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5721Y - 磁性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性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5721Y
CN201355721Y CNU2008201774211U CN200820177421U CN201355721Y CN 201355721 Y CN201355721 Y CN 201355721Y CN U2008201774211 U CNU2008201774211 U CN U2008201774211U CN 200820177421 U CN200820177421 U CN 200820177421U CN 201355721 Y CN201355721 Y CN 20135572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erminal
terminal
welding
magnetic
magnet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74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志红
朱凯
饶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UANGBAO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UANGBAO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UANGBAO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UANGBAO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774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572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572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572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磁性连接装置,包括焊接模块,焊接模块包括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为分别固设于塑胶支架的不同部位的金属信号端子;和磁性模块,磁性模块包括由多个磁性线圈组成的线圈组,其中,线圈组中的多个磁性线圈通过自动点焊的方式分别连接至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上;其中,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用于与PCB焊接的顶端弯折成水平状以便于自动点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连接装置,适用于在装配过程中采用自动点焊技术进行焊接,因此,焊接装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磁性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以太网技术中的磁性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太网磁性连接器已被各PC终端和网络设备广泛采用,主要用于网络连接与通信。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现在的以太网磁性连接器正朝着超小型,高集成等方面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在磁性连接器的制造中,当前行业普遍采用手工点焊及绕线浸锡等工艺来制造此类以太网磁性连接器产品。这两种技术存在着人力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缺点。以行业内较多采用的绕线浸锡技术为例,如图1,2和3所示的现有以太网磁性连接器,其装配关系为:将弹针端子1装入胶座2中,使用成型夹具加工成如图3所示之形状并固定;分别将金属信号端子3和金属信号端子5用插脚夹具插入胶座2中,利用金属信号端子3、5与胶座2之间的过盈配合关系,实现金属信号端子的固定;将磁环4缠绕漆包线组合成磁性线圈,放入胶座2中;依据电路关系将各漆包线的线头分别绕于弹针端子1,金属信号端子3和5的末端缺口处。其中,在上述装配过程中,大部分工序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自动化程度较低;手工绕线和浸锡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不高并且容易产生生产不良;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以绕线浸锡技术来生产产品人力成本很高,不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如此,为了免除手工点焊或绕线操作,可以采用代由自动点焊机执行点焊,这样,则可以大大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自动点焊精度较高,其点焊可靠性大大增加,减少了人为的生产不良。这样,由于点焊操作由自动点焊机完成,无需大量操作员操作,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持产品的竞争性。同时,自动点焊磁性模块的通用性较强,可适用不同类型的产品。
因此,随着对产品品质以及对生产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一种适用由自动点焊机进行焊接的,研发性能卓越、成本低廉的连接器,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连接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在装配过程中采用自动点焊技术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连接装置,该装置的焊接装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磁性连接装置,包括
焊接模块,焊接模块包括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为固设于塑胶支架中的金属信号端子;和
磁性模块,磁性模块包括由多个磁性线圈组成的线圈组,其中,线圈组中的多个磁性线圈通过自动点焊的方式分别连接至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上;
其中,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用于与PCB焊接的顶端弯折成水平状以便于自动点焊。
具体地,述塑胶支架包括第一塑胶支架和塑胶本体,第一塑胶支架与塑胶本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连接,弹针端子采用热熔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塑胶支架中。其中,第一塑胶支架与塑胶本体的连接方式为依靠两塑胶之间的过盈配合而达到固定及装配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塑胶本体由塑胶本体部分和第二塑胶支架组成,第一信号端子采用热熔或干涉配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塑胶支架中。
进一步地,包括一个与塑胶支架相插接配合的前端胶盒,以及罩在前端胶盒之外的金属屏蔽外壳。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发光模块,设置于前端胶盒的用于安装弹针端子的一端的两侧;发光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以及覆盖于发光二极管上表面的导光胶盖,导光胶盖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发光二极管固定的定位机构,另一端呈斜面,以将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折射后从该斜面以与发光二极管的上表面基本相垂直的方向射出。
其中,第二信号端子的顶端还包括垂直部,用于插入PCB并与PCB固定。
根据实施例,第一信号端子的顶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
优选地,第一信号端子中包括多个金属信号端子,各金属信号端子的底端错开排列以增大间距从而提高电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信号端子中的各金属信号端子排列成大致“h”型的结构,其中包括直脚端子和弯脚端子。
优选地,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端与弹针端子的焊接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连接装置,包括焊接模块和磁性模块,其中,磁性模块中的多个磁性线圈组成的线圈组,通过自动点焊的方式分别连接至焊接模块中的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上。这样,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性连接装置中,点焊机器按照预设的程序自动将磁性模块中的线圈组与弹针端子和金属信号端子焊接。其中,磁性模块的焊接过程由点焊机器自动完成,无需手工焊接作业。如此,由于点焊操作由自动点焊机完成,无需大量操作员操作,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持产品的竞争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装置的焊接装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以太网磁性连接器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以太网磁性连接器的一种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现有以太网磁性连接器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针端子的一种示意图,阐述了金属弹针未装配到端子用胶盖时的状态;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针端子的另一种示意图,阐述了金属弹针与端子用胶盖装配完成时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部胶座的一种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信号端子中的金属信号端子的一种示意图,阐述了金属信号端子在未装配前的状态;
图7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信号端子中的金属信号端子的一种左视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信号端子中的金属信号端子的另一种左视图,阐述了金属信号端子装配在塑胶支架中时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信号端子的一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胶座的一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模块的一种示意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模块的一种正视图;
图11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模块的一种左视图;
图11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焊接模块的一种仰视图;
图11d是图11a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模块与焊接模块配合的一种示意图,阐述了两者之间通过点焊进行连接的状态;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胶盖的一种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一种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胶盒的一种示意图;
图16a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磁性模块,焊接模块和发光模块相互配合的一种装配关系图;
图16b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磁性模块,焊接模块和发光模块装配完成后的一种整体示意图;
图17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17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17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种主视图;
图17d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种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根据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以下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优点与功效。
本实用新型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创作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再者,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作随意的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性连接装置,主要包括焊接模块和磁性模块。如图4所示,该焊接模块包括弹针端子13,第一信号端子7以及第二信号端子14,其中,弹针端子13、第一信号端子7和第二信号端子14为分别固设于塑胶支架的不同部位的金属信号端子。其中,塑胶支架包括第一塑胶支架和塑胶本体,所述第一塑胶支架与所述塑胶本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连接,依靠两塑胶之间的过盈配合而达到固定及装配的效果。弹针端子13采用热熔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塑胶支架中,第二信号端子14以干涉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塑胶支架的两侧。进一步地,塑胶本体由塑胶本体部分和第二塑胶支架组成,第二信号端子采用热熔或干涉配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塑胶支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塑胶支架中的第一塑胶支架具体指本实施例中的端子用胶盖132,塑胶本体部分具体指本实施例中的后胶座8,第二塑胶支架具体指本实施例中的底部胶盖6,而上述提及的塑胶本体,在本实施例中,则由后胶座8和底部胶盖6共同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弹针端子13包括端子用胶盖132和固设于端子用胶盖132中的金属弹针131,第一信号端子包括底部胶盖6和固设于底部胶盖6中的各个金属信号端子7。磁性模块包括由多个磁环11A、11B通过缠绕漆包线后成为磁性线圈而组成的线圈组。所述弹针端子13、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14的用于与PCB焊接的顶端弯折成水平状而形成焊盘以便于自动点焊。该磁性连接装置在装配过程中是应用自动点焊技术对焊接模块和磁性模块进行连接的,即将焊接模块中弹针端子13,第一信号端子7以及第二信号端子14和磁性模块中的由多个磁环11A、11B通过缠绕漆包线后成为磁性线圈而组成的线圈组通过自动点焊的方式分别连接。由此,提高了焊接装配的可靠性,降低了装配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5a所示,端子用胶盖132的底部和侧面具有与金属弹针131相配合的凹槽134,其顶部两侧具有4个盲孔133,用于装配第二信号端子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端子14指的是图8中所示的金属信号端子14。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信号端子14,即图8所示的金属信号端子14的顶端还包括垂直部,用于插入PCB并与PCB固定。图5b中所示的,就是已经装配完成的弹针端子13。其中,弹针端子13中的金属弹针131采用热熔的方式固定在端子用胶盖132的凹槽134中,从而实现了金属弹针131的固定。
如图6和图7a所示,第一信号端子包括底部胶盖6以及设置于底部胶盖6中的各个金属信号端子7,并且,第一信号端子7中各端子的顶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同时,第一信号端子7中各端子底端错开排列,以增大间距从而提高电性能。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子7中的金属信号端子组合成“h”型结构,进一步包括直脚端子71和弯脚端子72,以增大间距从而提高电性能,如图7b和7c所示。其中,图7b示出了金属信号端子7未装配前的结构,图7c示出了金属信号端子7装配在底座胶盖6中时的结构。装配完成后,金属信号端子7的直脚端子71和弯脚端子72安置在底部胶盖6的凹槽61中。在第一信号端子中,金属信号端子7采用热熔或干涉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底部胶盖6的凹槽61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金属信号端子7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新型的“h”型结构,同时,该金属信号端子7在安装到底座胶盖6中后,再采用了热熔或干涉配合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底座胶盖6上,从而保证了金属信号端子7稳定地固定在底座胶盖6中,便于焊接模块和磁性模块的自动点焊。此外,在装配过程中,第二信号端子14的焊接端与弹针端子13的焊接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焊接模块和磁性模块,均是安装在一个后胶座8上,其中,后胶座8与前端胶盒9配合,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的壳体,此外,在最终成品中,由后胶座8与前端胶盒9组成的壳体外还设置有一金属屏蔽外壳10。如图9所示,后胶座8上具有导线槽82和83,以及凹槽84,且后胶座8的两侧各设置有卡扣85,用于使后胶座8和前端胶盒9进行插接安装配合。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端胶盒9的两侧设置有通孔92、93,以及盲孔91。如图15所示,前端胶盒9上设置有发光模块,该设置于塑胶支架的用于安装所述弹针端子13的一端的两侧;该发光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15a、15b,以及覆盖于发光二极管15a、15b上表面的导光胶盖16。如图13所示的导光胶盖16和如图14所示的发光二极管15a、15b,其中,导光胶盖16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发光二极管15a、15b固定的定位机构161,另一端呈斜面以将从发光二极管15a、15b发出的光经折射后从该斜面以与发光二极管15a、15b的上表面基本相垂直的方向射出。
本实用新型提及的磁性连接装置,其装配过程如下:
如图5a和图5b所示,首先,装配弹针端子13,将金属弹针131安装到端子用胶盖132的底部和侧面中与金属弹针131相配合的凹槽134,然后,将金属端子131一端通过底部的凹槽134向上弯曲形成所需弹针的角度,另一端弯向侧面凹槽134并在端子用胶盖132顶部,这样,形成装配完成的弹针端子13。其中,在此装配过程中,金属弹针131通过预先安置于凹槽134中,再通过热熔的方式固定于端子用胶盖132上,从而完成弹针端子13的组装。同时,将第二信号端子,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金属信号端子14分别装配到端子用胶盖132顶部两侧的盲孔133上,完成第二信号端子的装配。
如图7a所示,进行第一信号端子的装配,将各个金属信号端子7部分脚仔按要求向前折弯形成直脚端子71和弯脚端子72,并由上而下穿过如图6所示的底部胶盖6的通孔并压入凹槽61中,从而形成第一信号端子组件。
依据装配关系,如图9所示,将金属信号端子14装入弹针端子13的4个肓孔133中,并将组装好的弹针端子13装入后胶座8两侧的凹槽81中,其后,再将由金属信号端子7与底部胶盖6组装成的第一信号端子装入后胶座8的凹槽84处,其中,金属信号端子7末端向凹槽弯曲成形,这样,就可以装配出如图11a所示的焊接模块,其中,图11b和图11c分别是该焊接模块的左视图和仰视图,图11d是图11a中的A-A剖视图。
随后,进行磁性模块的装配,将磁环11A、11B缠绕漆包线后组成线圈组,同时,将图11所示的完成装配的焊接模块放入卡线夹具,其中,该卡线夹具两端分别有一些卡线槽,卡线槽的位置与焊接模块中的各个焊盘组件位置一一对应以方便固定线圈组的漆包线的线头。将磁性模块中的线圈组,放入图10所示的焊接模块的空腔中,将漆包线按照规定的位置通过焊盘组件上方卡入卡线夹具的卡线槽中,漆包线将被固定在焊盘组件的上面,如图12所示。
完成磁性模块的装配后,将卡好线的焊接模块和线圈组连同卡线夹具一起放入自动点焊机器,点焊机器将按照预设的程序自动将漆包线同焊盘组件焊接起来,焊接完成后,从卡线夹具中取出焊接好线圈的焊接模块,接着,将印刷线路板12装入其顶部两侧的金属信号端子14上焊接固定,如此,完成自动点焊磁性模块的制作。
在将如图15所示的前端胶盒9上,使前端胶盒9两侧的肓孔91与导光胶盖16上的圆柱体161配合,以实现导光胶盖16在前端胶盒9上的固定。同时,将发光二极管15A、15B分别插入前端胶盒9两侧的通孔92、93中,如图16a所示。
将上述已完成组装的采用自动点焊技术的磁性模块由后往前装入如图16b所示的前端胶盒组件中,再将金属屏蔽外壳10装上焊接固定,即为如图17a所示的用于以太网技术中的磁性连接装置,其中,图17b,图17c以及图17d分别是磁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以及右视图。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磁性连接装置,包括
焊接模块,所述焊接模块包括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二信号端子,所述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为固设于塑胶支架中的金属信号端子;和
磁性模块,所述磁性模块包括由多个磁性线圈组成的线圈组,其中,所述线圈组中的所述多个磁性线圈通过自动点焊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弹针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上;
其中,所述弹针端子、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用于与PCB焊接的顶端弯折成水平状以便于自动点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塑胶支架包括第一塑胶支架和塑胶本体,所述第一塑胶支架与所述塑胶本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连接,所述弹针端子采用热熔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塑胶支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塑胶本体由塑胶本体部分和第二塑胶支架组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采用热熔或干涉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塑胶支架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与所述塑胶支架相插接配合的前端胶盒,以及罩在所述前端胶盒之外的金属屏蔽外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磁性连接装置还包括发光模块,设置于所述前端胶盒的用于安装所述弹针端子的一端的两侧;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以及覆盖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上表面的导光胶盖,所述导光胶盖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发光二极管固定的定位机构,另一端呈斜面,以将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折射后从该斜面以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所述上表面基本相垂直的方向射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顶端还包括垂直部,用于插入PCB并与PCB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顶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中包括多个金属信号端子,各金属信号端子的底端错开排列以增大间距从而提高电性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中的各金属信号端子排列成大致“h”型的结构,其中包括直脚端子和弯脚端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端与所述弹针端子的焊接端基本上排成一排以便于在自动点焊时一次完成焊接。
CNU2008201774211U 2008-10-31 2008-10-31 磁性连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5572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74211U CN201355721Y (zh) 2008-10-31 2008-10-31 磁性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74211U CN201355721Y (zh) 2008-10-31 2008-10-31 磁性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5721Y true CN201355721Y (zh) 2009-12-02

Family

ID=4141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7421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55721Y (zh) 2008-10-31 2008-10-31 磁性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572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148A (zh) * 2010-03-12 2011-09-21 东莞创宝达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模块以及具有该磁性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器
CN102655293A (zh) * 2011-03-02 2012-09-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391542A (zh) * 2019-08-14 2019-10-29 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盒和端子分离的网络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148A (zh) * 2010-03-12 2011-09-21 东莞创宝达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模块以及具有该磁性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器
CN102655293A (zh) * 2011-03-02 2012-09-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391542A (zh) * 2019-08-14 2019-10-29 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盒和端子分离的网络连接器
CN110391542B (zh) * 2019-08-14 2024-04-19 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盒和端子分离的网络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4906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1323333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55721Y (zh) 磁性连接装置
CN205543504U (zh) 电连接器
CN106571531A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7611748A (zh) Usb type‑c公头连接器的成型工艺
CN107039769A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2050096U (zh) 一种hdmi线缆连接器
CN105958693B (zh) 电机定子结构
CN106532306B (zh) 电连接器
CN101950711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04257361U (zh) 引线框架及基于引线框架制成的变压器骨架
CN201812754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7074766U (zh) 一种直插式射频连接器的插座
CN205882881U (zh) 一种组合式电机定子组件结构
CN202678687U (zh) 摄像机模块插座
CN205231298U (zh) 便于批量加工的usb数据线
CN107888156A (zh) 点焊式网络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5231297U (zh) 带有插装焊接孔的Micro-USB插头
CN204922229U (zh) 电机导线夹、电源线固定组件及电机
CN212724972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骨架
CN201069742Y (zh) 一种磁路部分通过凸台良好固定的电磁继电器
CN209282024U (zh) 可自动化安装硬连接式电流互感器
CN200997331Y (zh) 绕线式共模扼流线圈
CN202957120U (zh) 一种新型电磁线圈骨架插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