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709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7094U
CN201937094U CN2010206112879U CN201020611287U CN201937094U CN 201937094 U CN201937094 U CN 201937094U CN 2010206112879 U CN2010206112879 U CN 2010206112879U CN 201020611287 U CN201020611287 U CN 201020611287U CN 201937094 U CN201937094 U CN 201937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electric connector
sidewall
terminal base
imaginary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12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12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37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7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70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下框,具有一底壁,自底壁上两相对侧延伸有相平行的侧壁;一端子座,设置于下框中,且位于二侧壁之间;至少二第一滑槽,开设于一侧壁上,且二第一滑槽位于一假想面两侧,假想面通过端子座中心且垂直侧壁,且第一滑槽的两端中,接近假想面的一端低于远离端子座的一端;至少一弹性体,设于底壁上;一上框,盖设于下框上,依弹性体的压缩复位,形成一高低运动行程;以及至少二第一传动机构,每一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第一传动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第一端的侧边枢接于上框,第二端穿过假想面,且第二端的侧边滑动地枢接于第一滑槽,并且第二端末设有一压接件,二第一传动机构的压接件恰以端子座为中心对称设置。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元件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集成电路的芯片元件制造完毕后,为了将制造过程中产生缺陷的所述芯片元件筛选出来,需要进行预烧测试。预烧测试通常借助测试电连接器将所述芯片元件组接于测试电路板上,接通电源并提高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存在缺陷的所述芯片元件尽快失效,以将其筛选出来,避免将存在隐患的所述芯片元件投入使用。
专利号为200720129339.3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用于测试所述芯片元件的电连接器,参见其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主要包括一座体、架设于所述座体上方的驱动件以及组装在所述座体中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座体中放置一所述芯片元件。所述座体包括呈框体结构的基座,组设于所述基座中的承载板、装于所述基座底部的底板以及用来卡扣所述芯片元件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下方设有弹簧。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下压位置时,所述二卡扣件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可将所述芯片元件放入所述座体或从中取出。当所述驱动件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弹簧弹性复位,从而所述卡扣件卡于所述芯片元件的表面。
这种测试电连接器的缺陷在于: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卡扣件下方,占据空间有限,因此所述弹簧需要选用小型弹簧,(1)所述小型弹簧的弹性复位使得所述卡扣件压制所述芯片元件,压制力不够,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芯片元件的瞬间接触断开;(2)在反复测试中,所述弹簧反复承受外力,容易失效;(3)所述弹簧的弹性复位使得所述卡扣件压制所述芯片元件,压制力不够,无法测试性能要求高、承压力要求大的所述芯片元件;(4)若需要达到比较大的压制力,选择多个所述小型弹簧,但是由于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卡扣件下方,占据空间有限,无法安置数量比较多的所述小型弹簧。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对芯片元件压制力,保持测试过程稳定电性接触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下框,具有一底壁,自所述底壁上两相对侧延伸有相平行的侧壁;一端子座,设置于所述下框中,且位于二所述侧壁之间,并显露于所述底壁上;至少二第一滑槽,每一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一所述侧壁上,且所述二第一滑槽位于一假想面两侧,所述假想面通过所述端子座中心且垂直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中,接近所述假想面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端子座的一端;至少一弹性体,设于所述底壁上,用于提供弹性抗压力;一上框,盖设于所述下框上,且向下抵靠所述弹性体,所述上框依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复位,形成一高低运动行程,所述上框设有一通孔对应所述端子座;以及至少二第一传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第一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边枢接于所述上框,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假想面,且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第二端末设有一压接件,所述二第一传动机构的所述压接件恰以所述端子座为中心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枢设于所述上框,且枢接于所述下框的所述第一滑槽,当所述弹性体推动所述上框向高位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臂的所述第一端向上运动,所述第二端驱动所述压接件在所述第一滑槽移动,且向下压制所述端子座,这样使得所述弹性体的弹力传递给所述压接件,增强对位于所述端子座上的所述芯片元件的压制力,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在测试所述芯片元件时,能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安装芯片元件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未放入芯片元件时的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4为上框处于低位时,图1所示电连接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上框处于高位时,图1所示电连接器压制芯片元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安装芯片元件的分解图;
图7为为上框处于高位时,图6所示电连接器压制芯片元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芯片元件100
下框1         底壁10            第一侧壁11
第二侧壁12    第三侧壁13        第四侧壁14
定位柱15
端子座2       第一滑槽31        第二滑槽32
第三滑槽33    第四滑槽34
弹性体4       上框5             顶墙50
通孔501       第一侧墙51        第二侧墙52
第一枢孔53a   第二枢孔53b       垂悬墙55
第一孔洞55a   第二孔洞55b       凹槽56
收容孔57
第一传动臂61  第一端61a        第二端61b
第二传动臂62  首端62a          尾端62b
压接件7、7’  压制件70         主体71
长孔72        第一长枢轴73a    第二长枢轴73b
压块74        短枢轴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用于测试芯片元件100,包括一下框1,设置于所述下框1中的一端子座2,开设于所述下框1的二第一滑槽31和二第二滑槽32,设于所述下框1上且用于提供弹性抗压力的多个弹性体4,盖设于所述下框1上的一上框5,所述上框5向下抵靠所述弹性体4且依其的压缩复位,形成一高低运动行程,以及二第一传动机构和二第二传动机构枢接于所述上框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槽31,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滑槽3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框1具有一底壁10,自所述底壁10上两相对侧延伸有相平行的一第一侧壁11和一第二侧壁12,以及相平行的一第三侧壁13和一第四侧壁14;所述底壁10上延伸设置多个定位柱15,所述定位柱15在所述第三、四侧壁13、14的相对外侧,所述定位柱15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体4。所述端子座2为对称结构,设置于所述下框1中,并显露于所述底壁10上。定义所述端子座2的纵中轴线和横中轴线的交点为所述端子座2的中心,通过所述端子座2中心且垂直所述第一、二侧壁11、12的面,定义为假想面;所述假想面对应所述第一、二侧壁11、12的线恰为所述第一、二侧壁11、12的中轴线。
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上各开设有一所述第一滑槽31、一所述第二滑槽32、一第三滑槽33和一第四滑槽34;每一所述第一滑槽31与一所述第三滑槽33匹配,每一所述第二滑槽32与一所述第四滑槽34匹配。
在同一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一、二滑槽31、32,位于所述假想面的两侧,相对于所在侧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槽31和所述第二滑槽32均呈弧形,且接近所述假想面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端子座2的一端。
在同一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三、四滑槽33、34,位于所述假想面的两侧,相对于所在侧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均由所在侧壁的边缘由上而下开设形成,且垂直于所述端子座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31或所述第二滑槽32的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框5具有顶墙50和与所述顶墙50连接的相平行的第一、二侧墙51、52;所述顶墙50上设有通孔501,对应于所述端子座2,且供所述芯片元件100穿过;所述顶墙50向下延伸两相对平行的垂悬墙55,一所述垂悬墙55对应所述第一侧墙51,一所述垂悬墙55对应所述第二侧墙52,且所述垂悬墙55对称设置用于枢接的一第一孔洞55a和一第二孔洞55b。所述第一、二侧墙51、52各对称设有一第一枢孔53a和一第二枢孔53b,所述第一枢孔53a与所述第一孔洞55a匹配,所述第二枢孔53b与所述第二孔洞55b匹配;所述第一、二侧墙51、52各设有二凹槽56,每一所述凹槽56对应一所述第三滑槽33或一所述第四滑槽34。所述上框5还设置多个收容孔57,用于收容所述定位柱15和所述弹性体4。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一传动臂61和与其连接的一压接件7,每一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二传动臂62和与其连接的一压接件7。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臂61和一所述第二传动臂62共同连接于一所述压接件7。所述二压接件7恰以所述端子座2为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臂61和所述第二传动臂62均为条片状,且为弧形。所述第一传动臂61设有相对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61a和第二端61b;所述第二传动臂62也设有相对的两端,分别定义为首端62a和尾端62b。
一所述第一端61a、一所述首端62a均通过一短枢轴9枢设于一所述第一枢孔53a和一所述第一孔洞55a,另一所述第一端61a、另一所述首端62a均通过一所述短枢轴9枢设于所述第二枢孔53b和一所述第二孔洞55b。每一所述第一传动臂61的所述第一端61a和所述第二端61b分别位于所述假想面两侧;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臂62的所述首端62a和所述尾端62b分别位于所述假想面两侧。
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压接件7具有一主体71,所述主体7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长孔72和位于其中的一长枢轴,定义二所述长枢轴分别为第一长枢轴73a和第二长枢轴73b。所述第一长枢轴73a先枢接于所述首端62a和所述第一端61a,再枢接于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所述第二长枢轴73b先枢接于所述尾端62b和所述第二端61b,再枢接于所述第一滑槽31和所述第二滑槽32。所述主体71弯折形成一压块74,用于压制所述端子座2。
如图3所示,未放入所述芯片元件100时,所述上框5未受到外在压力,所述弹性体4未被压缩,相对于所述端子座2,所述上框5位于高位,所述第二端61b和所述尾端62b靠近对应所述侧壁的中轴线,所述压块74自上方压制所述端子座2。
如图4所示,当所述上框5受到外力作用由高位向低位运动时,所述弹性体4受到压缩,所述第二端61b沿所述第一滑槽31朝远离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尾端62b沿所述第二滑槽32朝远离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的方向移动,而所述压制件7的所述第一长枢轴73a沿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向上移动,并越过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进入对应的所述凹槽56,导致所述压块74远离所述第一、二侧壁11、12的所述中轴线,且远离所述端子座5。此时,相对于所述端子座2,所述上框5位于低位,所述电连接器出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所述芯片元件100可以通过所述通孔501放入于所述端子座2上。
当所述芯片元件100放置完毕,施加于所述上框5的外力撤销,所述弹性体4复位并推动所述上框5由低位向高位运动。所述第一端61a随之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二端61b沿所述第一滑槽31朝靠近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首端62a亦随之向上运动,带动所述尾端62b沿所述第二滑槽32朝靠近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的方向移动。
随着所述上框5的所述凹槽56向上移动,所述压制件7的所述第一长枢轴73a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移动至最靠近所述端子座2的位置停止,如图5所示。所述压制件7的所述第二长枢轴73b沿所述第一滑槽31和所述第二滑槽32,移动至最靠近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的位置停止。所述压块74压制于所述芯片元件100的正上方,使得所述芯片元件100与所述端子座2压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如下优点:
(1)当所述弹性体4推动所述上框5向高位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端61a和所述首端62a向上运动,所述第二端61b驱动所述压接件7在所述第一滑槽31朝靠近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移动,所述尾端62b驱动所述压接件7在所述第二滑槽32朝靠近所在侧壁的中轴线移动,导致所述压块74向下压制所述端子座2,所述弹性体4的弹力传递给所述压块74,增强对位于所述端子座2上的所述芯片元件100的压制力,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在测试所述芯片元件100时,能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
(2)当所述第二长枢轴73b在所述第一滑槽31和所述第二滑槽32朝远离所述端子座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长枢轴73a在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内也朝远离所述端子座2的方向移动;这使得在所述电连接器在打开状态时,所述压接块74远离所述侧壁的中轴线,且远离所述端子座2,达到充分让位的目的,以利于所述芯片元件100的放入。
(3)所述第一端61a和所述首端62a利用所述短枢轴9枢设于一所述垂悬墙55和所述第一、二侧墙11、12之一,使得所述第一端61a和所述首端62a的移动限制于所述垂悬墙55和对应所述第一侧墙11或所述第二侧墙12之间,避免了干扰所述芯片元件100的放入。
(3)所述压接件7利用所述第一长枢轴73a枢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四滑槽33、34,利用所述第二长枢轴73b枢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二滑槽31、32,使得所述压接件7移动灵活。
(4)所述第一滑槽31和所述第二滑槽32为弧形,利于所述第二长枢轴73b的灵活移动。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点在于:(1)没有设置所述第三滑槽33和所述第四滑槽34。(2)每一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一所述第一传动臂61和与其固定结合的一所述压接件7’,所述压接件7’枢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31内;每一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一所述第二传动臂62和与其固定结合的一压制件70,所述压制件70枢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32内。且二所述压接件7’恰以所述端子座2为中心对称设置,二所述压制件70也恰以所述端子座2为中心对称设置。当所述电连接器处于压制所述芯片元件100状态时,所述压制件7’和所述压制件70同时压制所述芯片元件100。
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也能将所述弹性体4的弹力传递给所述压接件7’和所述压制件70,增强对位于所述端子座2上的所述芯片元件100压制力,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在测试所述芯片元件100时,能保持稳定的电性接触。
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压接件7亦为所述压制件70,两者为连接为一体。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可以做如下变通,比如所述第一传动臂61的构造与所述第二传动臂62的构造不一致,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31的构造与所述第二滑槽32的构造不一致,只要所述二压制件7’和所述二压制件70在所述上框5位于低位时能同时压制所述芯片元件100,且使得所述端子座2受力均匀,即可达到本创作预期的良好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因此,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框,具有一底壁,自所述底壁上两相对侧延伸有相平行的侧壁;
一端子座,设置于所述下框中,且位于所述二侧壁之间,并显露于所述底壁上;
至少二第一滑槽,每一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一所述侧壁上,且所述二第一滑槽位于一假想面两侧,所述假想面通过所述端子座中心且垂直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中,接近所述假想面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端子座的一端;
至少一弹性体,设于所述底壁上,用于提供弹性抗压力;
一上框,盖设于所述下框上,且向下抵靠所述弹性体,所述上框依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复位,形成一高低运动行程,所述上框设有一通孔对应所述端子座;以及
至少二第一传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第一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侧边枢接于所述上框,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假想面,且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第二端末设有一压接件,所述二第一传动机构的所述压接件恰以所述端子座为中心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二第二滑槽位于一所述假想面两侧,每一所述第二滑槽开设于一所述侧壁上,在同一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二滑槽分别在所述假想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中,接近所述假想面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端子座的一端;包括至少二第二传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具有一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二传动臂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所述首端的侧边枢接于所述上框,所述尾端穿过所述假想面且其侧边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并且所述尾端末设有一压制件,所述二第二传动机构的所述压制件恰以所述端子座为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和所述压制件连接为一体且具有一第一长枢轴,所述第一长枢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一所述第一传动臂和一所述第二传动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想面对应所述侧壁的线恰为其所述侧壁的中轴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二滑槽相对于所在侧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二第三滑槽,每一所述第三滑槽开设于一所述侧壁上,且二所述第三滑槽位于一假想面两侧,且所述压接件的侧边滑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三滑槽,当所述压接件在所述第一滑槽朝远离所述端子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压接件在所述第三滑槽内也朝远离所述端子座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垂直于所述端子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一端为由所在侧壁的边缘由上而下开设形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具有相平行的侧墙,所述侧墙上开设有至少二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对应一所述第三滑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具有顶墙,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顶墙上,自所述顶墙向下延伸两相平行的垂悬墙,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垂悬墙。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包括一主体和由所述主体弯折延伸形成一压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弧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短枢轴,用于枢接所述上框。
CN2010206112879U 2010-11-15 2010-11-15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12879U CN201937094U (zh) 2010-11-15 2010-11-1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12879U CN201937094U (zh) 2010-11-15 2010-11-1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7094U true CN201937094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128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7094U (zh) 2010-11-15 2010-11-1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70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771A (zh) * 2012-09-05 2014-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78568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六安力达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脱离的弹射插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771A (zh) * 2012-09-05 2014-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682771B (zh) * 2012-09-05 2016-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678568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六安力达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脱离的弹射插座
CN106785682B (zh) * 2016-12-22 2019-01-11 金超凡 一种自动脱离的弹射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31611B1 (ko) Lga 소켓용 장치
US6322384B1 (en) Electrical socket apparatus
CN201549643U (zh) 电连接器
US7214084B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US5989039A (en) Socket apparatus for testing package
CN201667414U (zh) 电连接器
CN201054407Y (zh) 电连接器
CN201937094U (zh) 电连接器
US7134892B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102480073B (zh) 改善结构的bga插座
CN201937121U (zh) 测试电连接器
CN101123336B (zh) 用于具有带完全球栅格兼容性的集成滑块的bga ic装置的老化插座
TW201524025A (zh) 半導體裝置檢查用插座裝置
CN201893475U (zh) 电连接器
US7165986B2 (en)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CN201498642U (zh) 电连接器
US8342870B2 (en) Burn-in-test socket incorporating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perfecting leveling of driving plate
CN208723156U (zh) 用于卡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及卡连接器
CN201044316Y (zh) 芯片连接器的限位机构
CN217561644U (zh) 一种新型线型探针测试结构
CN213134732U (zh) 一种手机连接器端子连续式冲压模具
CN2697652Y (zh) 同轴连接器
CN2435839Y (zh) 适合不同规格晶片的测试基座
CN218904247U (zh) 一种半自动压磁铁设备
CN201355664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