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6378U - 电动汽车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6378U
CN201916378U CN2010206789719U CN201020678971U CN201916378U CN 201916378 U CN201916378 U CN 201916378U CN 2010206789719 U CN2010206789719 U CN 2010206789719U CN 201020678971 U CN201020678971 U CN 201020678971U CN 201916378 U CN201916378 U CN 201916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hub
damping
isc
hub
drive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789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达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789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6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6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63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包括法兰盘、从动片、盘毂、减振盘和减振弹簧,法兰盘与从动片通过第一铆钉连接,盘毂由盘毂幅板和盘毂芯构成,盘毂幅板左侧的盘毂芯上套装有第一阻尼垫圈,盘毂幅板右侧的盘毂芯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装有第二阻尼垫圈、定位垫圈、蝶形弹簧和减振盘,从动片、盘毂幅板与减振盘在圆周方向上开有位置对应的长条孔,减振弹簧安装在长条孔内,从动片、盘毂和减振盘三者之间通过第二铆钉连接,盘毂能相对从动片和减振盘转动角度α。该实用新型能有效地消减变速器换挡冲击,减少传动系统振动对电动机的不利影响,提高电动机和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减振联轴器,用于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接。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接,一般采用刚性联轴器,因其不需要换挡,不存在换挡所带来的冲击振动,传动系统的振动对电动机的影响也不太明显。随着电动汽车理论的日渐丰富,变速器被自动换挡的两挡或多挡变速器取代,而换挡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而刚性联轴器无法吸收电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冲击;再则,传动系统本身的振动也会对电动机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降低电动机及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由于电动车的结构紧凑,各种型式的普通弹性联轴器因可靠性及轴向、径向尺寸等问题也不能直接选用。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联轴器,来有效地改善所联接两轴之间的冲击,传递运动和转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汽车联轴器,能有效地消减变速器换挡冲击,减少传动系统振动对电动机的不利影响,提高电动机和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包括法兰盘(1)、从动片(2)、盘毂(3)、减振盘(4)和减振弹簧(5),关键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右端向外延伸成一敞口(1a),所述敞口(1a)外缘带有与法兰盘(1)轴线垂直的外翻边(1b),所述法兰盘(1)的外翻边(1b)与从动片(2)通过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铆钉(9)连接;所述盘毂(3)由盘毂幅板(3a)和盘毂芯(3b)构成,所述盘毂幅板(3a)左侧的盘毂芯(3b)上套装有第一阻尼垫圈(6),所述第一阻尼垫圈(6)呈T形且左端外径小于右端外径,所述从动片(2)套装在所述第一阻尼垫圈(6)左端外圆周上且该从动片(2)的右端面压在第一阻尼垫圈(6)的台阶上;所述盘毂幅板(3a)右侧的盘毂芯(3b)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装有第二阻尼垫圈(7)、定位垫圈(10)、蝶形弹簧(8)和减振盘(4);所述从动片(2)、盘毂幅板(3a)与减振盘(4)在圆周方向上开有位置对应的长条孔,所述减振弹簧(5)安装在所述长条孔内,所述从动片(2)、盘毂(3)和减振盘(4)三者之间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第二铆钉(11)连接,所述盘毂(3)能相对从动片(2)和减振盘(4)转动角度α,且-14°≤α≤14°。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法兰盘套装在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盘毂套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在一起。当电动机运转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法兰盘同步转动,法兰盘带动与其铆接在一起的从动片一起转动,由于盘毂能相对从动片和减振盘转动一定的角度,从动片压迫减振弹簧,使减振弹簧推动盘毂转动,将动力传递给盘毂,最终传递输出到变速器上。从动片快速转动的冲击载荷由减震弹簧吸收,减振弹簧起到了缓冲转动冲击及避免扭转振动产生共振的作用;盘毂幅板右侧设置的定位垫圈对阻尼垫圈进行压紧定位,蝶形弹簧可调整阻尼垫圈的阻尼值,使产品的阻尼均匀稳定。
上述定位垫圈(10)的右端面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块(10a),所述凸块(10a)沿定位垫圈(10)的轴线延伸,该凸块(10a)穿过蝶形弹簧(8)的内孔并从减振盘(4)中伸出。
上述从动片(2)长条孔的外侧长边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一限位壁(2a),所述减振盘(4)长条孔的外侧长边也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二限位壁(4a),所述第一限位壁(2a)和第二限位壁(4a)构成“八”字形。
为了方便加工制造,上述盘毂幅板(3a)外圆周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弧形长缺口(3c),从动片(2)和减振盘(4)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圆孔。
上述法兰盘(1)的内孔为平键孔,所述盘毂(3)的内孔为花键孔。法兰盘通过平键孔套装在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盘毂通过花键孔套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盘毂设计成盘毂幅板和盘毂芯两部分,增大了减振弹簧的设计空间,可安装大刚度强韧性的减振弹簧,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起步更平顺,避免减振压缩变形、断裂损坏现象,以延长减振弹簧的使用寿命。
2)阻尼垫圈,增加了摩擦面积,磨损系数稳定,减振盘采用蝶形弹簧的变形原理对轴向零件的磨损间隙进行补偿,保证了阻尼更稳定,性能更优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合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巧妙构思,其结构简单可靠,能有效吸收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能量,减小电动汽车起动、制动、急加速、急减速等工况中的振动,避免因冲击对传动系统和电动机产生不利影响,减振性能优越,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为法兰盘、2为从动片、3为盘毂、4为减振盘、5为减振弹簧、6为第一阻尼垫圈、7为第二阻尼垫圈、8为蝶形弹簧、9为第一铆钉、10 为定位垫圈、11为第二铆钉、12为电动机输出轴、13为平键、14为变速器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由法兰盘1、从动片2、盘毂3、减振盘4和减振弹簧5组成。法兰盘1、从动片2、盘毂3和减振盘4均为圆盘结构且同轴安装。法兰盘1的内孔为平键孔,法兰盘1通过平键13套装在电动机输出轴12上;法兰盘1的右端向外延伸成一敞口1a,敞口1a外缘带有与法兰盘1轴线垂直的外翻边1b,法兰盘1的外翻边1b与从动片2之间通过第一铆钉9连接,第一铆钉9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盘毂3由盘毂幅板3a和盘毂芯3b构成,盘毂芯3b的内孔为花键孔,盘毂芯3b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14上,两者通过花键连接。盘毂幅板3a左侧的盘毂芯3b上套装有第一阻尼垫圈6,第一阻尼垫圈6呈T形且左端外径小于右端外径,从动片2套装在第一阻尼垫圈6左端外圆周上且该从动片2的右端面压在第一阻尼垫圈6的台阶上;盘毂幅板3a右侧的盘毂芯3b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装有第二阻尼垫圈7、定位垫圈10、蝶形弹簧8和减振盘4。从动片2、盘毂幅板3a与减振盘4在盘体上开有位置对应的四个长条孔,四个长条孔在从动片2、盘毂幅板3a与减振盘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其中心在三盘体的轴心线上。减振弹簧5安装在该长条孔内,从动片2、盘毂幅板3a和减振盘4之间通过减振弹簧5弹性连接。减振弹簧5位于第一阻尼垫圈6、第二阻尼垫圈7、定位垫圈10、蝶形弹簧8外侧的圆周上。
如图2所示,定位垫圈10的右端面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块10a,凸块10a沿定位垫圈10的轴线延伸,蝶形弹簧8的内径大于定位垫圈10的外径,定位垫圈10的凸块10a穿过蝶形弹簧8的内孔并从减振盘4中伸出。从动片2长条孔的外侧长边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一限位壁2a,减振盘4长条孔的外侧长边也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二限位壁4a,第一限位壁2a和第二限位壁4a的形状相同,方向相反,构成“八”字形对减振弹簧5进行限位。
如图1、2所示,从动片2、盘毂3和减振盘4三者之间第二铆钉11连接,第二铆钉11共四颗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盘毂幅板3a外圆周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弧形长缺口3c,以让开第二铆钉11并使盘毂3能相对从动片2和减振盘4转动角度α, -14°≤α≤14°。从动片2和减振盘4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圆孔,从动片2和减振盘4通过第二铆钉11固定连接。也可以在盘毂幅板3a的外圆周上对应第二铆钉11安装位置处开弧形长条孔对第二铆钉11让位同时保证同样的转动角度α。
变速器在自动换挡时,电动机停止工作切断动力,可平稳换挡。当换挡完成电动机会立即加电工作,此时因电动机加载的功率与车辆负荷可能不匹配,就会在传动系统中产生一定的机械冲击。因车辆负荷不断变化,变速器会频繁换挡以适应工况造成冲击频率很高,这种冲击因本联轴器的存在而被有效地消减,减轻其对传动系统及电动机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包括法兰盘(1)、从动片(2)、盘毂(3)、减振盘(4)和减振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右端向外延伸成一敞口(1a),所述敞口(1a)外缘带有与法兰盘(1)轴线垂直的外翻边(1b),所述法兰盘(1)的外翻边(1b)与从动片(2)通过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第一铆钉(9)连接;所述盘毂(3)由盘毂幅板(3a)和盘毂芯(3b)构成,所述盘毂幅板(3a)左侧的盘毂芯(3b)上套装有第一阻尼垫圈(6),所述第一阻尼垫圈(6)呈T形且左端外径小于右端外径,所述从动片(2)套装在所述第一阻尼垫圈(6)左端外圆周上且该从动片(2)的右端面压在第一阻尼垫圈(6)的台阶上;所述盘毂幅板(3a)右侧的盘毂芯(3b)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装有第二阻尼垫圈(7)、定位垫圈(10)、蝶形弹簧(8)和减振盘(4);所述从动片(2)、盘毂幅板(3a)与减振盘(4)在圆周方向上开有位置对应的长条孔,所述减振弹簧(5)安装在所述长条孔内,所述从动片(2)、盘毂(3)和减振盘(4)三者之间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第二铆钉(11)连接,所述盘毂(3)能相对从动片(2)和减振盘(4)转动角度α,且-14°≤α≤1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垫圈(10)的右端面设置有四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块(10a),所述凸块(10a)沿定位垫圈(10)的轴线延伸,该凸块(10a)穿过蝶形弹簧(8)的内孔并从减振盘(4)中伸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片(2)长条孔的外侧长边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一限位壁(2a),所述减振盘(4)长条孔的外侧长边也朝着与盘毂幅板(3a)相反的方向向外翻边成第二限位壁(4a),所述第一限位壁(2a)和第二限位壁(4a)构成“八”字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幅板(3a)外圆周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弧形长缺口(3c),从动片(2)和减振盘(4)上开有供第二铆钉(11)通过的圆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内孔为平键孔,所述盘毂(3)的内孔为花键孔。
CN2010206789719U 2010-12-24 2010-12-24 电动汽车联轴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6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89719U CN201916378U (zh) 2010-12-24 2010-12-24 电动汽车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89719U CN201916378U (zh) 2010-12-24 2010-12-24 电动汽车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6378U true CN201916378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1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7897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6378U (zh) 2010-12-24 2010-12-24 电动汽车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63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280A (zh) * 2010-12-24 2011-04-2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联轴器
CN102734383A (zh) * 2012-07-06 2012-10-17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减振器
CN110027814A (zh) * 2019-04-03 2019-07-19 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振法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280A (zh) * 2010-12-24 2011-04-2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联轴器
CN102032280B (zh) * 2010-12-24 2013-06-1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联轴器
CN102734383A (zh) * 2012-07-06 2012-10-17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减振器
CN110027814A (zh) * 2019-04-03 2019-07-19 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振法兰
CN110027814B (zh) * 2019-04-03 2024-01-26 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振法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2280B (zh) 减振联轴器
CN102575755A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2174949B (zh) 轴系扭振减振器
CN201916378U (zh) 电动汽车联轴器
US7886887B2 (en) Noise control using torsionally rigid damper stage
CN202833840U (zh) 一种离合器扭转减振机构
CN10585706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柔性传动系统
CN204553680U (zh) 飞轮减振器
CN212028426U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CN2056016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柔性传动系统
CN106609804A (zh) 一种新型矿用汽车弹性联轴器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CN101718315A (zh) 离心式吸振离合器
CN101539180A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207554695U (zh) 一种三质量飞轮
CN107255161B (zh) 一种减振可扩展盲螺线槽扭转缓冲传动装置
CN110230660A (zh) 减震装置及发动机系统
CN203962774U (zh)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CN215831046U (zh) 双质量飞轮及车辆
CN110966348B (zh) 一种采用双层减振弹簧的汽车双质量飞轮
CN201184390Y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209892691U (zh) 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
CN111350789B (zh) 减振装置
CN101428557A (zh) 一种车辆扭转减震装置
CN201013785Y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定扭矩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1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