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4680Y - 折叠器 - Google Patents

折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4680Y
CN201264680Y CNU2008201473727U CN200820147372U CN201264680Y CN 201264680 Y CN201264680 Y CN 201264680Y CN U2008201473727 U CNU2008201473727 U CN U2008201473727U CN 200820147372 U CN200820147372 U CN 200820147372U CN 201264680 Y CN201264680 Y CN 2012646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r
protecgulum
mandrel
bonnet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473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学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LI BICYCL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LI BICYCL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LI BICYCL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LI BICYCL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473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46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46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46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器,包括前盖、后盖、手柄、第一枢接机构、第二枢接机构和可调连接机构;所述前盖与后盖的一侧通过第一枢接机构枢接;所述手柄通过第二枢接机构与后盖的另一侧枢接;所述可调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前盖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手柄枢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折叠器,由于设置了可调连接机构,折叠器打开之后手柄通过可调连接机构与前盖连接,因而不会碰到车架而对车架造成损伤;而且可以通过可调连接机构调节手柄的锁紧力,从而使折叠器使用方便,寿命大大延长,而且加工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折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器,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折叠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是利用多根构件和轮件连接组成,因此传统自行车的整体体积相当大,存放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界设计了折叠式自行车,各主要构件之间用折叠器连接。现有自行车车架的折叠器,一般包括前盖和后盖和手柄;前盖与后盖的一侧枢接,以使得前盖、后盖可相对打开和扣合,前盖与后盖的另一侧则可通过所述手柄扣合。要获得合适的锁紧力,必须提高手柄与前盖或者后盖之间的连接精度,这无疑会增大加工的难度。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锁紧力在折叠器的使用过程中会变化,而现有折叠器因为锁紧力不可调,从而影响折叠器的使用性能。此外,现有的折叠器,其打开之后手柄很可能会与车架产生碰撞而损伤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折叠器的手柄易与车架碰撞而损伤车架,以及锁紧力不可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折叠器,包括前盖、后盖、手柄、第一枢接机构、第二枢接机构和可调连接机构;所述前盖与后盖的一侧通过第一枢接机构枢接;所述手柄通过第二枢接机构与后盖的另一侧枢接;所述可调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前盖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手柄枢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设置了可调连接机构,折叠器打开之后手柄通过可调连接机构与前盖连接,因而不会碰到车架而对车架造成损伤;而且可以通过可调连接机构调节手柄的锁紧力,从而使折叠使用方便,而且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折叠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折叠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折叠器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折叠器打开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叠器如图1所示,包括:前盖1、后盖2和手柄3。前盖1的一侧通过第一枢接机构4与后盖2的一侧枢接。后盖2的另一侧又通过第二枢接机构5与所述手柄3的一端枢接。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折叠器还包括可调连接机构6;所述可调连接机构6的一端与前盖1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6的另一端与手柄3枢接。
如图2所示,可调连接机构6包括:调节螺杆61、第一芯轴62、第二芯轴63和调节螺丝64。所述第一芯轴62可转动的设置在前盖1的一侧,而第二芯轴63可转动的设置在手柄3的中上部。所述调节螺杆61的一端贯穿第二芯轴63,并且与第二芯轴63螺纹连接。调节螺杆61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丝64贯穿第一芯轴62后与调节螺杆61端面螺纹连接。折叠器扣合之后如图3所示,手柄3卡住前盖1的另一侧而使得前盖1与后盖2可靠扣合。
折叠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导致零部件尺寸参数或者结构公差变化,通常出现开始使用时一般具有较大且合适的锁紧力,而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一般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松动的情况,使锁紧力变得很小,甚至造成无锁紧力而使得锁紧不可靠。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叠器由于增设了可调连接机构6,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螺丝刀拧紧或者拧松所述调节螺丝64,从而调节第一芯轴62与第二芯轴63之间的距离,达到合适的锁紧效果,从而即方便了使用,也减小了折叠器加工制造的难度。而且由于可调连接机构6的存在,折叠器打开之后手柄3的一端不会与车架碰撞而损伤车架。
所述第一枢接机构4包括:第三芯轴41、端面固定螺丝42以及作为耐磨元件的不锈钢华司片43。前盖1及后盖2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三芯轴41枢接,可绕第三芯轴41相对转动。第三芯轴41的两端面设置有内螺纹孔,且各旋有一个端面固定螺丝42,以使得第三芯轴41不会脱出。第三芯轴41上还套设有两个不锈钢华司片43,且不锈钢华司片43位于前盖1与后盖2之间,从而减轻前盖1与后盖2相对转动时的磨损,延长折叠器的使用期限。
所述第二枢接机构5包括第四芯轴51和端面固定螺丝52。所述手柄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芯轴51与后盖2的另一侧枢接,使得手柄3可以绕第四芯轴51相对后盖2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端面固定螺丝52与第四芯轴51的端面螺纹连接,防止第四芯轴51脱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叠器,其主要零件中的前盖1、后盖2和手柄3均采用铝合金锻造而成的薄壁壳体结构,因而强度高且重量轻。具体而言前盖1、后盖2和手柄3向内的一侧被设置成空壳结构,形成具有加强筋的薄壁结构,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进一步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此外,前盖1和后盖2的扣合面被设置成非平面型扣合面,即前盖1凸出,后盖2凹入,此种设计师的前盖1和后盖2扣合之后,能更加可靠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能更好的承受各方向的力。
为了使得折叠器扣合更加可靠,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在折叠器扣合之后挡住手柄3,防止折叠器自行打开。该保险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安全扣71、固定螺丝72、弹簧73和螺母74。固定螺丝72贯穿安全扣71之后旋入螺母74,并将保险机构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弹簧73围绕在固定螺丝72上,且位于安全扣71和固定螺丝72的螺丝头之间,以使得安全扣71与固定螺丝72的螺丝头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使得安全扣71可以绕固定螺丝72旋转。手柄3上设置有凸出部31,折叠器扣合之后可以扭动该安全扣71,使其卡住凸出部31,则手柄3即被卡住而不会松脱。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折叠器,包括前盖、后盖、手柄、第一枢接机构和第二枢接机构;所述前盖与后盖的一侧通过第一枢接机构枢接;所述手柄通过第二枢接机构与后盖的另一侧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器还包括可调连接机构,所述可调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前盖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手柄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连接机构包括:调节螺杆、第一芯轴、第二芯轴和调节螺丝;所述第一芯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前盖的一侧,而第二芯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手柄的中上部;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芯轴,并且与第二芯轴螺纹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丝贯穿第一芯轴后与调节螺杆端面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机构包括:第三芯轴、端面固定螺丝以及耐磨元件;所述第三芯轴贯穿前盖及后盖的一侧,将前盖与后盖可转动枢接;且第三芯轴的两端面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端面固定螺丝与第三芯轴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耐磨元件套设在第三芯轴上,且位于前盖与后盖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元件为不锈钢华司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后盖为铝合金锻造成的薄壁壳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或者后盖之一凸出,而后盖或者前盖之一则相应凹入,以使得前盖与后盖扣合之后形成的扣合面为非平面型扣合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器还包括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在折叠器扣合之后挡住手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安全扣、固定螺丝、弹簧和螺母;所述固定螺丝贯穿安全扣后旋入螺母;所述弹簧围绕在固定螺丝上,且位于安全扣和固定螺丝的螺丝头之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凸出部,折叠器扣合之后可以扭动安全扣,使其卡住所述凸出部。
CNU2008201473727U 2008-09-09 2008-09-09 折叠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46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3727U CN201264680Y (zh) 2008-09-09 2008-09-09 折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473727U CN201264680Y (zh) 2008-09-09 2008-09-09 折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4680Y true CN201264680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4737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4680Y (zh) 2008-09-09 2008-09-09 折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468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2142A (zh) * 2017-01-09 2017-05-17 王兴宝 一种折叠器自动锁紧安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2142A (zh) * 2017-01-09 2017-05-17 王兴宝 一种折叠器自动锁紧安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54567U (zh) 一种组合式冰箱门限位结构
CN110758622B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及其自行车
CN201264680Y (zh) 折叠器
CN201264681Y (zh) 折叠器
CN201151450Y (zh) 一种快拆锁紧装置
CN210942097U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及其自行车
CN205047598U (zh) 快拆式管束改良结构
CN201769181U (zh) 一种新型安全锤
CN201802735U (zh) 锁紧螺母
CN203703201U (zh) 双楔板闸阀
CN201484590U (zh) 自行车车架折叠器
CN102192231A (zh) 一种防盗装置
CN203377717U (zh) 一种电刷握
CN208236762U (zh) 一种防止吊扇掉落的结构及具有防止掉落结构的吊扇
CN207669204U (zh) 一种防盗螺母内六角扳手
CN205465929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液压扳手
CN202144288U (zh) 一种改良的折叠接头
CN203752050U (zh) 一种助力改锥
CN203516371U (zh) 锁体防拆卸螺栓
CN2933724Y (zh) 异型扳手
CN109538602A (zh) 一种防盗性能好的一次性螺钉
CN201889738U (zh) 一种扳手
CN206693790U (zh) 一种多功能u型锁
CN201529682U (zh) 水箱拉丝机上的翻转手柄机构
CN108317149A (zh) 一种防松动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