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6474U - 一种压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6474U
CN209626474U CN201820549870.8U CN201820549870U CN209626474U CN 209626474 U CN209626474 U CN 209626474U CN 201820549870 U CN201820549870 U CN 201820549870U CN 209626474 U CN209626474 U CN 209626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ection
type terminal
crimp type
buffer
colum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98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麻长胜
赵善麒
王晓宝
周详
张海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CMIC TECHNOLOGY Co Ltd
Mac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C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C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C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98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6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连接端子领域,尤其是一种压接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头部、过渡部、缓冲部和焊接部,所述缓冲部为“C”型结构,所述缓冲部的上端与过渡部电气导通连接,所述缓冲部的下端与焊接部电气导通连接;所述压接端子还包括立柱限位部,所述立柱限位部的上端与过渡部连接,所述立柱限位部的下端位于所述焊接部的上方,所述立柱限位部的左右两端向同一侧弯折,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接端子生产工艺复杂且容易断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压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连接端子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压接端子。
背景技术
压接端子般分为焊接连接部、压力缓冲部和插头部三个部分,主要应用于电源模块,用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或者是导电,在电源模块制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各种冲击及振动外力会通过产品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碰撞传递到压接端子上,若压接端子结构不能提供必要的冲击防护和振动防护,那么必然会导致连接不良,比如压接端子断裂,焊接点脱离等等异常。
现在使用的压接端子的压力缓冲部多为S状或倒S状或双向弯折方式将力进行分散,以实现压力缓冲的目的,这种结构生产工艺较复杂,费时费力,产品的不良率高,另外S状的压力缓冲部虽然在压接端子压入PCB板上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并能分散压力来实现压力的缓冲,但是单纯的依靠压力缓冲部压接端子的抗屈服能力也不是很强,在压力缓冲部变形增大时,限位支撑结构并不能限制压力缓冲部的变形,还是会导致压接端子因为变形过度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接端子生产工艺复杂且容易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接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头部、过渡部、缓冲部和焊接部,所述缓冲部为“C”型结构,所述缓冲部的上端与过渡部电气导通连接,所述缓冲部的下端与焊接部电气导通连接;所述压接端子还包括立柱限位部,所述立柱限位部的上端与过渡部连接,所述立柱限位部的下端位于所述焊接部的上方,所述立柱限位部的左右两端向同一侧弯折。
优选的,所述立柱限位部的左右两端向远离缓冲部的一侧对称弯折。
优选的,所述插头部、过渡部、缓冲部、焊接部以及立柱限位部采用铜合金板料一体冲压制成。
优选的,所述插头部包括鱼眼插拔部,所述鱼眼插拔部中心位置处设有类椭圆形鱼眼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部为“C”型结构,同样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降低了不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立柱限位部两侧弯折,增大了与焊接部的接触面积,且立柱限位部与焊接部非固定连接,可以在外力过大时,限制缓冲部的变形,防止缓冲部变形过大而断裂;采用铜合金板料一体冲压制成,相比材料撕破处理工艺,大幅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受到A向外力时本实用新型的变化示意图;
图4为受到B向外力时本实用新型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1插头部,2过渡部,3缓冲部,4焊接部,5立柱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接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头部1、过渡部2、缓冲部3和焊接部4,缓冲部3为“C”型结构,缓冲部3的上端与过渡部2电气导通连接,缓冲部3的下端与焊接部4电气导通连接;压接端子还包括立柱限位部5,立柱限位部5的上端与过渡部2连接,立柱限位部5的下端位于焊接部4的上方,“C”型缓冲部3承担电气连接的作用,既能满足应用要求,即起到缓冲的作用,又降低了生产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立柱限位部5两侧弯折,增大了与焊接部的接触面积,且立柱限位部5与焊接部4非固定连接,可以在外力过大时,限制缓冲部3的变形,防止缓冲部3变形过大而断裂。
具体的,当压接端子受到A向外力时,“C”型结构的缓冲部3折弯变化如图3中虚线所示,缓冲部3的折弯幅度变大,随着A向压力的增大,立柱限位部5的下端与焊接部4的距离变小,当立柱限位部5与焊接部4相接触后,立柱限位部5与焊接部4形成支撑结构,防止缓冲部3变形过大而断裂,影响整个压接端子与PCB板的连接;当压接端子受到B向外力时,“C”型结构的缓冲部3折弯变化如图4中虚线所示,缓冲部3的折弯幅度变小,立柱限位部5的下端与焊接部4的距离变大,缓冲部3的折弯变形可以抵消B向外力,因此,不管压接端子受到A向还是B向的外力,“C”型结构的缓冲部3的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弹性变形将外力抵消,确保上部的插头部1与底部的焊接部4都有可靠的连接,同时防止压接端子断裂。
优选的,如图2所示,立柱限位部5的左右两端向远离缓冲部3的一侧对称弯折,较于平面结构,在无需增大焊接部4面积的条件下,弯折后的立柱限位部5的支撑面更大。
进一步的,在本事实例中,插头部1、过渡部2、缓冲部3、焊接部4以及立柱限位部5采用铜合金板料一体冲压制成,相比材料撕破处理工艺,大幅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另外铜合金可以采用C18400或者C19400,具有很高的屈服强度,同时导电性与纯铜接近。
进一步的,插头部1包括鱼眼插拔部,鱼眼插拔部中心位置处设有类椭圆形鱼眼孔,减轻了压接端子整体的重量,同时保证其耐屈服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接端子,其缓冲部为“C”型结构,同样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降低了不良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立柱限位部两侧弯折,增大了与焊接部的接触面积,且立柱限位部与焊接部非固定连接,可以在外力过大时,限制缓冲部的变形,防止缓冲部变形过大而断裂;采用铜合金板料一体冲压制成,相比材料撕破处理工艺,大幅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压接端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头部(1)、过渡部(2)、缓冲部(3)和焊接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为“C”型结构,所述缓冲部(3)的上端与过渡部(2)电气导通连接,所述缓冲部(3)的下端与焊接部(4)电气导通连接;所述压接端子还包括立柱限位部(5),所述立柱限位部(5)的上端与过渡部(2)连接,所述立柱限位部(5)的下端位于所述焊接部(4)的上方,所述立柱限位部(5)的左右两端向远离缓冲部(3)的一侧对称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1)、过渡部(2)、缓冲部(3)、焊接部(4)以及立柱限位部(5)采用铜合金板料一体冲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1)包括鱼眼插拔部,所述鱼眼插拔部中心位置处设有类椭圆形鱼眼孔。
CN201820549870.8U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压接端子 Active CN209626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9870.8U CN209626474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压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9870.8U CN209626474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压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6474U true CN209626474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9870.8U Active CN209626474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压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64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0732A (zh) * 2020-12-10 2021-04-16 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的鱼眼端子
CN117199874A (zh) * 2023-11-07 2023-12-08 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0732A (zh) * 2020-12-10 2021-04-16 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成型的鱼眼端子
CN117199874A (zh) * 2023-11-07 2023-12-08 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CN117199874B (zh) * 2023-11-07 2024-01-26 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5671Y (zh) 电连接器
US8517780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 arm connected in between two connecting arms
US2019017320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9626474U (zh) 一种压接端子
CN202585853U (zh)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5406236A (zh) 一种功率模块的插拔式端子
CN201937059U (zh) 电连接器
CN201549634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TW202130059A (zh) 電連接器
CN201478299U (zh) 功率模块电极以及功率模块
CN208690543U (zh) 一种pcb连接器用双鱼眼端子
CN202004221U (zh) 电连接器
CN2904339Y (zh) 电连接器
CN201699182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71960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932686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0440627C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7183708U (zh) 集中器功能端子连接结构
CN2916984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91697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5497157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983781U (zh) 一种正反双接触简易弹片连接器及导电组件
CN201285865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0578478U (zh) 一种固体继电器
CN204160099U (zh) 球焊机压焊夹具活动窗口开槽式固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