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5570U -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5570U
CN201445570U CN2009200522665U CN200920052266U CN201445570U CN 201445570 U CN201445570 U CN 201445570U CN 2009200522665 U CN2009200522665 U CN 2009200522665U CN 200920052266 U CN200920052266 U CN 200920052266U CN 201445570 U CN201445570 U CN 20144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artificial blood
artificial
branch
pipelin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522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522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5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包括主体血管,其特征是:该主体血管包括升主动脉血管段(1)、主动脉弓血管段(2)和降主动脉血管段(3);升主动脉血管段(1)的上部设有分支血管起始段(6)、下部设有与冠状动脉扣相连的血管分支(4、5)、中部设有灌注或排气的血管分支(16),主动脉弓血管段(2)中设有灌注或排气的血管分支(17);升主动脉血管段(1)的下端处设有起始部增厚处(21);主动脉弓的血管(2)的表面设有袖套(22);所述袖套(22)中设有凹槽(2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人体主动脉解剖学特点,提出整体全主动脉人造血管或全主动脉段分段法而设计出一组新型人造血管,可简化大血管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广泛适用于各种大血管手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主要适用于大血管手术中,用于替换病变的人体血管。属于血管外科手术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能独立开展主动脉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较少。主要原因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国内报道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主动脉夹层6.25%,胸主动脉瘤5-10%,腹主动脉瘤4%。此结果明显好于美国医师报告的数据。美国国家注册医生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大约为20%~25%,手术死亡率最低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Memorial Hermann医院的Safi教授,其总手术死亡率也有11%。分析其原因,在国内手术死亡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大多数地市级医院没法开展此类手术,而许多省会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对许多急需手术的危重症患者(如术前出现肾功能不全、心包填塞和瘤体破裂等)放弃了手术治疗,导致非常多危重症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在美国,急性主动脉夹层为急诊手术,如果医生未及时给患者做手术,患者可以起诉这个医生;但在中国,如果医生给此类患者做手术,不能确保成功的话,患者家属则有可能找医生麻烦。另外,我们的远期效果却差于国外的报道。国内的主动脉夹层的生存率,5年为50%,10年为25%,20年为5%;而国外的报道是,5年为55-70%,10年为32-65%。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的首次手术不彻底,未及时进行再次手术。
目前,吻合口出血是主动脉外科手术的常见死亡原因。手术时间长,特别是进行吻合操作和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长,是引起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手术范围不彻底,残余的病变血管再次破裂则是导致术后远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提高手术疗效(包括降低手术死亡率和改善远期生存效果)是主动脉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①在提高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病变血管的手术范围;②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③吻合操作确切,减少吻合口出血的发生。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针对上述关键点进行新型人造成大血管研制工作,根据人体主动脉的解剖学特点(特别是解剖行程),设计新型人造大血管,优化血管结构,减少大血管手术的吻合口数目,改善人造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疗效,进而使主动脉外科手术能够在地市级医院推广开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简化主动脉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使血管吻合确切、减少吻合口出血的发生,提供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包括主体血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主体血管包括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和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上部设有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下部设有与冠状动脉扣相连的人造血管分支、中部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中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下端处设有起始部增厚处;主动脉弓的人造血管的表面设有袖套;所述袖套中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长度较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长,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末端向外延伸出髂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中部设有与肋间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设有与腹腔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以及设有与肾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人造血管分支的末端各设有一外展垫片,方便人造血管分支与冠状动脉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侧壁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的末端部向外延伸出三个人造血管分支;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侧分支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人造大血管的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为圆筒形,分支人造血管为圆筒形或喇叭形,主体血管的侧壁设有分支血管,主体血管的末端设有外展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人造大血管的三段内部形成人造血管内腔,在内腔壁设有若干个侧壁囊、囊内可填充硅胶、聚氨酯材料等弹性材料,构成可搏动人造血管壁;所述侧壁囊为梭形或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侧壁囊呈结节状,形成结节状可搏动人造血管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吻合圈,该吻合圈包括花环状硬质部,吻合圈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吻合圈,该吻合圈包括缝合环,吻合圈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带绞链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钩、门、内圈和外圈,钩扣紧门可形成扣合位;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钩的凸出部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带绞链的吻合夹设有入口,该入口包括凹槽、凸出和侧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不带绞链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凸出部向上钩、门、内圈、外圈和凸出部向下钩,钩和钩扣紧门可形成扣合位;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带铰链或不带铰链吻合夹中设有一软垫圈,该软垫圈的中心形成中空、周围设有断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人体主动脉解剖学特点,提出两段分法,尤指聚四氟乙烯或涤沦做成的新型人造大血管.采用新型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替换手术,可减少吻合口数目,降低吻合操作难度,并能确保吻合效果.因此,能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手术难度和手术费用.
2、本实用新型简化主动脉/大血管外科操作(包括减少吻合口的数量):根据人体主动脉的解剖行程及其分支特点,提出整体全主动脉人造血管、全主动脉2-3段分法人造血,设计出一组新型人造血管,简化大血管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针对升主动脉根部病变,根据Cabrol手术方式设计人造血管,针对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特别是左冠口)的吻合是手术的难点,我们准备采用带分支的人造血管,并用记忆合金吻合夹来进行吻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部分分支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去除全部分支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6-1、图6-2是两种三分叉人造血管立体图。
图7-1、图7-2是带侧分支的圆柱形人造血管立体图。
图8-1和图8-2是带侧分支的喇叭形人造血管立体图。
图9-1是带两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9-2是另一型带两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9-3是带一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9-4是带三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9-5是带三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9-6是带五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9-7是带五个侧壁囊的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10-1是结节状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10-2是结节状可搏动人造血管壁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11-1是带花环状硬质部的吻合圈的立体图。
图11-2是带花环状硬质部的示意图。
图11-3是带花环状硬质部的吻合圈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12-1是带缝合环的吻合圈的立体图。
图12-2是吻合圈的示意图。
图12-3是带缝合环的吻合圈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图13-1是带绞链的圆形吻合夹的立体图。
图13-2是圆形吻合夹的下半部示意图。
图13-3是圆形吻合夹的上半部示意图。
图13-4是圆形吻合夹的钩与扣示意图。
图14-1是带绞链的椭圆形吻合夹的立体图。
图14-2是椭圆形吻合夹的下半部示意图。
图14-3是椭图形吻合夹的上半部示意图。
图14-4是椭圆形吻合夹的的钩与门示意图。
图15-1是带绞链的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立体图。
图15-2是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侧口分开示意图。
图15-3是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扣。
图16-1是带绞链的椭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立体图。
图16-2是椭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扣。
图16-3是椭圆形带侧入口的吻合夹的侧口分开示意图。
图17-1是圆形不带绞链的吻合夹示意图。
图17-2是圆形不带绞链的吻合夹的钩与扣。
图17-3是椭圆形不带绞链的吻合夹示意图。
图17-4是椭圆形不带绞链的吻合夹的钩与扣。
图18-1是用于吻合夹吻合的圆形垫圈示意图。
图18-2是用于吻合夹吻合的椭圆形垫圈示意图。
图18-3是垫圈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具体实施例包括主体血管,所述主体血管包括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2和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的上部设有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下部设有与冠状动脉扣相连的人造血管分支(4、5)、中部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6,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2中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7;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的下端处设有起始部增厚处21;主动脉弓的人造血管2的表面设有袖套22;所述袖套22中设有凹槽23。
参照图2、图3,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长度较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长,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末端向外延伸出髂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4,15),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中部设有与肋间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1、设有与腹腔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2以及设有与肾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3。所述人造血管分支(4、5)的末端各设有一外展垫片24,方便人造血管分支(4、5)与冠状动脉扣相连。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侧壁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8,19)。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的末端部向外延伸出三个人造血管分支(7,8,9);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侧分支血管10。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造大血管的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为圆筒形,分支人造血管为圆筒形或喇叭形,主体血管25的侧壁设有分支血管26,主体血管25的末端设有外展垫片27.所述人造大血管的三段内部形成人造血管内腔31,在内腔壁设有1~5个侧壁囊32,囊内可填充硅胶、聚氨酯材料等弹性材料,构成可搏动人造血管壁;所述侧壁囊32为梭形或长方形.所述侧壁囊32呈结节状,形成结节状可搏动从造血管壁.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吻合圈,该吻合圈包括花环状硬质部42,吻合圈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1.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吻合圈,该吻合圈包括缝合环43,吻合圈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1.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带绞链47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钩45、门46、内圈48和外圈49,钩45扣紧门可形成扣合位50;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钩45的凸出部向上.所述带绞链47的吻合夹设有入口,该入口包括凹槽51、凸出52和侧入口53.
本具体实施例可以有如下多种应用方式:
应用方式一:
参照图1,取图1所示的人造血管进行全主动脉置换,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人造血管主体为圆柱状人造血管的末端与主动脉根部相吻合,可同时置入主动脉瓣。左、右两侧细分支人造血管分别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相吻合——采用吻合夹,在细分支人造血管末端边缘增厚进行吻合操作,以Prolene线或吻合夹进行吻合。其侧分支人造血管10、16、17、18、19可用来灌注或排气。
第二步:将其三个分叉血管7、8、9分别与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支血管吻合;弓部侧分支人造血管17可用来灌注或排气。
第三步:根据保留人体主动脉弓血管的多少决定保留包绕弧形人造血管外的人造血管的长度,将在人造血管的断端三等分点各预缝一缝线,将圆柱状管形硬质支架置入人造血管内,然合将预置缝线缝合在缝环上,在保留的远段人体主动脉弓血管残端的三等分点各预置一缝线,将人造血管和带圆柱状管形硬质支架的人造血管置入人体血管内,预置的缝线分别与缝合环缝合固定。以绦纶片包绕硬质支架外的人造血管,以丝线缝合固定。其侧分支人造血管可用来灌注或排气。
第四步:将侧分支人造血管与肋间血管片相吻合,右侧分支人造血管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肾动脉组成的血管片相吻合,左侧分支人造血管与左肾动脉相吻合,其远端二分叉人造血管分别与左、右髂总动脉吻合。其三根侧分支人造血管可用来灌注或排气。
应用方式二:
取图2所示的一段人造血管进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替换手术。具体操作可参照应用方式一的操作步骤。
应用方式三:
取图3所示的一段人造血管进行升主动脉替换手术。具体操作可参照应用方式一的操作步骤。
应用方式四:
取图4所示的一段人造血管和图6-1或图6-2所示的三分叉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弓的替换手术。具体操作可参照应用方式一的操作步骤。
应用方式五:
取图5所示的一段人造血管进行胸部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替换手术。
首先,根据保留人体主动脉弓血管的多少决定保留包绕弧形人造血管外的人造血管的长度,将在人造血管的断端三等分点各预缝一缝线,将圆柱状管形硬质支架置入人造血管内,然合将预置缝线缝合在缝环上,在保留的远段人体主动脉弓血管残端的三等分点各预置一缝线,将人造血管和带圆柱状管形硬质支架的人造血管置入人体血管内,预置的缝线分别与缝合环缝合固定。以绦纶片包绕硬质支架外的人造血管,以丝线缝合固定。
其余操作可参照应用方式一的操作步骤。
应用方式六:
取图6-1或图6-2所示的三分叉人造血管分别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肾动脉吻合。再与替代主动脉的人造血管吻合。
应用方式七:
取图7-1或图7-2带侧分支的圆柱形人造血管,或取图8-1或图8-2带侧分支的喇叭形人造血管,与人体血管进行端端吻合,采取缝合、吻合夹吻合或吻合装置吻合。采用吻合夹进行吻合时,人体血管侧可垫垫圈。
应用方式七:
取侧支血管无支架的大血管吻合装置进行股动脉或腋动脉插管。首先在人体血管上做一纵切口,其长度稍长于大血管吻合装置长度的一半。将大血管吻合装置的主体血管长段侧置入人体血管,再将长段主体血管向长段侧推入人体血管,然后将短段侧主体血管置入人体血管内,调整大血管吻合装置的主体血管的位置,使两凹槽偏度人体血管切口位置。
具体实施例2:
参见图17-1、图17-2、图17-3和图17-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特点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不带绞链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凸出部向上钩45、门46、内圈48、外圈49和凸出部向下钩56,钩45和钩56扣紧门可形成扣合位;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参见图18-1、图18-2和图18-3,本实施例的特点还在于:所述带铰链或不带铰链吻合夹中设有一软垫圈61,该软垫圈61的中心形成中空62、周围设有断口63。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包括主体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主体血管包括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2)和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的上部设有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下部设有与冠状动脉扣相连的人造血管分支(4、5)、中部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6),主动脉弓人造血管段(2)中设有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7);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的下端处设有起始部增厚处(21);主动脉弓的人造血管(2)的表面设有袖套(22);所述袖套(22)中设有凹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长度较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长,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末端向外延伸出与髂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4,15),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中部设有与肋间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1)、设有与腹腔血管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2)和与肾动脉相吻合的人造血管分支(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与冠状动脉扣相连的人造血管分支(4、5)的末端各设有一外展垫片(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的侧壁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人造血管分支(18,19);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的末端部向外延伸出三个人造血管分支(7,8,9);分支人造血管起始段(6)的中部设有用于灌注或排气的侧分支血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人造大血管的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段(1)、降主动脉人造血管段(3)为圆筒形,分支人造血管为圆筒形或喇叭形,主体血管(25)的侧壁设有分支血管(26),主体血管(25)的末端设有外展垫片(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人造大血管的三段内部形成人造血管内腔(31),在内腔壁设有若干个侧壁囊(32)、构成可搏动人造血管壁;所述侧壁囊(32)为梭形或长方形;所述侧壁囊(32)呈结节状,形成结节状可搏动从造血管壁,囊内可填充硅胶、聚氨酯材料等弹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吻合圈,该吻合圈包括花环状硬质部(42,)吻合圈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带绞链(47)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钩(45)、门(46)、内圈(48)和外圈(49),钩(45)扣紧门形成扣合位(50);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钩(45)的凸出部向上;所述带绞链(47)的吻合夹设有入口,该入口包括凹槽(51)、凸出(52)和侧入口(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主体血管的端部设有不带绞链的吻合夹,该吻合夹还包括凸出部向上钩(45)、门(46)、内圈(48)、外圈(49)和凸出部向下的钩(56),钩(45)和钩(56)扣紧门形成扣合位;所述吻合夹呈圆形或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其特征是:所述带铰链或不带铰链的吻合夹中设有一软垫圈(61),该软垫圈(61)的中心形成中空(62)、周围设有断口(63)。
CN2009200522665U 2009-03-10 2009-03-10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22665U CN201445570U (zh) 2009-03-10 2009-03-10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22665U CN201445570U (zh) 2009-03-10 2009-03-10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5570U true CN201445570U (zh) 2010-05-05

Family

ID=42550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5226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5570U (zh) 2009-03-10 2009-03-10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557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791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姬尚义 动脉连接套环及动脉连接器
CN10312678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陈玮慧 模块化支架血管系统
CN103209659A (zh) * 2010-11-15 2013-07-17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面对的侧分支口的支架移植物
CN105434083A (zh) * 2015-12-25 2016-03-30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一种简易人工血管快速连接结构及在其人工血管中的应用
CN106308863A (zh) * 2016-08-03 2017-01-11 胡锡祥 人造血管吻合系统
CN110706272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血管中心线的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659A (zh) * 2010-11-15 2013-07-17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面对的侧分支口的支架移植物
CN103209659B (zh) * 2010-11-15 2015-11-25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面对的侧分支口的支架移植物
CN102499791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姬尚义 动脉连接套环及动脉连接器
CN103126785A (zh) * 2011-11-28 2013-06-05 陈玮慧 模块化支架血管系统
CN105434083A (zh) * 2015-12-25 2016-03-30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一种简易人工血管快速连接结构及在其人工血管中的应用
CN105434083B (zh) * 2015-12-25 2018-08-03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一种简易人工血管快速连接结构及在其人工血管中的应用
CN106308863A (zh) * 2016-08-03 2017-01-11 胡锡祥 人造血管吻合系统
CN106308863B (zh) * 2016-08-03 2018-11-30 胡锡祥 人造血管吻合系统
CN110706272A (zh) * 2019-10-17 2020-01-17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血管中心线的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06272B (zh) * 2019-10-17 2022-03-29 上海微创卜算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管中心线的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5570U (zh) 一种新型人造大血管
CN107157616A (zh) 一种主动脉开窗分支覆膜支架
CN201617973U (zh) 一种主动脉手术用支架型人工血管
CN107789094A (zh)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超弹编织固定环
CN201959033U (zh) 一种人工血管覆膜支架
CN205083703U (zh) 一种用于主动脉手术的人工血管与带膜支架的连接机构
CN205198211U (zh) 一种可以自固定的人造血管及其输送系统
CN103462727A (zh) 带自膨式支架的涤纶三分支主动脉弓人工血管
US10143549B2 (en) Composite valved graft comprising double sewing cuffs
CN203493775U (zh) 带有内置支架的人造血管
WO2013036167A1 (ru) Клапаносодержащий протез корня аорты
CN214017683U (zh) 一种远端免缝合分支人工血管及与主体血管快速连接装置
CN215130877U (zh) 一种缩短停循环时间的象鼻支架组件及象鼻支架植入系统
RU2474403C1 (ru) Клапаносодержащий протез корня аорты
CN105167880A (zh) 一种用于主动脉手术的人工血管与带膜支架的连接机构
CN211068667U (zh) 心脏搭桥用可吸收引流管
CN205683168U (zh) 一种高顺应性主动脉术中三分支支架
CN211633741U (zh) 一种组合式术中支架复合型五分支人工血管
CN211433513U (zh) 一种主动脉夹层分体式复合型人工血管
CN210019818U (zh) 阻血型术中支架系统
CN204219095U (zh) 单分支带环支架型人工血管
CN220141879U (zh) 一种用于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中的人工血管
CN220141878U (zh) 一种用于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中的人工血管
CN208851541U (zh) 一种用于腹膜透析手术中暴露手术视野的装置
CN208838245U (zh)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超弹编织固定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