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4895Y -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4895Y
CN201374895Y CN200920007043U CN200920007043U CN201374895Y CN 201374895 Y CN201374895 Y CN 201374895Y CN 200920007043 U CN200920007043 U CN 200920007043U CN 200920007043 U CN200920007043 U CN 200920007043U CN 201374895 Y CN201374895 Y CN 20137489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ell
circuit board
base unit
screening cover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7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07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489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489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489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包括固定单元;相邻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上延伸有彼此相向弯折的弹片对;以及,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底座单元与固定单元;底座单元包括均为“U”型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在其内侧均通过所述的连接单元分别与一个第三固定单元的两侧边连接;弹片对中的每个弹片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的位于同侧的侧壁的顶面向上延伸,第三固定单元位于弹片对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目前存在的屏蔽盖固定座和电路板之间的结合力可能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与电路板稳定结合、且不增加其占用电路板面积的屏蔽盖固定座。

Description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电路板上固定屏蔽盖的固定座。
背景技术
通常,在某些电子设备或电子部件中,存在一些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子元器件,也存在一些辐射干扰其它元器件、而且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的电子元器件。因此,通常需要将屏蔽盖固定在电子元器件的基体(即电路板)上,以切断被覆盖电子元器件与外界之间形成的电磁波传输通道,消除电磁波的不利影响。
对于一些使用寿命不长或经常需要更换的电子元器件,就要求屏蔽盖能从电路板上取出,以便于维修和更换,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固定座的方式实现电子元器件的更换和维修。首先,将屏蔽盖固定座固定在电路板上,然后,通过屏蔽盖固定座夹紧屏蔽盖的侧壁将屏蔽盖安装在电路板上,在被覆盖的电子元器件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可将屏蔽盖轻易取出。
如图1、2和3所示,现有的屏蔽盖固定座10,包括多个与电路板40固定接触的固定单元11;多个形成在相应固定单元11之间的、焊接后与电路板40之间具有间隙的底座单元13;与底座单元13数量相同对数的弹片12;底座单元13呈“U”形,每对弹片12从每个底座单元3的两个侧壁的顶面向上延伸,以夹子的形式彼此相对,以夹持屏蔽盖的侧壁;和连接底座单元13与固定单元11的连接单元14。
其中,固定单元11通过焊接其轮廓连接到电路板40上,底座单元13与电路板40间隔开的目的是在固定单元11焊接到电路板40上时,防止焊锡流向底座单元13,造成焊锡沿着底座单元13流到弹片12并粘在其上,在锡膏变硬时,使得弹片12原本可以获得的弹性可能降低,最终使屏蔽盖固定座10的夹持力减小。
在屏蔽盖固定座10通过固定单元11固定在电路板40上后,当屏蔽盖30的侧壁插入一对弹片12之间时,屏蔽盖30的侧壁外部和内部表面被成对弹性片12夹紧,这样,屏蔽盖30可以固定到屏蔽盖固定座10上。当屏蔽盖30内的电子元器件需要更换或维修时,可以轻易将屏蔽盖30其从屏蔽盖固定座10上拉起,然后拔出即可。
现有的屏蔽盖固定座10,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底座单元13与电路板40完全隔开,而且焊接到电路板40上的固定单元11的轮廓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屏蔽盖固定座10和电路板40之间的结合力可能不足,导致固定措施失效;如果通过增加固定单元11的表面积而增大固定单元11与电路板40之间的结合力,则固定单元11会占用电路板40较大的面积,降低了电路板40的使用空间。其次,在屏蔽盖30的侧壁插入屏蔽盖固定座10的过程中,如果屏蔽盖30的侧壁稍微偏斜于弹片12的正确位置,在弹片12已经夹紧侧壁时,可能造成弹片12扭曲,使屏蔽盖30从屏蔽盖固定座10上脱落,而且如果该电路板40应用在振动环境中,也可能出现上述的脱离问题。最后,为了使固定单元13与电路板40之间具有间隙,而必须将连接单元14设计为倾斜的形式,这可能导致量产时固定单元11的平整度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屏蔽盖固定座存在的屏蔽盖固定座10和电路板40之间的结合力可能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与电路板稳定结合、且不增加其占用电路板面积的屏蔽盖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包括固定单元;相邻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上延伸有彼此相向弯折的弹片对;以及,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底座单元与固定单元;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均为“U”型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在其内侧均通过所述的连接单元分别与一个第三固定单元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弹片对,每个弹片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的位于同侧的侧壁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位于弹片对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弹片对,在其中间具有反向夹钳;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位于反向夹钳的正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连接单元为平直板状;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单元、第三固定单元,以及底座单元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连接单元,在其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对称的向内部凹切的半圆形。
优选的是,包括两个底座单元和三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其中,连接在两个底座单元之间的固定单元为第二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的宽度与第一固定单元的宽度相同,长度至少为第一固定单元长度的两倍。
优选的是,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两侧的部分,在结构和重量上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与第一固定单元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将整体式的底座单元设计为包括第一底座单元和第二底座单元的分离式,并在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之间增加一个固定单元,如此,不仅可以与电路板稳固接触,而且也不会增加屏蔽盖固定座占用电路板的面积;
其次,在成对弹片的中间部位增设反向夹钳,可以辅助提供额外的夹持力,同时,在弹片对可能扭曲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定的夹持力,确保屏蔽盖的安装可靠性;
再次,在弹片对增设反向夹钳的基础上,连接单元不必做成倾斜的形状,即可以使连接单元、固定单元、第三固定单元,以及底座单元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此,固定单元和第三固定单元平面度比较容易控制;在此,虽然底座单元与电路板之间没有间隙,在焊接时,焊锡也可能流到弹性片对上,使其弹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增加了辅助夹持的反向夹钳,通过这种双重夹持的结构可以弥补这点不足;
最后,一般使用的屏蔽盖固定座具有两个底座单元,因此使连接在两个底座单元之间的第二固定单元与连接在底座单元两外侧的第一固定单元的宽度相同,长度至少为第一固定单元长度的两倍;如此,第二固定单元可以为表面贴装(SMT)设备的吸嘴(图中未示出)提供足够的真空拾取面,以便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盖固定座安装在电路板上;另外,由于分别位于第二固定单元两侧的部分,在结构和重量上相同,可以在移送过程中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常规屏蔽盖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常规屏蔽盖固定座夹持屏蔽盖侧壁时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常规屏蔽盖固定座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底座单元和弹片对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4所示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夹持屏蔽盖侧壁时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4所示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的应用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护围栏的板对板插座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包括固定单元;相邻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底座单元23;每个底座单元23上延伸有彼此相向弯折的弹片对22;底座单元23与固定单元通过连接单元28进行连接。
如图4和5所示,所述底座单元23,包括均为“U”型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在其内侧均通过连接单元28分别与一个第三固定单元27的两侧边连接。弹片对22中的每个弹片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的位于同侧的侧壁的顶面向上延伸,第三固定单元27位于弹片对22的下方。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5和第二固定单元26,其中,连接在两个底座单元23之间的固定单元为第二固定单元26。如图2所示,在将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连接在电路板40上时,第一固定单元25、第二固定单元26和第三固定单元27均通过焊锡50焊接在电路板27上。如此,即可以保证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与电路板40稳固接触,而且也不会增加其占用电路板40的面积。
在此,连接单元28依然可以设计为倾斜的方式,但是为了使第一固定单元25、第二固定单元26和第三固定单元27的平面度比较容易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单元28设计为如图4所示的平直板状,即使连接单元28、第一固定单元25、第二固定单元26、第三固定单元27,以及底座单元22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另外,如图4所示,在连接单元28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具有对称的向内部凹切的半圆形,可以避免产生毛刺。为了弥补焊锡对弹片对22弹性的影响,也为了增大弹片对22的夹持力,在弹片对22的中间部位设计有如图4、5和6所示的反向夹钳24,反向夹钳24可以通过模具将包括制成底座单元23在内的金属板材落料后折弯形成,形状近似倒立的“八”字形。第三固定单元27正好位于反向夹钳24的正下方。屏蔽盖30的侧壁插入弹片对22后的状态如图7所示,弹片对22和其上的反向夹钳24分别夹持在屏蔽盖30的侧壁的内外两侧。
通常使用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包括两个底座单元22,为了给表面贴装(SMT)设备的吸嘴(图中未示出)提供足够的真空拾取面,可将位于中间的第二固定单元26的宽度设计为与第一固定单元25的宽度相同,而长度至少为第一固定单元长度的两倍。根据图4和5所示,位于第二固定单元26两侧部分的结构相同,很容易保证第二固定单元26两侧的重量相同,因此,可以在移送过程中保持平稳。而第三固定单元27与第一固定单元25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相同。
应用时,如图8所示,可以在电路板40上,位于待屏蔽电子元器件60的四周各焊接一个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之后即可将屏蔽盖30的四个侧壁分别夹持在相应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20上。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7)

1、一种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包括固定单元;相邻固定单元之间连接有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上延伸有彼此相向弯折的弹片对;以及,连接单元,连接所述底座单元与固定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均为“U”型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每个底座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在其内侧均通过所述的连接单元分别与一个第三固定单元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弹片对中的每个弹片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底座单元的位于同侧的侧壁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位于弹片对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对,在其中间具有反向夹钳,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位于反向夹钳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单元为平直板状;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单元、第三固定单元,以及底座单元的底部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单元,在其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对称的向内部凹切的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座单元和三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其中,连接在两个底座单元之间的固定单元为第二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的宽度与第一固定单元的宽度相同,长度至少为第一固定单元长度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两侧的部分,在结构和重量上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与第一固定单元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CN200920007043U 2009-03-10 2009-03-10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7489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7043U CN201374895Y (zh) 2009-03-10 2009-03-10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7043U CN201374895Y (zh) 2009-03-10 2009-03-10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4895Y true CN201374895Y (zh) 2009-12-30

Family

ID=4150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70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74895Y (zh) 2009-03-10 2009-03-10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489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420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屏蔽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420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屏蔽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37059U (zh) 电连接器
CN104425105A (zh) 线圈组件
US20100327879A1 (en) Circuit test jig and circuit testing method
CN201374895Y (zh) 电路板用屏蔽盖固定座
KR102178119B1 (ko) 프레스핏 핀, 프레스핏 핀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프레스핏 핀의 제조방법
CN208706396U (zh) 低直流电阻、高饱和电流的电感器
CN101296563B (zh) 电路板、电子组件及电路板组件
CN202503130U (zh) 电连接器
CN104241029A (zh) 一种汽车用电磁继电器
CN201075388Y (zh) 模块组件及电路板组件
US20140240940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onnection structure
TWI791734B (zh) 壓接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9626474U (zh) 一种压接端子
CN104349604B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用固定插板
CN201142501Y (zh) 电连接器
CN20560632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013578B (zh) 导体引出结构以及功率模块
US8026583B2 (en) Flip-chip modu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4325207A (zh) 过锡载具、焊接机和防连锡短路方法
CN102629629B (zh) 光伏焊带
CN1071960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2817378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067920U (zh) 电连接装置及芯片模块连接装置
CN201104341Y (zh) 电连接器
CN111224292A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ELECTRIC CONNECTION 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Shenzhen street, West Tian community Fairview Industrial Park 8, the first floor to the third floor, A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Shenzhen street, West Tian community Fairview Industrial Park 8, the first floor to the third floor, A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Shenzhen street, West Tian community Fairview Industrial Park 8, the first floor to the third floor, A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Shenzhen street, West Tian community Fairview Industrial Park 8, the first floor to the third floor, A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