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003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0031U
CN201690031U CN2010201696953U CN201020169695U CN201690031U CN 201690031 U CN201690031 U CN 201690031U CN 2010201696953 U CN2010201696953 U CN 2010201696953U CN 201020169695 U CN201020169695 U CN 201020169695U CN 201690031 U CN201690031 U CN 201690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groove
condu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96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廷
苏育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696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0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0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00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及沿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第一固定部对应卡设于第一端子槽中,第一接触部延伸出第一端子槽,绝缘本体容置于金属壳体内;由于第一固定部上形成有倒刺,安装时,沿与第一接触部相反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使第一导电端子稳定的卡于第一端子槽中,防止第一导电端子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方向滑动,使电连接器的传输性能更稳定;同时使电连接器的组装简单快速且准确,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之间、电子产品与周边装置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频繁,而电子产品与其周边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器来实现连接是一种很常见的连接方式,因此电连接器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生产厂商对电连接器的生产也由原来的小规模生产逐渐转变为大规模批量生产。同时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传输速率也不断提高,因此要求与之配合使用的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也相应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电子产品之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然而,由于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的提高,其结构也相对变得复杂,因此相比早先的传输速率低且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采用先前的组装方法来组装现在传输速率高且结构复杂的电连接器,会使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效率降低;同时,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容置于端子容置槽内,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使导电端子翘起或沿端子容置槽滑动,影响电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因此各生产厂家纷纷采取各种办法来改进电连接器的结构,使其组装简便快捷,且传输性能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中组装简便快捷,且传输性能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容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及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卡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出所述第一端子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第一导电端子对应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端子槽中后,朝与第一接触部相反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使第一固定部上的倒刺抵触于第一端子槽内,进而使第一导电端子稳定的卡于第一端子槽中,防止第一导电端子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方向滑动,使电连接器的传输性能更稳定;同时,第一导电端子卡于第一端子槽后拉动第一导电端子即可将第一导电端子安装稳定,因此使电连接器的组装简单快速且准确,可在组装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拆除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电连接器拆除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导电端子      100      第一固定部     110
倒刺              111      第一接触部     120
弯折部        130    第一焊接部  140
第二导电端子  200    第二固定部  210
第二接触部    220    阻挡部      230
第二焊接部    240    绝缘本体    300
卡持部        310    台阶        311
第一卡口      312    第二卡口    313
凸块          314    支架凸块    315
支架卡槽      316    承载部      320
沟槽          321    安装部      330
第二端子槽    340    第一端子槽  350
槽口          360    绝缘承载体  400
卡持臂        410    卡块        411
卡持区        420    承载区      430
凹槽          440    支撑体      450
卡槽          451    容置腔      460
收容腔        470    承载台      480
支架          500    支架卡块    510
安装块        520    第一端子孔  530
第二端子孔    540    支架卡口    550
金属壳体      600    卡舌        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为公端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00、第二导电端子200、绝缘本体300、绝缘承载体400及支架500,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端子槽340,下端面开设有第一端子槽350,第一导电端子100卡设于第一端子槽350内,第二导电端子200卡设于第二端子槽340内,支架500卡接于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并将第二导电端子200夹持于支架500与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之间,绝缘本体300卡接于绝缘承载体400上,第一导电端子100夹持于绝缘本体300与绝缘承载体400之间,绝缘本体300卡接于绝缘承载体400上后包覆于金属壳体600内。
请参阅图3-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100包括第一固定部110及沿第一固定部110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120,第一固定部110与第一接触部120的连接处形成弯折部130,在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111,倒刺111沿第一接触部120的方向设置,倒刺111可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也可交错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倒刺1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这样,将第一导电端子100卡于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一端子槽350内后,沿与第一接触部120至第一固定部110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使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倒刺111抵触于第一端子槽350内,进而将第一导电端子100牢固地固定于第一端子槽350内,防止第一导电端子100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120的方向滑动;第二导电端子200具有第二固定部210及沿第二固定部210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接触部220,在第二固定部210上还具有向外凸形成的阻挡部230。
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持部310,卡持部310的一端形成承载部320,承载部320用于承载第二导电端子200的第二接触部220,卡持部310的另一端形成安装部330,安装部330用于安装支架500;卡持部310上开设通孔形成第一端子导槽340,承载部320上设置有沟槽321,沟槽321与第一端子导槽340贯通,且承载部320的自由端呈锯齿状;卡持部310的两侧面还设置有呈阶梯状的台阶311,在台阶311的上端设置第一卡口312,在卡持部310上还设置有与支架卡合的第二卡口313;在绝缘本体300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端子槽350,第一端子槽350用于收容并固定第一导电端子100;支架500的底部具有与第二导电端子200相对应的定位槽,在支架500的一侧延伸形成支架卡块510及安装块520。安装完成后,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卡于承载部320的边缘处,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倒刺111抵触于第一端子槽350内,使第一导电端子100固定于绝缘本体300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第二接触部220从安装部330一侧穿过第一端子导槽340,阻挡部230卡于第二端子槽340的开口处,第二接触部220伸出第二端子槽340并卡合于承载部320上的沟槽321内,第二接触部220向上凸出沟槽321,即第二接触部220凸出于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以方便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连接;支架500的安装块520卡于绝缘本体300上对应的安装孔内,支架卡块510与绝缘本体300的第二卡口313卡接,而第二固定部210位于安装部330上的部分被夹持于绝缘本体300与支架500之间,加强第二导电端子200的稳定性。
绝缘承载体400具有承载板,沿承载板的一端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卡持臂410,卡持臂410之间形成卡持区420,承载板的另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承载区430,卡持区420与承载区430之间呈台阶状,且卡持区420与承载区430之间的台阶呈圆弧端面,所述圆弧端面由相互间隔的凹陷部与突出部组成,凹陷部与突出部使所述圆弧端面呈锯齿状;在承载区430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端子100相对应的凹槽440;在卡持臂410上具有向卡持区420延伸的卡块411,卡块411与绝缘本体300上开设的第一卡口312相配合;绝缘本体300安装于绝缘承载体400上时,绝缘本体300容置于卡持区420并使卡块411与第一卡口312相卡合,将绝缘本体300固定在两卡持臂410之间的卡持区420内,第一导电端子100的第一接触部120卡于承载区430上的凹槽440内;卡块411与第一卡口312卡合可防止绝缘本体300向后滑落,从而使绝缘本体300牢固地安装在绝缘承载体400上;而绝缘本体300的承载部320的自由端呈锯齿状,该自由端与绝缘承载体400上的圆弧端面的凹陷部及突出部相对应抵触连接,可防止绝缘本体300因压入过度而损坏第一导电端子100。
金属壳体600包覆绝缘本体300及绝缘承载体400,金属壳体6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第一接触部120及第二接触部220均位于金属壳体600的开口侧,外部连接器可通过该开口与电连接器连接。金属壳体600的一表面向内凸伸形成卡舌610,卡舌610与绝缘本体300上的槽口360卡合,从而使绝缘本体300及绝缘承载体400与金属壳体600紧密接合。金属壳体600不仅可使其包覆的器件免受外界的损坏,还可有效屏蔽外部电场对第一导电端子100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静电影响。
下面结合图1-5描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首先,将第一导电端子100卡入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一端子槽350内,然后沿第一接触部120至第一固定部110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使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相应地卡合于承载部320的边缘处,由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111,因此第一导电端子100稳定的卡合于第一端子槽350内,防止第一导电端子100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120方向滑动;再将第二导电端子200穿过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二端子槽340,阻挡部230卡于第二端子槽340的开口处,第二接触部220伸出第二端子槽340并卡合在承载部320上的沟槽321内,第二接触部220向上突出沟槽321;然后,将支架500放置于安装部330并使支架500底部的定位槽与第二导电端子200相对应而压紧位于第二端子槽340外的第二固定部210,向卡持部310滑动支架500使其安装块520伸入绝缘本体300上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并使支架卡块510与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二卡口313卡合,进而将支架500卡接于绝缘本体300上,支架500压紧第二导电端子200,加强其稳定性;其次,再将绝缘本体300安装于绝缘承载体400上,将卡持部310上的台阶311贴近卡持臂410上的凹槽,推动绝缘本体300使台阶311在凹槽内滑动,直至承载部320的自由端与绝缘承载体400上圆弧端面的凹陷部及突出部相抵触,同时使卡持臂410上的卡块411卡入第一卡口312内,这样,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相应地卡合于圆弧端面,第一接触部120卡于承载区430上的凹槽440内并凸出凹槽440,以方便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连接;最后,在绝缘本体300与绝缘承载体400上包覆金属壳体600,同时使卡舌610与绝缘本体300上的槽口360相卡扣。至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完成,外部连接器可通过金属壳体600的开口与电连接器连接。
请参阅图6、图7,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为母端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00、第二导电端子200、绝缘本体300、绝缘承载体400及支架500,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端子槽340,下端面开设有第一端子槽350,第二导电端子200卡设于第二端子槽340内,第一导电端子100卡设于第一端子槽350内,支架500卡接于绝缘本体300上并将第一导电端子100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一端固定,绝缘本体300卡接于绝缘承载体400上,第一导电端子100夹持于绝缘本体300与绝缘承载体400之间,绝缘本体300与绝缘承载体400包覆于金属壳体600内。
请参阅图8-图10,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100具有第一固定部110,沿第一固定部110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120,沿第一固定部110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140,第一固定部110与第一接触部120的连接处形成弯折部130,在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111,倒刺111沿第一接触部120的方向设置,倒刺111可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也可交错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倒刺1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倒刺111为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10两侧的四个;第一导电端子100卡于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一端子槽350内后,沿与第一接触部120至第一固定部110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使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倒刺111抵触于第一端子槽350内,进而将第一导电端子100牢固地固定于第一端子槽350内,防止第一导电端子100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120的方向滑动;第二导电端子200具有第二固定部210,沿第二固定部210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接触部220,沿第二固定部210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焊接部240。
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卡持部310,另一端形成承载部320,第一端子导槽340贯穿卡持部310并延伸至承载部320上,承载部320的自由端呈锯齿状,在绝缘本体300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端子槽350;在卡持部310的两侧分别向两边凸伸形成凸块314,卡持部310上还设置有支架凸块315,在支架凸块315的两侧设置有支架卡槽316,支架卡槽316及支架凸块315用于与支架500连接;支架500上设置有支架卡块510、第一端子孔530、第二端子孔540及支架卡口550。安装完成后,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卡于承载部320的边缘处,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倒刺111抵触于第一端子槽350内,使第一导电端子100固定于绝缘本体300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第二接触部220穿过卡持部310使第二焊接部240卡于卡持部310的一侧,第二接触部220卡于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二端子槽340内且向上凸出第二端子槽340,即第二接触部220凸出于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以方便和外部连接器的连接端子连接;第一焊接部140及第二焊接部240分别固定于第一端子孔530及第二端子孔540内,支架凸块315伸入支架卡口550内,支架卡块510与支架卡槽316卡合,将支架500固定于绝缘本体300上,支架500加强第一导电端子100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稳定性。
绝缘承载体400具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一端设置有呈中空结构的支撑体450,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容置腔460,承载板上还设置有收容腔470,收容腔470与容置腔460相连通,收容腔470处的承载板向外凸伸形成承载台480,承载台480与收容腔470之间形成台阶状,且承载台480与收容腔470之间的台阶呈圆弧端面,承载台480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端子100相对应的凹槽440;支撑体450上开设有与凸块314相配合的卡槽451。
金属壳体600包覆绝缘本体300及绝缘承载体400,金属壳体6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第一接触部120与第二接触部220均位于金属壳体600的开口侧,外部连接器可通过该开口与电连接器连接。金属壳体600不仅可使其包覆的器件免受外界的损坏,还可有效屏蔽外部电场对第一导电端子100及第二导电端子200的静电影响。
下面结合图6-10描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首先,将第一导电端子100卡入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一端子槽350内,沿第一接触部120至第一固定部110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使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相应地卡合于承载部320的边缘处,由于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111,因此第一导电端子100稳定的卡合于第一端子槽350内,防止第一导电端子100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120方向滑动;再将第二导电端子200穿过绝缘本体300的卡持部310,第二焊接部240卡于卡持部310的一侧,而第二接触部220卡合于承载部320上的第一端子导槽340内且向上突出第一端子导槽340;接着,将第一焊接部140及第二焊接部240分别卡于支架500上的第一端子孔530、第二端子孔540内,并使支架500的支架卡口550穿过绝缘本体300上的支架凸块315,而支架卡块510与支架卡槽316卡合,将支架500固定于绝缘本体300上,支架500将第一导电端子100及第二导电端子200进一步固定;完成后,再将绝缘本体300安装于绝缘承载体400上,将绝缘本体300的承载部320穿过容置腔460,使承载部320置于收容腔470内,推动绝缘本体300使向承载台480滑动,直至承载部320的自由端与绝缘承载体400上圆弧端面的凹陷部及突出部相抵触,同时使卡持部310与容置腔460内壁卡接,这样,第一导电端子100的弯折部130相应地卡合于承载台480的圆弧端面,第一接触部120卡设于承载台480上的凹槽440内;最后,在所述绝缘本体300与绝缘承载体400上包覆金属壳体600,完成电连接器组装,外部连接器可通过金属壳体600的开口与电连接器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100具有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一接触部120,第一固定部110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111,第一导电端子100对应安装于绝缘本体300上的第一端子槽350中后,朝与第一接触部120相反的方向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使第一固定部110上的倒刺111抵触于所述第一端子槽350内,进而使第一导电端子100稳定的卡设于第一端子槽350中,防止第一导电端子110翘起或沿第一接触部120方向滑动,使电连接器的传输性能更稳定;同时,第一导电端子100卡于第一端子槽350后拉动第一导电端子100即可将其稳定安装,绝缘本体300卡接于绝缘承载体400上即完成电连接器的组装,因此使电连接器的组装简单快速且准确,可在组装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容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及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凸伸形成的倒刺,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卡设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出所述第一端子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开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面,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槽对应收容有第二导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第二固定部及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卡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凸出所述第二端子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卡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夹持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承载体,所述绝缘本体承载于所述绝缘承载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绝缘承载体卡接,所述绝缘承载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对应卡合于所述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体具有承载板,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卡持臂,所述卡持臂之间形成卡持区,所述卡持臂上具有向所述卡持区延伸形成的卡块,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形成承载区,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承载区上,所述绝缘本体容置于所述卡持区内并与所述卡持臂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具有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第一卡口,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还具有承载部及安装部,所述第二端子槽延伸至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卡合于所述承载部且突出所述第二端子槽,所述支架承载于所述安装部并与所述绝缘本体卡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体具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置有呈中空结构的支撑体,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容置腔,所述承载板上还设置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收容腔处的承载板向外凸伸形成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与所述收容腔之间呈台阶状,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绝缘本体卡合地穿过所述容置腔并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卡合于所述承载台上的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的一端凸伸形成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分别向两侧凸伸出凸块,所述卡持部上还具有支架凸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架凸块相配合的支架卡口,所述绝缘承载体的支撑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均卡于所述支架上。
CN2010201696953U 2010-04-16 2010-04-1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0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96953U CN201690031U (zh) 2010-04-16 2010-04-1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96953U CN201690031U (zh) 2010-04-16 2010-04-1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0031U true CN201690031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96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0031U (zh) 2010-04-16 2010-04-1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0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2863U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104577391A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08095373A1 (fr) Structure améliorée de connecteur de câble
CN201690031U (zh) 电连接器
CN202025907U (zh) 电连接器
CN202183485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结构
CN201570657U (zh) Usb连接器
CN204179299U (zh) 贴片式usb连接器
CN204651550U (zh) 一种180度rj45网络连接器
CN204707345U (zh) 一种可弯曲的电路板
CN204030044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690033U (zh) 电连接器
CN201594626U (zh) Usb连接器
CN202602015U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201708354U (zh) 电连接器
JP3161160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9393788U (zh) 带有端子防脱位结构的连接器
CN201690002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05141186U (zh) 电连接器
CN208353042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05231368U (zh) 双面连接器
CN110600905A (zh) 电连接器
CN204118311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16488593U (zh) 一种板上折弯单针带卡钩电连接器
CN217427239U (zh) 一种接线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