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5059U -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45059U
CN201545059U CN2009202465525U CN200920246552U CN201545059U CN 201545059 U CN201545059 U CN 201545059U CN 2009202465525 U CN2009202465525 U CN 2009202465525U CN 200920246552 U CN200920246552 U CN 200920246552U CN 201545059 U CN201545059 U CN 201545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bar
adjustment cover
transition
steering system
b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465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志
上官云飞
张根志
熊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465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45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45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450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渡拉杆和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设置在两转向桥之间的一过渡拉杆,所述过渡拉杆包括拉杆本体和设置在拉杆本体两端的球接头,所述过渡拉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的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球接头连接,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杆本体连接。由于在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设置调整套,通过旋转调整套即可达到拉杆体不用旋转而长度可调节的目的。

Description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过渡拉杆。
背景技术
在中重型汽车双转向桥系统中,为保证一、二桥同时转向,需在一、二桥之间设置过渡拉杆,该拉杆起到传递力和运动作用。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过渡拉杆结构为:包括第一过渡拉杆10′和第二过渡拉杆20′(设置成两个拉杆相结合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整个过渡拉杆长度时避让减震器),转向垂臂30′连接该第一过渡拉杆10′和第二过渡拉杆20′,而该第一过渡拉杆10′和第二过渡拉杆20′与转向垂臂30′分别采用球接头40′连接,其存在一定的旷动量,加之装配误差,使得车辆在出厂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前轮出现吃胎故障情况下均需要调整过渡拉杆长度使两前轮在直行状态下平行。在上述结构中调整过渡拉杆的长度是通过旋转第一过渡拉杆10′或第二过渡拉杆20′(通过旋转该杆的长度可以调节该杆和球接头的旋和长度)来调节整个过渡拉杆长度。该种结构虽然能达到调整过渡拉杆长度的目的,但是由于转向垂臂30′的存在成本较高,如去掉转向垂臂30′则需要将过渡拉杆采用整体结构,但是整体结构在调整杆的长度时,会整体旋转,导致调整杆的后部和减震器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过渡拉杆具有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杆体不用旋转而长度可调节的过渡拉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渡拉杆,用于汽车转向系统中,包括拉杆本体和设置在拉杆本体两端的球接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的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球接头连接,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拉杆本体连接。
上述的过渡拉杆,其中,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截面为六方形结构或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的截面形状相同于一圆轴上铣两对称边后构成的截面形状。
上述的过渡拉杆,其中,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调整套的中部且沿轴向向两端延伸。
上述的过渡拉杆,其中,所述开槽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开槽在所述调整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上述的过渡拉杆,其中,在所述拉杆本体的与所述调整套连接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其包括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设置在两转向桥之间的一过渡拉杆,所述过渡拉杆包括拉杆本体和设置在拉杆本体两端的球接头,所述过渡拉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的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球接头连接,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拉杆本体连接。
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截面为六方形结构或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的截面形状相同于一圆轴上铣两对称边后构成的截面形状。
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调整套的中部且沿轴向向两端延伸。
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中,所述开槽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开槽在所述调整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上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中,在所述拉杆本体的与所述调整套连接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由于在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设置调整套,通过旋转调整套即可达到杆体不用旋转而拉杆长度可调节的目的。汽车转向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拉杆后,能解决双桥车型转向系统连接一桥和二桥的中间过渡拉杆由于避免和前桥减震器干涉不能旋转从而无法调整长度的缺陷。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双转向桥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双转向桥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拉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调整套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调整套的端面形状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调整套的端面形状图;
图8为最小长度的过渡拉杆结构图;
图9为最大长度的过渡拉杆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第一过渡拉杆
20′-第二过渡拉杆
30′-转向垂臂
40′-球接头
100-过渡拉杆
101-拉杆杆体
102-球接头
103-调整套
1031-内螺纹段
1032-外螺纹段
1033-端部
1034-开槽
104-卡箍
105-螺栓
106-螺母
107-垫圈
200-第一转向桥
300-第二转向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双转向桥系统结构图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双转向桥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桥200、第二转向桥300和设置在两转向桥之间的一过渡拉杆100。
参阅图3和图4,过渡拉杆100包括拉杆本体101、设置在拉杆本体101两端的球接头102和设置在拉杆本体101和球接头102之间的调整套103,通过该两个球接头102将拉杆本体101与第一转向桥200、第二转向桥300连接,从而保证第一转向桥200、第二转向桥300同时转向。
调整套103上设置有内螺纹段1031和外螺纹段1032,内螺纹段1031与球接头102的螺纹连接段连接,外螺纹段1032与杆本体101的螺纹连接段连接,在通过调整套103将球接头102与拉杆本体101连接后,旋转调整套103,即能改变过渡拉杆100的长度,如图8和图9所示,使过渡拉杆100的长度可调范围为:L+2×Lmin~L+2×Lmax,其中,L为拉杆本体101的长度。
为了方便调整长度后的固定,调整套103、球接头102和拉杆本体101通过螺纹连接后,用卡箍104结合螺栓105、螺母106和垫圈107紧固。较佳地,卡箍104设置在拉杆本体101的与调整套103连接部分的外壁上。
参阅图4和图5,为了使调整套103在径向上有一定的变形量,以方便卡箍104紧固,调整套103上设置有开槽1034,该开槽1034设置在调整套的中部且沿轴向向两端延伸,另外该开槽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开槽1034在调整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开槽1034为三个。
为了方便使用扳手旋转调整套,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即,端部1033设置成截面为六方形结构;或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端部1033的截面形状相同于一圆轴上铣两对称边后构成的截面形状。当然,此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渡拉杆,用于汽车转向系统中,包括拉杆本体和设置在杆本体两端的球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的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球接头连接,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拉杆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截面为六方形结构或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的截面形状相同于一圆轴上铣两对称边后构成的截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渡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调整套的中部且沿轴向向两端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渡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开槽在所述调整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渡拉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本体的与所述调整套连接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箍。
6.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桥、第二转向桥和设置在两转向桥之间的一过渡拉杆,所述过渡拉杆包括拉杆本体和设置在拉杆本体两端的球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拉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拉杆本体和球接头之间的调整套,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段和外螺纹段,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球接头连接,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拉杆本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设置成截面为六方形结构或所述调整套的一端部的截面形状相同于一圆轴上铣两对称边后构成的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调整套的中部且沿轴向向两端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开槽在所述调整套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本体的与所述调整套连接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箍。
CN2009202465525U 2009-11-02 2009-11-02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45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465525U CN201545059U (zh) 2009-11-02 2009-11-02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465525U CN201545059U (zh) 2009-11-02 2009-11-02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45059U true CN201545059U (zh) 2010-08-11

Family

ID=42600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4655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45059U (zh) 2009-11-02 2009-11-02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450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491A (zh) * 2014-03-17 2014-06-1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液控制转向桥的零位标定装置和零位标定方法
CN107215818A (zh) * 2017-06-13 2017-09-29 意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组件长度调整结构
CN111907591A (zh) * 2020-07-21 2020-1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前桥转向拉杆系统、车辆及车轮平行度调整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491A (zh) * 2014-03-17 2014-06-1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液控制转向桥的零位标定装置和零位标定方法
CN103868491B (zh) * 2014-03-17 2017-02-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液控制转向桥的零位标定装置和零位标定方法
CN107215818A (zh) * 2017-06-13 2017-09-29 意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组件长度调整结构
CN111907591A (zh) * 2020-07-21 2020-1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前桥转向拉杆系统、车辆及车轮平行度调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3307B (zh) 主销零偏置线控独立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及电动车
CN201545059U (zh) 过渡拉杆及汽车转向系统
CN203996424U (zh) 一种麦弗逊悬架车轮外倾角调整机构
CN104097484A (zh) 用于汽车的底盘执行器设备
CN201432720Y (zh)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CN201951546U (zh) 五轴货车后轮随动转向装置
SE518886C2 (sv) Anordning för elastisk lagring av kopplingsarmen hos en centralbuffertkoppling på ett rälsfordon
CN104776165A (zh) 一种电动马达式主动稳定杆
CN201842130U (zh) 主销零偏置线控独立驱动与转向的汽车行走机构及电动车
CN201003550Y (zh) 十字轴式万向节连接装置
CN102050147B (zh) 五轴货车后轮随动转向装置
CN204870365U (zh) 一种汽车中的前桥连接座
CN204383548U (zh) 转向中间轴的调节机构
CN202733189U (zh) 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油管的固定管卡组件
CN204264261U (zh) 一种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
CN201485523U (zh) 一种汽车后轮毂轴电泳保护装置
CN201566690U (zh) 前置拉杆式随动转向装置
CN203005513U (zh) 一种角传动器及转向操纵机构
CN103043091A (zh) 一种角传动器及转向操纵机构
CN202294955U (zh) 一种前轮为两轮摩托车型车辆的转向节结构
CN203358211U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后轴
CN207292122U (zh) 一种初始相位可调的转向机构
CN102530075A (zh) 加长汽车的转向装置
WO2021116648A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CN201165185Y (zh) 一种汽车悬架扭杆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