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3528U - 开顶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开顶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3528U
CN201923528U CN 201120057510 CN201120057510U CN201923528U CN 201923528 U CN201923528 U CN 201923528U CN 201120057510 CN201120057510 CN 201120057510 CN 201120057510 U CN201120057510 U CN 201120057510U CN 201923528 U CN201923528 U CN 201923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top block
tarpaulin
described end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0575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正华
章志军
陆新林
丁志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0575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3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3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35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顶部开口的一箱体以及遮蔽在所述开口上的一篷布,还包括依次连接传动的一控制机构、一传动轴以及一水平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水平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篷布包括相对的一活动端以及一固定端,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传动控制所述传动轴的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水平传动机构,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平移以实现所述篷布的启闭。该开顶集装箱通过顶部设置的封闭结构,只需对该封闭结构上的控制机构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控制篷布一端的滑动启闭,因此箱顶的打开及关闭操作极为简单易行,降低了操作时间,减少了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开顶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开顶集装箱。
背景技术
作为货运重要工具的集装箱,由于使用范围上的差异,其开门的位置往往会有所不同,例如顶部可打开的开顶集装箱,现有的开顶集装箱,根据可打开的顶部的结构的不同,通常又可分为硬开顶箱和软开顶箱。
现有的硬开顶箱,其顶部为整体钢结构,重量较重且开顶时需要借助铲车或吊车等特殊的专用工具,顶部打开及关闭的过程极为困难和繁琐。
而现有的软开顶箱,其顶部为篷布,在箱体顶部位于篷布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可拆卸的顶弓,用于支撑设位于箱体顶部的篷布。上述篷布的边沿一周设置有多个关封孔,箱体顶部的边沿一周设置有多个关封索圈,所述关封孔与所述关封索圈相对应适配。装卸完毕后需要关闭集装箱顶部时,必须先将所述关封孔对应在所述关封锁索圈上,然后再使用关封绳穿过所有的关封索圈。相对应地,箱体顶部打开时必须先解开穿在关封索圈中的关封绳,再进一步打开所述篷布,顶部打开及关闭的过程极为费时且繁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开顶集装箱所存在的顶部打开及关闭极为费时且繁琐不便的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顶部开口的一箱体以及遮蔽在所述开口上的一篷布,所述开顶集装箱还包括依次连接传动的一控制机构、一传动轴以及一水平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水平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篷布包括相对的一活动端以及一固定端,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传动控制所述传动轴的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水平传动机构,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平移以实现所述篷布的启闭。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开顶集装箱还包括间隔支撑连接在所述篷布下方的多个顶弓,所述顶弓包括连接于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下方的端部顶弓以及依次间隔向所述固定端排布的多个中间顶弓,所述篷布的活动端通过所述端部顶弓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顶弓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为滑块连接或滚轮连接。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底滑轮,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一顶滑轮,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以及一竖直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底滑轮以及所述顶滑轮以将所述底滑轮的转动传送到所述顶滑轮进而驱动所述传动轴。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操作手柄和/或一帽形六角头支座;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以通过人力转动驱动所述底滑轮;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或通过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以通过电动或气动工具操作驱动所述底滑轮。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为三角皮带、链条或蜗 轮蜗杆。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底滑轮包括底滑轮本体以及穿在所述底滑轮本体轴心上的底滑轮轴,所述底滑轮上还设置有一底滑轮调节机构,所述底滑轮调节机构包括:一底滑轮座,其包括一支撑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壁两侧的两连接板以及封闭在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底端的底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相连,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底滑轮定位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底滑轮调节通孔;一底滑轮调节螺孔,其开设在所述底滑轮轴的一端的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底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以及一底滑轮调节螺杆,其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所述底滑轮轴穿过所述底滑轮定位孔且所述底滑轮轴开设有底滑轮调节螺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底滑轮座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底滑轮轴的另一端套接有所述滑轮本体,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的螺纹端从所述底滑轮调节通孔穿入且与所述底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的卡止端卡止在所述底滑轮座的底板外侧,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旋动时拉动所述底滑轮轴沿着所述底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底滑轮的位置。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 一对传动滑轮,分别套接在所述传动轴的近两端处并被所述传动轴驱动转动;一对端部顶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对应所述篷布的活动端的一端的两侧;以及一对顶部传送带,连接位于箱体同一侧的所述端部顶滑轮以及所述传动滑轮,且被所述传动滑轮驱动转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顶部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顶部传送带转动时牵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以实现篷布的折叠开启或平展闭合。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顶部传送带为钢丝绳。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端部顶滑轮包括端部顶滑轮本体以及穿在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轴心上的端部顶滑轮轴,所述端部顶滑轮上还设置有一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包括:一呈盒状且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端部顶滑轮座,其外侧壁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端壁上开设有一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其开设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的一端的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以及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其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容置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的内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的螺纹端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穿入所述端部顶滑轮座内部且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的卡止端卡止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的端壁外侧,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旋动时拉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沿着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端部顶滑轮的位置。
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所述篷布上间隔镶嵌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着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顶部的封闭结构为依次连接传动的控制机构、传动轴、水平传动机构以及一端可滑动启闭的篷布,且篷布一端的启闭动作只需通过对该控制机构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从而使得开顶集装箱的顶部打开及关闭操作极为简单易行,降低了操作时间,减少了运输成本。并且,还可以通过在篷布上设置加强板,使得篷布折叠后更加规则、紧凑。进一步地,控制机构以及水平传动机构上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调节机构,以随时调整控制机构以及水平传动机构的不适应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除去箱体且篷布关闭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上的底滑轮、操作手柄以及底滑轮调节机构连接后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上的帽形六角头支座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上的帽形六角头支座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上的底滑轮、操作手柄、底滑轮调节机构以及帽形六角头支座连接后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处于篷布闭合状态时除去箱体及篷布后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处于篷布开启状态时除去箱体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包括一箱体1、一篷布2、一控制机构4、一传动轴5以及一水平传动机构6,还可以包括多个顶弓3。
所述箱体1为一普通的开顶集装箱上的箱体结构,其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箱体1包括位于顶部两侧的两顶侧梁11以及位于底部两侧的两底侧梁12。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13所示,所述篷布2遮蔽在所述箱体1的开口上,所述篷布2包括相对的一活动端21以及一固定端22,所述活动端21可滑动开启,所述固定端22可相对所述箱体1固定。所述篷布2上可间隔镶嵌多个加强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加强板可为钢板,所述加强板可沿着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各加强板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这样设置加强板不但使得篷布2仍能保持足够的弯曲和弯折能力,而且篷布2折叠时更加规则、紧凑。
请参阅图1至图3、图9以及图13所示,所述多个顶弓3间隔支撑连接在所述篷布2的下方,所述顶弓3可包括连接于所述篷布1的活动端21下方的端部顶弓31以及依次间隔向所述固定端22排布多个中间顶弓32。
请参阅图1至图3、图5至图9以及图13所示,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一底滑轮41、一顶滑轮43以及一竖直传送装置44,还可以包括一底滑轮调节机构45、一操作手柄46以及一帽形六角头支座47。
所述底滑轮4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底部,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为图1中所示的连接在所述底侧梁12上,所述底滑轮41包括底滑轮本体411以及穿在所述底滑轮本体411的轴心上的底滑轮轴412。
所述顶滑轮43可设置在所述箱体1后端,且位于所述顶侧梁11的外侧。
所述竖直传送装置44连接所述底滑轮41以及所述顶滑轮43,以将所述底滑轮41的转动传送到所述顶滑轮43,所述竖直传送装置44可为三角皮带、链条或蜗轮蜗杆。
所述底滑轮调节机构45设置在所述底滑轮41上,所述底滑轮调节机构45包括一底滑轮座451、一底滑轮调节螺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一底滑轮调节螺杆453。
所述底滑轮座451包括一支撑板451a、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壁两侧的两连接板451b以及封闭在所述支撑板451a和连接板451b底端的底板451c,所述两连接板451b分别与所述箱体1相连,所述支撑板451a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底滑轮定位孔4511,所述底板451c上开设有一底滑轮调节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底滑轮轴412穿过所述底滑轮定位孔4511。
所述底滑轮调节螺孔开设在所述底滑轮轴412的一端的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底滑轮定位孔4511的长度方向,所述底滑轮轴412开设有所述底滑轮调节螺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底滑轮座451与所述箱体1之间,所述底滑轮轴412的另一端套接有所述滑轮本体411。
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453的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所述螺纹端从所述底滑轮调节通孔穿入且与底滑轮轴412上的所述底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卡止端卡止在所述底滑轮座451的底板451c的外侧,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453旋动时拉动所述底滑轮轴412沿着所述底滑轮定位孔45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底滑轮41的位置。
所述操作手柄46连接在所述底滑轮41上,以通过人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驱动所述底滑轮41。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连接在所述底滑轮41上或通过所述操作手柄46连接在所述底滑轮41上,也就是说,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以及所述操作手柄46可同时设置也可二者择一设置(图8中所示为二者同时设置的情形)。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包括位于中间的六角连接台471以及对称连接在所述六角连接台471两侧的两固定臂472,所述六角连接台471可与电动或气动工具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两固定臂472可直接与所述底滑轮41相连或者通过所述操作手柄46连接在所述底滑轮41上。通过电动或气动工具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以驱动所述底滑轮41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3、图9以及图13所示,所述传动轴5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具体位置可位于所述箱体1对应于所述篷布2的固定端22的一端且沿着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还可以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贯穿所述两顶侧梁11的一端。所述控制机构4与所述传动轴5连接传动,以控制所述传动轴5正转或反转,所述控制结构4与所述传动轴5的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可如附图中所示,将所述顶滑轮43连接在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通过所述顶滑轮43驱动所述传动轴5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9至图13所示,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与所述传动轴5连接传动,以被所述传动轴5驱动,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通过所述端部顶弓31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相连接,所述中间顶弓32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滑动连接,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通过所述端部顶弓31带动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前后平移以实现所述篷布2的启闭。所述中间顶弓32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为滑块连接或滚轮连接。
所述水平传动机构6可包括一对传动滑轮61、一对端部顶滑轮62以及一对顶部传送带63,还可以包括一对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64。
所述一对传动滑轮61分别套接在所述传动轴5的近两端处,所述传动滑轮61被所述传动轴5驱动转动。
所述一对端部顶滑轮62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对应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的一端的两侧,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连接在所述顶侧梁11上,所述端部顶滑轮62包括端部顶滑轮本体621以及穿在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621的轴心上的端部顶滑轮轴622。
所述一对顶部传送带63分别连接位于所述箱体1同一侧的所述端部顶滑轮62以及所述传动滑轮61,所述顶部传送带63被所述传动滑轮61驱动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顶部传送带63可为钢丝绳。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端部顶弓31与所述顶部传送带63固定连接,所述顶部传送带63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牵动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以实现所述篷布2的折叠开启或平展闭合。
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64设置在所述端部顶滑轮62上,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64包括一端部顶滑轮座641、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643。
所述端部顶滑轮座641呈盒状且连接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端部顶滑轮座64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端部顶滑轮定位孔6411,端壁上开设有一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621容置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641的内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622的一端穿过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6411。
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开设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622的另一端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6411的长度方向。
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643的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所述螺纹端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穿入所述端部顶滑轮座641内部且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卡止端卡止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641的端壁外侧,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643旋动时拉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622沿着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64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端部顶滑轮62的位置。
当开顶集装箱运达目的地需装卸货物时,顺时针转动所述操作手柄46或者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以带动所述底滑轮41旋转,所述底滑轮41通过所述竖直传送装置44带动所述顶滑轮43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顶滑轮43的转动又带动所述传动轴5转动,所述传动轴5再通过所述两传动滑轮61带动所述两顶部传送带63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所述顶部传送带63相连的所述端部顶弓31连同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向靠近所述篷布2的固定端22的方向平移,因而所述篷布2折叠收拢,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端的开启(可参阅图13中所示),此时可从所述箱体1的内部装卸货物。当货物装卸完毕后,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操作手柄46或者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47,即可带动所述篷布2的活动端21向远离所诉固定端22的方向平移,因而所述篷布2拉伸平展,所述箱体1的顶部封闭(可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9中所示),此时可安全的进行运输。如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发现所述竖直传送装置44或所述顶部传送带63有松弛的现象,可分别旋动所述底滑轮调节机构45上的底滑轮调节螺杆453或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结构64上的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643,即可使得所述竖直传送装置44或所述顶部传送带63重新拉紧。
本实用新型的开顶集装箱顶部的封闭结构为依次连接传动的控制机构、传动轴、水平传动机构以及一端可滑动启闭的篷布,且篷布一端的启闭动作只需通过对该控制机构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从而使得开顶集装箱的顶部打开及关闭操作极为简单易行,降低了操作时间,减少了运输成本。并且,还可以通过在篷布上设置加强板,使得篷布折叠后更加规则、紧凑。进一步地,控制机构以及水平传动机构上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调节机构,以随时调整控制机构以及水平传动机构的不适应状况。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顶部开口的一箱体以及遮蔽在所述开口上的一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顶集装箱还包括依次连接传动的一控制机构、一传动轴以及一水平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以及所述水平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篷布包括相对的一活动端以及一固定端,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传动控制所述传动轴的正转或反转以驱动所述水平传动机构,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平移以实现所述篷布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顶集装箱还包括间隔支撑连接在所述篷布下方的多个顶弓,所述顶弓包括连接于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下方的端部顶弓以及依次间隔向所述固定端排布的多个中间顶弓,所述篷布的活动端通过所述端部顶弓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顶弓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为滑块连接或滚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一底滑轮,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
一顶滑轮,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以及
一竖直传送装置,连接所述底滑轮以及所述顶滑轮以将所述底滑轮的转动传送到所述顶滑轮进而驱动所述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操作手柄和/或一帽形六角头支座;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以通过人力转动驱动所述底滑轮;所述帽形六角头支座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或通过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在所述底滑轮上,以通过电动或气动工具操作驱动所述底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传送装置为三角皮带、链条或蜗轮蜗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滑轮包括底滑轮本体以及穿在所述底滑轮本体轴心上的底滑轮轴,所述底滑轮上还设置有一底滑轮调节机构,所述底滑轮调节机构包括:
一底滑轮座,其包括一支撑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壁两侧的两连接板以及封闭在所述支撑板和连接板底端的底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相连,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底滑轮定位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底滑轮调节通孔;
一底滑轮调节螺孔,其开设在所述底滑轮轴的一端的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底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以及
一底滑轮调节螺杆,其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
所述底滑轮轴穿过所述底滑轮定位孔且所述底滑轮轴开设有底滑轮调节螺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底滑轮座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底滑轮轴的另一端套接有所述滑轮本体,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的螺纹端从所述底滑轮调节通孔穿入且与所述底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的卡止端卡止在所述底滑轮座的底板外侧,所述底滑轮调节螺杆旋动时拉动所述底滑轮轴沿着所述底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底滑轮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 
一对传动滑轮,分别套接在所述传动轴的近两端处并被所述传动轴驱动转动;
一对端部顶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对应所述篷布的活动端的一端的两侧;以及
一对顶部传送带,连接位于箱体同一侧的所述端部顶滑轮以及所述传动滑轮,且被所述传动滑轮驱动转动;
所述篷布的活动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顶部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顶部传送带转动时牵动所述篷布的活动端以实现篷布的折叠开启或平展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传送带为钢丝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顶滑轮包括端部顶滑轮本体以及穿在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轴心上的端部顶滑轮轴,所述端部顶滑轮上还设置有一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机构包括:
一呈盒状且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端部顶滑轮座,其外侧壁上开设有一长圆形的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端壁上开设有一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
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其开设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的一端的近顶端处且平行于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以及
一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其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卡止端;
所述端部顶滑轮本体容置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的内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的螺纹端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通孔穿入所述端部顶滑轮座内部且与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孔相螺接,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的卡止端卡止在所述端部顶滑轮座的端壁外侧,所述端部顶滑轮调节螺杆旋动时拉动所述端部顶滑轮轴沿着所述端部顶滑轮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端部顶滑轮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上间隔镶嵌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着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CN 201120057510 2011-03-07 2011-03-07 开顶集装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3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057510 CN201923528U (zh) 2011-03-07 2011-03-07 开顶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057510 CN201923528U (zh) 2011-03-07 2011-03-07 开顶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3528U true CN201923528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7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057510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3528U (zh) 2011-03-07 2011-03-07 开顶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35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3350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软开顶集装箱
CN113353473A (zh) * 2021-06-29 2021-09-07 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车载用储存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3350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软开顶集装箱
CN113353473A (zh) * 2021-06-29 2021-09-07 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车载用储存仓
CN113353473B (zh) * 2021-06-29 2022-02-18 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车载用储存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0251C2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вагон с системой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скорости выгрузки
US6402224B1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covers to large containers
US9358988B2 (en) Automatic hopper car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CN106809655A (zh) 一种摇臂式自动装车机械手
CN206985215U (zh) 一种饲料袋装车码垛装置及系统
CN107128672B (zh) 一种上料翻转设备
CN201923528U (zh) 开顶集装箱
CN103097195A (zh) 运输或运送容器的覆盖物装置
EP2262677B1 (en) Method and transport frame for loading reels on ship
CN102730335B (zh) 轨道式移动密封内门多用途集装箱
CN102295111B (zh) 滑动顶槽式散货集装箱
RU177557U1 (ru) Кузов крытого грузовог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с открывающейся крышей
CN202704298U (zh) 轨道式移动密封内门多用途集装箱
NO128859B (zh)
CN202575127U (zh) 硬开顶集装箱
CN202193363U (zh) 集装箱及其底开门
US4338058A (en) Synchronized hopper gate
CN205023345U (zh) 一种行走平稳度较高的双轨穿梭车
CN209535081U (zh) 一种货运火车车厢顶盖的开合机构
AU2003200280B2 (en) Hatch Opening Mechanism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109625015A (zh) 一种滑升门铁路棚车及应用
CN111661495A (zh) 一种新型易装卸式物流货物仓储运输箱
CN106395282B (zh) 一种用于袋装货物叠装生产线上的对开门装置
KR200327916Y1 (ko) 탑차용 화물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