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3477U - 一种电动燃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燃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3477U
CN201763477U CN2010202644833U CN201020264483U CN201763477U CN 201763477 U CN201763477 U CN 201763477U CN 2010202644833 U CN2010202644833 U CN 2010202644833U CN 201020264483 U CN201020264483 U CN 201020264483U CN 201763477 U CN201763477 U CN 20176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using
interface
electric fuel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4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秋虹
丁勇
杨安志
金吉刚
翟洪军
赵瑞坡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64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34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燃油泵,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存在的远端进油口工作位置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电动燃油泵,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具有能与发动机相联的进油嘴和出油嘴,壳体内设有吸油装置且该吸油装置与进油嘴和出油嘴相通,壳体上设有与该壳体内部空腔相通的油口一和油口二,油口一位于壳体侧部,油口二处连接有吸油管且吸油管的另一端处于远离壳体的位置,吸油管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定位件。本电动燃油泵通过吸油管自带的支架来实现该吸油管自身的位置的固定,使吸油管的外端口的位置不会随意改变,提高了整个电动燃油泵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燃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油泵,特别是一种安装在车辆油箱处的电动燃油泵。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燃油供给系统中,通常在油箱处布置有电动燃油泵。通常,燃油泵定位在油箱内的一侧,燃油泵由包括一个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吸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等组成。吸油泵位于进油管中,进油管的进口端位于壳体外侧,进油管的出口端与车辆发动机相联通,回油管的进口与发动机相连通,回油管的出口与进油管的进口处正对。
现有的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吸油泵动作,将油经进油管输送至发动机内,然后发动机内多余的油再由回油管输送至进油管处,使得过量的油能循环流动,从而充分利用。当然,在回油管处设有溢流阀,当油压过大时多余的油才会通过回油管。
但是,由于燃油泵布置在油箱的一侧,当车辆在上、下坡过程中燃油泵有可能无法正常供油。最终,导致车辆无法行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厂家在燃油泵上设置了两个吸油口,其中一个吸油口远离燃油泵的壳体,这种结构能够应用在一些金属油箱当中。但是,这种结构不适合非金属燃油箱使用,非金属的油箱是一次性成型的,内部的结构不能随意的添加和删减,非金属的油箱的内部缺少为远离壳体的吸油口提供固定的卡位结构。所以该装置应用在非金属燃油箱上时还存在着远端的吸油口位置不稳的缺陷,会导致整个燃油泵在汽车上下坡时工作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的电动燃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燃油泵,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具有能与发动机相联的进油嘴和出油嘴,壳体内设有吸油装置且该吸油装置与上述的进油嘴和出油嘴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该壳体内部空腔相通的油口一和油口二,油口一位于壳体侧部,油口二处连接有吸油管且吸油管的另一端处于远离壳体的位置,吸油管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定位件。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电动燃油泵设置在塑料油箱内部,通过油口一和油口二和油箱相通,油箱内的油液经油口一和油口二到达壳体内部的吸油装置,再经进油嘴到达发动机处,发动机处多余的油液经出油嘴回油至吸油装置,进而实现循环供油。本本电动燃油泵的油口二连接有吸油管且吸油管上设有定位件,这样使得油箱在倾斜时还能通过吸油管的外端口或油口一双重吸油,同时由于塑料油箱是采用注塑成型的,内部不能在后期随意添加吸油管的固定装置,本电动燃油泵通过吸油管自带的定位件来实现位置的固定,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中,所述的定位件为固连在壳体侧部的支架,上述的吸油管位于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吸油管的外部,将吸油管和壳体的位置固定,使吸油管不能在外力作用下改变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中,所述的吸油装置包括进油管、回油管和吸油泵,进油管的进口端一位于壳体内侧的底部,进油管的出口端一与进油嘴相连通,上述的吸油泵设置于进油管上,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二与出油嘴相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出口端二位于壳体内且在回油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的回油管的出口端二设有三通接管,三通接管的接口一与回油管的出口端二相联通,接口二与壳体内部相通,接口三位于壳体外侧,且在三通接管处设有只能使油液经接口一通入接口二和经接口三通入接口二的单向装置。油箱内的油液经油口一和油口二到达壳体内,进油管和吸油泵相连,吸油泵将壳体内的油液吸至进油管内,通过进油管到达发动机处,发动机上多余的油液经回油管回油至壳体内或壳体外部的油箱内,回油管上设有溢流阀,该溢流阀能够调节回油管的油压。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中,所述的单向装置为设置于接口三和接口一处的单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中,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的单向装置为设置于接口三和接口二处的单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中,在上述的电动燃油泵中,所述的进油管的进口端一开口朝向壳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燃油泵通过吸油管自带的支架来实现该吸油管自身的位置的固定,使吸油管的外端口的位置不会随意改变,提高了整个电动燃油泵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燃油泵安装于油箱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动燃油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电动燃油泵中三通接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壳体;3、吸油泵;4、进油管;4a、进口端一;4b、出口端一;5、回油管;5a、进口端二;5b、出口端二;6、三通接管;6a、接口一;6b、接口二;6c、接口三;7、溢流阀;8、吸油管;9、单向阀;10、支架;11、油口一;12、油口二;13、进油嘴;14、出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电动燃油泵设置在塑料油箱1的内部,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壳体2,壳体2上具有能与发动机相联的进油嘴13和出油嘴14。壳体2内还包括进油管4、回油管5和吸油泵3,进油管4的进口端一4a位于壳体2内侧的底部且开口朝向壳体2底部。进油管4的出口端一4b与进油嘴13相连通,吸油泵3设置于进油管4上,回油管5的进口端二5a与出油嘴14相连通,回油管5的出口端二5b位于壳体2内且在回油管5上设有溢流阀7,回油管5的出口端二5b设有三通接管6,三通接管6的接口一6a与回油管5出口端二5b相联通,接口二6b与壳体2内部相通,接口三6c位于壳体2外侧,且在三通接管6处设有只能使油液经接口一6a通入接口二6b和经接口三6c通入接口二6b的单向阀9。
壳体2上设有与该壳体2内部空腔相通的油口一11和油口二12,油口一11位于壳体2侧部,油口二12处连接有吸油管8且吸油管8的另一端处于远离壳体2的位置,吸油管8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支架10,支架10的内端固定于壳体2的侧部。支架10固定在吸油管8的外部,将吸油管8和壳体2的位置固定,使吸油管8不能在外力作用下改变位置。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电动燃油泵设置在塑料油箱1内部,通过油口一11和油口二12和油箱1相通,油箱1内的油液经油口一11和油口二12到达壳体2内部,进油管4和吸油泵3相连,吸油泵3将壳体2内的油液吸至进油管4内,通过进油管4到达发动机处,发动机上多余的油液经回油管5回油至壳体2内或壳体2外部的油箱1内,回油管5上设有溢流阀7,该溢流阀7能够调节回油管5的油压,上面的油路能够实现循环供油。本本电动燃油泵的油口二12连接有吸油管8且吸油管8上设有支架10,这样使得油箱1在倾斜时还能通过吸油管8的外端口或油口一11双重吸油,同时由于塑料油箱1是采用注塑成型的,内部不能在后期随意添加吸油管8的固定装置,本电动燃油泵通过吸油管8自带的支架10来实现位置的固定,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动燃油泵,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壳体(2),壳体(2)上具有能与发动机相联的进油嘴(13)和出油嘴(14),壳体(2)内设有吸油装置且该吸油装置与上述的进油嘴(13)和出油嘴(14)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上设有与该壳体(2)内部空腔相通的油口一(11)和油口二(12),油口一(11)位于壳体(2)侧部,油口二(12)处连接有吸油管(8)且吸油管(8)的另一端处于远离壳体(2)的位置,吸油管(8)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的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为固连在壳体(2)侧部的支架(10),上述的吸油管(8)位于支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装置包括进油管(4)、回油管(5)和吸油泵(3),进油管(4)的进口端一(4a)位于壳体(2)内侧的底部,进油管(4)的出口端一(4b)与进油嘴(13)相连通,上述的吸油泵(3)设置于进油管(4)上,所述回油管(5)的进口端二(5a)与出油嘴(14)相连通,所述回油管(5)的出口端二(5b)位于壳体(2)内且在回油管(5)上设有溢流阀(7),所述的回油管(5)的出口端二(5b)设有三通接管(6),三通接管(6)的接口一(6a)与回油管(5)的出口端二(5b)相联通,接口二(6b)与壳体(2)内部相通,接口三(6c)位于壳体(2)外侧,且在三通接管(6)处设有只能使油液经接口一(6a)通入接口二(6b)和经接口三(6c)通入接口二(6b)的单向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装置为设置于接口三(6c)和接口一(6a)处的单向阀(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装置为设置于接口三(6c)和接口二(6b)处的单向阀(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电动燃油泵中,所述的进油管(4)的进口端一(4a)开口朝向壳体(2)底部。
CN2010202644833U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电动燃油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44833U CN201763477U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电动燃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44833U CN201763477U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电动燃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3477U true CN201763477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448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3477U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电动燃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34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5420B (zh) * 2014-09-30 2016-12-07 温州安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吸油的燃油泵总成
CN104564457B (zh) * 2014-11-13 2017-01-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可远程吸油的燃油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5420B (zh) * 2014-09-30 2016-12-07 温州安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吸油的燃油泵总成
CN104564457B (zh) * 2014-11-13 2017-01-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可远程吸油的燃油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90981A3 (en) Modular container and fuel supply method
CN201763477U (zh) 一种电动燃油泵
CN104154318A (zh) 污水排气阀部件
CN202669466U (zh) 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
CN103083847B (zh) 远程供水系统的水带收卷模块
DE10361680A1 (de) Treibstoffpumpen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03104433B (zh) 大排量内置自动换向液压柱塞泵
CN201416500Y (zh) 具有远端吸油点的油箱内置电动燃油泵
CN207192709U (zh) 一种叉车双油箱系统
CN205779366U (zh) 一种新型汽车燃油泵总成外壳总成
CN204476638U (zh) 双轨高压电动燃油泵总成
CN203029870U (zh) 远程供水系统的吸水模块
CN201696191U (zh) 轻型载货汽车的燃油供给装置
CN201276147Y (zh) 一种液压助力式转向装置
CN200999733Y (zh) 自吸泵
CN204476632U (zh) 低噪音远端吸油电动燃油泵总成
CN210317555U (zh) 低液位工作电喷泵总成
CN220134080U (zh) 一种无刷燃油泵的前后端双喷射结构
CN211416427U (zh) 一种成型压机开机免注引油装置
CN201823727U (zh) 一种泡沫机
CN2937530Y (zh) 车用虹吸式供油装置
CN201009738Y (zh) 汽车油箱辅助供油器
CN101462486B (zh) 油箱后置的atv供油系统
KR100615432B1 (ko) 차량 연료탱크의 연료공급장치
CN207192722U (zh) 一种叉车增压型双油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