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7422U -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7422U
CN201567422U CN2009203163043U CN200920316304U CN201567422U CN 201567422 U CN201567422 U CN 201567422U CN 2009203163043 U CN2009203163043 U CN 2009203163043U CN 200920316304 U CN200920316304 U CN 200920316304U CN 201567422 U CN201567422 U CN 201567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er
syringe
nose
fulcrum
cylind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63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贤
吕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3163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7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7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74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该生克片是架设在一环座上,可相对于一针筒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生克片前端设有鼻部与喉部,针筒对应于鼻部与喉部设有一织针以相对于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透过鼻部、喉部与织针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进行编织,使生克片前端与针筒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借以防止生克片运作时产生不稳定的晃动,并且大幅改善针织布沾油、刮伤、直条以及针筒周边产生棉絮的问题。

Description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圆编织机的结构技术,尤指一种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以提升编织机的运作品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现有生克片导引结构示意图一、二,其在一环座80上架设生克片90,环座80设有限位槽81以供生克片90的线性底部置入,生克片90底部前端向前延伸一导引片91,顶端后方设有一支点92,于导引片91上方间隔适当距离处设有一腹部93又称为挡片,生克片90对应于腹部93上方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94,该鼻部94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95。
生克片90上方架设有一盘座70,该盘座70下方设有一供支点92伸入的轨道71,当盘座70旋转时会使轨道71产生变化而带动支点92以及生克片90沿限位槽81相对于一针筒100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有关盘座70及轨道71的技术手段为业界惯用的基本手段,此不再赘述。
前述针筒100对应于鼻部94与喉部95设有一织针101以相对于前述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透过所述鼻部94、喉部95与织针101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102进行编织。而该针筒100上对应于导引片91、腹部93分别设有一对应槽103、一对应沟104铣槽,以于生克片往复位移时,容置导引片91、腹部93之用。据此,以透过鼻部94、喉部95与织针101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102进行编织。
惟查,现有生克片在导引运作时经常发生下列问题点:
1、生克片90运作不甚稳定:由图1、图2所揭示可知,生克片90的导引片91在前端,支点92在后端,当生克片90在进行往复位移时,容易发会摆动、晃动偏移等情形,相对的也会产生噪音、不当磨损等连锁问题。
2、针织布容易产生不良品:即业界通称为直条现象,原因在于针筒100加工时,难免会有毛边发生,尤其在对应槽103、对应沟104的外周与顶面间车工完成时必须要加以磨光再去渗碳硬化,因而在磨光过程中往往造成对应槽103、对应沟104边沿、顶面、外周两处产生无可避免的毛边,此种毛边硬化处理后,更难以去除,而这些毛边在针织布织造时,极容易造成所谓直条现象而变成不良品。
3、针织布容易产生油布现象:织针101的针钩与纱圈102所形成的纱圈经常在生克片101先端腹部93处沾染往复作业所需的润滑油,而造成针织布产生油布现象,往往构成后续染色困扰问题,使染色均一性无法解决而造成不良品。
4、棉絮问题:由于上述作业过程使针筒100易于发生棉絮残留且不易清理的问题,织针101与纱线102因织造所形成的纱圈相对于织针101上进行上下运动,于过程中磨擦所形成的棉絮会积存在一对应槽103或其它凹入不易清理的部位,造成针筒100清理上的一大负担。
有鉴于现有生克片导引结构在使用上的问题及其结构设计上的缺失,发明人即着手研发构思其解决方案,以期能提供一种令生克片运作更为顺畅、针织布良率更高、针筒更容易制造及保养的生克片导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以提升生克片运作时的顺畅度,并进一步提升编织机的运作品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是将生克片是架设在一环座上,其具有一底部,该底部置入于该环座顶面所设置的一限位槽中,该生克片顶部设有一支点,该支点是由一盘座推动而带动该生克片沿所述限位槽相对于一针筒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该生克片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该鼻部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该针筒对应于前述鼻部与喉部设有一织针,以相对于前述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以通过所述鼻部、喉部与织针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该生克片底部呈线性平坦态样,生克片上方是由盘座压制以防止生克片前端翘摆,并使该生克片前端与该针筒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
所述的生克片末端设有向下向前延伸一与底部平行的导引片,该环座设有一与前述导引片相对应的导引槽,盘座压制在支点顶端。
所述的环座前端设有一第一对位槽,该针筒上设有一第二对位槽,于前述第一对位槽、第二对位槽之间插设有一插片。
所述的喉部概呈一钝角的凹陷态样。
所述的针筒顶端设有织针端槽。
所述的盘座底面设有一轨道,该轨道是套罩于生克片支点上而推动该支点。
所述的鼻部后方与支点之间形成一凹槽,该盘座置入于该凹槽而推动该支点及鼻部后方而压制在凹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的另一手段是将生克片是架设在一环座上,其具有一呈线性的底部置入于该环座顶面所设置的一限位槽中,该生克片顶部设有一支点,该支点是由一盘座推动而带动该生克片沿所述限位槽相对于一针筒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该生克片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该鼻部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该针筒对应于前述鼻部与喉部设有一织针以相对于前述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以透过所述鼻部、喉部与织针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该生克片末端设有一向下向前延伸一与底部平行的导引片,该环座设有一与前述导引片对应的导引槽,并使该生克片前端与该针筒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
所述的环座前端设有一第一对位槽,该针筒上设有一第二对位槽,于前述第一对位槽、第二对位槽之间插设有一插片。
所述的筒顶端设有织针端槽。
通过上述构成,将现有生克片的相关导引结构由设置在前端,改变为设置在后端后并在结构上加以改良,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呈现出下列优异的功效:
(1)生克片运作较稳定,不会发生摆动、晃动偏移等情形,相对的也降低噪音的产生、减少不当磨损等情形。
(2)改善针织布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直条现象的问题。
(3)改善针织布容易产生油布现象,改善后续染色均一性无法解决的困扰问题。
(4)不须于针筒上设置对应槽或其它凹入不易清理的部位,解决棉絮残留于针筒上所造成的清理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生克片导引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生克片导引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局部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引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局部分解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此实施例所揭示的圆编织机生克片导引结构,是将生克片10架设在一环座20上,使生克片10能相对于一针筒30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且生克片10前端与针筒30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而生克片10的上端设有一用以带动生克片10运作的盘座40。
该生克片10具有一呈线性的底部11,生克片10顶部设有一支点12,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13,鼻部13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14,喉部14概呈一钝角的凹陷态样,生克片10末端设有一向下向前延伸并与底部11平行的导引片15,底部11与导引片15之间形成一独特的导引空间16。环座20顶面设有让底部11架设的限位槽21,环座20设有一与导引片15对应的导引槽22,该导引槽22于本实施例中位于环座20后侧的下方,使导引空间16恰好夹持于环座20上,成为一提供生克片10运作架设、导引的机构。针筒30对应鼻部13与喉部的空间关系之间14设有一织针31,以相对于生克片10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针筒30顶端设有供织针31穿梭的织针端槽32。盘座40底面设有一轨道41,该轨道41套罩于支点12上而推动支点12,以带动该生克片10沿限位槽21相对于针筒30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通过鼻部13、喉部14与织针31的交替位移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圈50进行编织。
前述环座20前端设有一第一对位槽23,针筒30上设有第二对位槽33,于第一对位槽23、第二对位槽33之间插设有一插片60,使环座20与针筒30之间能保持一最佳的定位距离。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引结构局部作动示意图。当盘座40旋转使轨道41带动支点12而推动生克片10沿限位槽21相对于针筒30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时,由于支点12是设置在接近生克片10中央的位置,再加上底部11、导引片15、限位槽21、导引槽22的相互配合,使得生克片运作甚为稳定,故不会发生摆动、晃动偏移的情形。尤其是能使生克片10与针筒30保持一适当而不碰触的间距,因此能够避免施于生克片10的底部11及导引片15上的润滑油不会沾染至纱圈50上,此乃本实用新型重要特征之一。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引结构局剖视示意图,由于底部11、导引片15、限位槽21、导引槽22的相互配合,使得生克片10运作甚为稳定,故不会发生摆动、晃动偏移的情形,此一实施例在鼻部13后方与支点12之间形成一凹槽17,该盘座40以一推动部40A置入于凹槽17而推动支点12及鼻部13后方,而同样达成如第一实施例具有导引生克片10相同的运作效果。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结构大体上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该生克片10的底部11呈完全线性平坦的态样,主要是藉由一较具重量的特殊盘座40来压制生克片10的运作态样,以达到防止生克片10前端翘摆的功效。如图所示,该生克片10的鼻部13后方与支点12之间形成一凹槽17,该盘座40以一推动部40A置入且压制于凹槽17内,进而推动支点12及鼻部13后方,因该盘座40压制在凹槽17的作用,使生克片10于进行往复运作时,前端不会产生翘摆现象,而达成如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运作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该盘座40推动支点12及鼻部13后方的运作方式,也能够用盘座40底面的轨道41推动支点12予以取代,以带动该生克片10沿限位槽21相对于针筒30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而同样达成如前述实施例相同的运作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提升生克片运作时的顺畅度,并进一步提升编织机运作品质的生克片导引结构的技术,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该生克片是架设在一环座上,其具有一底部,该底部置入于该环座顶面所设置的一限位槽中,该生克片顶部设有一支点,该支点是由一盘座推动而带动该生克片沿所述限位槽相对于一针筒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该生克片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该鼻部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该针筒对应于前述鼻部与喉部设有一织针,以相对于前述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以通过所述鼻部、喉部与织针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该生克片底部呈线性平坦态样,生克片上方是由盘座压制以防止生克片前端翘摆,并使该生克片前端与该针筒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生克片末端设有向下向前延伸一与底部平行的导引片,该环座设有一与前述导引片相对应的导引槽,盘座压制在支点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座前端设有一第一对位槽,该针筒上设有一第二对位槽,于前述第一对位槽、第二对位槽之间插设有一插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喉部概呈一钝角的凹陷态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针筒顶端设有织针端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盘座底面设有一轨道,该轨道是套罩于生克片支点上而推动该支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鼻部后方与支点之间形成一凹槽,该盘座置入于该凹槽而推动该支点及鼻部后方而压制在凹槽。
8.一种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该生克片是架设在一环座上,其具有一呈线性的底部置入于该环座顶面所设置的一限位槽中,该生克片顶部设有一支点,该支点是由一盘座推动而带动该生克片沿所述限位槽相对于一针筒进行水平向往复位移,该生克片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鼻部,该鼻部下方设有一凹陷的喉部,该针筒对应于前述鼻部与喉部设有一织针以相对于前述生克片进行垂直向的往复位移,以透过所述鼻部、喉部与织针的交替位移而对导引进入编织机的纱线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该生克片末端设有一向下向前延伸一与底部平行的导引片,该环座设有一与前述导引片对应的导引槽,并使该生克片前端与该针筒保持一不会接触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环座前端设有一第一对位槽,该针筒上设有一第二对位槽,于前述第一对位槽、第二对位槽之间插设有一插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针筒顶端设有织针端槽。
CN2009203163043U 2009-12-01 2009-12-01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7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63043U CN201567422U (zh) 2009-12-01 2009-12-01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63043U CN201567422U (zh) 2009-12-01 2009-12-01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7422U true CN201567422U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5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63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7422U (zh) 2009-12-01 2009-12-01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74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241A (zh) * 2011-03-01 2013-11-20 山德霓股份公司 圆型针织机的高度抵抗由毗邻针引起的损坏危险的改进沉降片
CN107429449A (zh) * 2015-03-12 2017-12-01 德乐公司 针筒和圆型针织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241A (zh) * 2011-03-01 2013-11-20 山德霓股份公司 圆型针织机的高度抵抗由毗邻针引起的损坏危险的改进沉降片
CN103403241B (zh) * 2011-03-01 2015-11-25 山德霓股份公司 圆型针织机的高度抵抗由毗邻针引起的损坏危险的改进沉降片
CN107429449A (zh) * 2015-03-12 2017-12-01 德乐公司 针筒和圆型针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7422U (zh) 圆编织机生克片与针筒结构改良
CN103938357B (zh) 割圈绒圆机
CN202809174U (zh) 一种专用于编织汽车坐垫面料的钩编机
KR101206793B1 (ko) 환편기용 파일사 절단장치
CN105696183A (zh) 一种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
CN203977058U (zh) 一种纬编提花割圈绒圆机
CN203795094U (zh) 一种提花毛圈机的编织机构
CN102776703A (zh) 压脚装置
CN206666787U (zh) 一种无纺布针刺机
CN209211042U (zh) 一种用于针织机的织针
CN104499178B (zh) 一种采用多级选针的五功位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CN109853120B (zh) 针织横机机头的生克装置、针织横机的机头及针织横机
CN102021730A (zh) 圆编针织机的生克片结构
CN202265682U (zh) 一种圆形针筒的耐磨结构
JP2015214768A (ja) 円形編機のループシャーリング装置
CN216663398U (zh) 一种织针与针板的耐磨结构
CN210856516U (zh) 一种新型纺织横机针板
CN107904770B (zh) 一种针织柔性三角系统
CN109853124A (zh) 一种用于割圈绒针织机的钩、刀组件
JP2013067914A (ja) 円型編機のループ編成シリンダ離脱機構およびそのシンカー
CN102425029B (zh) 编织机的生克片耐磨装置
TWI769592B (zh) 單面互調雙色提花圓編結構、其編織方法及編織物
CN212334232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纺织机械用导纱器
CN214992217U (zh) 一种长绒毛机的刀钩组合针及长绒毛机
CN205501562U (zh) 一种圆形针筒的改进型耐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