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8312Y -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8312Y
CN201358312Y CNU2008203031410U CN200820303141U CN201358312Y CN 201358312 Y CN201358312 Y CN 201358312Y CN U2008203031410 U CNU2008203031410 U CN U2008203031410U CN 200820303141 U CN200820303141 U CN 200820303141U CN 201358312 Y CN201358312 Y CN 2013583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onveying belt
ionogen
electrolyte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3031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琼
陈闽
颜非亚
邓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Aluminum Magnesium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Aluminum Magnesium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Aluminum Magnesium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Aluminum Magnesium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3031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83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83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83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经破碎后作为电解槽生产时更换阳极的覆盖料,节约电解生产的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解质清理系统,通常是由阳极运输车将残极组运至电解质清理车间内先停放冷却8小时以上,然后再将残极组吊至清理工位,由人工对残极组上附着的电解质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运至鄂式破碎机破碎后送往电解车间供电解生产使用。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而清理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工作环境的粉尘和噪音不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工厂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以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包括装站、卸站和清理装置,装站、卸站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卸站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
上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阳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及可沿悬链轨道运行的悬链小车。
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
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电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的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和提升机。
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和三号输送带交汇处的鄂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的入口经一号料斗与一号输送带和二号输送带的终点连接,鄂式破碎机的出口与三号输送带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设在三号输送带终端的反击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的入口与三号输送带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的出口与提升机的提升斗连接。
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振动筛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与提升机上部连接,细料出口与回收装置连接;粗料出口与电解质料仓连接。
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二号输送带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清理和回收配置成一条以自动清理为主,人工清理为辅的一种自动化清理系统,在系统中增加了电解质回收装置,可大大的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清理车间的劳动定员,以前清理车间需要50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清理车间只需要5人就可完成以前相同的工作量。完全可以满足250kt/a规模电解铝厂清理工作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改善车间的劳动条件,有利于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厂环境。以前清理下来的电解质杂质含量高,本实用新型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经破碎后直接进入电解质仓再作为电解槽生产时更换阳极的覆盖料,使清理下来的电解质得到充分利用,可节约电解生产的成本。原先电解生产中,更换阳极时电解槽的覆盖料采用新鲜的氧化铝AL2O3,其粒度小(-325μ<30%),保温效果好,但散热不好。现在采用本实用新型回收的电解质经破碎后的渣壳粉作为覆盖料,不仅使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效果好,并节约了电解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装站,2-卸站,3-悬链轨道,4-悬链小车,5-自动电解质清理机,6-手动电解质清理机,7-一号输送带,8-二号输送带,9-三号输送带,10-提升机,11-鄂式破碎机,12-一号料斗,13-反击式破碎机,14-振动筛,15-电解质料仓,16-二号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阳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3及可沿悬链轨道3运行的悬链小车4。清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6。在配置时,保留了原来的手动电解质清理机作为备用或辅助。电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的一号输送带7、二号输送带8、三号输送带9和提升机10。破碎装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7、二号输送带8和三号输送带9交汇处的鄂式破碎机11,鄂式破碎机11的入口经一号料斗12与一号输送带7和二号输送带8的终点连接,鄂式破碎机11的出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设在三号输送带9终端的反击式破碎机13,反击式破碎机13的入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13的出口与提升机10的提升斗连接。振动筛14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经管道与提升机8上部连接,细料出口经管道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作为铝电解生产车间更换阳极时电解槽的覆盖料。粗料出口经管道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二号输送带8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16。二号料斗16用于回收其它渠道的电解质,如叉车上的残余电解质等。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与阳极组装车间连为一体,作为阳极组装车间的一个工段,就近设在新阳极组或残阳极组仓库旁边。本实用新型对电解质的清理和回收能力为30组双阳极/小时。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是在装站将残极组送上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将残极组转运至清理装置对残极组上的电解质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由电解质输送装置送至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电解质经振动筛筛选,粒度≤5mm的送至电解质料仓,粒度>5mm的返回反击式破碎机重新破碎;清理后的残极组再由阳极转运装置送到卸站,在卸站将清理后的残极组从阳极转运装置上卸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从铝电解槽上更换下来的残极组装入托盘中,首先被运到仓库,在仓库中停放8小时以上,使其冷却,以便清理。然后用叉车将装有残极组的托盘一起运至装站,在装站1将残极组悬挂在悬链轨道3的悬链小车4上,然后叉车将托盘中残留的残极组上脱落下来的电解质残渣倾倒在二号料斗16中。被悬挂在悬链小车4上的残极组,被送到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或手动电解质清理机6工位,对残极组上的电解质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落在设于地下的一号输送带7,一号输送带7将电解质送到一号料斗12,其它渠道来的电解质通过二号输送带8也送到一号料斗12,一号料斗12下方设有颚式破碎机11,破碎后的电解质由三号输送带9送到反击式破碎机13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电解质通过提升机10提升至振动筛14上方,将电解质倾倒在振动筛14上、振动筛14将粒度小于5mm电解质颗粒送入电解质料仓15中供电解生产使用,而粒度大的重新返回反击式破碎机13进行破碎。

Claims (7)

1.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3)及可沿悬链轨道(3)运行的悬链小车(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的一号输送带(7)、二号输送带(8)、三号输送带(9)和提升机(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7)、二号输送带(8)和三号输送带(9)交汇处的鄂式破碎机(11),鄂式破碎机(11)的入口经一号料斗(12)与一号输送带(7)和二号输送带(8)的终点连接,鄂式破碎机(11)的出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设在三号输送带(9)终端的反击式破碎机(13),反击式破碎机(13)的入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13)的出口与提升机(10)的提升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14)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与提升机(8)上部连接,细料出口与回收装置连接;粗料出口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输送带(8)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16).
CNU2008203031410U 2008-12-05 2008-12-05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83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3031410U CN201358312Y (zh) 2008-12-05 2008-12-05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3031410U CN201358312Y (zh) 2008-12-05 2008-12-05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8312Y true CN201358312Y (zh) 2009-12-09

Family

ID=4142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3031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8312Y (zh) 2008-12-05 2008-12-05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83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9382A (zh) * 2018-07-18 2018-11-27 聊城信源集团有限公司 电解槽捞渣料的破碎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2342574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电解槽回用废槽衬电解质料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9382A (zh) * 2018-07-18 2018-11-27 聊城信源集团有限公司 电解槽捞渣料的破碎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8889382B (zh) * 2018-07-18 2024-04-12 聊城信源集团有限公司 电解槽捞渣料的破碎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2342574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电解槽回用废槽衬电解质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243B (zh) 一种残余阳极电解质清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48435A (zh)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方法及其系统
CN201358312Y (zh) 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CN111617881A (zh) 一种铝用残极电解质清理破碎生产线
CN203683689U (zh) 一种清除残余阳极电解质结壳的装置
CN101722077A (zh) 一种残极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2596288U (zh) 一种报废pc预制构件回收系统
CN101117721A (zh) 阳极组装车间的配置方式
CN201684884U (zh) 铸造旧砂、炉渣回收处理设备
CN201162053Y (zh) 一种残余阳极电解质清理装置
CN213051056U (zh) 一种铝用残极电解质清理破碎生产线
CN201324648Y (zh) 残极处理系统
CN101862810A (zh) 一种铸造旧砂、炉渣回收处理设备
CN104498999A (zh) 一种残余双阳极电解质清理方法及装置
CN100389882C (zh) 一种电解质破碎系统及破碎方法
CN212142760U (zh) 一种智能环保式破碎机械
CN103111423B (zh) 铅挂条自动分离和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203803604U (zh) 智能双级破碎站
CN208711919U (zh) 一种矿石生产的中央智能控制系统
CN101545117B (zh) 一种电解质的破碎及输送配置结构
CN212557993U (zh) 一种除尘遮雨的粮食高效转运装置
CN210752965U (zh) 一种板结氧化铝破碎系统装置
CN217856614U (zh) 一种铝电解保温料破碎及自动除铁配置结构
CN115254376A (zh) 一种铝电解质破碎料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10304000U (zh) 一种超大型中硬度石料破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IYANG ALUMINUM AND MAGNESIUM DESIGN INSTITUT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IYANG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DESIGN INST.

Effective date: 201106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50004 NO. 208, BEIJING ROAD,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TO: 550081 NO.2, JINZHU ROAD, JINYANG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03

Address after: 550081 Guiyang Province, Jinyang New District, Zhu Zhu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Guiyang Aluminum & Magnesium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50004 No. 208, Beijing Road, Guiyang, Guizhou

Patentee before: Guiyang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Design Ins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