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8428U -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 Google Patents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28428U
CN202228428U CN2011202242789U CN201120224278U CN202228428U CN 202228428 U CN202228428 U CN 202228428U CN 2011202242789 U CN2011202242789 U CN 2011202242789U CN 201120224278 U CN201120224278 U CN 201120224278U CN 202228428 U CN202228428 U CN 20222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dvection
air
parallel
exhau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242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242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2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2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284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水平对流扇,是包含:一风扇框座及数个水平对流扇。该风扇框座具有数个立墙,该些立墙是区隔出数个并排的容置空间,且该立墙设有数个入风口及数个出风口,各该容置空间是连通于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且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是分别位于相邻的二立墙;该数个水平对流扇是可旋转的分别设置于各该容置空间内。借此,在该风扇框座的宽度保持不变或仅些微改变之情形下,是可使得该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进、出风量呈现倍增,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平对流扇,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电子产品也随的蓬勃发展,除了着重于微型化设计之外,也必须考量其散热效果,方可相对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3323号《水平对流之风扇构造》新型专利,揭示一种现有水平对流扇9,包含一壳座91及一扇轮92。该壳座91具有至少一入风口911及至少一出风口912,且该入风口911及出风口912之间设有一水平气流通道913;该扇轮92是设置于该水平气流通道913,且该扇轮92具有一轮毂921,该轮毂921外周面具有数个叶片922。借此,当该扇轮92旋转时,可在该入风口911及出风口912之间产生气体压力差,并于该入风口911及出风口912之间沿该水平气流通道913产生对流效应,以便对一电子产品8进行散热作业。
按,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是以径向方向导入及导出气流,以适用于必须通过侧边方向驱离热量的电子产品8。然而,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于使用时仍具有以下所述诸多缺点:
1、散热效果不佳:以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的设计而言,该扇轮92的大小是受限于该壳座91的尺寸,因此,若欲提升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之散热效果时,仅能借助同时扩增该壳座91的长度L与宽度W,方可容纳相对大型的扇轮92,只是此作法所能提升的散热效果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倘若欲应用于微型化电子产品时,则必须同时缩减该壳座91的长度L及宽度W,方可将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装设于相当有限的空间内,如此一来,是导致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的进、出风量相对受到限制,进而大幅降低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
2、实用性不佳:由于该壳座91内仅设有单个扇轮92,因此,倘若该扇轮92毁坏受损时,将导致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将无法再导引气体流动,如此一来,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将失去其散热功能而无法有效将该电子产品8的热量驱离,以至于相对降低该电子产品8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该现有水平对流扇9大致仍具有散热效果不佳及实用性不佳等诸多缺点,故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乃解决现有技术之缺点,以提供一种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在宽度固定或仅些微改变的情形下,可以使得进、出风量呈现倍增,以提供较佳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在其中一水平对流扇受损时,仍可借助其他水平对流扇来导引气体流动,以便持续将电子产品的热量驱离,有效提升其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是包含:一风扇框座,具有数个立墙,该些立墙是区隔出数个并排的容置空间,且该立墙设有数个入风口及数个出风口,各该容置空间是连通于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且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是分别位于相邻的二立墙;及数个水平对流扇,可旋转的分别设置于各该容置空间内。
其中,该风扇框座是由单个扇框所构成。
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相同的尺寸。
各该入风口为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同的入风口,而各该出风口为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的出风口。
各该入风口为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反的入风口,且各该出风口为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的出风口。
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不同的尺寸。
该风扇框座内并排设有一个大型水平对流扇及一个小型水平对流扇。
各该入风口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同。
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同。
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
该风扇框座是由数个扇框相互并联所构成。
该风扇框座是由一个第一框体及一个第二框体并联设置所构成,且该第一框体的底缘至该第二框体的底缘具有一个间隔距离。
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相同的转速。
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不同的转速。
该立墙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由于该风扇框座内并排设有数个水平对流扇,且除了可将该些水平对流扇的尺寸及转速选择为相同或不同以外,该些入风口的“入风方向”是可选择为相同或相反,且该些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也可选择为相同或相反。借此,本实用新型在宽度不变或仅些微改变的条件下,可以使得进、出风量呈现倍增,且在其中一水平对流扇毁坏受损时,仍可借助其他水平对流扇来持续提供散热效果,以有效达到提升散热效果及实用性等诸多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3323号《水平对流之风扇构造》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组合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组合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组合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风扇框座
1a   底板             1b   盖板
1c   固定元件         1d   第一框体
1e   第二框体         11   墙
111  入风口           111a 第一入风口
111b 第二入风口       112  出风口
112a 第一出风口       112b 第二出风口
113  导流部           12   容置空间
12a  第一容置空间     12b  第二容置空间
12c  大容置空间       12d  小容置空间
121  轴接部
2    水平对流扇
2a   第一水平对流扇   2b   第二水平对流扇
2c   大型水平对流扇   2d   小型水平对流扇
W、W1、W2  宽度       D    间隔距离
d    宽度差
(现有技术)
8   电子产品        9   水平对流扇
91  壳座            911 入风口
912 出风            913 水平气流通道
92  扇轮            921 轮毂
922 叶片            L   长度
W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及3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是包含一风扇框座1及数个水平对流扇2,该数个水平对流扇2是可旋转的排列设置于该风扇框座1内。
该风扇框座1是可以由单一个扇框或以数个扇框相互并联所构成,且该风扇框座1可以借助数个立墙11来区隔出数个互相并排的容置空间12,该容置空间12的数量是对应相同于该水平对流扇2的数量,其是以可供该些水平对流扇2并排组装于该风扇框座1内部为原则。其中,该风扇框座1是具有一宽度W,该宽度W所延伸的方向是垂直于该些容置空间12并排的方向〔如图3所示〕。另,该些立墙11的适当位置设有数个入风111及数个出风112,各该容置空间12是连通于各该入风口111与各该出风112,且各该入风111与各该出风112是分别开设于相邻的二立墙11。为方便后续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述的“入风方向”,是指该入风111将气流导入该容置空间12之方向;而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述的“出风方向”,则指该出风口112将气流导出该容置空间12之方向;其中,各该“入风方向”与各该“出风方向”可以选择垂直或不垂直,且各该“入风方向”是可依使用需求选择为同向或反向,而各该“出风方向”也可选择为同向或反向。再者,各该容置空间12内可分别设有一轴接部121,该轴接部121是可以为轴管或轴座等各种能够供该水平对流扇2枢接结合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框座1是选择由单一个扇框来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12a及一第二容置空间12b作为实施形态,且该第一容置空间12a连通于一第一入风口111a及一第一出风口112a,而该第二容置空间12b则连通于一第二入风口111b及一第二出风口112b。其中,该第一入风口111a的“入风方向”是选择垂直于该第一出风口112a的“出风方向”,而该第二入风口111b的“入风方向”则选择垂直于该第二出风口112b的“出风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入风口111a、111b的“入风方向”是选择为相同方向,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出风方向”则选择呈相反方向。
再者,该些立墙11的适当位置更可以设有至少一导流部113,该导流部113是可以邻近于该入风口111及出风口112的至少一处,或是位于该容置空间12内,主要是用以加速气体的流通性,以便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在该第一及第二入风口111a、111b与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周边皆设有相对应的导流部113外,该第一及第二容置空间12a、12b内也设有数个导流部113,以有效提升气体的流通性。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风扇框座1是选择由一底板1a及一盖板1b所共同构成,借此方便各该水平对流扇2的组装作业。该立墙11是可选择形成于该底板1a或该盖板1b,如图所示的实施例,该立墙11是选择形成于该底板1a顶面,且该底板1a的适当位置可以形成该入风口111、出风口112、容置空间12及轴接部121。该盖板1b是可以利用各种现有固定方式结合该底板1a,例如:锁合或卡扣等,本实施例是选择以数个定位元件1c结合该盖板1b及底板1a。
各该水平对流扇2是可旋转的分别设置于各该容置空间12的轴接部121,且各该水平对流扇2的尺寸及转速可依使用需求选择为相同或不同;其中,各该水平对流扇2可分别利用一马达(未绘示)驱动,以将外界空气通过各该入风口111导入至各该容置空间12内形成气流后,再通过各该出风口112将气流导出至预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选择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2a内设置一第一水平对流扇2a,而在该第二容置空间12b内设置一第二水平对流扇2b,且该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的尺寸选择为相同。
请再参照图3所示,该第一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于实际使用时,该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是如箭头所示朝不同方向旋转,使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该第一及第二入风口111a、111b分别进入该第一及第二容置空间12a、12b内,以便该第一出风口112a可将气流朝图示左方导出,而该第二出风口112b则可将气流朝图示右方导出。借此,该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可以有效驱离一电子产品〔未绘示〕所产生的热量,以相对延长该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请同时参照图1及3所示,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该风扇框座1内并联有数个水平对流扇2,因此,在该风扇框座1的宽度W等于先前技术的壳座91的宽度W时,以数个并联式的水平对流扇2来导引气体流动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是相较优于仅利用单一个扇轮92来驱离电子产品的热量。整体而言,在该电子产品所能供散热风扇装设之空间相当有限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可以大幅提升进、出风量,以提供电子产品极佳的散热效果,有助于相对延长电子产品之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由于该风扇框座1内并联有该数个水平对流扇2,且各该水平对流扇2可以分别导引气体流动,因此,在其中一水平对流扇2受损或故障时,其他的水平对流扇2仍可继续导引气体流动。借此,利用该其他的水平对流扇2来驱离该电子产品之热量,使本实用新型可持续提供散热效果,以有效达到提升实用性之功效。
请参照图4所示,是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相较于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选择由一第一框体1d及一第二框体1e并联设置来形成该风扇框座1,且该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是可旋转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及第二框体1d、1e内。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框体1d、1e的宽度皆为W1,且该第一框体1d是具有该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立墙11、第一入风口111a、第一出风口112a、导流部113、第一容置空间12a及轴接部121,而该第二框体1e则具有该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立墙11、第二入风口111b、第二出风口112b、导流部113、第二容置空间12b及轴接部121。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及第二框体1d、1e在沿宽度W1的方向是错开一间隔距离d,且该间隔距离d是小于该宽度W1;如图4所示的间隔距离d,是指该第一框体1d的底缘至该第二框体1e的底缘的距离〔也可指该第一框体1d的顶缘至该第二框体1e的顶缘的距离,属熟悉该项技艺者所可以理解〕。更详言之,借助该间隔距离d的设计,该第二框体1e可在朝向该第一框体1d的方向开设该第二出风口112b,使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出风方向”呈相同方向;另,本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入风口111a、111b的“入风方向”,也选择分别垂直于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出风方向”。借此,驱动该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如箭头所示朝相同方向旋转,即可将气流自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朝图示左方导出。另,本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水平对流扇2a、2b的转速也可依使用需求调整为相同或不同,以便相对调整风压及风量,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因应电子产品之散热需求提供更合适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主要是利用该第一及第二框体1d、1e错开并排的设计,以便将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出风方向”调整为相同。整体而言,在该第一及第二框体1d、1e的宽度W1约等于先前技术的壳座91的宽度W时,由于该间隔距离d小于该宽度W1,因此,在该风扇框座1整体的宽度仅些微增加的情形下,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量可以呈现倍增,使得该第二实施例仍可达到该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诸多功效。
请参照图5所示,是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相较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选择由单一个扇框来形成一大容置空间12c及一小容置空间12d,且该大容置空间12c连通于该第一入风口111a及第一出风口112a,而该小容置空间12d则连通于该第二入风口111b及第二出风口112b。其中,该大容置空间12c内是设有一大型水平对流扇2c,而该小容置空间12d内则设有一小型水平对流扇2d;另,该小容置空间12d的宽度约为W2,而该大容置空间12c与该小容置空间12d两者的宽度差约为d,且该宽度差d小于该宽度W2。
值得注意的是,该大型水平对流扇2c及小型水平对流扇2d的旋转方向可以选择相同或相反,故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可以相对选择将气流导向相同或相反方向。如图所示的实施例,该第一出风口112a是选择开设于邻接该第二出风口112b,使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可同时将气流朝图示左方导出,且该第一及第二入风口111a、111b的“入风方向”,仍选择分别垂直于该第一及第二出风口112a、112b的“出风方向”。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时,在该第二出风口112b将气流朝图示左方导出的情形下,该第一出风口112a也可选择将气流朝图示右方导出。又,本实施例的大型水平对流扇2c及小型水平对流扇2d的转速仍可依使用需求调整为相同或不同,以便因应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提供更合适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主要是在该风扇框座1内设计不同大小的容置空间12,以便利用不同尺寸的水平对流扇2来导引气体流动,进而可因应各种使用需求。整体而言,在该小容置空间12d的宽度W2约等于先前技术的壳座91的宽度W时,由于该宽度差d小于该宽度W2,因此,在该风扇框座1整体的宽度仅些微增加的情形下,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量可以呈现倍增,使得该第三实施例仍可达到该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诸多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并联式水平对流扇,由于该风扇框座1内并排设有数个水平对流扇2,且除了可将该些水平对流扇2的尺寸及转速选择为相同或不同以外,该些入风口111的“入风方向”是可选择为相同或相反,且该些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也可选择为相同或相反。借此,本实用新型在宽度不变或仅些微改变的条件下,可以使得进、出风量呈现倍增,且在其中一水平对流扇2毁坏受损时,仍可借助其他水平对流扇2来持续提供散热效果,以有效达到提升散热效果及实用性等诸多功效。

Claims (21)

1.一种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风扇框座,具有数个立墙,该些立墙区隔出数个并排的容置空间,且该立墙设有数个入风口及数个出风口,各该容置空间是连通于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且各该入风口与各该出风口是分别位于相邻的二个立墙;及
数个水平对流扇,可旋转的分别设置于各该容置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座是由单个扇框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入风口为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同的入风口,而各该出风口为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的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入风口为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反的入风口,且各该出风口为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的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不同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座内并排设有一个大型水平对流扇及一个小型水平对流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入风口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座是由数个扇框相互并联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相同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框座是由一个第一框体及一个第二框体并联设置所构成,且该第一框体的底缘至该第二框体的底缘具有一个间隔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入风口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入风口将气流导入的方向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出风口将气流导出的方向相反。
19.根据权利要求1、2、11或1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相同的转速。
20.根据权利要求1、2、11或1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对流扇具有不同的转速。
21.根据权利要求1、2、11或12所述的并联式水平对流扇,其特征在于,该立墙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部。 
CN2011202242789U 2011-06-29 2011-06-29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42789U CN202228428U (zh) 2011-06-29 2011-06-29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42789U CN202228428U (zh) 2011-06-29 2011-06-29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28428U true CN202228428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242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8428U (zh) 2011-06-29 2011-06-29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284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2859A (zh) * 2011-06-29 2013-01-02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109838397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李晓毅 一种隔音壁式轴流风机
CN110177949A (zh) * 2017-01-27 2019-08-27 塞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 双体可变占空比性能优化泵单元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2859A (zh) * 2011-06-29 2013-01-02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102852859B (zh) * 2011-06-29 2015-06-03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110177949A (zh) * 2017-01-27 2019-08-27 塞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 双体可变占空比性能优化泵单元
CN109838397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李晓毅 一种隔音壁式轴流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3747U (zh) 具正反转功能的散热风扇
CN202220744U (zh) 风扇
CN201972963U (zh) 风扇模组
CN202117952U (zh) 水平对流扇
CN202483908U (zh) 水平对流扇
CN102635574A (zh) 散热风扇及其扇框
CN202228428U (zh)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205677862U (zh) 一种用于三相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离心式风扇
CN103573698A (zh) 水平对流扇及其扇轮
CN103967833A (zh) 复合式叶轮及其送风装置
CN202360431U (zh) 可防止扇轮脱出的风扇
CN205013334U (zh) 轴向感应马达风扇
CN106351853B (zh) 具活动导流板的散热风扇
CN203051168U (zh) 离心式散热扇
CN202768475U (zh) 水平对流扇及其扇轮
CN203655658U (zh) 具有风量增益效果的薄形化横流式风扇
CN2921392Y (zh) 轴流式散热风扇
CN202402345U (zh) 水平对流扇
CN102852859B (zh) 并联式水平对流扇
CN102465894B (zh) 风扇
CN102207096B (zh) 散热风扇
CN203146409U (zh) 复合式叶轮及其送风装置
CN203892216U (zh) 天花板型风扇结构
CN202768473U (zh) 水平对流扇及其扇轮
CN201705690U (zh) 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