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4774U -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4774U
CN201924774U CN2010206099732U CN201020609973U CN201924774U CN 201924774 U CN201924774 U CN 201924774U CN 2010206099732 U CN2010206099732 U CN 2010206099732U CN 201020609973 U CN201020609973 U CN 201020609973U CN 201924774 U CN201924774 U CN 201924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car body
glass window
chemically
intermedi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099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彦
杨爱莲
张方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099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4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4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47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采取特殊的复层玻璃窗结构,在增加抗冲击性能的同时取得较高的清晰度。即采取三层化学钢化玻璃加多层膜的复合结构,通过调整整体和部分膜的厚度以达到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应超高速行驶的要求。玻璃窗包括有安装于车体外板上的一复合夹层电热玻璃。从车体外侧到内侧,复合夹层电热玻璃依次地设置有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PVB保护膜、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中间有机膜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其中,在车体外板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的外侧,通过压板安装于车体外板。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高速行驶轨道车辆司机室的正面玻璃窗,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轨道车辆,如动车组、地铁和城市轻轨等,为保证和提高车辆司机驾驶时的清晰视野,均在司机室车体正面设置有便于观察路况的玻璃窗。
司机室正面玻璃窗一般采用有机玻璃、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等结构,目前一般时速轨道车辆(如地铁)用的司机室正面玻璃为厚度约12毫米左右的夹层电热玻璃,时速250公里/小时动车组采用的是厚度约为20毫米左右的复合夹层电热玻璃,而时速达350公里/小时的高速动车组采用的是厚度约为21毫米的复合夹层电热玻璃。
现有国内动车组的试验时速已达到420公里/小时,对此类超高速动车组的正面玻璃窗结构要求具备相当高的抗冲击性能和清晰度。
但是当玻璃抗冲击性能大幅提高时,必然会导致玻璃层加厚,做为司机室正面用于观察路况的主要途径,玻璃窗的光学性能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另外,为了适应车辆的超高速运行而需提高抗阻力特性,相应地车头结构变为更加地细长化,因此司机室正面玻璃窗的安装角度较为明显地减小,其玻璃弧度加大而进一步地加剧影响到司机室正面的采光性和视野清晰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采取特殊的复层玻璃窗结构,在增加抗冲击性能的同时取得较高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采取三层化学钢化玻璃加多层膜的复合结构,通过调整整体和部分膜的厚度以达到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应超高速行驶的要求。
另一设计目的是,提高玻璃窗安装结构的稳固性能,同时提高与车体表面的平整度以减小超高速行驶时的风阻。
设计目的还在于,实现较高的清晰度,并且满足各项超高速运营要求。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主要包括有,安装于车体外板上的一复合夹层电热玻璃。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从车体外侧到内侧,复合夹层电热玻璃依次地设置有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PVB保护膜、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中间有机膜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
其中,在车体外板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的外侧,通过压板安装于车体外板。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复层玻璃窗结构,包括有三层化学钢化玻璃和至少二层保护膜,因此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清晰度还未受到明显影响。
为保护车辆司机、防止因玻璃受到冲击、破碎而发生伤害事故,可在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内侧,贴附有一防飞溅保护膜。
为进一步地提高复层玻璃窗整体的抗冲击能力,所述中间有机膜的厚度可以设置为5.0-5.5毫米。
为提高复层玻璃窗整体的安装稳固性,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具有阶梯状态结构,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中间有机膜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的长度大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PVB保护膜;
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中间有机膜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的端部,嵌套于一U型的减震橡胶套中。
为减小车辆超高速时的风阻和提高车头外型的美观,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将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紧固于车体外板,压板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密封胶的外侧面相平齐。
更为优选的改进措施是,在中间有机膜中设置有加热电阻丝。
防飞溅保护膜的厚度设置为3.0-3.5毫米。
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厚度为20-28毫米。
综上内容,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特殊的复层结构取得较高的抗冲击性能,能够适用于420公里/小时的超高速行驶。
2、有效地提高玻璃窗安装结构的稳固性能,同时提高与车体表面的平整度以减小超 高速行驶时的风阻。
3、具备较高的清晰度,满足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各项运营要求。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PVB保护膜2,中间有机膜3,防飞溅保护膜4,密封胶5,压板6,车体外板7,减震橡胶套8,螺栓9,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包括有安装于车体外板7上的一复合夹层电热玻璃。其中,
从车体外侧到内侧,复合夹层电热玻璃依次地设置有多层部件,分别是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PVB保护膜2、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和防飞溅保护膜4。
在车体外板7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5。
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具有阶梯状态结构,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的长度大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PVB保护膜2。
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的端部,嵌套于一U型的减震橡胶套8中。
压板6通过螺栓9将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5紧固于车体外板7,压板6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密封胶5的外侧面相平齐。
中间有机膜3的厚度设置为5.32毫米,并且在中间有机膜3中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图中未示出)。
防飞溅保护膜4的厚度设置为3.22毫米。
综合地,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厚度为24毫米。

Claims (8)

1.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包括有安装于车体外板(7)上的一复合夹层电热玻璃,其特征在于:从车体外侧到内侧,复合夹层电热玻璃依次地设置有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PVB保护膜(2)、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
在车体外板(7)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5);
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5)的外侧,通过压板(6)安装于车体外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内侧,贴附有一防飞溅保护膜(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有机膜(3)的厚度设置为5.0-5.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具有阶梯状态结构,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的长度大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PVB保护膜(2);
第二层化学钢化玻璃(12)、中间有机膜(3)和第三层化学钢化玻璃(13)的端部,嵌套于一U型的减震橡胶套(8)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压板(6)通过螺栓(9)将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端部和密封胶(5)紧固于车体外板(7),压板(6)与第一层化学钢化玻璃(11)、密封胶(5)的外侧面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有机膜(3)中设置有加热电阻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 溅保护膜(4)的厚度设置为3.0-3.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复合夹层电热玻璃的厚度为20-28毫米。 
CN2010206099732U 2010-11-16 2010-11-16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4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99732U CN201924774U (zh) 2010-11-16 2010-11-16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99732U CN201924774U (zh) 2010-11-16 2010-11-16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4774U true CN201924774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0997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4774U (zh) 2010-11-16 2010-11-16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47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799A (zh) * 2014-02-24 2014-05-0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高速机车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2247A (zh) * 2014-10-28 2015-03-11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飞溅、防霜多功能复合玻璃
CN106863953A (zh) * 2017-02-28 2017-06-20 浙江飞越洁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799A (zh) * 2014-02-24 2014-05-0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高速机车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0799B (zh) * 2014-02-24 2016-08-1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高速机车挡风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US10375769B2 (en) 2014-02-24 2019-08-06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High-speed locomotive windshiel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4402247A (zh) * 2014-10-28 2015-03-11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飞溅、防霜多功能复合玻璃
CN106863953A (zh) * 2017-02-28 2017-06-20 浙江飞越洁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4563B2 (en) Transparent laminated glass and use thereof
CN201924774U (zh) 轨道车辆司机室正面玻璃窗
CN202952994U (zh) 高速动车组客室车窗结构
RU80143U1 (ru) Многослойное электрообогреваемое ветровое стекло
CN209989269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中空玻璃
CN202047711U (zh) 一种铁路车辆带式车窗
CN210591323U (zh) 隔音效果好的汽车玻璃
CN21168509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窗
CN201769420U (zh) 汽车防暴玻璃
CN111651095A (zh) 触摸屏的贴合结构
CN208529885U (zh) 轻量化夹层玻璃
CN208881751U (zh) 夹层发热玻璃及汽车车窗
CN218916096U (zh) 一种前风窗防护装置、前风窗及汽车
CN102896840B (zh) 一种应用于公路交通的钢化玻璃防眩板及其生产工艺
CN214659704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耐压玻璃
CN212921070U (zh) 一种汽车车窗用玻璃
CN220095790U (zh) 一种降噪隔热的车用夹层安全玻璃
CN213594061U (zh) 一种防紫外线双层亚克力车窗
CN112874272B (zh) 一种一体化玻璃
CN217374095U (zh) 一种夹层玻璃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1141266Y (zh) 一种机车门窗隔声降噪装置
CN202881861U (zh) 一种钢化玻璃防眩板
CN201678594U (zh) 一种汽车防弹防爆炸复合玻璃
CN217099628U (zh) 一种具备夹层挡叶结构的车载玻璃
CN208867847U (zh) 一种带有玻璃安装结构的汽车侧围后三角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