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3958Y -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3958Y
CN201273958Y CNU2008202082896U CN200820208289U CN201273958Y CN 201273958 Y CN201273958 Y CN 201273958Y CN U2008202082896 U CNU2008202082896 U CN U2008202082896U CN 200820208289 U CN200820208289 U CN 200820208289U CN 201273958 Y CN201273958 Y CN 20127395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ens
lens barrel
rom drive
dr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82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泽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395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395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在透镜镜筒(2)乃至摄像装置(1)中,在使变焦透镜移动的步进马达动作时,在壳体(4)中作为共振部分的本体部的表壁上设有锤部(35)。由此,壳体(4)的固有振动数变化。从而,能可靠地防止使变焦透镜移动的步进马达动作时的壳体(4)的共振。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例如适用于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透镜镜筒,公知的有具备容纳多个透镜的壳体和使多个透镜中的变焦透镜移动的驱动马达的透镜镜筒。在这种透镜镜筒中,驱动马达动作时有时壳体共振而放大噪音。
作为防止这种壳体的共振的技术,有将防振部件配置在支承驱动马达的支承部件和壳体之间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吸音材料形成支承驱动马达的支承部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驱动马达中将支承部件安装于与输出轴正交的端面中的规定区域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5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41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21616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述的技术中,尤其若伴随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的小型化而使壳体薄型化,则难以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容纳多个透镜;驱动马达,其安装于壳体,使透镜中的变焦透镜移动,在驱动马达动作时壳体中共振的部分设有锤部。
在此透镜镜筒中,在驱动马达动作时壳体中共振的部分设有锤部。由此,壳体的固有振动数变化。从而,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
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镜筒中,优选锤部为层状,且设置在构成壳体的面中最宽的面。具有构成壳体的面中最宽的面的壁共振的情况较多,但由于在该面设有锤部,因此,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而且,由于锤部层状设置在构成壳体的面中最宽的面,因此,在与该面大致正交的方向可实现透镜镜筒的薄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透镜镜筒和检测由透镜成像的光的摄像元件。
根据此摄像装置,由于具备上述的透镜镜筒,所以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可靠地防止驱动马达动作时的壳体的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图。
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中:1-摄像装置,2-透镜镜筒,3-摄像元件,4-壳体,9、11:固定透镜,12-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3-变焦·聚焦透镜单元,21、24-步进马达(驱动马达),35-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1具备:长方体形状的透镜镜筒2,其相对的底面为长方形状,且高度比底面的各边短;CMOS等摄像元件3。透镜镜筒2适用了弯曲光学系统。由此,在摄像装置1中,沿着与透镜镜筒2的高度方向(以下,简称为“高度方向”)平行的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光被透镜镜筒2弯曲90°而沿着与透镜镜筒2的底面的纵向(以下,简称为“纵向”)平行的光轴L2,并被摄像元件3检测。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内部构成图。如图2、3所示,透镜镜筒2具备箱状壳体4。壳体4具有本体部5和盖部6,所述本体部5形成有在纵向朝摄像元件3侧开口的开口部5a和在与纵向正交且与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朝一侧开口的开口部5b,所述盖部6覆盖本体部5的开口部5a。本体部5及盖部6例如分别由玻璃纤维聚碳酸酯而成,且由注射成形一体形成。
在本体部5的表壁(即,具有透镜镜筒2的被摄体侧的底面的壁)形成有使沿着光轴L1从被摄体侧行进而来的光进入本体部5内的光通过孔5c,在本体部5的表壁安装有覆盖光通过孔5c的光透过板7。另外,也可以使用透镜来代替光透过板7。在壳体4内配置有棱镜8,所述棱镜8在光轴L1上位于光通过孔5c的后侧,且使沿着光轴L1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光弯曲90°而沿着光轴L2。而且,在壳体4内配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摄像元件3的前侧的固定透镜11。棱镜8被本体部5保持,固定透镜11被盖部6保持。
另外,在纵向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由于本体部5的里壁(即,具有透镜镜筒2的与被摄体相反侧的底面的壁)被弯曲成曲柄状而形成切口部5d,因此,与本体部5的其他部分相比被薄型化(低高度化)。如此,在纵向可薄型化与摄像元件3相反侧的本体部5的端部,是因为充分考虑了配置于本体部5的端部的内部的棱镜8的厚度量。
进而,在壳体4内配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棱镜8的后侧的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在光轴L2上位于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和固定透镜11之间的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
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包括选择性地进行沿着光轴L2行进而来的光的通过及遮断的快门及变焦透镜。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具有:圆筒状的卡合部12a,其在壳体4内卡合于相对光轴L2立设在开口部5b侧的引导轴14;U字槽状的卡合部12b,其在壳体4内卡合于相对光轴L2立设在与开口部5b相反侧的止转轴15。由此,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能够以绕光轴L2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沿着光轴L2移动。
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包括变焦·聚焦透镜。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具有:圆筒状的卡合部13a,其在壳体4内卡合于相对光轴L2立设在开口部5b侧的引导轴16;U字槽状的卡合部13b,其卡合于止转轴15。由此,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能够以绕光轴L2的旋转被限制的状态沿着光轴L2移动。另外,引导轴14和引导轴16并设在高度方向上。
在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配置有驱动单元17。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17具有支承部件18,所述支承部件18包括长方形薄板状的安装部18a及立设于纵向的两端的长方形薄板状的支承部18b、18c。支承部件18通过弯曲不锈钢薄板而被一体形成。
在支承部18b的外面安装有步进马达(驱动马达)21。步进马达21的导螺杆22的两端部被支承部18b、18c轴支承,在导螺杆22的支承部18b、18c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3a的从动螺母23。另外,在支承部18c的外面安装有步进马达(驱动马达)24。步进马达24的导螺杆25的两端部由支承部18b、18c轴支承,在导螺杆25的支承部18b、18c间的部分螺合有具有凸部26a的从动螺母26。另外,导螺杆22和导螺杆25并设在支承部18b、18c的立设方向。
如图2、3所示,驱动单元17使得支承部18b、18c的立设方向与高度方向一致而配置于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安装部18a被螺合于本体部5的表壁而安装在本体部5。这样,在驱动单元17中,互相不同地配置步进马达21和步进马达24,从而可实现导螺杆22和导螺杆25的接近化。由此,驱动单元17有助于本体部5乃至透镜镜筒2的薄型化。
螺合于导螺杆22的从动螺母23的凸部23a嵌合于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所具有的卡合部12c的凹部。由此,若通过步进马达21旋转导螺杆22,则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沿着光轴L2移动。另一方面,螺合于导螺杆25的从动螺母26的凸部26a嵌合于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所具有的卡合部13c的凹部。由此,若通过步进马达24旋转导螺杆25,则变焦·聚焦透镜单元13沿着光轴L2移动。
在壳体4的盖部6安装有电路基板27,所述电路基板27在内面设置有在光轴L2上位于固定透镜11的后侧的摄像元件3。在电路基板27的内面还设有快门驱动电路或马达驱动电路等,在电路基板27的外面设有用于对电路基板27输入输出电信号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驱动单元17的各步进马达21、24和马达驱动电路被配置于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的外面及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柔性印制基板(以下,称为「FPC」)31电连接。快门·变焦透镜单元12的快门和快门驱动电路被FPC32以及FPC31电连接,所述FPC32延伸至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所述的FPC31与FPC32电连接。
配置于本体部5的开口部5b内的驱动单元17以及配置于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FPC31被外装盖33覆盖,所述外装盖33通过将由不锈钢构成的薄板弯曲成L字状而一体形成。而且,配置于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的外面的FPC31及安装于壳体4的盖部6上的电路基板27被外装盖34覆盖,所述外装盖34通过将由不锈钢构成的薄板弯曲成L字状而一体形成。
外装盖33和外装盖34在本体部5中与开口部5a相对的侧壁和与开口部5b相对的侧壁所交叉的角部可拆卸地卡合,在本体部5中开口部5a和开口部5b所夹的角部被销固在壳体4的盖部6上。而且,外装盖34与电路基板27的接地端子电连接,进而,各外装盖33、34与通过蒸镀等形成在本体部5的表壁外面及里面外面的金属膜电连接。由此,摄像装置1的各构成部件由电磁屏蔽膜覆盖。另外,在外装盖34中与电路基板27的连接器连接端口28相对应的部分被切口为能与相对于连接器连接端口28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进而,如图1所示,在构成壳体4的面中最宽的面(此处是平面)即本体部5的表壁的外面,由两面胶带贴合有例如由不锈钢构成的长方形薄板状的锤部35。即,锤部35层状设置在本体部5的表壁的外面。另外,本体部5的表壁在未设置锤部35时为各步进马达21、24动作时在壳体4中共振的部分。
如以上说明所述,透镜镜筒2乃至摄像装置1中,锤部35设置于在各步进马达21、24动作时在壳体4中作为共振部分的本体部5的表壁。由此,壳体4的固有振动数变化。从而,能可靠地防止各步进马达21、24动作时的壳体4的共振。
而且,由于锤部35层状设置在构成壳体4的面中最宽的面即本体部5的表壁的外面,因此,在与本体部5的表壁的外面大致正交的方向即高度方向上,可以实现透镜镜筒2乃至摄像装置1的薄型化。
另外,在锤部35附上序列号等,也可将锤部35用作显示板。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锤部35不限于由不锈钢构成的长方形薄板状的部件,可通过各种材料形成为各种形状。而且,锤部35不限于与壳体4分体形成,加厚壳体4的规定部分的厚度等,也可与壳体4一体形成。
而且,各步进马达21、24不限于通过支承部件18间接地安装于壳体4的情况,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壳体4。
而且,透镜镜筒2不限于适用弯曲光学系统,也可以适用折叠式光学系统等。

Claims (3)

1.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容纳多个透镜;
驱动马达,其安装于上述壳体,使上述透镜中的变焦透镜移动,
在上述驱动马达动作时上述壳体中共振的部分设有锤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锤部为层状,且设置在构成上述壳体的面中最宽的面。
3.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
检测由上述透镜成像的光的摄像元件。
CNU2008202082896U 2007-12-05 2008-09-10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395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4980A JP2009139570A (ja) 2007-12-05 2007-12-05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314980 2007-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3958Y true CN201273958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7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828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3958Y (zh) 2007-12-05 2008-09-10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39570A (zh)
CN (1) CN201273958Y (zh)
TW (1) TWM35408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39570A (ja) 2009-06-25
TWM354082U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7350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차량용 카메라
CN104508550B (zh) 相机模块
CN104412156B (zh) 相机模块
US7090415B2 (en) Image-taking apparatus
CN108965663B (zh) 电子装置
CN110233950B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装置
US20130021485A1 (en) Image-Capturing Device
CN110430346B (zh)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769325B (zh) 电子装置
CN208158641U (zh) 电子设备
CN201281795Y (zh) 透镜组装体及摄像装置
CN10921859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218589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0266855A (zh) 电子设备
CN111919169A (zh) 透镜模块和相机模块
CN201273952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201273958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201281774Y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CN110233912B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905581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KR20220026856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88300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062136B (zh) 电子设备
KR101428045B1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05109903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