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53263U - 电动车减震构造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减震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53263U
CN201553263U CN2009201751479U CN200920175147U CN201553263U CN 201553263 U CN201553263 U CN 201553263U CN 2009201751479 U CN2009201751479 U CN 2009201751479U CN 200920175147 U CN200920175147 U CN 200920175147U CN 201553263 U CN201553263 U CN 201553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driven car
vibration control
control structure
spacing sh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51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新
陈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751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53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53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532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一轮毂马达、一刹车组件及一轮圈,该轮毂马达是固设于固定轴上,而固定轴则固设于电动车后摇臂的连接座上以螺帽锁固,该连接座上设有一限位垫片,该限位垫片设有一贯穿孔及一勾部,其中,该连接座两侧的任一侧是设有减震元件,且该减震元件是贴靠于连接座上,借由该减震元件可改变轮毂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频率,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动车减震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改变轮毂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频率,以达到减震效果的减震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摩托车的作动原理,大多是以引擎为驱动源位居主流地位,但是从环境保护、节能减碳、降低噪音等观点来看,利用电力来驱动的电动车,正为目前政府所积极推广的交通工具。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电动车1,主要是于后轮10的轮圈11内于设置有轮毂马达12,该轮毂马达12轴设于一固定轴13上,该固定轴13是与电动车1的后摇臂14结合后以螺帽15锁附,该轮毂马达12二侧分别套设有盖体16,该盖体16是锁附于轮圈11上,该固定轴13中央设有穿孔(图中未绘出)可供电源线于以穿设通电,当将轮毂马达12予以通电后,该轮毂马达12会产生电磁力,而使后轮10产生旋转,进而令电动车1达到向前行进的目的。
现有的电动车1借由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达到行进的目的,然而,由于轮毂马达12及固定轴13等零件均为金属制成,而轮毂马达12于作动时,会产生高频的震动,且因路况的不同,更容易造成震动源由固定轴12经由后摇臂14传递至车架及座垫17上,而使乘坐者于骑承电动车1时会感到不适。
有鉴于现有的电动车1于行使时会因轮毂马达12的震动而造成骑乘者的不适,所以,要如何提供一可有效减低电动车震动的电动车构造,实为目前电动摩托车制造业者所急待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一轮毂马达、一刹车组件及一轮圈,该轮毂马达是固设于固定轴上,而固定轴则固设于电动车后摇臂的连接座上以螺帽锁固,该连接座上设有一限位垫片,该限位垫片设有一贯穿孔及一勾部,其中,该连接座两侧的任一侧是设有减震元件,且该减震元件是贴靠于连接座上,借由该减震元件可改变轮毂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频率,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一轮毂马达、一刹车组件及一轮圈,该轮毂马达是固设于固定轴上,而固定轴则固设于电动车二侧后摇臂的连接座上以螺帽锁固,该连接座上设有限位垫片,该限位垫片设有一贯穿孔及一勾部,其中,该贯穿孔周围延设有凸缘,且限位垫片于凸缘面固着有一减震元件,该减震元件是贴靠于连接座,而可有效吸收轮毂马达所产生的震动,并使传递至车架单元的震动频率减缓,进而可减少因震动造成骑乘者的不舒适,以提升电动车的商品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一轮毂马达、一刹车组件及一轮圈,该轮毂马达是固设于固定轴上,而固定轴则固设于电动车二侧后摇臂的连接座上以螺帽锁固,该连接座上设有限位垫片,其中,该限位垫片为一U字型的板体,该板体于开口端延设有勾部,该勾部可勾设于连接座的固定孔,而使连接座恰可位于限位垫片的板体之间,该板体设有相对应的贯穿孔,且于限位垫片内侧对向面是设有减震元件,该减震元件与连接座是成紧贴状,借由该U字型的限位垫片可提供良好的弹性,而该减震元件可改变轮毂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频率,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动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驱动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驱动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驱动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驱动轮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的剖面示意图。
1电动车    10后轮        11轮圈
           12轮毂马达    13固定轴
           14后摇臂      15螺帽
           16盖体        17座垫
2电动车
3车架单元  31头管        32前避震器
           33下降管部    34水平管部
           35竖管        36支撑管
           37座垫支架    38后车架
           39辅助支管    30后摇臂
           301连接座     3011开口
           3012固定孔
4转向机构  41转向把手
5被动轮
6电池
7座垫
8驱动轮    81固定轴      811穿孔
           812平整段     82轮毂马达
           820右盖体     821左盖体
           822刹车鼓     823轴承座
           8231轴承      824油封座
           8241油封      83刹车组件
           831刹车盘座   832来令片组
           84轮圈        841轮胎
           85螺帽        86限位垫片
           861贯穿孔     862勾部
           863凸缘       87减震元件
           871孔洞
872第一平整部
873第二平整部        88限位垫片
881贯穿孔            882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2至少包括有一车架单元3、转向机构4、一被动轮5、一电池6、一座垫7及一驱动轮8。
车架单元3,于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的下方接设有头管31,该头管31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32,该前避震器32固设有被动轮5,该头管31朝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下降管部33,该下降管部33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供前脚踏板设置的水平管部34,该水平管部34于车体后方向上设有一竖管35及一支撑管36,该竖管35及支撑管36上方设有座垫支架37,该座垫支架37向车体后方另延伸有一后车架38,在后车架38与支撑管36之间设有一辅助支管39,另,该水平管部34向车体后方枢设有一后摇臂30,该后摇臂30向驱动轮8方向成左右开叉式延伸,于后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座301,并于连接座301上轴设有驱动轮8。
转向机构4,设有一转向把手41,借由该转向把手41可控制电动车2行进的方向。
被动轮5,是设置于电动车2的前方,借由旋转转向机构4可控制被动轮4的转向。
电池6,是设置于电动车2座垫7的下方,该电池6是以一电源线连接至驱动轮8中。
座垫7,可供驾驶人舒适的乘坐,于座垫7的下方设有一驱动轮8。
驱动轮8,请参阅图3、4所示,该驱动轮8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81、一轮毂马达82、一刹车组件83及一轮圈84。
固定轴81,设有一穿孔811,该穿孔811可供电源线穿设,于驱动轴81本体的两端均切削有平整段812,于固定轴81的中央固设有轮毂马达82。
轮毂马达82,二侧是盖设有左、右盖体821、820,该右盖体820是可与轮圈84一体成形,另于左盖体821上凸设有一刹车鼓822及一轴承座823,该轴承座823设有一轴承8231,另于该轴承座823上设有一油封座824,该油封座824上设有一油封8241。
刹车组件83,至少具有一刹车盘座831及一来令片组832,该来令片组832则是被左盖体821的刹车鼓822所包覆。
轮圈84,是设于轮毂马达82的外周缘,该轮圈84外围设有轮胎841,借由该轮毂马达82产生的电磁力可令轮圈84转动。
本实用新型后摇臂30二侧的连接座301与固定轴81的连结是为相同,故以下说明仅以一侧来说明;该连固定轴81是固设于电动车2后摇臂30的连接座301上,该连接座301具有一开口3011及一固定孔3012,该开口3011可供固定轴81予以枢设,并以螺帽85锁固,其中,该连接座301与螺帽85之间设有一限位垫片86,该限位垫片86设有一可供固定轴81平整段812穿设的贯穿孔861,且于限位垫片86一端设有一勾部862,另于该连接座301两侧的任一侧设有减震元件87,该减震元件87是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所制成,该减震元件87具有第一平整部872及第二平整部873,该第一平整部872与固定轴81的平整段812相对应,该第二平整部873与限位垫片86的勾部862相对应,且该减震元件87具有一可供固定轴81穿设的孔洞871。该固定轴81与连接座301于结合时,是将连接座3 01的开口3011嵌合于固定轴81的平整段812上,并将减震元件87套设于固定轴81上,接着将限位垫片86利用贯穿孔861套设于固定轴81的平整段812上,并令限位垫片86的勾部862勾设于连接座301的固定孔3012,最后将螺帽85螺设于固定轴81两端,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于连接座301上设置限位垫片86,当固定轴81的平整段812穿设于限位垫片86的贯穿孔861时,借由限位垫片86的勾部862勾设于连接座301的固定孔3012,再借由螺帽85的锁固,可有效将固定轴81予以固设于电动车2的后摇臂30上,而连接座301两侧的任一侧所设置减震元件87,亦可紧贴于连接座301上,借此,当轮毂马达82运转或因路况不佳而产生震动源时,借由该减震元件87可改变该震动频率,以降低轮毂马达82由后摇臂30传递至车架单元3的震动,进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又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该限位垫片86中央的贯穿孔861周围更可延伸有凸缘863,且该限位垫片86于凸缘863面固着有减震元件87,借由该减震元件87贴靠于连接座301,而可有效吸收轮毂马达82所产生的震动,并使传递至车架单元3的震动频率减缓,进而可减少因震动造成骑乘者的不舒适,以提升电动车2的商品性。
再请参阅图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是于连接座301设置一限位垫片88,该限位垫片88为一U字型的板体,且该板体设有相对应的贯穿孔881,于限位垫片88的开口端延设有互相交错的二勾部882,该勾部882可勾设于连接座301的固定孔302,其中,该限位垫片88于内侧对向面是设有相对应的减震元件87。该限位垫片88于组合时,是将限位垫片88的开口端朝向连接座301,并使固定轴81的平整段812穿设过限位垫片88的贯穿孔881及连接座301的开口3011,再以螺帽85予以锁固,此时,借由该U字型的限位垫片88可提供一良好的弹性,而连接座301二侧恰位于二减震元件87之间,且该减震元件87是与连接座301成紧贴状,借此,当电动车2于行驶时,该橡胶材质的减震元件87可吸收轮毂马达82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频率,进而可达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于后摇臂30的连接座301上设置限位垫片86,且于连接座301其中一侧设置减震元件87,当轮毂马达82因运转产生的震动由后摇臂30传递至车架单元3时,可借由减震元件87的橡胶材质可有效吸收震动,并使传递至车架单元3的震动频率减缓,进而可减少因震动造成骑乘者的不舒适,以提升电动车2的商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确实能达到所诉求的目的及功效。

Claims (15)

1.一种电动车减震构造,该电动车具有一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包括有一固定轴、一轮毂马达、一刹车组件及一轮圈,该轮毂马达固设于固定轴上,而固定轴则固设于电动车后摇臂的连接座上以螺帽锁固,该连接座上设有一限位垫片,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两侧的任一侧设有减震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设有一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设有一贯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设有一勾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的贯穿孔周围延设有凸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元件固设于限位垫片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为一U字型的板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具有开口端,且该开口端延设有二勾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二勾部成互相交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的板体设有相对应的贯穿孔。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垫片内侧对向面设有减震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元件与连接座紧贴。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元件具有第一及第二平整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元件的第一平整部与固定轴的平整段相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车减震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元件的第二平整部与限位垫片的勾部相对应。
CN2009201751479U 2009-10-22 2009-10-22 电动车减震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3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51479U CN201553263U (zh) 2009-10-22 2009-10-22 电动车减震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51479U CN201553263U (zh) 2009-10-22 2009-10-22 电动车减震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53263U true CN201553263U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1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51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3263U (zh) 2009-10-22 2009-10-22 电动车减震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532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798A (zh) * 2011-03-29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的电动机轴的固定结构
CN106347565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798A (zh) * 2011-03-29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的电动机轴的固定结构
TWI461315B (zh) * 2011-03-29 2014-11-21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輛用的電動機軸的固定結構
CN102729798B (zh) * 2011-03-29 2015-05-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的电动机轴的固定结构
CN106347565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6403U (zh) 两轮车及其车架、集成底架、底架主体
CN105270561A (zh) 无链自行车及其轮叉、车架
CN201553263U (zh) 电动车减震构造
CN105346668A (zh) 无链自行车及其后轴组件
JP2013209001A (ja) 二輪車
CN105270528A (zh) 无链自行车及其集成底架
CN102442383B (zh) 电动三轮车的结构
CN105584530B (zh) 一种汽车车架以及具有该汽车车架的汽车
CN205186463U (zh)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后轴组件
CN104309429A (zh)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CN106143038A (zh) 悬挂式驱动桥
CN213057356U (zh) 一种具有中置电机和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摇摆车
CN211995828U (zh) 一种带蜂窝格结构的高强度轻型方向盘骨架
KR20100113239A (ko) 전륜 구동 가변식 전기자전거
CN203157627U (zh) 全封闭水陆两用电动三轮车
CN101879926A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205499056U (zh) 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
CN209159289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桥
CN101580094B (zh) 摩托车前减震装置
CN106274337A (zh) 水陆两栖车收放轮装置
CN203020485U (zh) 用于将摩托车转变为机动化三轮车的底盘
CN205186464U (zh)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车架、非驱动轮组件、车轮用的轮叉
JP2012121463A (ja) 二人又は、三人乗り三輪自転車
CN104097738B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JP2524908B2 (ja) 偏心保持式懸架方式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