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1480U -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1480U
CN201961480U CN2011201009113U CN201120100911U CN201961480U CN 201961480 U CN201961480 U CN 201961480U CN 2011201009113 U CN2011201009113 U CN 2011201009113U CN 201120100911 U CN201120100911 U CN 201120100911U CN 201961480 U CN201961480 U CN 201961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able
handle
shaped
ring
adjust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09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M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IM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IM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IM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009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1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1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14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包括有转把、固定架及与车架把横管套配固定的连接套;固定架左侧内嵌配有钢绳挂圈,转把右侧内腔插配有定位圈,该定位圈的右端与钢绳挂圈配合;定位圈右侧面上制有锯齿块,连接套隔环右侧面上制有凸起的定位齿,且定位齿与锯齿块咬合;定位圈与钢绳挂圈之间配装有梯形弹簧,并控制定位圈运行时的复位;转把内配有扭簧,该扭簧与钢绳挂圈配合,并控制转把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转把套上的锥形握柄外形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抓握时手感舒适;配置左右限位位,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靠,拆装快捷;中间套装梯形弹簧,确保定位圈转动运行时的可靠性及变档操作时的稳定性;设置圈状钢绳旋转槽,提高钢绳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速控制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中的调速控制器在结构上门类较多,如采用电子元件方式、采用机械手动方式等,对于电动车目前一般均采用前者,而对于自行车多选择后者的结构;机械手动方式在结构上应具备较好的使用寿命及结构的可靠性,但是还要顾及结构的简单化;
目前对机械手动方式的公知结构,如专利号为CN200520014268.7的中国专利《自行车转把调速器》(公告号为CN2818315Y);包括基座、转动手把、牵引元件以及调节牵引元件的动程定位机构,动程定位机构与转动手把配合,它包括设有张力弹簧的动程轮、尾端固定在动程轮上的弹性棘爪、设置于基座上且与弹性棘爪配合的内棘齿环。该设计采用棘轮棘爪结构,其加工难度较大,且一旦损坏配件互换性较差,即会增加使用者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靠、拆装快捷、握柄舒适、操作精确、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包括有转把、固定架及与车架把横管套配固定的连接套;连接套左侧外圈与转把套配,连接套的右侧外圈与固定架套配;固定架一端制有中间穿配钢绳的弯头体;固定架左侧内嵌配有与钢绳捆卷配合的钢绳挂圈,转把右侧内腔插配有定位圈,该定位圈的右端与钢绳挂圈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的转动运行;定位圈右侧面上制有锯齿块,连接套中间制有隔环,隔环右侧面上制有凸起的定位齿,且定位齿与锯齿块咬合,并控制定位圈转动运行时的定位;定位圈与钢绳挂圈之间配装有梯形弹簧,并控制定位圈运行时的复位;转把内配有扭簧,该扭簧与钢绳挂圈配合,并控制转把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转把右侧内腔端壁与连接套的隔环左面抵触;上述的连接套左右侧端头分别制有上凸的左限位环和右限位环,左限位环与上述的转把左端倒扣配合。
上述的定位圈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驱动块,上述的转把右侧内腔制有插槽体,插槽体与驱动块配合,并实现转把带动定位圈的转动运行;上述的定位圈外圈面向右侧制有凸起的输出块,上述的钢绳挂圈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圆环体,输出块能与该圆环体配合,并带动钢绳挂圈的转动运行。
上述的钢绳挂圈左侧面制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内贴配有固定片,且该固定片左侧面与上述的梯形弹簧小端贴配。
上述的连接套位于隔环右侧制有一截过渡环,该过渡环的外圈与定位圈内孔套接,过渡环的右侧端环面能与固定片左侧面抵触配合,并控制固定片的轴向位移限位;上述的钢绳挂圈中间制有内孔,并与连接套位于过渡环右端的轴环套配。
上述的定位圈右侧制有压簧槽,该压簧槽与梯形压簧大端嵌扣;上述的钢绳挂圈上有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且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均与钢绳配合;上述的钢绳挂圈右侧制有行程控制凸台,其与固定架左侧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的转动行程限位。
上述的扭簧上带有折弯扣位,上述的转把内制有弹簧槽,且弹簧槽与该折弯扣位配合;上述的弹簧槽内制有转把凸点,且转把凸点与扭簧中间内孔配合。
上述的固定架中间内孔中间位制有倒扣位,并与连接套的右限位环倒扣配合;上述的固定架中间内孔右侧部嵌配有转把固定圈,上述的转把固定圈一端上配装有螺钉,且该螺钉还与固定架穿配连接,并控制固定架的固定。
上述的固定架弯头体中间嵌配有钢绳槽件,且该钢绳槽件与钢绳滑动配合;上述的固定架一侧面配装有盖壳,该盖壳内面设有二个凸台体,并能与钢绳槽件压紧配套。
上述的固定架弯头体出口端面配装有微调螺钉套,该微调螺钉套内穿配有微调螺钉,且该微调螺钉与弯头体出口端内孔螺纹连接;微调螺钉套内嵌配有微调弹簧,且该微调弹簧还套装于微调螺钉外圈,并防止微调螺钉的连接松动。
上述的微调螺钉套端面制有凸点,该凸点与弯头体出口端面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套的定位调节;微调螺钉头端外圈表面制有直条体,直条体与微调螺钉套头部内孔插扣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在微调螺钉套内的转动;微调螺钉头端内孔制有圆孔槽,且该圆孔槽与外部的线管衔接。
上述的转把左侧外圈套配有转把套,该转把套的左侧配有与人手直接接触的锥形握柄,该锥形握柄外表套配有表面配有套皮,且套皮的外表制有方格形花纹;转把左侧外圈面制有至少五个凸起的棱块,相应地,转把套内孔壁面制有内凹的条槽,且条槽与棱块插扣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转把、固定架及与车架把横管套配固定的连接套;连接套左侧外圈与转把套配,连接套的右侧外圈与固定架套配;固定架一端制有中间穿配钢绳的弯头体;固定架左侧内嵌配有与钢绳捆卷配合的钢绳挂圈,转把右侧内腔插配有定位圈,该定位圈的右端与钢绳挂圈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的转动运行;定位圈右侧面上制有锯齿块,连接套中间制有隔环,隔环右侧面上制有凸起的定位齿,且定位齿与锯齿块咬合,并控制定位圈转动运行时的定位;定位圈与钢绳挂圈之间配装有梯形弹簧,并控制定位圈运行时的复位;转把内配有扭簧,该扭簧与钢绳挂圈配合,并控制转把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转把套上的方格形花纹增大了与手之间的磨擦力,锥形握柄外形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抓握时手感舒适;转把套与转把采用凹凸槽配方式,两者配装牢靠,受力均衡,使用寿命长;配置左右限位,直接将连接套与固定架合于一体,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靠,拆装快捷;设计具有斜度咬合结构的定位圈和连接套,确保定位圈转动运行时可控性和直观性,并实现变档的精确定位,提高了实际使用效果;中间套装梯形弹簧,实现定位圈运行时的及时复位,即确保定位圈转动运行时的可靠性及变档操作时的稳定性;在钢绳挂圈设置圈状钢绳旋转槽,实现钢绳伸缩时的大周径操作,避免钢绳的折断,提高钢绳的使用寿命;头部有调节螺纹用于与微调螺钉配合,头部与内径轴向不平行,成一定角度,有利于减小钢绳传动时的磨擦力,且便于与线管衔接;盖壳外形用曲线条设计,外形美观;弹簧与微调螺钉、微调螺钉套配合,主要用于防止微调螺钉与固定架牙纹间配合松动,同时还可提高微调时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三维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转把套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a是图5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转把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6a是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7是图4中连接套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7a是图7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定位圈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8a是图8的仰视示意图;
图8b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4中扭簧的纵向示意图;
图9a是图9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梯形弹簧的纵向放置示意图;
图10a是图10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固定片的平放示意图;
图11a是图11的俯视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4中钢绳挂圈的平放示意图;
图12a是图12的仰视示意图;
图12b是图12中A-A方向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固定架的纵向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3a是图13的左视示意图;
图13b是图13中A-A方向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图4中盖壳的纵向放置示意图;
图14a是图14的右视示意图;
图15是图4中透视窗的纵向放置示意图;
图15a是图15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4中贴膜标签的平放示意图;
图17是图4中钢绳槽件的平放示意图;
图17a是图17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7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转把套1,条槽1a,方格形花纹1b,套皮1c,锥形握柄1d,转把2,右侧内腔2a,棱块2b,连接套3,隔环3a,左限位环3b,右限位环3c,过渡环3d,定位圈4,锯齿块4a,驱动块4b,输出块4c,压簧槽4d,扭簧5,梯形弹簧6,固定片7,钢绳挂圈8,圆环体8a,行程控制凸台8b,钢绳头部放置槽8c,固定架9,弯头体9a,盖壳10,透视窗11,贴膜标签12,钢绳槽件13,微调螺钉套14,微调弹簧15,微调螺钉16,转把固定圈17,螺钉18,钢绳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包括有转把2、固定架9及与车架把横管套配固定的连接套3;连接套3左侧外圈与转把2套配,连接套3的右侧外圈与固定架9套配;固定架9一端制有中间穿配钢绳19的弯头体9a;固定架9左侧内嵌配有与钢绳19捆卷配合的钢绳挂圈8,转把2右侧内腔2a插配有定位圈4,该定位圈4的右端与钢绳挂圈8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8的转动运行;定位圈4右侧面上制有锯齿块4a,连接套3中间制有隔环3a,隔环3a右侧面上制有凸起的定位齿,且定位齿与锯齿块4a咬合,并控制定位圈4转动运行时的定位;定位圈4与钢绳挂圈8之间配装有梯形弹簧6,并控制定位圈4运行时的复位;转把2内配有扭簧5,该扭簧5与钢绳挂圈8配合,并控制转把2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
转把2右侧内腔2a端壁与连接套3的隔环3a左面抵触;连接套3左右侧端头分别制有上凸的左限位环3b和右限位环3c,左限位环3b与转把2左端倒扣配合。
定位圈4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驱动块4b,转把2右侧内腔2a制有插槽体,插槽体与驱动块4b配合,并实现转把2带动定位圈4的转动运行;定位圈4外圈面向右侧制有凸起的输出块4c,钢绳挂圈8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圆环体8a,输出块4c能与该圆环体8a配合,并带动钢绳挂圈8的转动运行。
钢绳挂圈8左侧面制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内贴配有固定片7,且该固定片7左侧面与梯形弹簧6小端贴配。
连接套3位于隔环3a右侧制有一截过渡环3d,该过渡环3d的外圈与定位圈4内孔套接,过渡环3d的右侧端环面能与固定片7左侧面抵触配合,并控制固定片7的轴向位移限位;钢绳挂圈8中间制有内孔,并与连接套3位于过渡环3d右端的轴环套配。
定位圈4右侧制有压簧槽4d,该压簧槽4d与梯形压簧6大端嵌扣;钢绳挂圈8上有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8c,且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8c均与钢绳19配合;钢绳挂圈8右侧制有行程控制凸台8b,其与固定架9左侧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8的转动行程限位。
扭簧5上带有折弯扣位,转把5内制有弹簧槽,且弹簧槽与该折弯扣位配合;弹簧槽内制有转把凸点,且转把凸点与扭簧5中间内孔配合。
固定架9中间内孔中间位制有倒扣位,并与连接套3的右限位环3c倒扣配合;固定架9中间内孔右侧部嵌配有转把固定圈17,转把固定圈17一端上配装有螺钉18,且该螺钉18还与固定架9穿配连接,并控制固定架9的固定。
固定架9弯头体9a中间嵌配有钢绳槽件13,且该钢绳槽件13与钢绳19滑动配合;固定架9一侧面配装有盖壳10,该盖壳10内面设有二个凸台体,并能与钢绳槽件13压紧配套。
固定架9弯头体9a出口端面配装有微调螺钉套14,该微调螺钉套14内穿配有微调螺钉16,且该微调螺钉16与弯头体9a出口端内孔螺纹连接;微调螺钉套14内嵌配有微调弹簧15,且该微调弹簧15还套装于微调螺钉16外圈,并防止微调螺钉16的连接松动。
微调螺钉套14端面制有凸点,该凸点与弯头体9a出口端面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套14的定位调节;微调螺钉16头端外圈表面制有直条体,直条体与微调螺钉套14头部内孔插扣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16在微调螺钉套14内的转动;微调螺钉16头端内孔制有圆孔槽,且该圆孔槽与外部的线管衔接。
转把2左侧外圈套配有转把套1,该转把套1的左侧配有与人手直接接触的锥形握柄1d,该锥形握柄1d外表套配有表面配有套皮1c,且套皮1c的外表制有方格形花纹1b;转把2左侧外圈面制有至少五个凸起的棱块2b,相应地,转把套1内孔壁面制有内凹的条槽1a,且条槽1a与棱块2b插扣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元件的功能及设计原理如下所述:
1、转把套1,属手握装置;如图5、图5a所示,转把套1与手直接接触,套皮1c上的方格形花纹1b增大了与手之间的磨擦力,锥形握柄1d的锥形波浪曲线外形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抓握时手感舒适,转把套1内有条状凹槽八个及内凹形状,主要用于与转把2外形衔接,转把套1主要发挥其驱动作用。
2、转把2,属手握传动装置;如图6、图6a所示,转把2与手间接接触,此件起到支撑衔接的作用,转把2开口处内侧有凸点及凹槽,主要用于力的驱动作用,内侧还设有扭簧5凸点装置;其内孔主要用于与连接套3配合。
3、连接套3,属惯穿连接装置;如图7、图7a所示,连接套3两端均带有左右限位位3b,3c,用于与转把2及固定架9间的衔接作用;中间隔环3a一侧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定位齿,定位齿两面均有斜度,便于控制变速手感轻重;中间部位设有4个弹性扣位,用于控制固定片7及梯形压簧6;内孔用于与车架把横管配合;中间隔环3a上的小圆孔用于装配时作定位用。
4、定位圈4,属定位装置;如图8、图8a和图8b所示,定位圈4上有均匀三等分布的锯齿块4a,也可以是3列齿3等分布,此处齿形两面均有斜度,且斜度大小不同,主要用与连接套3上定位齿咬合,达到变档定位效果;内孔与连接套3配合;锯齿块4a相对端面有一圆形弹簧槽,用于与梯形压簧6配合,当连接套3上的定位齿将定位圈4顶起后,梯形压簧6将定位圈4复位,如此反复;定位圈4圆周侧面处有驱动块4b和输出块4c,驱动块4b用于与转把2开口内侧凹槽配合,由转把2带动其旋转,输出块4c与钢绳挂圈8接触,推动钢绳挂圈8旋转;连接套3过渡环3a用于控制固定片7轴向活动间隙。
5、复位扭簧5,属复位装置;如图9、图9a所示,主要作用是在转把2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也使得在转动时增加弹性手感的效果;扭簧5上带有折弯扣位,用于与转把5弹簧槽间的配合;扭簧5中间内孔用于与转把5弹簧槽凸点处的配合。
6、梯形压簧6,属复位装置;如图10、图10a所示,主要用于定位圈4被定位齿顶起后再复位的作用;梯形压簧6大端作用于定位圈4压簧槽4d内,小端作用于固定片7上;梯形压簧6中间内孔与连接套3过渡环3a配合。
7、固定片7,属固定装置;如图11、图11a所示,主要用于固定梯形压簧6和定位圈4于连接套3上;中间内孔与连接套3配合,外径与钢绳挂圈8配合。
8、钢绳挂圈8,属带动钢绳旋转装置;如图12、图12a和图12b所示,钢绳挂圈8上有圆环体8a主要用于与定位圈4接触,由定位圈4输出块4c带动其旋转;钢绳挂圈8上有钢绳孔及钢绳头部放置槽8c,主要用于与钢绳19配合;钢绳挂圈8上有行程控制凸台8b,主要与固定架9配合来控制转把2总体旋转行程;钢绳挂圈8一面设有圆形凹槽用于与固定片7的定位及衔接;中间内孔与连接套3配合。
9、固定架9,属整体固定装置;如图13、图13a和图13b所示,主要用于与其它各零件衔接的主体;设有钢绳19走线槽固定点,转动行程控制点,还设有与盖壳10相配合的扣位,固定架9内孔内端边缘有与连接套3衔接的倒扣位,内孔外端处设有转把固定圈17放置凹槽及锁紧螺钉孔;内孔与车架把横管配合;头部有调节螺纹用于与微调螺钉16配合,头部与内径轴向不平行,成一定角度,有利于减小钢绳19传动时的磨擦力,且便于与线管衔接。
10、盖壳10,属装饰保护装置;如图14、图14a所示,盖壳10上设有凸点可与固定架9衔接,连接紧密牢靠;盖壳10内设有二个凸台用于控制固定架9上钢绳槽件13的松脱;盖壳10上设有一异形缺口用于与透视窗11配合衔接成一整体,其内设有3个扣位;盖壳10外形用曲线条设计,外形美观。
11、透视窗11,属显示装置;如图15、图15a所示,此为透明件,料件上设有三个凸点与盖壳10衔接配合成一整体,内侧设有一异形凹槽用于粘贴标签。
12、贴膜标签12,属装饰显示装置;如图16所示,标签上留有一窗口用于显示数字;主要用于与透视窗11内侧的异形凹槽粘合,并与盖壳10整体衔接搭配更显美观。
13、钢绳槽件13,属走线装置;如图17、图17a所示,料件上设有一弧形走线槽用于与钢绳19接触,减小与钢绳19间磨擦力;另外,料件上还设有两小凹槽用于与固定架9及盖壳10衔接配合。
14、微调螺钉套14,属微调装置;套外圈设有条行花纹,用于增大与手之间的磨擦力,便于旋转调节;内孔与微调螺钉16配合,小端面设有4个凸点,用于与固定架9头部处小凹槽的配合,凸点主要起到定位调节的作用;大端部位设有圆形槽孔,槽孔内设有4条竖槽,主要用于与微调螺钉16头部滑动配合。
15、微调弹簧15,属防松装置;弹簧内孔与微调螺钉16配合,外径与微调螺钉套14配合,主要用于防止微调螺钉16与固定架9牙纹间配合松动,同时还可提高微调时的手感。
16、微调螺钉16,属微调装置;主要用于调整钢绳线的松紧,牙纹处与固定架9头部牙纹配合。微调螺钉16头部有一圆孔槽用于与线管衔接,头部的4条凸台用于与微调螺钉套14配合,并由塑料套带动其旋转。
17、转把固定圈17,属固定装置;其外形用于与固定架9相对应凹槽配合,其侧面有螺纹孔用于与螺钉18锁紧配合;内孔与车架把横管配合;其一端有切槽开口,便于能锁紧固定。
18、螺钉18,属锁紧装置;与固定架9及转把固定圈17配合,达到锁紧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转把套上的方格形花纹增大了与手之间的磨擦力,锥形握柄外形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抓握时手感舒适;转把套与转把采用凹凸槽配方式,两者配装牢靠,受力均衡,使用寿命长;配置左右限位,直接将连接套与固定架合于一体,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靠,拆装快捷;设计具有斜度咬合结构的定位圈和连接套,确保定位圈转动运行时可控性和直观性,并实现变档的精确定位,提高了实际使用效果;中间套装梯形弹簧,实现定位圈运行时的及时复位,即确保定位圈转动运行时的可靠性及变档操作时的稳定性;在钢绳挂圈设置圈状钢绳旋转槽,实现钢绳伸缩时的大周径操作,避免钢绳的折断,提高钢绳的使用寿命;头部有调节螺纹用于与微调螺钉配合,头部与内径轴向不平行,成一定角度,有利于减小钢绳传动时的磨擦力,且便于与线管衔接;盖壳外形用曲线条设计,外形美观;弹簧与微调螺钉、微调螺钉套配合,主要用于防止微调螺钉与固定架牙纹间配合松动,同时还可提高微调时的手感。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包括有转把(2)、固定架(9)及与车架把横管套配固定的连接套(3);所述的连接套(3)左侧外圈与转把(2)套配,连接套(3)的右侧外圈与所述的固定架(9)套配;所述的固定架(9)一端制有中间穿配钢绳(19)的弯头体(9a);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9)左侧内嵌配有与钢绳(19)捆卷配合的钢绳挂圈(8),所述的转把(2)右侧内腔(2a)插配有定位圈(4),该定位圈(4)的右端与所述的钢绳挂圈(8)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8)的转动运行;所述的定位圈(4)右侧面上制有锯齿块(4a),所述的连接套(3)中间制有隔环(3a),所述的隔环(3a)右侧面上制有凸起的定位齿,且定位齿与所述的锯齿块(4a)咬合,并控制定位圈(4)转动运行时的定位;所述的定位圈(4)与钢绳挂圈(8)之间配装有梯形弹簧(6),并控制定位圈(4)运行时的复位;所述的转把(2)内配有扭簧(5),该扭簧(5)与所述的钢绳挂圈(8)配合,并控制转把(2)转动时过移量的回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把(2)右侧内腔(2a)端壁与连接套(3)的隔环(3a)左面抵触;所述的连接套(3)左右侧端头分别制有上凸的左限位环(3b)和右限位环(3c),左限位环(3b)与所述的转把(2)左端倒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圈(4)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驱动块(4b),所述的转把(2)右侧内腔(2a)制有插槽体,插槽体与所述的驱动块(4b)配合,并实现转把(2)带动定位圈(4)的转动运行;所述的定位圈(4)外圈面向右侧制有凸起的输出块(4c),所述的钢绳挂圈(8)外圈面向外制有凸起的圆环体(8a),所述的输出块(4c)能与该圆环体(8a)配合,并带动钢绳挂圈(8)的转动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绳挂圈(8)左侧面制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内贴配有固定片(7),且该固定片(7)左侧面与所述的梯形弹簧(6)小端贴配;
所述的连接套(3)位于隔环(3a)右侧制有一截过渡环(3d),该过渡环(3d)的外圈与定位圈(4)内孔套接,过渡环(3d)的右侧端环面能与固定片(7)左侧面抵触配合,并控制固定片(7)的轴向位移限位;所述的钢绳挂圈(8)中间制有内孔,并与连接套(3)位于过渡环(3d)右端的轴环套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圈(4)右侧制有压簧槽(4d),该压簧槽(4d)与梯形压簧(6)大端嵌扣;所述的钢绳挂圈(8)上有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4f),且钢绳孔和钢绳头部放置槽(4f)均与所述的钢绳(19)配合;所述的钢绳挂圈(8)右侧制有行程控制凸台(8b),其与固定架(9)左侧配合,并控制钢绳挂圈(8)的转动行程限位;
所述的扭簧(5)上带有折弯扣位,所述的转把(5)内制有弹簧槽,且弹簧槽与该折弯扣位配合;所述的弹簧槽内制有转把凸点,且转把凸点与所述的扭簧(5)中间内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9)中间内孔中间位制有倒扣位,并与连接套(3)的右限位环(3c)倒扣配合;所述的固定架(9)中间内孔右侧部嵌配有转把固定圈(17),所述的转把固定圈(17)一端上配装有螺钉(18),且该螺钉(18)还与所述的固定架(9)穿配连接,并控制固定架(9)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9)弯头体(9a)中间嵌配有钢绳槽件(13),且该钢绳槽件(13)与所述的钢绳(19)滑动配合;所述的固定架(9)一侧面配装有盖壳(10),该盖壳(10)内面设有二个凸台体,并能与所述的钢绳槽件(13)压紧配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9)弯头体(9a)出口端面配装有微调螺钉套(14),该微调螺钉套(14)内穿配有微调螺钉(16),且该微调螺钉(16)与所述的弯头体(9a)出口端内孔螺纹连接;所述的微调螺钉套(14)内嵌配有微调弹簧(15),且该微调弹簧(15)还套装于微调螺钉(16)外圈,并防止微调螺钉(16)的连接松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微调螺钉套(14)端面制有凸点,该凸点与弯头体(9a)出口端面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套(14)的定位调节;所述的微调螺钉(16)头端外圈表面制有直条体,直条体与所述的微调螺钉套(14)头部内孔插扣配合,并控制微调螺钉(16)在微调螺钉套(14)内的转动;所述的微调螺钉(16)头端内孔制有圆孔槽,且该圆孔槽与外部的线管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转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把(2)左侧外圈套配有转把套(1),该转把套(1)的左侧配有与人手直接接触的锥形握柄(1d),该锥形握柄(1d)外表套配有表面配有套皮(1c),且套皮(1c)的外表制有方格形花纹(1b);所述的转把(2)左侧外圈面制有至少五个凸起的棱块(2b),相应地,所述的转把套(1)内孔壁面制有内凹的条槽(1a),且条槽(1a)与所述的棱块(2b)插扣配合。 
CN2011201009113U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1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09113U CN201961480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09113U CN201961480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1480U true CN201961480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091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1480U (zh) 2011-03-31 2011-03-31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14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120A (zh) * 2011-03-31 2011-08-31 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120A (zh) * 2011-03-31 2011-08-31 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5482B (zh) 具有可调整质量中心的口腔护理器具
CN201714944U (zh) 一种单向传动齿轮
CN203665405U (zh) 棘轮螺丝刀
KR101242711B1 (ko) 회전조작형 밴드 타이트너
US20120289380A1 (en) Multi-mode exercise bike
US7153133B1 (en) Disposable prophy angle for an electric tooth polisher
US9815269B2 (en) Integrated overprint colorful seal with multiple printing surfaces
CN201961480U (zh)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CN100377642C (zh) 旋转绕线轮的往复运动装置
CN102167120B (zh) 一种车用转把结构
CN103895449A (zh) 可移动轴心的自行车轮毂
KR100333137B1 (ko) 전동칫솔
CN108545138B (zh) 一种骑行姿态和行车方向易调整的自行车
CN111055627A (zh) 一种踏板组件、中央刹车系统以及医疗设备
CN103121493B (zh) 后变速器
CN208376929U (zh) 一种自行车自动升降脚撑
CN216674370U (zh) 一种快速拆装渔线轮
TWI290991B (en) A torque wrench
CN102050181B (zh) 电动自行车用仪表安装结构
KR101887762B1 (ko) 칫솔머리부가 회전 가능한 기능성 칫솔
KR200183429Y1 (ko) 전동칫솔
KR100887254B1 (ko) 자전거의 동력전달장치
CN202780983U (zh) T型接头
TWI737768B (zh) 自行車車輪固定裝置
KR200492449Y1 (ko) 스티어링휠 연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2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