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6013Y -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06013Y
CN201406013Y CN200920105782XU CN200920105782U CN201406013Y CN 201406013 Y CN201406013 Y CN 201406013Y CN 200920105782X U CN200920105782X U CN 200920105782XU CN 200920105782 U CN200920105782 U CN 200920105782U CN 201406013 Y CN201406013 Y CN 2014060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buoyancy aid
floating body
ship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57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仲
侯金林
范模
马巍巍
李达
易丛
崔玉军
贾旭
于春洁
张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09201057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060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060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060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本实用新型包括浮体本体,护舷装置和定位调节装置;护舷装置由横向护舷和纵向护舷组成,横向护舷由设于舷外侧沿船舷设置的支架和设于支架外侧的橡胶碰垫组成,纵向护舷由从浮体甲板向船舷外侧伸出的支架和设于伸向船舷外侧的支架上橡胶碰垫组成;定位调节装置由设置于浮体甲板的四周的四台锚机和与锚机相连的系缆,与一端均固定于浮体相当于船头或船艉位置的两条系缆组成。该装置既能有效防止驳船与导管架平台的刚性碰撞,还可以有效地抵抗由环境力所产生的外力,可精确地调整位置来保证对接工作顺利进行,其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地提高海上作业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特别是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上部组块安装的船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用于海上平台的上部组块安装的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蓬勃发展,海上石油平台也不断的增大,特别是上部组块也越做越大,重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海上浮吊已经无法完成安装工作。
目前,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海上安装方法,该方法是先在导管架平台的腿上安装槽口,再在组块支撑腿下端安装插尖,然后将上部组块用驳船运输到导管架平台的槽口中,使组块支撑腿与导管架平台腿上下对齐后,将组块慢慢放下,使二者对接在一起。在上述的安装过程中,如何使组块支撑腿与导管架平台腿上下对齐且防止船与平台的碰撞就成了一个关键技术;此外,船舶由于受海浪海流等海洋环境作用,会发生偏移。因此,研究具有定位调节防撞装置的船舶已势在必行。
人工岛、海上建筑物等浮体的安装就位过程中也会产生碰撞和定位难的问题,因此,设计可准确定位和防撞的海上浮体,将会对这一领域带来很大的贡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可简洁高效准确的在海上平台槽口中进行定位调节防撞的海上浮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浮体本体,设于所述浮体本体舷外侧的护舷装置和设于所述浮体本体甲板的四周的定位调节装置;
所述护舷装置由横向护舷和纵向护舷组成,所述横向护舷由设于舷外侧沿船舷设置的支架和所述设于支架外侧的橡胶碰垫组成,所述纵向护舷由从所述浮体甲板向所述船舷外侧伸出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伸向船舷外侧上的橡胶碰垫组成。所述纵向护舷设置于所述浮体进入海上平台槽口合适位置后位于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甲板上,使所述浮体进入所述进入海上平台槽口的合适位置时,卡在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导管架腿等位置,不能再向前行驶,以控制浮体的进入槽口的位置。
所述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浮体甲板四周(四角)的四台锚机和与所述锚机相连的系缆。四台锚机可在船艏设置两台,船艉设置两台,船艏或船艉的两台锚机以在船艏艉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大致对称设置。所述浮体可依靠四周的锚机和与所述锚机相连的系缆进行浮体左右或前后的移动,或原地旋转,达到浮体位置的变更与调节作用。该定位调节装置还可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浮体相当于船艉位置的两条系缆,具体可在船艉两侧每侧固定一条系缆,该两条系缆工作时两端分别系于所述浮体艉部和辅助工作船锚机上。
上述结构使浮体在进入海上平台槽口中时,横向护舷可缓冲浮体在左右晃动时对平台的碰撞,降低平台和浮体本身的损毁程度,纵向护舷可以控制所述浮体进入槽口的位置,并缓冲其进入槽口时对槽口及导管架腿的撞击,降低损毁程度。
定位调节装置的四台锚机通过系缆调节浮体与槽口间的距离,从而准确调节浮体停泊位置和停泊方向,两条水平系缆通过长度的变化来控制浮体在槽口方向的前后位移。
上述浮体可为用于海上平台上部组块安装的驳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上部组块与导管架平台的高精度对接,当上部组块与导管架对接时,可通过锚机和调节缆使驳船高精确地调整位置来保证对接工作顺利进行。解决了使用浮吊进行吊装对接之外的另一个海上安装手段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有效防止驳船与导管架平台的刚性碰撞,还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可以在一定海洋环境条件下使用,使得在开阔又环境恶劣的海域进行海上定位调整作业成为可能。3、本实用新型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地提高海上作业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人工岛、海上建筑物等浮体的安装就位过程。为了准确将这些浮体与其基础连接,并减小安装过程中的碰撞损毁,本专利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用于海上平台的上部组块安装的船舶,它包括:
一驳船本体1;
两个横向护舷2,分别由设于驳船本体1的船舷两侧沿船舷设置的支架和设于支架外侧(远离船舷一侧)的橡胶碰垫组成;该装置可减小驳船1对导管架7在横向产生的碰撞力,降低驳船本体1与导管架7的损毁程度;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横向护舷2即两侧船舷设置钢质桁架,并在桁架外侧安装橡胶碰垫,其安装位置为沿驳船纵向(行驶)方向进入导管架7槽口内的船舷部位;在驳船本体1的横向,它位于船舷外侧,横向大约长60-70厘米;在驳船1的垂向,位于驳船本体1上甲板上方,大约高70-100厘米。
两个纵向护舷3,由从所述浮体甲板向船舷外侧伸出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伸向船舷外侧的部分上的橡胶碰垫组成。纵向护舷3设置于驳船本体进入海上平台槽口合适位置后位于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甲板上,使驳船本体进入所述进入海上平台槽口的合适位置时,卡在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导管架腿等位置,不能再向前行驶,以控制驳船本体的进入槽口的位置。设置于浮体进入海上平台槽口的部位与未进入部位界限处的甲板上。本实施例,纵向护舷3为在船舷两侧适当位置焊接钢质支架并安装橡胶碰垫(每侧两个),它的支架位于船的上甲板,橡胶碰垫则伸出舷外,布置在可能会与导管架7的支腿接触的位置;其在驳船本体1的垂向,位于驳船本体1甲板上方,大约高70-100厘米。该装置可限制驳船1产生的向船艉方向的位移,纵向护舷上安装的橡胶碰垫同时也减小了驳船本体1对导管架7在纵向产生的碰撞力,降低驳船1与导管架7的损毁程度;纵向护舷可以控制所述浮体进入槽口内的位置,并缓冲其进入槽口时对槽口及导管架腿的撞击,降低损毁程度。
四台锚机5,分别设置于驳船本体1的船艏8和船艉9的四个角(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船艏船艉各两台),每台锚机分别与一条系缆6连接,四台锚机5可分别通过系缆6和各自最近的导管架7的腿相连,形成了四根调节缆,四台锚机通过调节系缆长度,使驳船能准确调节停泊位置和停泊方向,精确地调节驳船本体1在纵向及横向的位移,使上部组块支撑腿在对接时一直位于导管架7腿正上方。
两根水平系缆4,一端系于驳船本体1的船艉9处,另一端系于辅助船10的锚机上,如图2所示,通过控制该两条系缆的长度控制驳船1在槽口方向产生的向船艉方向的位移。通过收紧水平缆可使船舶缓慢前进至对接位置,当船舶受到向船艏方向运动的环境力时,水平缆可以起到限制其运动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上述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用于海上平台的上部组块安装的船舶工作示意图。图3中12为平均海平面。
本实施例的定位调节防撞的浮体实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作业水深:28米;导管架腿数量:4×2;导管架腿直径:2.134米;驳船长L=142米,驳船宽B=36米,驳船型深D=9.75米;上部组块11尺寸:57.5米×64米;组块支撑腿间距:40米;纵向橡胶碰垫:4个(每侧两个);组块第4排腿距船艏:56.5米;横向护舷:长98米,宽0.65米;锚机:4×30吨;调节缆:4根,Φ56毫米。
驳船1运载着平台上部组块11以艉进式方式进入导管架7槽口,缓慢到达对接位置时,由于受到风浪流等环境力的影响,驳船1会产生不规则的随机运动,当运动激烈时,驳船1就会与导管架7腿发生碰撞,碰撞力有时会使导管架平台或驳船受到严重损毁。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护舷2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驳船与导管架腿间的直接碰撞。驳船的纵向护舷3及辅助工作船10的两根水平缆4可以限制驳船的纵向位移。当驳船向前的运动很大时,纵向护舷的橡胶碰垫可以起到降低导管架腿受损程度的作用。
为了顺利的完成上部组块11与导管架7的对接工作,准确定位就成了安装工作的重要环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机5及调节缆6就可以简单快捷的完成这项工作。以船艏方向为前方,当驳船1受环境力作用而向右舷偏移时,可以通过锚机5收紧左前侧调节缆和左后侧调节缆,反之,当驳船1受环境力作用而向左侧舷偏移时,收紧右前侧调节缆和右后侧调节缆使其回到对接位置;当驳船向船艏偏移时,可以通过锚机收紧左后调节缆和右后调节缆,反之收紧左前调节缆和右前侧调节缆使其回到对接位置,使上部组块11准确定位,操作也十分方便。

Claims (5)

1、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包括浮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护舷装置和定位调节装置;
所述护舷装置由横向护舷(2)和纵向护舷(3)组成,所述横向护舷由设于舷外侧沿船舷设置的支架和所述设于支架外侧的橡胶碰垫组成,所述纵向护舷由从所述浮体本体的甲板向所述船舷外侧伸出的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伸向船舷外侧的部分上的橡胶碰垫组成;
所述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浮体本体的甲板的四周的四台锚机(5)和与所述锚机相连的系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装置还包括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浮体本体相当于船艉位置的两条系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护舷设置于所述浮体进入海上平台槽口后位于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甲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护舷设置于所述浮体进入海上平台槽口后位于海上平台槽口入口处的甲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用于海上平台上部组块安装的驳船。
CN200920105782XU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060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5782XU CN201406013Y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5782XU CN201406013Y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06013Y true CN201406013Y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578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06013Y (zh) 2009-03-09 2009-03-09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06013Y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419A (zh) * 2010-10-27 2011-04-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深水浮托系泊装置
CN102409650A (zh) * 2011-09-23 2012-04-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浅水海洋导管架平台的安装方法
CN102745315A (zh) * 2012-07-25 2012-10-2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大型组块浮托安装横荡护舷装置
CN102774472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带变间隙护舷的施工船舶
CN103303442A (zh) * 2013-05-31 2013-09-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浅水油田的现场原油储存和运输的方法
CN103693174A (zh) * 2013-09-17 2014-04-02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的横滨护舷储存支架以及配备横滨护舷储存支架的船舶
CN104527932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应用于浮式lng气化储存装置的旁靠系泊系统
CN104822587A (zh) * 2012-12-20 2015-08-0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式护舷材的拉索张力检测系统以及充气式护舷材
CN10640084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中交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沉放的控制系统及沉管沉放方法
CN109263832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驳船对中的限位工装及驳船对中的限位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419A (zh) * 2010-10-27 2011-04-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深水浮托系泊装置
CN102409650A (zh) * 2011-09-23 2012-04-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浅水海洋导管架平台的安装方法
CN102745315A (zh) * 2012-07-25 2012-10-2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大型组块浮托安装横荡护舷装置
CN102774472B (zh) * 2012-07-31 2015-03-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带变间隙护舷的施工船舶
CN102774472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带变间隙护舷的施工船舶
CN104822587A (zh) * 2012-12-20 2015-08-0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式护舷材的拉索张力检测系统以及充气式护舷材
CN103303442A (zh) * 2013-05-31 2013-09-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浅水油田的现场原油储存和运输的方法
CN103693174A (zh) * 2013-09-17 2014-04-02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的横滨护舷储存支架以及配备横滨护舷储存支架的船舶
CN103693174B (zh) * 2013-09-17 2016-06-29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的横滨护舷储存支架以及配备横滨护舷储存支架的船舶
CN104527932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应用于浮式lng气化储存装置的旁靠系泊系统
CN104527932B (zh) * 2014-12-26 2017-01-1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应用于浮式lng气化储存装置的旁靠系泊系统
CN10640084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中交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沉放的控制系统及沉管沉放方法
CN109263832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驳船对中的限位工装及驳船对中的限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6013Y (zh) 一种具有定位调节防撞功能的海上浮体
CN201334105Y (zh) 一种海上装置系泊定位与牵拉的设备
CN103661801B (zh) 海洋工程水下推进器的安装辅助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5035260B (zh) 利用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弃置平台上部组块的方法
CN102839666A (zh) 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
CN108626078B (zh) 一种海上风机Spar型浮式基础驳船助运扶装工艺
CN112283043B (zh) 一种深远海Spar立柱式平台风机施工方法
CN102114899A (zh) 一种超大型浮托安装驳船及其设计方法
CN103422483A (zh) 浅水导管架浮托安装的方法
CN201268389Y (zh) 多功能施工平台
CN105151239A (zh) 用于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平台上部组块的船侧支撑结构
CN102963494B (zh) 一种组块浮托安装方法
CN201999177U (zh) 一种超大型浮托安装驳船
CN104743058A (zh) 张力腿平台上部组块浮托安装的方法
CN102530189A (zh) 用于海洋工程的双体船
CN104002931B (zh) U型海洋工程安装船及导管架上部模块安装方法
CN101224784A (zh) 多功能的小水线面船
SG182091A1 (en) Spar hull load out method
CN204587223U (zh) 一种浮码头试车装置
CN202642027U (zh) 一种浮式舾装装置
CN203601528U (zh) 三船并靠系泊系统
JP2004256070A (ja) ケーブル等の長尺体を布設する工法
CN104097748A (zh) 钢圆筒振沉施工的驻位吊运方法
CN107618626A (zh) 改进的深水半潜式铺管起重船
CN104420453A (zh)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整体合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Cent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