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5001U - 汽车发动机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发动机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5001U
CN201925001U CN2010206165912U CN201020616591U CN201925001U CN 201925001 U CN201925001 U CN 201925001U CN 2010206165912 U CN2010206165912 U CN 2010206165912U CN 201020616591 U CN201020616591 U CN 201020616591U CN 201925001 U CN201925001 U CN 201925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assembly
motor
automobile engine
assembly accord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65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高定伟
林文
贾素芬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65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5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5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50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变了发动机外附件的布置方式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该发动机总成的排气系统设于右侧,进气系统设于左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调整了发动机各外附件间的位置关系,它们分布合理,使整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能够多车型同步搭载,维修保养更加方便,维修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各种涡轮增压缸内的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Description

汽车发动机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发动机,具体地说,是改变了发动机外附件的布置方式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日益衰减,废弃物污染越发严重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降低车辆废气物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法规,且法规要求也日益严格。
随之全球汽车行业各车企之间的竞争加剧,其中,提高发动机性能,降低发动机排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已是各车企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是高性能小排量、低能耗低污染、结构紧凑的小型化发动机越来越受各车企追捧的原因之一,同时,发动机布置合理,紧凑,美观,维修保养方便,维修成本低等也是各车企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靓点。
现有发动机的外构件布置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各零部件间相互位置关系不够紧凑,各零部件布置不合理,发动机总成结构尺寸过大,体积过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以及机舱的布置、性能、美观性等,并且现有发动机难以满足同步搭载多款车型的要求,导致公司同一动力总成产品系列单一,平台化较差,成本高等。比如,当发动机总成搭载多款不同车型时,容易导致发动机机舱空间紧张。若针对不同车型,更改其机舱相关布置,则机舱更改频繁,直接影响整车车身结构安全;若机舱布置不变或更改较小,重点更改发动机相关布置,则发动机更改频繁,严重影响发动机性能。
2)现有发动机机舱管路布置不合理,导致发动机总成的进气、排气阻力增大,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变发动机外部构件间位置关系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各外附件布置合理,能够多车型同步搭载,维修保养更加方便,维修成本更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排气系统设于右侧,进气系统设于左侧。
进气系统左侧布置可利于整车中冷器中冷后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管路连接,缩短该管路距离,可降低进气压降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涡轮增压器设于发动机右端;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出气口的设置路径,为先经过发动机右后端、再经过变速器上端后接于整车中冷器。
增压出气口的上述布置方式,可使增压出气口连接管弯径增大,管路过渡平缓,可以降低增压后气体在该管内的流动阻力,并且该管路与整车中冷器连接管路距离较短,从而可降低涡轮增压器增压后进入整车中冷器的管路压力损失,大大提升发动机进气效率,提升了发动机性能指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废气出气端口为斜面法兰面结构。
该设计可增大排气管路接口处的弯径,可以使排气管路接口处过渡平缓,可有效降低排气背压,可显著提升功率,降低油耗;该设计也可缩短废气出气端口与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距离,可提高进入整车三元催化器的废气温度,利于整车三元催化器载体在高温环境中催化反应速度提高,进而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空调压缩机设于发动机左下方、发电机的正下方。
由于空调压缩机下部无任何零部件,在制冷过程中可以避免因空调压缩机工作而产生的水滴污染,同时该位置距整车冷凝器蒸发器最近,可以使整车制冷剂管路最短,降低制冷剂在管路内的流动阻力,同时可利于整车制冷剂管路布置,可提高整车空调制冷效率,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转向助力泵设于发动机右侧。
该位置距整车转向器最近,管路布置最短,油压损失最小,可提高转向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同时,该转向助力泵可以满足多款车同步使用,若因整车配置不同,选择不装转向助力泵时,发动机正时罩盖上预留有惰轮安装螺栓孔,只需更改惰轮的安装位置就可满足轮系的重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尺设于发动机的右前端,加机油口设于发动机的前顶端。
这种位置关系可利于检测、保养及更换机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滤清器设于发动机的左下端。
这样的位置关系可方便发动机机油滤芯的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冷却器布置在发动机左侧且位于机油滤清器的上方。
该位置靠近散热器风扇。在车辆行驶进风与散热器风扇双重作用下,有利于机油 冷却器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设于发动机左侧。
这样有利于发动机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管路与散热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限定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暖风进水管接口与暖风出水管接口设于发动机的右后端。
这样可利于暖风进出水管管路与整车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满足各项法规要求。
(2)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总成各外附件布置合理,整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
(3)能够满足多车型同步搭载的需要。
(4)发动机总成的整机布置更加合理、美观,结构更加紧凑,维修保养更加方便,维修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各种涡轮增压缸内的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图4分别是图1中发动机总成的的左侧、右侧、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增压器,2-转向助力泵,3-空调压缩机,4-发电机,5-进气歧管,6-机油尺,7-加注机油口,8-废气出气端口,9-正时罩盖,10-惰轮,11-机油滤清器, 12-冷却水进口,13-冷却水出口,14-机油冷却器,15-增压出气口,16-暖风进水管接口,17-暖风出水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图4所示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总成,其构件组成与现有产品相同,其区别于现有产品之处只在于其发动机的各外附件的布置方式发生了变化,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图4中所示,该发动机总成采用右侧排气系统、左侧进气系统的布置方式.左侧进气系统的布置方式可利于整车中冷器中冷后管路与发动机进气歧管5管路连接,缩短该管路距离,以降低进气压降损失。
涡轮增压器1设于发动机右端。
涡轮增压器1的增压出气口15的布置走向为先发动机右后端,后变速器上端,使涡轮增压器1增压出气口15连接管弯径增大,管路过渡平缓。
涡轮增压器1的废气出气端口8采用了斜面法兰面设计,增大了排气管路接口处的弯径,使排气管路接口处过渡平缓;并缩短了废气出气端口8与三元催化器之间的距离。
空调压缩机设于发动机左下方且位于发电机4的正下方,空调压缩机3下方无任何零部件。
转向助力泵2设于发动机右侧,该位置距整车转向器最近,管路布置最短。该转向助力泵2可以满足多款车同步使用,若因整车配置不同,选择不装转向助力泵2时,发动机正时罩盖9上预留有惰轮10安装螺栓孔,只需更改惰轮10的安装位置就可满足轮系的重新布置。
机油尺6设于发动机的右前端,加机油口7设于发动机的前顶端,机油滤清器11设于发动机的左下端。
机油冷却器14设于布置在发动机左侧,且位于机油滤清器11的上方,该位置靠 近散热器风扇。
冷却水进口12与冷却水出口13均设于发动机左侧,以利于发动机进水总管、出水总管管路与散热器连接。
暖风进水管接口16、暖风出水管接口17均设于发动机右后端,以利于暖风进出水管管路与整车连接。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它的排气系统设于右侧,进气系统设于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涡轮增压器设于发动机右端;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出气口的设置路径为先经过发动机右后端、再经过变速器上端后接于整车中冷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或进一步限定,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废气出气端口为斜面法兰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空调压缩机设于发动机左下方、发电机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转向助力泵设于发动机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尺设于发动机的右前端,加机油口设于发动机的前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滤清器设于发动机的左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机油冷却器布置在发动机左侧且位于机油滤清器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设于发动机左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暖风进水管接口与暖风出水管接口设于发动机的右后端。 
CN2010206165912U 2010-11-22 2010-11-22 汽车发动机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5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65912U CN201925001U (zh) 2010-11-22 2010-11-22 汽车发动机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65912U CN201925001U (zh) 2010-11-22 2010-11-22 汽车发动机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5001U true CN201925001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65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5001U (zh) 2010-11-22 2010-11-22 汽车发动机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50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8036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滤清器防护辅具
JP2020193592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ヒータコア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8036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滤清器防护辅具
JP2020193592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ヒータコア装置
JP7255356B2 (ja) 2019-05-28 2023-04-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ヒータコ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632A (zh) 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CN101666261A (zh) 一种车用双级中冷系统
CN101936212A (zh) 一种车用双级中冷装置
CN202338390U (zh) 内燃机
CN103603717A (zh) 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防爆柴油机
CN201925001U (zh) 汽车发动机总成
CN202756083U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103195610A (zh)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108317018B (zh) 气缸盖冷却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缸盖冷却系统
CN103711625A (zh)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3655407U (zh) 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防爆柴油机
CN203742766U (zh) 四驱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CN101353978A (zh) 一种车用复合散热器
CN202986802U (zh) 一种汽车冷却模块
CN110953083A (zh) 一种发动机直流冷却水流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643994B (zh) 一种车载发动机排气能量多级联合回收装置
CN200999646Y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装置
CN200988419Y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散热器总成
CN202081948U (zh) 汽车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0234850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高压油泵与真空泵的安装结构
CN205101152U (zh) 一种在节气门体前端集成水冷中冷器的塑料进气歧管
CN203626932U (zh) 发动机尾气换能装置
CN2586606Y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油箱
CN108644021B (zh) 一种车载发动机排气能量多级联合回收控制方法
CN201908715U (zh) 燃气发动机水冷增压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