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4430Y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94430Y CN201394430Y CN2009201429470U CN200920142947U CN201394430Y CN 201394430 Y CN201394430 Y CN 201394430Y CN 2009201429470 U CN2009201429470 U CN 2009201429470U CN 200920142947 U CN200920142947 U CN 200920142947U CN 201394430 Y CN201394430 Y CN 20139443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sulfurizing
- liquid
- gas
- dust removal
-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包括增压风机、清洗泵、原液泵、循环泵、排污泵、除尘脱硫塔、搅拌装置、导气浸液装置、清洗降温装置、气液逆向分流装置、吸硫喷液组件、顶喷清洗组件,烟气经导气浸液装置直接通入初级除尘脱硫池中,经初步脱硫和除尘后再依次进入第二脱硫区和第三脱硫区,在第二脱硫区烟气与脱硫浆液帘进行充分接触,在第三脱硫区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再与高浓度的脱硫碱浆液接触反应,最后经除尘和脱硫净化后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不仅占地面积小,除尘脱硫效率高,而且一次成本和实际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廉。同时在塔内增设了液位传感器、酸碱度测试仪和温度传感器,由此来控制整个除尘脱硫装置的顺序动作,便于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除尘、脱硫装置池,尤其涉及湿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国对电力、冶金、化工等众多燃煤企业的废气排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提出了具体的排放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达标排放。这就要求上述企业在废气排放前必须进行脱硫处理,否则就要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处罚。为此人们已开发出多种脱硫工艺,既有湿法脱硫,也有干法脱硫,还有湿法、干法并联脱硫,但应用最为广泛,效果较好的是湿法脱硫,其脱硫工艺流程为:含二氧化硫的待处理废气先除尘再脱硫,除尘设有专门的除尘器,采用碱液与气体反向对流接触反应方式脱硫,除尘器与脱硫塔串联,整个脱硫工艺路线很长,环节多,脱硫通过多个串联的脱硫塔来实现。例如在专利号为ZL02205793.5中公开了一种含二氧化硫烟气处理专用装置,属湿法脱硫装置,含二氧化硫的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由风机送入两个串联的脱硫塔中进行气体与碱液的逆向接触吸收脱硫,这类脱硫装置的脱硫效果并不理想,脱硫塔的体积很大,土建量大,脱硫效率较低,一塔的脱硫率不到60%,且碱液的用量很大,利用不充分,在脱硫过程中还会产生碱液的二次污染,这类湿法脱硫装置不仅一次投入成本高,而且运营成本也很高,多数脱硫装置很难长期正常投入使用,有些单位虽然建有脱硫装置,但多数是用来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它将除尘和脱硫一体化,不仅占地面积小,除尘脱硫效率高,而且成本低,适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各类锅炉的废气的除尘和脱硫。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包括增压风机1、清洗泵2、原液泵3、循环泵4、排污泵5、除尘脱硫塔6、搅拌装置7、导气浸液装置8、清洗降温装置9、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吸硫喷液组件11、顶喷清洗组件12,所述除尘脱硫塔由塔体61、塔底板62、初级除尘脱硫池63和烟囱64组成,塔底板62位于塔体61的底部,初级除尘脱硫池63设置在塔底板62的上方,搅拌装置7设置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内;导气浸液装置8的进风端与增压风机1相通,出气端位于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清洗降温装置9位于导气浸液装置8和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之间,顶喷清洗组件12设置在吸硫喷液组件11的上方,而吸硫喷液组件11则设置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的上方;循环泵4的吸液端与初级除尘脱硫池63相通,出液端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原液泵3的吸液端与原液池相通,出液端通过阀门13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清洗泵2的吸液端与自来水源相通,出液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顶喷清洗组件12和清洗降温装置9相连;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设有出液孔102和出气管孔10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出液孔102和出气管孔103的分布有多种方案,实施方案一,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直线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直线分布,且位于两条相邻出液孔102之间;实施方案二,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同圆圈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同圆圈分布,且位于两相邻同心出液孔102圆圈之间;
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设有液位传感器14和酸碱度测试仪15,在第二脱硫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排污泵5和循环泵4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温度传感器16控制清洗泵2;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的PH值达到预定值后,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排污泵5工作,将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的浆液排出;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浆液的PH值在预定范围内时,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循环泵4工作,排污泵5停止。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液面低于预定高度时,由液位传感器14控制原液泵3工作,增加碱性浆液;当将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达到预定高度时,由液位传感器14控制原液泵3停止工作。当第二脱硫区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6控制清洗泵2工作,由清洗降温装置9喷水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脱硫工作过程如下:含有二氧化硫、灰尘的烟气由增压风机1吸入,经导气浸液装置8直接通入初级除尘脱硫池63内,初级除尘脱硫池63内的碱性浆液在带压烟气的冲动混合和搅拌装置7不断搅拌下,烟气与碱性浆液进行充分混和,产生无数气液悬浮体,烟气中的灰尘进入浆液中,由于灰尘粒径不同,质量也不一样,在进气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量大的灰尘其动能大,沉入浆液中的速度也快;质量小的灰尘,虽然它的动能小,但它与反应池中的快速运动的碱性浆液接触时发生激烈的碰撞,其速度会快速下降,它在涡动的碱性浆液中失去了再次逸出的动能,从而被碱性浆液净化,经过初级除尘脱硫池63除尘后,灰尘的清除率达到99.6%以上;另一方面,烟气中的SO2气体与碱性浆液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烟气中的SO2即可除去80%~85%,从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所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的SO2,它紊流地上升进入第二脱硫区,第二脱硫区由浆液面与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围合成,从吸硫喷液组件11喷出的脱硫浆液从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的出液孔102连续流淌下来形成脱硫浆液帘,使第二脱硫区内形成若干个气体与脱硫浆液帘充分接触单元,烟气通过第二脱硫区后,二氧化硫的吸收度达到98%以上,经第二脱硫区脱硫后的烟气从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的出气管孔103上升进入第三脱硫区,第三脱硫区由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和吸硫喷液组件11围合的区域,在此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又与高浓度的脱硫碱浆液接触反应,二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综合脱硫率达到99.8%以上,经过液浸除尘和复合脱硫净化后烟气从烟囱64排出,确保烟气的达标排放。
在除尘脱硫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或实际操作需要可以启动顶喷清洗组件12对除尘脱硫塔内进行清洗保养,通过启动清洗降温装置9能对第二脱硫区进行喷雾降温或清洗或调节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的浓度和粘度。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除尘脱硫工艺中除尘与脱硫分置的问题,使待处理烟气直接输入碱性浆液中,进行除尘和初级脱硫,然后再对烟气进行两次气液接触脱硫,通过三次脱硫,确保烟气的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不仅占地面积小,除尘脱硫效率高,而且一次成本和实际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廉。同时在塔内增设了液位传感器14、酸碱度测试仪15和温度传感器16,由此来控制整个除尘脱硫装置的顺序动作,便于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常规液态碱性脱硫吸收剂,如含氢氧化氨、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碳酸氨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液逆向分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液逆向分流装置中出液孔和出气管孔的一种分布图;
图4为气液逆向分流装置中出液孔和出气管孔的另一种分布图。
图中:1-增压风机;2-清洗泵;3-原液泵;4-循环泵;5-排污泵;6-除尘脱硫塔;7-搅拌装置;8-导气浸液装置;9-清洗降温装置;10-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1-吸硫喷液组件;12-顶喷清洗组件;13-阀门;14-液位传感器;15-酸碱度测试仪;16-温度传感器;61-塔体;62-塔底板;63-初级除尘脱硫池;64-烟囱;101-基板;102-出液孔;103-出气管孔;104-侧面出气孔;10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如附图1、图2所示,它包括增压风机1、清洗泵2、原液泵3、循环泵4、排污泵5、除尘脱硫塔6、搅拌装置7、导气浸液装置8、清洗降温装置9、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吸硫喷液组件11、顶喷清洗组件12,所述除尘脱硫塔由塔体61、塔底板62、初级除尘脱硫池63和烟囱64组成,塔底板62位于塔体1的底部,初级除尘脱硫池63设置在塔底板62的上方,搅拌装置7设置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内,导气浸液装置8的进风端与增压风机1相通,出气端位于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清洗降温装置9位于导气浸液装置8和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之间,顶喷清洗组件12设置在吸硫喷液组件11的上方,而吸硫喷液组件11则设置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的上方,循环泵4一端与初级除尘脱硫池63相通,另一端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原液泵3的吸液端与原液池相通,出液端通过阀门13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清洗泵2的吸液端与自来水源相通,出液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顶喷清洗组件12和清洗降温装置9相连,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设有出液孔102和出气管孔10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由基板101、出液孔102、出气管孔103、侧面出气孔104和盖板105组成,盖板105位于出气管孔103的上方,侧面出气孔104与出气管孔103相通,如图2所示,出液孔102和出气管孔103的分布有多种方案,实施方案一,如附图3所示,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直线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直线分布,且位于两条相邻出液孔102之间;实施方案二,如附图4所示,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同圆圈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同圆圈分布,且位于两相邻同心出液孔102圆圈之间;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设有液位传感器14和酸碱度测试仪15,在第二脱硫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排污泵5和循环泵4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温度传感器16控制清洗泵2;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的PH值达到预定值后,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排污泵5工作,将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的浆液排出;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浆液的PH值在预定范围内时,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循环泵4工作,排污泵5停止。当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液面低于预定高度时,由液位传感器14控制原液泵3工作,增加碱性浆液;当将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碱性浆液达到预定高度时,由液位传感器14控制原液泵3停止工作;当第二脱硫区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6控制清洗泵2工作,由清洗降温装置9喷水降温。
Claims (4)
1、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增压风机(1)、清洗泵(2)、原液泵(3)、循环泵(4)、排污泵(5)、除尘脱硫塔(6)、搅拌装置(7)、导气浸液装置(8)、清洗降温装置(9)、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吸硫喷液组件(11)、顶喷清洗组件(12),所述除尘脱硫塔由塔体(61)、塔底板(62)、初级除尘脱硫池(63)和烟囱(64)组成,塔底板(62)位于塔体(61)的底部,初级除尘脱硫池(63)设置在塔底板(62)的上方,搅拌装置(7)设置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内,导气浸液装置(8)的进风端与增压风机(1)相通,出气端位于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清洗降温装置(9)位于导气浸液装置(8)和气液逆向分流装置(9)之间,顶喷清洗组件(12)设置在吸硫喷液组件(11)的上方,而吸硫喷液组件(11)则设置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的上方,循环泵(4)的吸液端与初级除尘脱硫池(63)相通,出液端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原液泵(3)的吸液端与原液池相通,出液端通过阀门(13)与吸硫喷液组件(11)相通,清洗泵(2)的吸液端与自来水源相通,出液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顶喷清洗组件(12)和清洗降温装置(9)相连,在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设有出液孔(102)和出气管孔(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直线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直线分布,且位于两条相邻出液孔(1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液逆向分流装置(10)上所有出液孔(102)等间距地同圆圈分布,出气管孔(103)也等间距同圆圈分布,且位于两相邻同心出液孔(102)圆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其特征是:在初级除尘脱硫池(63)中设有液位传感器(14)和酸碱度测试仪(15),在第二脱硫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排污泵(5)和循环泵(4)由酸碱度测试仪(15)控制;温度传感器(16)控制清洗泵(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29470U CN201394430Y (zh) | 2009-02-01 | 2009-02-01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29470U CN201394430Y (zh) | 2009-02-01 | 2009-02-01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94430Y true CN201394430Y (zh) | 2010-02-03 |
Family
ID=4161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429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4430Y (zh) | 2009-02-01 | 2009-02-01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94430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3618A (zh) * | 2012-01-08 | 2012-04-25 | 李恩德 | 脱硫除尘塔 |
CN108144388A (zh) * | 2018-01-12 | 2018-06-12 | 西安同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粉尘洗涤控制方法 |
CN109758899A (zh) * | 2019-01-26 | 2019-05-17 | 范美云 | 一种防止废气回流的脱硫脱硝塔 |
-
2009
- 2009-02-01 CN CN2009201429470U patent/CN20139443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3618A (zh) * | 2012-01-08 | 2012-04-25 | 李恩德 | 脱硫除尘塔 |
CN108144388A (zh) * | 2018-01-12 | 2018-06-12 | 西安同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粉尘洗涤控制方法 |
CN109758899A (zh) * | 2019-01-26 | 2019-05-17 | 范美云 | 一种防止废气回流的脱硫脱硝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9088A (zh) | 用于氧气燃烧的化石燃料燃烧的分隔的原位强制氧化湿烟道气脱硫 | |
CN211098372U (zh) | 一种高效的烟气脱硫塔 | |
CN201543380U (zh) | 燃煤工业锅炉高效双碱法湿式烟气脱硫装置 | |
CN102755827A (zh) | 一种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及装置 | |
CN205308097U (zh) | 一种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 |
CN201394430Y (zh)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
CN101342455B (zh) | 一种喷淋旋流组合脱硫装置 | |
CN102631837B (zh) | 一种连体式含硫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1510842U (zh) | 双回路空塔喷淋、塔体除雾烟道一体化装置 | |
CN103120894A (zh) | 一种脱硫吸收塔 | |
CN101502755A (zh) | 液浸除尘复合脱硫装置 | |
CN201189447Y (zh) |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 | |
CN203955028U (zh) | 顺逆流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 |
CN201735331U (zh) | 废气脱硫装置 | |
CN202315653U (zh) | 用于降低湿法脱硫系统排烟湿度的装置 | |
KR20140091538A (ko) | 더블 챔버형 다중 습식배연탈황장치 | |
CN211098374U (zh) | 一种高效脱硫塔 | |
CN101670223A (zh) | 烟气脱硫方法及装置 | |
CN204447739U (zh) | 一种高效湿法脱硫和电除雾一体化装置 | |
CN101306321B (zh) | 煤烟脱硫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090739U (zh) | 一种脱硫吸收塔 | |
CN206121505U (zh) | 一种锌冶炼自备电厂烟气脱硫装置 | |
CN205925418U (zh) | 烟气高效脱硫协同除尘装置 | |
CN2597064Y (zh) | 旋转喷淋再循环脱硫装置 | |
CN212915088U (zh) |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混流吸收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