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3786Y -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3786Y
CN201273786Y CNU2008200357292U CN200820035729U CN201273786Y CN 201273786 Y CN201273786 Y CN 201273786Y CN U2008200357292 U CNU2008200357292 U CN U2008200357292U CN 200820035729 U CN200820035729 U CN 200820035729U CN 201273786 Y CN201273786 Y CN 2012737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oled
liquid
fluid reservoi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357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惠忠
王玉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HUA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HUA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HUA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HUA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357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37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37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37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的液体循环管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内液体的制冷部件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冷凝器与制冷部件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机、沉浸机等机器设备需要冷却时,大都会使用制冷机或冷却塔来冷却,虽然它们能起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但冷却塔体积较大,制冷机用电较多,因此对注塑机、沉浸机这类中小型设备而言,相对成本较高,不利于其推广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该换热系统通过制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的液体循环管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内液体的制冷部件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冷凝器与制冷部件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制冷部件为冷媒储液罐,液体循环管路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内的液体管道,液体管道的一端通过泵与待冷却热源的进液管连通,液体管道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的出液管连通;
所述冷凝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上管道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接在一上管道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连接在另一上管道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的上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液体循环管路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箱的出液管通过泵与待冷却热源的进液管相通,循环水箱的进液管与待冷却热源的出液管相通,换热组件的制冷部件设置在循环水箱水面下方;
所述制冷部件由冷媒储液罐和蒸发器组成,冷媒储液罐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连接,冷媒储液罐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接;
所述冷凝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上管道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下管道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连接在一上管道的上端与一下管道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连接在另一上管道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之间,冷媒储液罐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另一下管道的上端连通;
上述两方案中,冷凝器的一侧还可设有冷却风扇。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部件冷却液体循环管路中的液体,液体再经过待冷却热源并对其实行冷却,设计十分简单,与制冷机、冷却塔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场地、节约成本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可在冷凝器的一侧加设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可将冷凝器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化。
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冷却要求,增加插设在循环水箱内的换热组件。
4.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内上管道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匀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热不均的情况(一根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逐渐递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加设冷却风扇后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加设冷却风扇后的侧视图。
其中:100 待冷却热源;110 进液管;120 出液管;
200 液体循环管路;210 液体管道;220 泵;230 循环水箱;231 出液管;232 进液管;240 泵;
300 换热组件;310 制冷部件;311 冷媒储液罐;312 冷媒储液罐;313蒸发器;3131 下管道;320 冷凝器;321 上管道;330 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40 下行冷媒液体管路;
400 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所述制冷部件310为冷媒储液罐311,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311内的液体管道210,液体管道210的一端通过泵22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连通,液体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连通。
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上述冷凝器320内上管道321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匀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热不均的情况(一根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逐渐递减)。
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可加设冷却风扇400,冷却风扇400可将冷凝器320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化。
该实施列适用于对不适宜直接冷却的液体,如腐蚀性强的液体、油类、漆类、食品类。工作时,冷媒储液罐311内的冷媒介质受液体管道210内液体温度的作用蒸发成冷媒气体,冷媒气体通过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进入冷凝器320冷却后形成冷媒液体,并经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返回冷媒储液罐311内,以此循环工作,以实现对液体管道210内液体的冷却。
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循环水箱230,循环水箱230的出液管231通过泵24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相通,循环水箱230的进液管232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相通,换热组件300的制冷部件310设置在循环水箱230的水面下方。
所述制冷部件310由冷媒储液罐312和蒸发器313组成,冷媒储液罐312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313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
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313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3131,下管道3131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313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2之间,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313的另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连通。上述冷凝器320内上管道321的设计结构,不但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也使各管道的均匀散热,避免了一根式直行管道或一根式弯折形管道散热不均的情况(一根式管道一般进口处的散热量最大,其后方部分的散热量逐渐递减)。
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可加设冷却风扇400,冷却风扇400可将冷凝器320周围的热量速度散到大气环境中,加速了冷媒气体与冷媒液体之间的转化。
该实施列适用于对循环水需要冷却的场所,直接对水进行冷却。工作时,蒸发器313内的冷媒介质受循环水箱230内水温的作用蒸发成冷媒气体,冷媒气体通过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进入冷凝器320冷却后形成冷媒液体,并经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返回冷媒储液罐312及蒸发器313内,以此循环工作,以实现对制冷部件310内液体的冷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热源(100)及用于冷却待冷却热源(100)的液体循环管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至少受一个换热组件(300)作用而冷却降温,该换热组件(300)包括用于冷却液体循环管路(200)内液体的制冷部件(310)及与大气接触的冷凝器(320),冷凝器(320)与制冷部件(310)之间分别连通有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和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为冷媒储液罐(311),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一穿设在冷媒储液罐(311)内的液体管道(2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道(210)的一端通过泵(22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连通,液体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1)的上端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路(200)包括循环水箱(230),循环水箱(230)的出液管(231)通过泵(240)与待冷却热源(100)的进液管(110)相通,循环水箱(230)的进液管(232)与待冷却热源(100)的出液管(120)相通,换热组件(300)的制冷部件(310)设置在循环水箱(230)的水面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310)由冷媒储液罐(312)和蒸发器(313)组成,冷媒储液罐(312)的一端与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通过蒸发器(313)与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上管道(321),上管道(321)的上端相互连通,上管道(32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蒸发器(313)包括多根纵向间隔设置的下管道(3131),下管道(3131)的上端相互连通,下管道(3131)的下端也相互连通,上行冷媒气体管路(330)连接在一上管道(321)的上端与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之间,下行冷媒液体管路(340)连接在另一上管道(321)的下端与冷媒储液罐(312)之间,冷媒储液罐(31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313)的另一下管道(3131)的上端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0)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扇(400)。
CNU2008200357292U 2008-04-28 2008-04-28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37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57292U CN201273786Y (zh) 2008-04-28 2008-04-28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357292U CN201273786Y (zh) 2008-04-28 2008-04-28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3786Y true CN201273786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8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3572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3786Y (zh) 2008-04-28 2008-04-28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378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738A (zh) * 2009-11-25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738A (zh) * 2009-11-25 2012-09-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
CN102668738B (zh) * 2009-11-25 2014-1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热体收纳箱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2498B (zh) 一种应用于平板型lhp系统的双毛细芯蒸发器
CN102052799A (zh) 一种利用余热生产低温水的装置
CN102538527A (zh) 一种双泵热管式换热设备
CN104791925A (zh) 一种节能型开式冷却塔供冷系统
CN105157281A (zh) 具有翅片的套管蒸发式冷凝器
CN104142035A (zh) 热回收系统
CN201273786Y (zh) 蒸发式节能换热装置
CN103148587A (zh) 发电厂余热制取生活热水的方法及装置
CN203715777U (zh) 一种电镀槽的水温调节系统
CN101997363A (zh) 一种热管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
CN204084969U (zh) 用于制冷装置的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CN102798248A (zh) 低温热源高效吸收式制冷机及其制冷方法
CN102721306A (zh) 一种带均流分配器的水平布管式热管能量输运方法
CN210772878U (zh) 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CN104251577A (zh) 用于制冷装置的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CN204555443U (zh) 一种蒸发式喷淋冷凝器
CN103512284A (zh) 一种水冷过冷器及具有该水冷过冷器的空调系统
CN201100778Y (zh) 热管风冷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4460842U (zh) 载具空调系统
CN203605546U (zh) 一种水冷过冷器及具有该水冷过冷器的空调系统
CN204140148U (zh) 一种具有直接接触式冷凝器的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
CN201532054U (zh) 一种利用余热生产低温水的装置
CN206572794U (zh) 一种应用蒸发冷进行制冷制热的风冷螺杆机组
CN111212553A (zh) 多温区冷液系统
CN220958982U (zh) 一种冷热联供装置及牛磺酸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