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5681Y -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5681Y
CN201275681Y CNU2008201475262U CN200820147526U CN201275681Y CN 201275681 Y CN201275681 Y CN 201275681Y CN U2008201475262 U CNU2008201475262 U CN U2008201475262U CN 200820147526 U CN200820147526 U CN 200820147526U CN 201275681 Y CN201275681 Y CN 2012756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articulated section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475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敏
苏飞宇
黄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475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56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56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56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压板;在所述第二压板上固设有夹紧部;在所述第一压板上铰接有夹紧气缸,该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连杆结构控制第二压板的运动,在第二压板上固定勾状夹持部,可以简单有效的钩住被夹件,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同时,该钩状夹紧可以有效防止被夹件因重力作用的下垂现象。使用本背向夹紧装置即实现了S形被夹件的夹紧,节省了辅助夹紧装置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制造领域,夹紧装置的使用特别广泛,如对于尾立柱与侧围外板的搭接夹紧,该搭接处位于S形的近拐角处,如图1所示,现有的夹紧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压板11及铰接在所述第一压板11上的夹紧气缸12和第二压板13,该夹紧气缸12的活塞杆外端再铰连于所述第二压板13上。这样第二压板13即在夹紧气缸12的推动下转动夹持构件。这种夹紧装置100没有对焊接搭接边的夹紧作用,另外,尾立柱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导致焊点不平整,焊接质量差,车身段尺寸差波动太大,降低整车的质量。按照生产的定位要求,需在拐角段图示三角形位置14增设一套定位夹紧机构。这样导致整个机构变得庞大复杂,在很多位置存在干涉焊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其采用双连杆控制第二压板的转动,从而钩住被夹紧件,有效的防止被夹件的下垂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压板;在所述第二压板上固设有夹紧部;在所述第一压板上铰接有夹紧气缸,该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一铰接部及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的第二铰接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连杆为S形,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的第四铰接部及与所述活塞杆相连的第五铰接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夹紧气缸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六铰接部,该第六铰接部位于所述夹紧气缸的气缸口附近位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所述第一压板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六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和第一铰接部的安装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夹紧气缸经所述第五铰接部带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经所述第四铰接部带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经所述第二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一起带动移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第一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70mm,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45mm。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夹紧部为勾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勾状的端部设有折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连杆结构控制第二压板的运动,在第二压板上固定勾状夹持部,可以简单有效的钩住被夹件,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同时,该钩状夹紧可以有效防止被夹件因重力作用的下垂现象。使用本背向夹紧装置即实现了S形被夹件的夹紧,节省了辅助夹紧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向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背向夹紧装置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背向夹紧装置设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200,其包括第一压板21和第二压板23;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21的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的第二压板23;在所述第二压板23上固设有夹紧部26;在所述第一压板21上铰接有夹紧气缸22,该夹紧气缸22的活塞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5的端部。
所述第一连杆24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21相连的第一铰接部241及与所述第二压板23相连的第二铰接部242。所述第二连杆25为S形,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21相连的第三铰接部251、与所述第二压板23相连的第四铰接部252及与所述活塞杆222相连的第五铰接部253。所述夹紧气缸22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21相连的第六铰接部221,该第六铰接部221位于所述夹紧气缸22的气缸口附近位置。在所述第一压板21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六铰接部221、第三铰接部251和第一铰接部241的安装点。所述夹紧气缸22经所述第五铰接部253带动所述第二连杆25转动,所述第二连杆25经所述第四铰接部252带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23;所述第二压板23经所述第二铰接部242和第四铰接部252一起带动移动。在第二压板23上固定的夹紧部26为勾状,并在该勾状端部设有折口。
本背向夹紧装置用于白车身侧围与尾立柱的搭接夹紧,该车身零件的搭接处为S形,其工作顺序是:先将侧围外板零件下降到位后,后将第一压板21升起到位,再将这时将尾柱放到位,最后将第二压板23放到位。通过夹紧尾立柱的侧面和底部来达到夹紧定位的作用。这样就能消除尾立柱受重力作用下垂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背向夹紧装置实现第二压板能够压紧尾立柱底部,同时又能顺利摆开不与零件干涉,其设计原理如下:
利用四连杆曲柄摇杆结构,当第一连杆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改变旋转方向。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转动半径为R1,第二连杆转动半径为R2(其为第三铰接部至第四铰接部之间的距离),其中A点为第一连杆逆时针转动极限位置,此时第三铰接部位于H点,第四铰接部位于C点,H点和A点、C点在同一直线上。过A点位置后,第一连杆开始顺时针转动,夹紧部由F点运动到E点,第二铰接部到B点位置。
本背向夹紧装置对于第一铰接部安装点A、第三铰接部安装点H、I、J位置的选取,其步骤如下:
I.根据被夹件的形状和压紧点给出夹紧部端点的轨迹坐标位置K、F、E和第一连杆的第一铰接部安装点A的坐标位置,并固定;
II.预定第二连杆的第三铰接部安装点H的位置,第一连杆的长度R1,第二连杆的长度R2和两连杆端点连线长度L1,第六铰接部安装点到第三铰接部安装点的距离L2;
III.根据相对位置固定关系,将各点连线,形成2个三角形;
IV.分别以G和H为圆心,R1和R2为半径作圆C1和C2;
V.分别在圆周C1、C2上各取一点为A、C,任意给一点为D,连接F与以上各点成三角形,按照对应关系将该三角形约束成与步骤III中三角形全等;
VI.约束步骤IV中生成的三角形,让A、C和H成一条直线;
VII.调整L位置,确定R1、R2的方向,初步修正R1、R2、L1的长度及H的位置;
VIII.与步骤IV同理,通过E做出三角形全等;
IX.通过调整L的位置,确定R1、R2、L1的长度和H的位置,参考气缸行程,确定L2的长度;
X.将位置点坐标、线条长度圆整。
本背向夹紧装置的第一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70mm,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45mm,第二连杆R2选mm.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连杆结构控制第二压板的运动,在第二压板上固定勾状夹持部,可以简单有效的钩住被夹件,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同时,该钩状夹紧可以有效防止被夹件因重力作用的下垂现象。使用本背向夹紧装置即实现了S形被夹件的夹紧,节省了辅助夹紧装置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其包括
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压板;在所述第二压板上固设有夹紧部;
在所述第一压板上铰接有夹紧气缸,该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一铰接部及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的第二铰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为S形,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的第四铰接部及与所述活塞杆相连的第五铰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板相连的第六铰接部,该第六铰接部位于所述夹紧气缸的气缸口附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板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六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和第一铰接部的安装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经所述第五铰接部带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经所述第四铰接部带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经所述第二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一起带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70mm,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半径选用4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为钩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的端部设有折口。
CNU2008201475262U 2008-09-16 2008-09-16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56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5262U CN201275681Y (zh) 2008-09-16 2008-09-16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5262U CN201275681Y (zh) 2008-09-16 2008-09-16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5681Y true CN201275681Y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3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47526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5681Y (zh) 2008-09-16 2008-09-16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5681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9613A (zh) * 2012-05-11 2012-10-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夹具用连杆式快速夹紧器机构
CN102794596A (zh) * 2012-08-10 2012-11-28 浙江大学 圆管锁紧焊接对中装置
CN103624461A (zh) * 2013-11-29 2014-03-1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104339112A (zh) * 2014-10-23 2015-02-11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工装工件快速装卸装置
CN105084257A (zh) * 2015-09-15 2015-11-25 武汉汉利物料搬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夹紧装置
CN106078578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嘉友联精密机械工程(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让位式边框夹紧机构
CN107335958A (zh) * 2017-07-24 2017-11-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焊接夹具
CN109648207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宁波大目湾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配件的快装式打标装置
CN113399906A (zh) * 2021-05-21 2021-09-1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D柱夹紧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9613A (zh) * 2012-05-11 2012-10-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夹具用连杆式快速夹紧器机构
CN102794596A (zh) * 2012-08-10 2012-11-28 浙江大学 圆管锁紧焊接对中装置
CN103624461A (zh) * 2013-11-29 2014-03-1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103624461B (zh) * 2013-11-29 2016-08-2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104339112A (zh) * 2014-10-23 2015-02-11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工装工件快速装卸装置
CN105084257A (zh) * 2015-09-15 2015-11-25 武汉汉利物料搬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夹紧装置
CN105084257B (zh) * 2015-09-15 2017-04-26 武汉汉利物料搬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夹紧装置
CN106078578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嘉友联精密机械工程(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让位式边框夹紧机构
CN107335958A (zh) * 2017-07-24 2017-11-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焊接夹具
CN109648207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宁波大目湾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配件的快装式打标装置
CN109648207B (zh) * 2018-12-27 2021-05-28 山东梁山欧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配件的快装式打标装置
CN113399906A (zh) * 2021-05-21 2021-09-1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D柱夹紧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5681Y (zh)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CN201685670U (zh) 新型装载机前后车架铰接结构
CN205184139U (zh) 车身板材自适应夹紧机构
CN103464945A (zh) 一种新型下车身补焊定位锁紧装置
CN202224893U (zh)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CN203345535U (zh) 多功能翻转架结构
CN207122217U (zh) 一种助力式汽车引擎盖铰链
CN203450442U (zh) 一种取袋联动机构
CN200957406Y (zh) 一种轿车背门涂装用抬具
CN207842816U (zh) 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
CN101664782A (zh) 主预包四杆联动包边装置
CN108313141A (zh) 一种驾驶室顶导流罩装置
CN203141492U (zh) 抓拾器机构
CN208776207U (zh) 一种单驱动三向移动的夹具
CN205734603U (zh) 一种用于制动器和减振支柱组装配合的辅助装配工装
CN208325415U (zh) 一种用于平板车折叠尾板的驱动装置
CN203332998U (zh) 专用车后门联动式自动开合装置
CN208132320U (zh) 一种焊接夹具用气动翻转装置
CN203791872U (zh) 具有可调节连杆的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206886106U (zh) 螺纹底座90度翻转装置
CN209262537U (zh) 一种发电机
CN218623779U (zh) 一种双交点剪刀门铰链
CN213564647U (zh) 一种环保型包装盒喷胶设备
CN203599763U (zh) 多连杆定位夹紧机构
CN201404998Y (zh) 主预包四杆联动包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