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55167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55167U
CN201555167U CN200920134629XU CN200920134629U CN201555167U CN 201555167 U CN201555167 U CN 201555167U CN 200920134629X U CN200920134629X U CN 200920134629XU CN 200920134629 U CN200920134629 U CN 200920134629U CN 201555167 U CN201555167 U CN 20155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connector
jig arm
trip
fluorescen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46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杰
韦冠仰
蔡旺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346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5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5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551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以及上盖,其中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中,导电端子具有本体、固定部、二夹臂以及接脚,固定部用以将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上,二夹臂用以挟持灯管。上盖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其中上盖与绝缘本体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以及一卡扣机构。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稳定固持灯管及电路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性产品之中。然而,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面板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辉度充份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一般背光模块的设计,在背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数条灯管,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连接器上,而连接器则设置于背板上。由于灯管结构较为脆弱,所以灯管一般都必须通过连接器的辅助才能装配固定于背光模块上,现有的灯管连接器由一具有开口的绝缘本体以及设置于开口内的一对可挠性的导电弹片所组成,且在灯管两端先套设一金属壳套,再将金属壳套挤压而插入导电弹片之间的缝隙,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回复力来挟持金属壳套,并且,在上述金属壳套的一端与灯管的电极之间,一般还会利用焊接加工的方式在金属壳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形成固定接合,以防止金属壳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发生电性接触不良。
然而,此种连接器主要是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回复力来挟持金属壳套,所以当二导电弹片之间的间距过大或是导电弹片的弹性变形过大时,容易造成弹性回复力大幅下降,导致灯管及其金属壳套容易从二导电弹片之间脱离掉落,如此不但使得背光模块生产的时间与成本增加,而且生产良率亦会同时降低。此外,现有导电弹片下方的导电接点没有被挟持固定,在插接电路板时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变形移位的情形,因此在重工作业的重复插拔电路板时,很容易因为施力不当而导致导电接点损坏或偏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利用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在二夹臂的后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固定部以及接脚并与绝缘本体产生干涉固定,且导电端子的ㄇ字形本体外观结构的设计,使得设置于其上方的二夹臂以及设置其下方的二接脚都可以受到本体的影响而不容易变形,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连接器的上盖的干涉部可挤压挟持导电端子,避免灯管及其金属壳套从导电端子脱离掉落,从而能节省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
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以及
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上盖与该绝缘本体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以及一卡扣机构,该上盖设有一卡勾部,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凹槽部,该卡勾部与该凹槽部互相耦合以形成该卡扣机构,该卡勾部包含一前卡勾以及一后卡勾,该前卡勾与该后卡勾呈前后相对设置。
该前卡勾的前勾点端一侧设有倒角,该后卡勾的后勾点端两侧设有倒角。
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相对设置的二夹臂以及一接脚,该二夹臂连接于该本体,该接脚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二夹臂的下方,该二夹臂用以挟持该灯管。
该上盖设有一可挤压挟持该二夹臂的干涉部。
该上盖设有一滑槽部,该绝缘本体外侧设有一滑轨部,该滑槽部与该滑轨部互相耦合以形成该滑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连接器,其利用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在二夹臂的后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固定部以及接脚并与绝缘本体产生干涉固定,且导电端子的ㄇ字形本体外观结构的设计,使得设置于其上方的二夹臂以及设置其下方的二接脚都可以受到本体的影响而不容易变形,如此可减少插接灯管与电路板时因施力不当所造成的产品良率下降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上盖的干涉部可挤压挟持导电端子,如此可避免灯管及其金属壳套从导电端子脱离掉落,从而解决现有背光模块的生产时间与成本增加以及生产良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尚未组合灯管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灯管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连接器组合灯管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完成组合灯管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连接器及底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前视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1,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3正面侧的一灯管7,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中灯管7可包含冷阴极管(CCFL)、热阴极管(HCFL)或具有一电极的灯管,在本实施例中,灯管7以冷阴极管加以说明,且灯管7的两端分别套设有金属套(CAP)70,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以一电路板5来提供。
连接器1具有一绝缘本体12、一导电端子14及一上盖16,其中绝缘本体12包含一容置槽120、一板体121、一插槽122及二弹片128,板体121设置于绝缘本体12的侧缘面,容置槽120位于绝缘本体12的顶端,插槽122设于绝缘本体12的接近底端的侧缘面上,且容置槽120与插槽122相连通,插槽122的插入口与容置槽120的插入口呈垂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2供电路板5插接,且在绝缘本体12的容置槽120的开口处更设有一沟槽123,此沟槽123用于定位灯管7的位置与方向,以防止灯管7产生左右偏移的状况。
导电端子14安装于绝缘本体12的容置槽120中,其中导电端子14具有一本体142、一固定部143、相对设置的二夹臂144、一第一接脚146以及二第二接脚148,该固定部143连接于本体142,且该固定部143用以将导电端子14固定于绝缘本体12上。二夹臂144连接于本体142且位于固定部143的一侧,二夹臂144与固定部143可呈前后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本体142之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42包含一第一平板部1421以及沿其两侧的水平方向各别延伸的一第二平板部1422及一第三平板部1423,该第二平板部1422相对于该第三平板部1423设置,以使本体142大致呈一ㄇ字形的外观结构。第一接脚146连接于本体142的第一平板部1421且位于二夹臂144的下方,二第二接脚148分别连接于本体142的第二平板部1422及第三平板部1423上且位于二夹臂144的下方,其中第二接脚148与第一接脚146呈上下相对设置,第一接脚146包含一垂直延伸部1461、一水平延伸部1462以及一向上弯曲部1463,此垂直延伸部1461可嵌合固定于容置槽120的底端侧壁上,除了可使第一接脚146更可稳定地固定于容置槽120中,并且还具有防止因电路板5的插接所可能造成第一接脚146左右偏移及向后位移的功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脚146的一部份用以将导电端子14固定于绝缘本体12上,且第一接脚146的该部份嵌合于容置槽120的下方,而固定部143则嵌合于容置槽120的上方。此第一接脚146与第二接脚148可延伸至邻近于插槽122,二夹臂144用以挟持灯管7,并且与金属套70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
此ㄇ字形外观的本体142由于整个迭合于绝缘本体12的容置槽120内侧,除了提供稳定固持导电端子14的作用外,还可使得设置于其下方的第一接脚146与第二接脚148不容易产生因为电路板5的插接所可能造成的位移。此外,设置于第二平板部1422及第三平板部1423上方的二夹臂144,也同样受到本体142结构的影响,不容易变形且更可达到稳固挟持灯管7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4的本体142、固定部143、二夹臂144、第一接脚146及二第二接脚148为一体成形的弹片结构,且二第二接脚148与第一接脚146呈上下相对方式设置,可稳定地挟持插接在两者之间的电路板。当要将连接器1安装于底板3上时,将绝缘本体12通过底板3上的孔洞30,使板体121抵靠于底板3正面侧,同时并使二弹片128卡合于底板3背面侧,如此便完成初步将连接器1安装于底板3上的步骤。
上盖16安装于绝缘本体12的外侧上,其中上盖16的至少一部份卡合于绝缘本体12外侧与底板3之间所形成的空隙6中。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6与绝缘本体12外侧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2以及卡扣机构4,以使得上盖16可顺利地滑设且卡扣于绝缘本体12的外侧上。此外,滑动机构2还可使得上盖16的一部份卡合于绝缘本体12外侧及底板3之间的空隙6中,以使得连接器1可稳定地安装固定于底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6设有滑槽部162及卡勾部164,绝缘本体12外侧设有滑轨部126及凹槽部124,滑槽部162与滑轨部126可互相耦合以形成滑动机构2,卡勾部164与凹槽部124可互相耦合以形成卡扣机构4,位于绝缘本体12外侧的滑轨部126与底板3之间形成空隙6,上盖16的滑槽部162的下半部可卡合于此空隙6中。该卡勾部164包含一前卡勾1641以及一后卡勾1643,前卡勾1641与后卡勾1643沿着滑动机构2的方向呈前后相对设置,其中前卡勾1641的前勾点端1642一侧设有倒角,后卡勾1643的后勾点端1644两侧设有倒角。另外,上盖16上还设有一可挤压挟持二夹臂144的干涉部166。
当要将上盖16安装于绝缘本体12上时,首先将滑槽部162插入绝缘本体12的滑轨部126中,然后再将上盖16往导电端子14的夹臂144的方向滑动,之后上盖16的前卡勾1641就会碰到绝缘本体12上的凹槽部124,由于前卡勾1641的前勾点端1642的前侧有倒角,所以可以顺势滑过凹槽部124,但是由于受到凹槽部124的阻挡,而且前卡勾1641的前勾点端1642的后侧又没有倒角,所以上盖16便不能再往后滑动进而退出离开绝缘本体12。
当要将灯管7及其上的金属套70安装于连接器1上时,首先将灯管7及金属套70放置在二夹臂144上,然后再将上盖16继续往绝缘本体12的插槽122的方向滑动,并使上盖16的后卡勾1643卡合于凹槽部124中,此时上盖16的干涉部166亦可挤压到二夹臂144,以使二夹臂144彼此之间逐渐靠拢进而挟持且电性连接灯管7的金属套70,如此完成灯管7安装固定于连接器1上的步骤。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卡勾1643的后勾点端1644两侧设有倒角,因此当要将灯管7从连接器1上取出时,可将后卡勾1643利用倒角滑动顺势从凹槽部124中退出,所以上盖16能够继续往后滑动,此时干涉部166亦远离开二夹臂144,使得二夹臂144不再紧密地挟持金属套70,如此就能把灯管7从连接器1中取出。此外,为了防止上盖16妨碍到金属套70组装于二夹臂144上,可在上盖16上设有一开口168。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6的干涉部166以挤压到二夹臂144而使得二夹臂144互相靠拢挟持且电性连接灯管7的金属套70作为说明,然不限于此,另一种选择是,此二夹臂144亦可设计成用以挟持且电性连接灯管7的电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利用导电端子的本体的ㄇ字形外观结构的设计,此ㄇ字形本体刚好配合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的方形槽孔,使得设置于其上方的二夹臂以及设置其下方的二接脚都可以受到本体的影响而不容易变形,如此可减少插接灯管与电路板时因施力不当所造成的产品良率下降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透过位于本体上方的固定部以及本体下方的接脚以上下两端嵌合固定的方式可使得导电端子稳定地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从而解决导电端子相对于绝缘本体会有晃动位移的问题。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呈上下相对方式设置的二接脚,可稳定地固持插接在其中的电路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上盖的前卡勾与后卡勾的设计可使得上盖沿着绝缘本体滑动时可定位于绝缘本体外侧的二个不同位置上。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正面侧的一灯管,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
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以及
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上盖与该绝缘本体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以及一卡扣机构,该上盖设有一卡勾部,该绝缘本体设有一凹槽部,该卡勾部与该凹槽部互相耦合以形成该卡扣机构,该卡勾部包含一前卡勾以及一后卡勾,该前卡勾与该后卡勾呈前后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前卡勾的前勾点端一侧设有倒角,该后卡勾的后勾点端两侧设有倒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相对设置的二夹臂以及一接脚,该二夹臂连接于该本体,该接脚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二夹臂的下方,该二夹臂用以挟持该灯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设有一可挤压挟持该二夹臂的干涉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设有一滑槽部,该绝缘本体外侧设有一滑轨部,该滑槽部与该滑轨部互相耦合以形成该滑动机构。
CN200920134629XU 2009-08-05 2009-08-05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629XU CN201555167U (zh) 2009-08-05 2009-08-05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4629XU CN201555167U (zh) 2009-08-05 2009-08-05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55167U true CN201555167U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1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46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5167U (zh) 2009-08-05 2009-08-0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551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5888A (zh) * 2014-01-26 2014-05-07 成都易明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的led灯模块
CN104033754A (zh) * 2013-12-06 2014-09-10 深圳嘉信高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的led灯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3754A (zh) * 2013-12-06 2014-09-10 深圳嘉信高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的led灯管
CN103775888A (zh) * 2014-01-26 2014-05-07 成都易明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的led灯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54835Y (zh) 电连接器拔出装置
CN201555167U (zh) 连接器
US1020457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rray substrate
CN201615446U (zh) 连接器
CN203326276U (zh) 连接器
CN204989705U (zh)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2183485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结构
CN101988692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灯管的方法
CN201547697U (zh) 连接器
CN201561382U (zh) 导电端子
CN201475915U (zh) 连接器
CN201561380U (zh) 连接器
CN101867137B (zh) 连接器及其连接灯管的方法
CN212542788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ffc连接器
CN201547694U (zh) 连接器
CN201387978Y (zh) 连接器
CN201421942Y (zh) 连接器
CN201621633U (zh) 连接装置
CN202585809U (zh)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208401177U (zh) 一种热插拔连接器
CN201682161U (zh) 电子连接器
CN203456641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270302Y (zh) 连接器
CN201547700U (zh) 连接器
CN2015706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