧被送入割取装置15的后方并被供给至供给装置18的输送起始端部。拨禾环状皮带17a,17b在比左右分禾装置12L,12R的后部的最上端处的配置高度低的位置,作用于植立谷杆及割取谷杆。
另外,左右的拨禾环状皮带17a,17b如图8所示高度相同。因此,使割取矮的谷杆作物时的输送稳定,能够提高植株的整齐性。
〔供给装置〕
供给装置18具有:通过环状转动链18a夹持输送割取谷杆的植株根侧的植株根侧输送装置18b、通过卡止臂18c卡止输送割取谷杆的穗梢侧的穗梢侧输送装置18d,供给装置18将来自割取装置15的割取谷杆向割取前处理部10的横外侧且向后方输送并供给至脱粒装置3的脱粒供给链3a的输送起始端部。
〔割刀驱动部〕
在右侧的横框架11c的行驶机体右侧上部配置有用于驱动割取装置15的割刀驱动部40。图11是割刀驱动部40的侧视图,图12是割刀驱动部40的俯视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飞轮41配置于右侧的横框架11c的上部且通过纵向的驱动轴54的驱动力旋转自如,所述纵向的驱动轴54通过传动轴52的动力被旋转驱动。并且,在相对飞轮41中心偏心的位置轴支撑有臂42的一端。另一方面,臂42的另一端与割取部驱动臂43的一端连接。割取部驱动臂43的另一端轴支撑于割取装置15的割刀。
在右侧的横框架11c的右侧部形成有向行驶机体前方延伸的支撑部11j。如果通过铸件等将支撑部11j与横框架11c一体成型,则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该支撑部11j的上表面与横框架11c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并形成有锥孔(テ一パ一穴)。并且,在支撑部11j的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肋。另一方面,在割取部驱动臂43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带螺纹孔的轴套部(被軸支部)43a,并且将支承轴55及轴承56贯穿轴套部43a与支撑部11j的锥孔,支撑部11j轴支撑割取部驱动臂43。另外,在轴套部43a的上部配置有用于保护轴套部43a内部的轴承56的盖43b。
通过上述结构,来自传动轴52的驱动力变换为飞轮41的旋转力,该旋转力经由臂42、割取部驱动臂43变换为割取装置15的割刀的往复运动。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肋11h形成为与第一肋11g平行,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该其他结构例示于图13。在图13(a)中,第二肋11h与横框架11c平行。另一方面,在图13(b)中,第二肋11h与延伸部11d平行。当然,以上仅为示例,可以适当变更第一肋11g及第二肋11h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支撑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的框架的加强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取代谷粒装袋部而具有脱粒排出螺旋输送机构及谷粒仓的联合收割机。

Claims (10)

1.一种框架的加强结构,该框架用于支撑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10),该加强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从所述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的上方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1a)、在该主框架(11a)的下端向该行驶机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框架(11c),
所述横框架(11c)具有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延伸并将该横框架(11c)与所述主框架(11a)连接的延伸部(11d),
该加强结构具有横跨所述横框架(11c)的后部与所述延伸部(11d)的左右侧部的横向的板状的加强部件(11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11f)具有突出的肋(11g,1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11f)具有向所述行驶机体的下侧突出的肋(11g,11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俯视时所述加强部件(11f)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加强部件(11f)的两个端边与所述延伸部(11d)及所述横框架(11c)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俯视时所述加强部件(11f)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加强部件(11f)的两个端边与所述延伸部(11d)及所述横框架(11c)连接,
所述肋(11g,11h)由第一肋(11g)和第二肋(11h)构成,所述第一肋(11g)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11f)的未被连接的端边,所述第二肋(11h)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11f)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俯视时所述加强部件(11f)为大致三角形状,该加强部件(11f)的两个端边与所述延伸部(11d)及所述横框架(11c)连接,
所述肋(11g,11h)由第一肋(11g)和第二肋(11h)构成,所述第一肋(11g)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11f)的未被连接的端边,所述第二肋(11h)形成于所述加强部件(11f)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横跨所述横框架(11c)与所述延伸部(11d)形成有板状的加强部件(11f),
在所述加强部件(11f)中,右侧的加强部件(11f)的面积大于左侧的加强部件(11f)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11g)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二肋(11h)的突出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11g,11h)以未超出所述横框架(11c)的下表面的方式向下侧突出而构成。
10.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割取前处理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的加强结构,该割取前处理部在横框架(11c)上将三个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向行驶机体前方延伸,将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在行驶机体横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排列,由相邻的一对分禾装置支撑杆(11b)形成一个扶禾路径(13)。
CN2011200234167U 2010-03-26 2011-01-25 框架的加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64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3781A JP5411768B2 (ja) 2010-03-26 2010-03-26 フレームの補強構造
JP073781/10 2010-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76463U true CN201976463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2341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6463U (zh) 2010-03-26 2011-01-25 框架的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11768B2 (zh)
CN (1) CN2019764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8630A (zh) * 2017-07-14 2018-01-05 合肥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硅片切割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7424U (zh) * 1988-02-22 1989-08-31
JP3035333U (ja) * 1996-09-03 1997-03-18 関根建設株式会社 木造建築用補強金具
JP3321543B2 (ja) * 1997-04-09 2002-09-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構造
JP3349685B2 (ja) * 1999-08-02 2002-11-25 株式会社サニックス 建築物の補強金物
JP4191460B2 (ja) * 2002-11-26 2008-12-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の補強方法
JP2008054519A (ja) * 2006-08-29 2008-03-13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8630A (zh) * 2017-07-14 2018-01-05 合肥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硅片切割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11768B2 (ja) 2014-02-12
JP2011205906A (ja)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5019B (zh) 脱粒装置
CN101356875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2172122B (zh) 一种联合收割机
CN103369954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205052184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6923305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4396423A (zh) 一种袋装式薯类联合收获机
CN201685896U (zh) 联合收割机的履带式行驶装置
CN100452958C (zh) 高杆作物收割机
CN201976463U (zh) 框架的加强结构
CN101617590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2183971U (zh) 采用扶禾指进行扶禾的小型联合收割机
CN203226035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0566548C (zh) 扶起装置
CN203027722U (zh) 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
CN103477811B (zh) 装载有脱粒装置的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CN101940104A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653044U (zh) 一种玉米收获机
CN102045999A (zh) 自脱型联合收割机
CN208273610U (zh) 用于农业机器提升机的板条,用于高茎秆植物收割机的提升机和收割机器
CN100473272C (zh) 秸秆整株回收型玉米收获机
CN104684378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0990789Y (zh) 多行玉米收获机
CN201813680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392849U (zh) 一种袋装式薯类联合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