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6445Y -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26445Y
CN201326445Y CNU2008200990590U CN200820099059U CN201326445Y CN 201326445 Y CN201326445 Y CN 201326445Y CN U2008200990590 U CNU2008200990590 U CN U2008200990590U CN 200820099059 U CN200820099059 U CN 200820099059U CN 201326445 Y CN201326445 Y CN 2013264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utlet pipe
air chamber
tail ga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90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彻
刘晓锋
唐润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CHWE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CHWE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CHWEST Inc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CHWEST Inc
Priority to CNU2008200990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264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264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264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在外壳内设有前、后支承板将外壳内腔从进气口端依次分隔为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和排气室,所述进气管从该外壳的前端盖穿过第二气室,进气管的末端封闭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室中,在位于第一气室中的进气管管壁上布有分流孔;所述前支承板上开有通气孔,在前、后支承板上安装有内装催化器的催化器壳;在该排气室的排气管中装有多孔钢筒和消声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净化消声功能为一体,经处理后排出的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废气噪声明显降低,废气净化和消声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净化消声为一体的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消声器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附件,最初的要求是降低噪声和废气温度,近年来,为有效地保护环境,国家已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制定了强制标准,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针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问题,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设计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尾气净化处理装置,有的用液体过滤的办法过滤其中的尘埃、碳粒、废气等有害物质,有的用电磁场原理磁化或带电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并将之吸附,但要么结构复杂,要么废气净化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它结构简单、废气净化和消声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和排气管,其关键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前、后支承板将外壳内腔从进气口端依次分隔为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和排气室,所述进气管从该外壳的前端盖穿过第二气室,进气管的末端封闭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室中,在位于第一气室中的进气管管壁上布有分流孔;所述前支承板上开有通气孔,使气体可从第一气气室通往第二气室,在前、后支承板上安装有内装催化器的催化器壳,气体能从第二气室经催化器进入所述排气室;在该排气室内设有通往大气的排气管,在该排气管中装有筒身均布孔的多孔钢筒,在该多孔钢筒与排气管内壁间填装吸声材质的消声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流孔还分布在所述第二气室中的所述进气管管壁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排气管上有一扩径段,在该扩径段中安装所述多孔钢筒,在该多孔钢筒与扩径段内壁间填装所述消声垫。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支承板上开有翻边的支承孔,所述催化器壳的两端置于所述支承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器有2~5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管的下部折弯后从所述外壳一侧面伸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管的下部折弯后从所述外壳的后端盖伸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管的中下部为直管,其下端从所述外壳的底部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的中部竖直,顶部为轴线偏向所述后支承板的倾斜管,该倾斜管的管口为朝向所述后支承板的斜切口。
本实用新型使发动机排出来的尾气由进气管的分流孔分流进入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当废气从分流孔中通过时,气体分成许多细流再进入第一气室,接着又通过前支承板上通气孔分流后进入第二气室,如此多次突变,废气的速度和振动频率都会降低、声能大大减弱;由于后支承板上无通气孔,废气只能从第二气室的催化器壳入口进入催化器,废气通过多孔催化器时发生分流、变速,并与其表面的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把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再从催化器壳出口进入排气室,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排出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明显减少;到达排气室的气体仅能从排气管中排向大气,而当废气在排气管中经过多网钢筒时,夹装在通过多网钢筒与排气管间的消声垫能将声能再次衰减进行消声处理,从而使排气噪声值进一步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集净化消声功能为一体,经处理后排出的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废气噪声明显降低,废气净化和消声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消声垫的剖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催化器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进气管1、前支承板2、后支承板3、第二气室4、第一气室5、排气室6、排气管7、外壳8、催化器壳9、催化器10、多孔钢筒11和消声垫12构成。其中,外壳8内固定有前支承板2和后支承板3,从而使外壳8内腔从进气口端依次分隔为第二气室4、第一气室5和排气室6三个腔室。进气管1从外壳8的前端盖8a穿过第二气室4,进气管1的末端固定在后支承板3上,由与后支承板3将进气管1末端封闭接触,位于第一气室5和第二气室4中的进气管1管壁上均布有分流孔1a。如图2所示,前支承板2上均布有通气孔2a,使气体可从第一室通往第二气室。从图1和图2中可看到,在前、后支承板2、3上支承有两个内装催化器10的催化器壳9,在前、后支承板2、3上设有翻边的支承孔,催化器壳9的两端架在前、后支承板2、3的支承孔中,这样,气体就只能从第二气室4经催化器10进入排气室6中,废气通过多孔催化器10时发生分流、变速,并与其表面的催化剂发生氧化和化学反应,把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在排气室6内固定有通往大气的排气管7,排气管7由多段管组成,其中部管竖直,在中部管上有一扩径段,在该扩径段中安装有筒身均布孔的多孔钢筒11,在该多孔钢筒11与排气管7内壁间填装消声垫12(如图3所示),消声垫12可以是玻璃纤维棉,也可以是由石棉垫等多孔吸声材质制成;排气管7的顶部为轴线偏向后支承板3的倾斜管7a,该倾斜管7a的管口为朝向所述后支承板3的斜切口,这样更有利于从催化器出口喷出的废气进入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下部折弯后从外壳8的一侧面伸出,从图2中可看到,外壳8的截面是两侧中部为平面,上下两头为圆弧面的类椭圆形。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装催化器10的催化器壳9有五个,外壳8的截面是四角倒圆的长方形,而排气管7的下部折弯后从外壳8的后端盖8b伸出。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排气管7的中下部为直管,其下端从外壳8的底部伸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发动机排出来的尾气由进气管的分流孔分流进入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使废气的速度、振动频率降低;到达第二气室的废气,再进入催化器,废气通过多孔催化器时发生分流、变速,并与其表面的催化剂发生氧化和化学反应,把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接着废气从催化器壳的出口进入排气室并从排气管向外排出,当其经过多网钢筒时,夹装在多网钢筒与排气管间的消声垫能将声能再次衰减,从而使排气噪声值进一步降低。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包括进气管(1)、催化器(10)、外壳(8)和排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内设有前、后支承板(2、3)将外壳(8)内腔从进气口端依次分隔为第二气室(4)、第一气室(5)和排气室(6),所述进气管(1)从该外壳(8)的前端盖(8a)穿过第二气室(4),进气管(1)的末端封闭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室(5)中,在位于第一气室(5)中的进气管(1)管壁上布有分流孔(1a);所述前支承板(2)上开有通气孔(2a),使气体经第一气室(5)可通往第二气室(4),在前、后支承板(2、3)上安装有内装催化器(10)的催化器壳(9),气体能从第二气室(4)经催化器(10)进入所述排气室(6);在该排气室(6)内设有通往大气的排气管(7),在该排气管(7)中装有筒身均布孔的多孔钢筒(11),在该多孔钢筒(11)与排气管(7)内壁间填装吸声材质的消声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1a)还分布在所述第二气室(4)中的所述进气管(1)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7)上有一扩径段,在该扩径段中安装所述多孔钢筒(11),在该多孔钢筒(11)与扩径段内壁间填装所述消声垫(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支承板(2、3)上开有翻边的支承孔,所述催化器壳(9)的两端置于所述支承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10)有2~5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下部折弯后从所述外壳(8)一侧面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下部折弯后从所述外壳(8)的后端盖(8b)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中下部为直管,其下端从所述外壳(8)的底部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中部竖直,顶部为轴线偏向所述后支承板(3)的倾斜管(7a),该倾斜管(7a)的管口为朝向所述后支承板(3)的斜切口。
CNU2008200990590U 2008-12-18 2008-12-18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64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90590U CN201326445Y (zh) 2008-12-18 2008-12-18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90590U CN201326445Y (zh) 2008-12-18 2008-12-18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26445Y true CN201326445Y (zh) 2009-10-14

Family

ID=4117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90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6445Y (zh) 2008-12-18 2008-12-18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2644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997A (zh) * 2011-09-26 2012-03-14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scr催化转化器
CN103437857A (zh) * 2013-09-13 2013-12-11 天津明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及系统
CN110080865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排气单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997A (zh) * 2011-09-26 2012-03-14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scr催化转化器
CN102373997B (zh) * 2011-09-26 2013-05-15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的scr催化转化器
CN103437857A (zh) * 2013-09-13 2013-12-11 天津明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声器及系统
CN110080865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排气单元
CN110080865B (zh) * 2018-01-26 2021-04-23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排气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4668Y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01284683Y (zh) 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08763732U (zh) 一种新型环保汽车尾气排放管
CN201326445Y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110185524A (zh) 一种三元催化器尾气排放处理装置
CN201100159Y (zh) 尾气净化除尘装置
CN213033868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氩弧焊机
CN207945002U (zh) 一种汽车用高效能三元催化器
CN205495263U (zh) 一种高效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5663491U (zh) 一种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1354667Y (zh) 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07847737U (zh) Scr系统用催化器
CN209483464U (zh) 具有消音净化功能的汽车排气管
CN212215105U (zh) 一种立式吸附塔
CN211623529U (zh) 一种汽车尾气湿式处理装置
CN110259545B (zh) 一种尾气净化性能高的汽车消音装置
CN201326442Y (zh) 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13175794U (zh) 一种具有净化作用的电动车内燃机排气管
CN205025544U (zh) 一种汽车车体内气体排放装置
CN214247459U (zh) 一种便捷式原机位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N205360899U (zh) 一种用过滤液和净化液处理内燃机废气的系统
CN205638631U (zh) 铲运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14007286U (zh) 一种汽车双排气系统
CN215388190U (zh) 一种涂料生产废气净化装置
CN211777666U (zh) 一种带有尾气净化功能的汽车排气烟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