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9487U - 循环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69487U CN201969487U CN201120035799XU CN201120035799U CN201969487U CN 201969487 U CN201969487 U CN 201969487U CN 201120035799X U CN201120035799X U CN 201120035799XU CN 201120035799 U CN201120035799 U CN 201120035799U CN 201969487 U CN201969487 U CN 2019694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lar
- circulation
- liquid
- pipe
- accel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循环雾化装置,属于环保除尘领域,它由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排列固定在一起构成,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通过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混凝土内设有钢筋,循环加速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喇叭形,管体平滑过渡到喇叭形,溢流管是将循环加速管倒置过来。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脱硫除尘器内,液体由管路输入塔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上表面,流入到循环加速管的管内,烟气通过循环加速管时,气流将液体托浮住,并抛向脱硫塔内的吸收区,液体被雾化。脱硫塔吸收区的一定粒径的液滴在重力和向上烟气的浮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空中,较大粒径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回到本实用新型上,再次流入到循环加速管内,如此循环,使吸收液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领域,主要用于除尘脱硫,具体涉及一种循环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0720091610.2公开了一种“水膜脱硫雾化除尘器”,它包括除尘筒体,除尘筒体顶部设有烟尘入口,下部侧壁上设有烟尘出口,底部设有排水口,烟尘入口下方的除尘筒体内壁上设有环形溢水槽。所述的环形溢水槽内圈直径小于下方除尘区筒体的直径。所述的环形溢水槽下方设有喷雾装置。所述的环形溢水槽下方的除尘筒体上设有长槽形开口,喷雾装置伸入设置并固定,喷雾装置中央设有一个喷头,四周放射状伸出并分别设置喷头。
该专利的环形溢水槽的水漫过内圈溢出流下,在除尘区形成一个筒形或部分筒形的水幕,烟尘从筒形的水幕中间穿过水幕,从下部侧壁上的烟尘出口排出,与烟尘接触的水没有形成雾状,除尘脱硫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除尘脱硫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流化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排列固定在一起构成,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通过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混凝土内设有钢筋,循环加速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喇叭形,管体平滑过渡到喇叭形,溢流管是将循环加速管倒置过来。
所述的管体的管壁上设有1~2排孔,第1排孔与第2排孔错位。
所述的循环加速管的喇叭形口部位嵌在混凝土内并与混凝土凝固在一起。
所述的的管体的管壁上上的孔的孔径是5—50mm。
所述的溢流管与循环加速管的设置个数的比例是1:5~1:500。
所述的管体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所述的混凝土、钢筋凝固成型体称为花盘,花盘为矩形,圆形,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水平安装在脱硫塔或脱硫除尘器内,液体由管路输入塔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上表面,流入到循环加速管的管内,烟气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循环加速管时,气流将液体托浮住,并抛向脱硫塔内的吸收区,液体被雾化。脱硫塔吸收区的一定粒径的液滴在重力和向上烟气的浮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空中,较大粒径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回到本实用新型上,再次流入到循环加速管内,再一次被吹起,如此连续不断的循环,使吸收液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充分拉长了吸收雾气在吸收区内与烟气接触的时间),使吸收区内液气比可达到16~18L/m3。
随着输入塔体的液体增多,分布在本实用新型上的液面的高度渐渐超过溢流管的高度,液体由溢流管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沿A-A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循环加速管的轴向剖视图(相对图1放大)。
图5是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外形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局部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循环加速管10的轴向剖视图(相对图1放大)。
图10是图9沿B-B向的剖视图。
图中:1、花盘,2、钢筋,3、循环加速管,4、水槽,5、溢流管,6、圆柱形筒,7、通水孔,8、喇叭形口,9、花盘, 10、循环加速管,11、溢流管12、限位棱,13、圆台形筒,14、循环加速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花盘1的外形为矩形,花盘1由钢筋2、混凝土凝固而成,139个循环加速管3和一个溢流管5等距离排列在花盘上并与花盘固定在一起,溢流管5一般设置在花盘的中间部位,循环加速管3包括圆柱形筒5,圆柱形筒5的一端为喇叭形口7,圆柱形筒5平滑过渡到喇叭形口7,圆柱形筒5的筒壁上设有2排通水孔6,第1排通水孔与第2排通水孔错位,圆柱形筒5的周边设有水槽4,溢流管5为循环加速管3倒置过来。
实施例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花盘9外形为圆形,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循环加速管和溢流管上均不设通水孔,圆柱形筒的周边不设水槽,循环加速管和溢流管的外壁上均设有限位棱12,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循环加速管10和溢流管11上的圆柱形筒为圆台形筒13,即循环加速管10上的圆柱形筒有稍度或称锥度,圆台形筒的长度比实施例一中的循环加速管3上的圆柱形筒的长度要长,循环加速管10的圆台形筒上设有1行通水孔,溢流管11为将循环加速管10倒置过来,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Claims (6)
1.一种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排列固定在一起构成,若干个循环加速管和数个溢流管通过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混凝土内设有钢筋,循环加速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喇叭形,管体平滑过渡到喇叭形,溢流管是将循环加速管倒置过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的管壁上设有1~2排孔,第1排孔与第2排孔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加速管的喇叭形口部位嵌在混凝土内并与混凝土凝固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的管体的管壁上上的孔的孔径是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流管与循环加速管的设置个数的比例是1:5~1: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雾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为圆柱形或圆台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35799XU CN201969487U (zh) | 2011-02-10 | 2011-02-10 | 循环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35799XU CN201969487U (zh) | 2011-02-10 | 2011-02-10 | 循环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69487U true CN201969487U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457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3579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9487U (zh) | 2011-02-10 | 2011-02-10 | 循环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6948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1471A (zh) * | 2011-02-10 | 2011-08-17 | 于晓林 | 循环雾化装置及其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 |
CN105771477A (zh) * | 2014-12-22 | 2016-07-20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流化雾化和液膜洗涤组合的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8050861A (zh) * | 2017-11-01 | 2018-05-18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气液均布器 |
-
2011
- 2011-02-10 CN CN201120035799XU patent/CN2019694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1471A (zh) * | 2011-02-10 | 2011-08-17 | 于晓林 | 循环雾化装置及其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 |
CN105771477A (zh) * | 2014-12-22 | 2016-07-20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流化雾化和液膜洗涤组合的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5771477B (zh) * | 2014-12-22 | 2019-03-15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流化雾化和液膜洗涤组合的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
CN108050861A (zh) * | 2017-11-01 | 2018-05-18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气液均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4235B (zh) | 一种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 | |
CN201823405U (zh) | 一种下排气旋风除雾器 | |
CN108043118A (zh) | 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 |
CN203971653U (zh) | 一种适用于单塔双循环脱硫塔的气液再分配及微细颗粒捕集装置 | |
CN201880439U (zh) | 氨法脱硫多环螺旋除雾器 | |
CN201969487U (zh) | 循环雾化装置 | |
CN101579601B (zh) | 文丘里环传质层吸收塔 | |
CN203842495U (zh) |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塔内烟气分布装置 | |
TWI665002B (zh) | 除塵除霧裝置及吸收塔 | |
CN103816775A (zh) | 免维护半干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 |
CN207755876U (zh) | 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 |
CN105964084B (zh) | 高效旋转雾化除尘净化装置 | |
CN203678189U (zh) | 一种立式多级斜道曲线喷淋净化装置 | |
CN111111348B (zh) | 废气治理系统预处理湿式净化装置 | |
CN202161916U (zh) | 烟气脱硫喷淋设备 | |
CN201098605Y (zh) | 水膜脱硫雾化除尘器 | |
CN208032248U (zh) | 一种旋流塔 | |
CN202983505U (zh) | 脱硫吸收塔内双向流烟气除雾装置 | |
CN102151471B (zh) | 循环雾化装置及其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 | |
CN201692763U (zh) | 一种改进的脱硫塔 | |
CN202006082U (zh) | 循环雾化脱硫除尘器 | |
CN208356382U (zh) | 一种焊接烟气二级洗涤净化装置 | |
CN207025031U (zh) | 蜂窝式升气均流分区汇液装置 | |
CN102658018B (zh) | 旋网脱硫除尘装置 | |
CN202590549U (zh) | 废气吸收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