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7207Y - 微型风扇 - Google Patents

微型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7207Y
CN201277207Y CNU2008201255703U CN200820125570U CN201277207Y CN 201277207 Y CN201277207 Y CN 201277207Y CN U2008201255703 U CNU2008201255703 U CN U2008201255703U CN 200820125570 U CN200820125570 U CN 200820125570U CN 201277207 Y CN201277207 Y CN 2012772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heet
pedestal
envelope magnetic
axle bed
junction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55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尹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55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72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72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72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微型风扇,包含一基座、一定子、一转子、一封磁片及一永久磁铁。该定子设置于该基座内;该转子具有一轴座,该轴座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该封磁片具有一第一结合面及一第二结合面,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结合于各该叶片的底缘;该永久磁铁结合于该封磁片的第二结合面且对位该定子。藉此,在不减少出风量的条件下,即可有效减少该微型风扇的整体体积。

Description

微型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风扇,尤其是一种具有侧向出风功能的鼓风式微型风扇。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2所示,现有鼓风式风扇9包含一基座91、一定子92、一转子93及一封盖94。该基座91为一中空壳体,且该基座91的侧边及顶部分别具有一侧出风口911及一开口912;该定子92结合于该基座91内;该转子93包含一轮毂931、一金属环932及一永久磁铁933、一辐板934及数个叶片935,该轮毂931可旋转的结合于该基座91内,该金属环932结合于该轮毂931的内侧周面,该永久磁铁933则结合于该金属环932的内环周面,使该金属环932可介于该轮毂931及该永久磁铁933之间,以提供一封磁作用,该辐板934自该轮毂931的外周缘一体径向延伸而出,各该叶片935以轴向垂直设置于该辐板934的顶面,且各该叶片935彼此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上盖94则具有一入风口941,藉此,该上盖94可结合于该基座91的顶部,使该入风口941对位该开口912。
现有鼓风式风扇9于实际使用时,该定子92与该永久磁铁933之间可产生磁交链作用,以便带动该转子93旋转作动,使该风扇9可自该入风口941引入气流,且该气流可于该上盖94与该基座91之间进行蓄压,再藉由旋转作动的该转子93驱动该气流经由该侧出风口911排散至外界空间,以达到一预定散热作用。
一般而言,由于该转子93的金属环932及永久磁铁933皆设置于该轮毂931内,故现有鼓风式风扇9的轮毂931的外径(D)必须设计成至少可供容纳前述金属环932及永久磁铁933等构件。只是现今电子产品普遍朝向微型化趋势等方向研发设计,因此,在现有鼓风式风扇9受限于该轮毂931必须容纳该金属环932及永久磁铁933等构件的条件下,则无法进一步有效缩减该风扇9的整体体积,导致现有鼓风式风扇9不易朝向微型化方向研发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前述现有微型风扇不易朝向微型化方向设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风扇,在不减少出风量的条件下,亦可有效缩减风扇的整体体积,为其主要的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的次要创作目的,是在于精简该微型风扇的组装复杂度。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藉由该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微型风扇包含一基座、一定子、一转子、一封磁片及一永久磁铁。该基座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轴管,且该基座的顶部及侧边分别形成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开口及一侧出风口;该定子设置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该转子具有一轴座,该轴座设有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基座的轴管,且该轴座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该封磁片具有一第一结合面及一第二结合面,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结合于各该叶片的底缘,且该封磁片设有供该轴座穿伸的一定位孔;该永久磁铁结合于该封磁片的第二结合面且对位该定子。
藉由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结合于各该叶片的底缘,以及该永久磁铁直接结合于该封磁片的第二结合面等结构设计,使风扇可在一预定出风量的条件下,而进一步有效缩减整体风扇体积。
其中该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为:
该转子的轴座轴向形成一环圈部,该基座的轴管可容纳于该轴座的环圈部内侧;藉此,以达到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该轴管内部的功效。
该封磁片的定位孔与该轴座的环圈部外周面相互固定;藉此,可达到更进一步提升该封磁片与该轴座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的功效。
该转子的各叶片底缘分别形成一缺口,该封磁片卡接于各该缺口内;藉此,同样可达到更进一步减少该微型风扇轴向高度的功效。
该各缺口分别具有一切边及一端缘,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抵接各该切边,该封磁片的外周缘抵接各该端缘;藉此,使该转子与该封磁片之间可具有更佳的结合效果,以达到有效避免该封磁片脱落的功效。所述转子的各叶片分别具有一进风面及一驱风面,另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的水平方向与各该叶片的驱风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藉此,该转子的各叶片的驱风面与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之间即可形成气流蓄集区,以达到可有效汇集气流的功效。
该转子的各叶片的驱风面为一凹弧面,该凹弧面上任一切线与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的水平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藉此,可利用该凹弧面设计,以达到更容易汇集气流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鼓风式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现有鼓风式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转子各叶片与封磁片的结合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基座        11   容置空间    12   轴管      13   开口
14   侧出风口    2    定子        21   线圈组    22   基板
3    转子        3’  转子        31   轴座      311  环圈部
312  中心轴      32   叶片        321  缺口      3211 切边
3212 端缘        322  进风面      323  驱风面    4    封磁片
41   第一结合面  42   第二结合面  43   定位孔    5    永久磁铁
51   通孔        6    上盖        61   入风口
9    鼓风式风扇  91   基座        911  侧出风口  912  开口
92   定子        93   转子        931  轮毂      932  金属环
933  永久磁铁    934  辐板        935  叶片      94   上盖
941  入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型风扇包含一基座1、一定子2、一转子3、一封磁片4、一永久磁铁5及一上盖6。其中:
该基座1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内设有一轴管12,该轴管12内较佳是设置有一轴承;另外,该基座1的顶部及侧边分别形成连通该容置空间11的一开口13及一侧出风口14。
该定子2设置于该基座1的容置空间11内,且该定子2设有一线圈组21,该线圈组21较佳是以布线方式设于一基板22上,以便进一步缩减该定子2的轴向高度。
该转子3具有一轴座31,该轴座31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32,各该叶片32底缘分别形成一缺口321,各该缺口321较佳是分别自各该叶片32的根部径向延伸一预定距离,或亦可直接形成于各该叶片32的底缘各部位,且各该缺口321分别具有一切边3211及一端缘3212;另外,该轴座31较佳可沿轴向形成出一环圈部311;又,该轴座3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中心轴312,该中心轴312位于该环圈部311的内侧,藉此,该转子3的中心轴312可旋转的与该基座1的轴管12内的轴承相结合,并使该轴管12可相对容纳于该轴座31的环圈部311内侧,以达到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该轴管12内部的功效。
该封磁片4由导磁材料制成,且该封磁片4具有一第一结合面41及一第二结合面42;另外,该封磁片4中央设有一定位孔43,该定位孔43由该第一结合面41贯穿至该第二结合面42。藉此,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可结合于该转子3的各叶片32底缘,且为更进一步降低本实用新型风扇的轴向高度,该封磁片4可选择卡接于各该缺口321内,并使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抵接各该缺口321的切边3211,而该封磁片4的外周缘则抵接各该缺口321的端缘3212;又,该封磁片4的定位孔43可供该转子3的轴座31穿伸,且该封磁片4较佳是以该定位孔43固定于该轴座31的环圈部311的外周面,使该转子3与该封磁片4之间具有更佳的结合效果。
该永久磁铁5中央设有一通孔51,该通孔51可供该转子3的轴座31穿伸,以便该永久磁铁5可结合于该封磁片4的第二结合面42且对位该定子2的线圈组21。
该上盖6具有一入风口61,藉此,该上盖61可结合于该基座1的顶部,且该入风口61可对位该基座1的开口13。另外,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亦可选择省略该上盖6,以进一步减少该微型风扇的轴向高度。
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于实际使用时,可使该定子2的线圈组21通电,令该定子2与该永久磁铁5之间产生磁交链作用,以便带动该转子3旋转作动;藉此,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可自该入风口61引入气流,并利用该转子3的各叶片32进一步驱动该气流经由该基座1的侧出风口14排散至外界空间,以达到一预定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的主要设计特点在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结合于各该叶片32的底缘,而该永久磁铁5则直接结合于该封磁片4的第二结合面42。因此,在具有一预定出风量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的整体体积即可相对缩减。
请参照图5及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风扇包含一基座1、一定子2、一转子3’、一封磁片4及一永久磁铁5,其中该基座1、定子2及永久磁铁5的整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的微型风扇亦可省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上盖6,除同样可达到减少该微型风扇的轴向高度外,亦兼可降低组装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转子3’同样具有一轴座31,该轴座31轴向形成一环圈部311,且该轴座3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中心轴312,该中心轴312位于该环圈部311的内侧,藉此,该转子3’的中心轴312亦可旋转的与该基座1的轴管12内的轴承相结合,且该轴管12可容纳于该轴座31的环圈部311内侧。另外,如图7所示,该轴座31的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32,且前述第一实施例中各该叶片32底缘所形成的缺口321亦可选择省略,而各该叶片32则分别具有一进风面322及一驱风面323。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封磁片4同样是将该封磁片4结合于各该叶片32的底缘,而该永久磁铁5则直接结合于该封磁片4的第二结合面42。再请参照图7所示,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的水平方向H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是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藉此,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之间即可形成一气流蓄集区,使该转子3’旋转作动的过程中,可直接引入气流进入该气流蓄集区,以便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进一步驱动该气流经由该基座1的侧出风口14排散至外界空间,以达到一预定散热作用。
再者,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较佳可为一凹弧面,该凹弧面上任一切线L1、L2、L3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的水平方向H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1、α2、α3均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藉此,使该气流更容易配合该凹弧面设计而汇集至前述的气流蓄集区,以达到增加出风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型风扇的主要设计特点在于:同样可藉由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结合于各该叶片32的底缘,以及该永久磁铁5直接结合于该封磁片4的第二结合面42等结构设计,以缩小该微型风扇的整体体积。再者,利用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之间所形成的气流蓄集区,更可达到易于导引气流汇集于该转子3’的各叶片32的驱风面323与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之间所形成的气流蓄集区等功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微型风扇确可利用该封磁片4的第一结合面41结合于各该叶片32的底缘,以及该永久磁铁5直接结合于该封磁片4的第二结合面42等结构设计,在具有一预定出风量的条件下,即可有效缩减该微型风扇的整体体积,进而达到便于朝向微型化方向研发设计的功能。

Claims (16)

1、一种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基座,该基座具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个轴管,且该基座的顶部及侧边分别形成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及侧出风口;
一个定子,设置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
一个转子,该转子具有一个轴座,该轴座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基座的轴管,且该轴座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
一个封磁片,该封磁片具有一个第一结合面及一个第二结合面,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结合于各该叶片的底缘,且该封磁片设有供该轴座穿伸的一个定位孔;及
一个永久磁铁,结合于该封磁片的第二结合面且与该定子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轴向形成一个环圈部,该中心轴位于该环圈部的内侧,该基座的轴管容纳于该轴座的环圈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磁片的定位孔与该轴座的环圈部外周面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铁中央设有一个通孔,该转子的轴座穿入该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各叶片底缘分别形成一个缺口,该封磁片卡接于各该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各缺口分别具有一个切边及一个端缘,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抵接各该切边,该封磁片的外周缘抵接各该端缘。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扇另包含一个上盖,该上盖具有一个入风口,且该上盖结合于该基座的顶部,该入风口与该基座的开口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风扇另包含一个上盖,该上盖具有一个入风口,且该上盖结合于该基座的顶部,该入风口与该基座的开口相对。
9、一种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基座,该基座具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一个轴管,且该基座的顶部及侧边分别形成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及侧出风口;
一个定子,设置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
一个转子,该转子具有一个轴座,该轴座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该基座的轴管,且该轴座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各该叶片分别具有一个进风面及一个驱风面;
一个封磁片,具有一个第一结合面及一个第二结合面,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结合于各该叶片的底缘,且该封磁片设有供该轴座穿伸的一个定位孔,另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的水平方向与各该叶片的驱风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及
一个永久磁铁,结合于该封磁片的第二结合面且与该定子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轴向形成一个环圈部,该中心轴位于该环圈部的内侧,该基座的轴管容纳于该轴座的环圈部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磁片的定位孔与该轴座的环圈部外周面相互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铁中央设有一个通孔,该转子的轴座穿入该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9、10、11或12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各叶片底缘分别形成一个缺口,该封磁片卡接于各该缺口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各缺口分别具有一个切边及一个端缘,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抵接各该切边,该封磁片的外周缘抵接各该端缘。
15、根据权利要求9、10、11或12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各叶片的驱风面为凹弧面,该凹弧面上任一切线与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的水平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各叶片的驱风面为凹弧面,该凹弧面上任一切线与该封磁片的第一结合面的水平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该锐角大于十度。
CNU2008201255703U 2008-08-12 2008-08-12 微型风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72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55703U CN201277207Y (zh) 2008-08-12 2008-08-12 微型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55703U CN201277207Y (zh) 2008-08-12 2008-08-12 微型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7207Y true CN201277207Y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557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7207Y (zh) 2008-08-12 2008-08-12 微型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720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847B (zh) * 2008-08-12 2011-09-2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847B (zh) * 2008-08-12 2011-09-2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5188B (zh) 鼓风机
CN101451541B (zh) 离心风扇
CN102788031B (zh) 水平对流扇
CN101372987A (zh) 扇叶结构及具有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
CN103967808B (zh) 离心式风扇
CN201277207Y (zh) 微型风扇
CN101825094B (zh) 散热风扇
CN202360431U (zh) 可防止扇轮脱出的风扇
CN101649847B (zh) 微型风扇
CN102011739B (zh) 轴流式风扇及其扇轮
CN201374604Y (zh) 一种吊扇电机
CN201925227U (zh) 一种具有中盘结构的叶轮
CN102207096B (zh) 散热风扇
CN202228428U (zh)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207195305U (zh) 一种风机装置
CN201230265Y (zh) 无刷直流马达
CN201705690U (zh) 散热风扇
CN201318301Y (zh) 超薄散热风扇
CN101173665B (zh) 微型风扇
CN202023743U (zh) 水平式对流扇及其扇轮
CN200993123Y (zh) 散热风扇
CN201409045Y (zh) 具有集中风流的马达
JP3233286U (ja) 斜流増圧送風機
CN216788484U (zh) 一种空气涡轮起动机用的高速涡轮
CN218376967U (zh) 一种风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