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41643U -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 Google Patents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41643U
CN201941643U CN201120046238XU CN201120046238U CN201941643U CN 201941643 U CN201941643 U CN 201941643U CN 201120046238X U CN201120046238X U CN 201120046238XU CN 201120046238 U CN201120046238 U CN 201120046238U CN 201941643 U CN201941643 U CN 201941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hinged
opening
under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462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明惠
张江田
杨东平
武桂琴
李澍琴
冯国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462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41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41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416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该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设置在车厢上,车厢包括车厢支座、车厢底架、车厢侧门、以及与车厢底架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包括:双臂杆、第一单臂杆和第二单臂杆,自翻车的车厢底架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其中,当车厢底架处于水平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一摆角,使车厢侧门处于关闭状态;当车厢底架处于侧翻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二摆角,使车厢侧门处于开启状态。这种自翻车侧门开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卸货性能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翻车包括上述的自翻车的侧门开闭装置。

Description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背景技术
多年来,我国露天矿山运输矿石的自翻车(如KF-60型自翻车)的侧门开闭装置由折页、抑制肘、滚子、抑制弹簧、支承等构成,是控制侧门开闭的随动机构。车箱倾翻时,随着车箱倾翻,折页随之转动,抑制肘滚子进入折页曲面,使折页相对于车箱转动一个角度,车箱继续倾翻至45°时,滚子全部跑完折页曲面而进入折页根部,右侧折页全部打开,这时折页尾端与车箱底架上的止销接触,使右侧侧门板面和地板面同时与地面成45°夹角,以达到全部卸货。
这种现有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根据图纸要求,制造侧门时,各折页轴孔中心上下偏差不得超过2mm;与车厢底架组装后,5组折页孔同轴度为2mm。这5组折页为铸钢件,属于细长结构,长度达1553mm,形状复杂,每个折页相隔2800mm以上。车厢总装时,如果将侧门的5组折页与车厢底架5组折页轴承各自完成组装,要做到既保证同轴度又保证间距一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组装时,侧门折页难以装入相应的折页轴承内,或者即使装入,侧门翻转也不灵活,影响翻车性能。
另外,现有自翻车侧门全开角度较晚,卸货性能不佳,倾斜稳定性较差,可能导致整车倾翻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卸货性能不佳,倾斜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该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设置在自翻车的车厢上,车厢包括车厢支座、铰接在车厢支座上的车厢底架、铰接在车厢底架上的车厢侧门、以及与车厢底架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还包括:双臂杆,中部与车厢底架铰接;第一单臂杆,第一端与车厢支座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单臂杆,第一端与车厢侧门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车厢底架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其中,当车厢底架处于水平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一摆角,使车厢侧门处于关闭状态;当车厢底架处于侧翻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二摆角,使车厢侧门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第二单臂杆包括调节连杆和通过该调节连杆相连接的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分别与调节连杆的两端螺接其中,第一段杆体与车厢侧门铰接,第二段杆体与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
进一步地,第二段杆体的外端具有条形孔,第二段杆体通过穿设在条形孔内的连接件与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
进一步地,双臂杆呈菱形。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与车厢底架铰接。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车厢底架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翻车,该自翻车包括前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
进一步地,该自翻车具有两个相对的车厢侧门,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为两个,分别控制两个车厢侧门的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包括双臂杆、第一单臂杆和第二单臂杆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中,双臂杆中部与车厢底架铰接;第一单臂杆的第一端与车厢支座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单臂杆的第一端与车厢侧门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车厢底架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当车厢底架处于水平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一摆角,使车厢侧门处于关闭状态;当车厢底架处于侧翻位置时,双臂杆与车厢底架形成第二摆角,使,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卸货性能不佳,倾斜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结构简单,卸货性能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车厢侧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车厢侧门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车厢侧门开启后车厢底架继续翻转到最大翻转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的第二单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该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设置在自翻车的车厢上,车厢包括车厢支座10、铰接在车厢支座10上的车厢底架9、铰接在车厢底架9上的车厢侧门6、以及与车厢底架9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包括:双臂杆2,中部与车厢底架9铰接,优选地,双臂杆2呈菱形。这样的形状使得双臂杆2在摆动过程中不致碰到车厢底架9,增大了双臂杆2的摆动幅度,同时也增大它的强度;第一单臂杆3,第一端与车厢支座10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单臂杆5,第一端与车厢侧门6铰接,第二端与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车厢底架9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其中,当车厢底架9处于水平位置时,双臂杆2与车厢底架9形成第一摆角,使车厢侧门6处于关闭状态;当车厢底架9处于侧翻位置时,双臂杆2与车厢底架9形成第二摆角,使车厢侧门6处于开启状态。
图1示出了车厢底架9位于水平位置时,在车厢自重作用下,双臂杆2与车厢底架9形成第一摆角,第一单边臂杆3通过双臂杆2和第二单臂杆5关闭车厢侧门6,并使车厢侧门6保持抑制状态。
若自翻车向左侧翻转,由于车厢底架9与车厢支座10铰接,车厢底架9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抬起,并绕左侧翻转轴转动。此时,第一单边臂杆3旋动双臂杆2,双臂杆2带动第二单臂杆5放开车厢侧门6,在车厢侧门6的自重及负载的作用下,车厢侧门6开始打开。如图2所示,当车厢底架9处于侧翻位置时,双臂杆2与车厢底架9形成第二摆角,此时车厢侧门6完全打开。这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主要由双臂杆2、第一单臂杆3和第二单臂杆5构成,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制造和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由图4可以看出,第二单臂杆5包括调节连杆51和通过该调节连杆51相连接的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分别与调节连杆51的两端螺接,调节连杆51可以为两端带有螺纹的联轴器。其中,第一段杆体与车厢侧门6铰接,第二段杆体与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自翻车倾翻作业时,为了使不开启的车厢侧门保持正常关闭状态,需适当调整第二单边臂杆5的长度,以使车厢侧门6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旋动调节连杆51,可以方便的微调第二单边臂杆5的长度,满足上述要求。当车厢底架9处于侧翻位置时,如图3所示,双臂杆2与车厢底架9形成第二摆角,车厢底架9继续翻转,车厢侧门6与车厢底架9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第二单臂杆5的第二段杆体的外端具有条形孔52,第二段杆体通过穿设在条形孔52内的连接件4与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件4在条形孔52内继续移动,直到车厢底架9翻转到最大翻转位置。优选地,连接件4为轴销。车厢底架9在车厢侧门6开启后继续翻转,能够将货物轻松的从车厢上卸下,大大提高了自翻车的卸货效率。在此过程中另一车厢侧门一直保持抑制状态不变。
优选地,驱动机构为铰接在车厢底架气缸或液压油缸。
当货物卸完后,驱动机构为气缸时,排出气缸缸内的压缩空气,车厢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左侧第一单边臂杆3旋动双臂杆2,双臂杆2带动第二单边臂杆5,使车厢侧门6相对与卸货时相反的运动形式回到了直立位置。
由图1可以看出,该自翻车具有两个相对的车厢侧门6,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为两个,分别控制两个车厢侧门6的开闭。车箱若向相反的方向倾翻,其原理与上述相同。
该自翻车由于设置了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使得车厢侧门能够随着车厢的翻转自动的开放和关闭,实现了卸载的自动化,大大加快了运输过程中货物装卸的速度,省时省力,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设置在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上,所述车厢包括车厢支座(10)、铰接在所述车厢支座(10)上的车厢底架(9)、铰接在所述车厢底架(9)上的车厢侧门(6)、以及与所述车厢底架(9)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包括:
双臂杆(2),中部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第一单臂杆(3),第一端与所述车厢支座(10)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一端铰接;
第二单臂杆(5),第一端与所述车厢侧门(6)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车厢底架(9)具有水平位置,以及由所述驱动机构支撑的侧翻位置,其中,当所述车厢底架(9)处于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双臂杆(2)与所述车厢底架(9)形成第一摆角,使所述车厢侧门(6)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车厢底架(9)处于所述侧翻位置时,所述双臂杆(2)与所述车厢底架(9)形成第二摆角,使所述车厢侧门(6)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臂杆(5)包括调节连杆(51)和通过所述调节连杆(51)相连接的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所述第一段杆体和第二段杆体分别与所述调节连杆(51)的两端螺接,其中,所述第一段杆体与所述车厢侧门(6)铰接,所述第二段杆体与所述双臂杆(2)的第二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杆体的外端具有条形孔(52),所述第二段杆体通过穿设在所述条形孔(52)内的连接件(4)与所述双臂杆的第二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杆(2)呈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车厢底架(9)铰接。
7.一种自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翻车具有两个相对的车厢侧门(6),所述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为两个,分别控制所述两个车厢侧门(6)的开闭。
CN201120046238XU 2011-02-16 2011-02-16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1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6238XU CN201941643U (zh) 2011-02-16 2011-02-16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6238XU CN201941643U (zh) 2011-02-16 2011-02-16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41643U true CN201941643U (zh) 2011-08-24

Family

ID=4446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4623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1643U (zh) 2011-02-16 2011-02-16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416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579A (zh) * 2012-06-07 2012-09-19 哈尔滨双通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侧向自卸车开门装置及方法
CN102923141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宽轨气动自翻车
CN107128319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579A (zh) * 2012-06-07 2012-09-19 哈尔滨双通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侧向自卸车开门装置及方法
CN102923141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宽轨气动自翻车
CN107128319A (zh) * 2017-05-05 2017-09-05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0387U (zh) 铁路自翻车车厢端部连杆式侧门开闭装置
WO2013060189A1 (zh) 底门启闭机构、底门装置及底开门漏斗车
CN201358115Y (zh) 电梯门机的异步门刀
CN201941643U (zh) 自翻车的车厢侧门开闭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自翻车
CN204037562U (zh) 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系统
CN203306015U (zh) 一种铁路漏斗式货车底门开闭机构
CN205396239U (zh) 电动三轮车车厢安装结构
CN203698060U (zh) 一种自卸车货厢厢板的铰链启闭机构
CN109017851B (zh) 一种货车用顶盖开闭装置
CN104590292B (zh) 一种铁路货车开关门系统及其二级锁闭装置
CA3140930C (en) Bottom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hopper car
CN105501278A (zh) 货物拖车
CN211731365U (zh) 具有底门限位的漏斗车
CN101758830B (zh) 铁道自翻车侧门控制机构
CN201321099Y (zh) 货运自卸挂车
CN201347068Y (zh) 铁路自翻车侧门开闭装置
CN101612910A (zh) 侧卸车
CN204998537U (zh) 地铁机车通用型逃生系统
CN103303323A (zh) 一种铁路漏斗式货车底门开闭机构
CN216833646U (zh) 一种铁路货车底开门传动机构的限位装置
CN212124950U (zh) 侧翻半挂车多连杆自动开合装置
CN206766028U (zh)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CN205417718U (zh) 货物拖车
CN101734303A (zh) 货运自卸挂车
CN107128319A (zh) 一种自翻车侧门开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