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7036Y -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47036Y
CN201247036Y CNU200820119632XU CN200820119632U CN201247036Y CN 201247036 Y CN201247036 Y CN 201247036Y CN U200820119632X U CNU200820119632X U CN U200820119632XU CN 200820119632 U CN200820119632 U CN 200820119632U CN 201247036 Y CN201247036 Y CN 2012470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joint
rolling bearing
arch clasp
spring ar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96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纪云
胡蓉
袁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196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470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470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470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具有:测量支架,包括连接板,至少两个导向筒;中心盘;至少两个拉紧测量组件穿设于导向筒,并仅能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测量支架上,拉紧测量组件的一端凸伸出导向筒,且能抵接在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一侧;拉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连接板另一侧;至少两个压紧测量组件穿设在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上,并相对于连接板仅能沿轴向滑动;压紧测量组件的一端能顶抵于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压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连接板的另一侧;至少两个测量表的表杆能顶抵在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准确、数据灵敏、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且不受轴承与轮对车轮的轮毂之间间隙大小的限制。

Description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车轮通过轴箱、弹簧与转向架构架以及机车车体相连。轴箱轴承直接承受机车车体的重力和钢轨对车轮的径向、轴向冲击力,此外还要传递牵引力、制动力等作用力。因此,轴箱轴承要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够耐冲击振动,必须有较高的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轴箱轴承装配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已压装在车轴轴颈上的轴箱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有严格的要求。
目前一种测量轴箱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方法为:用人力将轴承外圈向里推至极限位置一,用卡钳、钢板尺测量出轴承外圈相对车轮的位置尺寸;再用人力将轴承外圈向外拉至极限位置二,用卡钳、钢板尺测量出轴承外圈相对车轮的位置尺寸;将两次测量出的极限位置尺寸相减即得出轴箱轴承的轴向游隙。
此检测方法存在:作用力为人为控制,不容易保证作用力的大小为恒定值、卡钳、钢板尺的精确度不足、测量出的轴承轴向游隙不准确等的明显缺陷。
另一种测量轴箱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方法为:将磁性百分表座固定在滚动轴承外圈上,百分表触点作用在车轮轮毂外侧面上,用人工30~50公斤的力轴向推滚动轴承外圈,使滚动轴承外圈相对于轴承内圈处于一侧极限位置,将百分表读数置0,再用人工30~50公斤的力轴向拉滚动轴承外圈,使滚动轴承外圈相对于轴承内圈处于另一侧极限位置,此时百分表测量出的数值即为轴承的轴承轴向游隙量。
此测量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选择百分表触点位置,耗费工时,工作效率低;2、用人工30~50公斤的推、拉滚动轴承时,作用力为人为控制,作用力大小仅靠感觉,不容易保证作用力的大小为恒定值,从而测量出的轴承轴向游隙不准确。
为此人们研制了一种“铁路货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02205359.X号,但该测量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该装置只能用于轴箱轴承与轮对车轮的轮毂之间的间隙很大的情形,即轴箱轴承与车轮毂面之间的间隙必须能放入百分表以及测量装置的卡爪以及后档等部件;2、该装置的两个卡爪存在受力变形的情况,从而直接影响测量出的轴向游隙的精度和准确度。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轴箱装配轴承轴向游隙量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经过艰苦的研发,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适合对铁路机车机车的轴箱装配的滚动轴承进行轴向游隙测量的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具有:
测量支架,包括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一侧、靠近外周的至少两个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沿所述连接板的轴线向一侧延伸;
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能与所述机车车轴相连接的中心盘;
至少两个拉紧测量组件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并仅能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上,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导向筒,且能抵接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一侧;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另一侧;
至少两个压紧测量组件穿设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上,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板仅能沿轴向滑动;所述压紧测量组件的一端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所述压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的另一侧;
至少两个测量表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上,测量表的表杆穿过所述连接板能顶抵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拉紧测量组件具有:贯穿所述导向筒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卡环,所述定位卡环的外侧设有套在所述连接轴上能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第一侧相抵接的卡爪,通过螺母将所述卡爪固定在所述定位卡环的外侧;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测量支架与拉紧把手螺纹连接;
所述压紧测量组件具有:贯穿所述测量支架连接板的螺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所述螺杆端部设有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的压块,位于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所述螺杆端与压紧把手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簧卡环,所述第一弹簧卡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拉紧把手之间。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卡环呈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其开口端朝向所述连接板,在底部设有能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通孔;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的筒体内。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一止转平面,且该止转平面延伸至所述导向筒外部;一止动卡块固定在所述导向筒的延伸端上,其工作面抵靠所述止转平面。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卡环上沿径向设有贯通的通孔,通过固定销将所述定位卡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卡环上还设有一止挡销,该止挡销设置在所述定位卡爪的外侧、并能限制所述定位卡爪转动。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一具有内螺纹的螺栓螺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栓的外周能滑动地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螺栓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凸出的凸台,另一端外周上设有一环凹槽,一挡圈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栓上设有第二弹簧卡环,所述第二弹簧卡环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所述螺栓的凸台之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所述第二弹簧卡环呈一筒状,其第一端朝向所述连接板,第二端与所示螺栓的凸台相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的外周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筒体内。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螺栓的凸台的径向具有两相互平行的限位平面;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底部具有一嵌合凹槽,所述螺栓凸台嵌合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底部的嵌合凹槽内,且其两个限位平面与嵌合凹槽的相配合;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开口端嵌入所述连接板内,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簧卡环,所述第一弹簧卡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拉紧把手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卡环呈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其开口端朝向所述连接板,在底部设有能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通孔;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的筒体内;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筒体的深度与第二弹簧卡环第一端至嵌合凹槽底面的深度相等。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拉紧测量组件、压紧测量组件、百分表分别相对所述测量支架的中心均布设置;所述导向筒上分别设有一握持把手,且一弧形加强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导向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测量装置的优点和特点是:
(1)通过内中心盘的凸缘和一侧的外周端面构成的止口与轴承密封圈之间定位,由螺栓将内中心盘与车轴的轴颈端面紧固固定,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定位准确。
(2)通过分别拧紧压紧把手、拉紧把手,能均匀地将作用力施加在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从而能方便、准确地将轴承外圈推、拉至两极限位置。
(3)将所述测量表直接插入卡表套、卡表座内孔后,拧紧卡表套,使安装测量表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4)通过选用弹性、刚度及变形量相同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以及使第一弹簧卡环筒体的深度与第二弹簧卡环第一端至嵌合凹槽底面的深度相等,在保证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的同时,确保了施加于滚动轴承外圈的作用为恒定值。从而保证了测量表所测数值的准确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在对轴箱轴承轴向游隙检测时,具有测量准确、数据灵敏、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且不受轴承与轮对车轮的轮毂之间间隙大小的限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沿B-B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表示了压紧测量组件与测量支架的连接结构;
图4为沿图1中沿E-E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表示了测量表与测量支架的连接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的拉紧测量组件与测量支架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测量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箭头D向示意图;
图8为拉紧测量组件的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第一弹簧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压紧测量组件的螺栓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压紧测量组件的螺栓左视示意图;
图12为第二弹簧卡环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第二弹簧卡环的右视示意图;
图14为内中心盘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内中心盘左视示意图;
图16为外中心盘剖视示意图;
图17为外中心盘右视示意图;
图18为卡表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卡表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图中所示左侧为“前”方,右侧为“后”方。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具有:测量支架5,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两个测量表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测量支架5上的拉紧测量组件2、压紧测量组件3、测量表4并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只要保证各拉紧测量组件、压紧测量组件以及测量表是相对测量支架中心均匀布置,以确保滚动轴承在压紧作用力或拉紧作用力的作用下受力均匀就可以。以下仅以设置两个拉紧测量组件,两个压紧测量组件,两个测量表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请配合参见图6、7,所述测量支架5包括连接板51,固定在所述连接板51一侧、靠近外周的至少两个导向筒52,所述导向筒52沿所述连接板51的轴线向一侧延伸。所述连接板51的中部设有能与所述机车车轴10相连接的中心盘53。请参见图14-图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盘53由内中心盘531和外中心盘532构成。其中,所述内中心盘531的一端凸设有直径略小于所述滚动轴承密封圈12的内径的凸缘5311,所述内中心盘531的盘体朝向所述凸缘5311一侧的外周端面5312能顶抵于所述密封圈12的端面,构成内中心盘531与滚动轴承密封圈之间的定位面,即所述凸缘5311和外周端面5312构成内中心盘531与轴承密封圈12之间的定位止口。通过螺栓533将所述内中心盘531与车轴10的端面固定,从而保证测量装置的定位准确。所述内中心盘53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一凸轴5313,所述连接板51套设在所述凸轴5313上。一外中心盘532设置在所述内中心盘531的凸轴5313的外侧端,通过螺栓534与内中心盘531相固定,将所述测量支架5固定在车轴10的端部。为了使所述测量支架5与机车车轴连接稳固,在所述连接板51与内中心盘531或外中心盘532之间设有垫板53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其连接的牢固性,在连接板51的两侧均设置了垫板535。
为了便于搬运、握持所述测量装置,优选在所述两导向筒52上分别设有一握持把手54。另外,由于两个导向筒52均为悬臂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1的一侧,因此为了提高该两导向筒52的强度,将两导向筒52通过一弧形加强把手55相连接。如图7所示,优选将弧形加强把手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导向筒52的中部相连接,在使用中,该弧形加强把手55也可作为搬运或握持时的握持部,提高搬运的便利性。
如图2所示,所述拉紧测量组件2穿设于所述导向筒52,并相对于所述测量支架5仅能沿轴向滑动。所述拉紧测量组件2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导向筒52,且能抵接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一侧111。所述拉紧测量组件2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5的连接板51另一侧。
所述拉紧测量组件2具有:贯穿所述导向筒52的连接轴21,所述连接轴21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卡环22,所述定位卡环22的外侧设有套在所述连接轴21上能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第一侧111相抵接的卡爪23,通过螺母将所述卡爪23固定在所述定位卡环22的外侧;所述连接轴2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测量支架5与拉紧把手2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21上设有第一弹簧卡环25,所述第一弹簧卡环25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51与拉紧把手24之间。第一复位弹簧26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1上,并能容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卡环25的筒体内。另外,为了避免所述连接轴21在测量时沿轴向移动对测量支架5的磨损,优选在导向筒52的两端部521、522处分别设置第一衬套56、第二衬套57,且该第一、第二衬套56、57与导向筒52之间构成过盈配合,与连接轴21之间构成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连接轴21能够顺畅地在导向筒52中沿轴向移动,而不会对导向筒产生磨损。
请配合参见图9,所述第一弹簧卡环25呈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其开口端251朝向所述连接板51,在底部252设有能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1上的通孔253。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构成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的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也完全相同,如设置所述连接轴21上的所述第一弹簧卡环25的尺寸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施加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第一侧111的拉力相等。
请配合参见图5、图8,所述连接轴21上设有一止转平面211,且该止转平面211延伸至所述导向筒52的外部。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转平面211为与所述连接轴21的轴线平行的一个平面。一止动卡块27固定在所述导向筒52的延伸端上,其工作面亦为一平面,并抵靠所述连接轴21的止转平面211,从而使连接轴21不能径向转动,则使得拉紧测量组件2的拉紧把手24转动时,与之螺纹连接的连接轴21仅能沿轴向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卡环22上沿径向设有贯通的通孔,通过固定销28贯穿定位卡环22上的通孔及所述连接轴21,将所述定位卡环22与连接轴21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爪23为一端具有缺口的近拟长方形,具有缺口的一端为卡合端231,所述卡合端231凸伸至所述定位卡环22的外,能卡合于与所述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一侧111。所述定位卡爪23宽度方向的两侧面间距L小于所述定位卡环22的直径,为了防止在测量作业时设置在所述定位卡环22外侧的定位卡爪23转动,在所述定位卡环22上沿轴向还设有一止挡销221,该止挡销221设置在所述定位卡爪23的外侧,并抵靠在所述定位卡爪23的侧面上,从而限制所述定位卡爪23的转动。
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测量组件3穿设在所述测量支架5的连接板51上,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板51仅能沿轴向滑动。所述压紧测量组件3的一端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压紧测量组件3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5的连接板51的另一侧。
所述压紧测量组件3具有:贯穿所述测量支架连接板51的螺杆31,位于所述连接板51一侧的所述螺杆端部设有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的压块32,位于所述连接板51另一侧的所述螺杆端与压紧把手33相连接。
请配合参见图10、11,一具有内螺纹的螺栓35螺合在所述螺杆31上,所述螺栓35的外周能滑动地贯穿所述连接板51,所述螺栓35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凸出的凸台351,另一端外周上设有一环凹槽352,一挡圈36嵌设在所述凹槽352内,以限制所述螺栓35沿轴向过度向前移动,防止该螺栓35从连接板51的孔内脱出。所述螺栓35上设有第二弹簧卡环37,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51与所述螺栓35的凸台351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构成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的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也完全相同,如设置在所述螺栓35上的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的尺寸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施加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第二侧112的压力相等。
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呈一筒状,其第一端371朝向所述连接板51,第二端372与所示螺栓35的凸台351相连接。第二复位弹簧38套设在所述螺栓35的外周上,并能容置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的筒体内。为了使所述螺栓35只能沿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参见图10、11、12、13,所述螺栓35的凸台351的径向具有两相互平行的限位平面3511、3512;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的第二端372具有一嵌合凹槽373,所述螺栓凸台351嵌合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第二端372嵌合凹槽373内,且所述两个限位平面3511、3512之间的距离与嵌合凹槽373的宽度相配合均为H。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的第一端371与所述连接板5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中,如图所示,例如可以是将第二弹簧卡环37的第一端371嵌入所述连接板51的端面内,并通过固定销穿过设置在该第一端371的销孔374将第二弹簧卡环37的第一端371与连接板51固定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图3中所示的压紧把手33与螺杆31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固定销34所压紧把33与螺杆31连接为一体,但并限于此结构,所述压紧把手33与螺杆31也可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4、18、19所示,所述测量表4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5的连接板51上,测量表4的表杆41穿过所述连接板51顶抵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优选将一卡表座42固定在所述连接板51上,其固定方式不限定,如可以是通过过盈配合将卡表座42与连接板51固定连接;一卡表套43套设在所述卡表座42的外部,所述表杆41穿设在所述卡表座内,通过卡表套43与卡表座42的结合将表杆固定在连接板51上,表杆41的端部顶抵在被测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上。上述卡表座42的伸出于所述连接板51的端部由外螺纹段422和前端的被分割呈多瓣的锥形卡固体421组成,所述卡表套43的一端为能够与所述卡表座42的外螺纹段422相螺合的内螺纹部431,另一端为能够与所述卡表座的锥形卡固体421相配合的圆锥部432。通过拧紧卡表套43,则将所述卡表座42的锥形卡固体421收缩紧固,从而将所述测量表的表杆41固定在卡表座上。所述测量表4,例如可采用百分表。
为了使各卡爪23、压块32、表杆41抵接或顶抵在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一侧111或第二侧112的力量均匀,优选将所述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两个测量表4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5的中心两侧。即如图1所示,上述两个拉紧测量组件2、两个压紧测量组件3、两个测量表4分别两两相对设置,两个相同组件的连线穿过测量支架5的中心盘53的中心。
如图9、12所示,优选使所述第一弹簧卡环25筒体内的深度与第二弹簧卡环37的第一端371至嵌合凹槽373底面3731的深度相等均为M,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6和第二复位弹簧38选用相同大小、刚度的弹簧,使两个弹簧压缩量相同,从而使拉紧测量组件2和压紧测量组件3作用在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上推、压作用力相等,以确保测量表4所测数值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内中心盘531与滚动轴承的密封圈12嵌合定位,并通过螺栓533将内中心盘531固定在机车车轴10的端面。将设置了拉紧测量组件2、压紧测量组件3的测量支架5的连接板51套设在所述内中心盘531的凸轴5313上,并同时将两个垫板535分别套设所述凸轴5313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51的两侧,然后将所述外中心盘532盖合在所述内中心盘531的端部,并通过螺栓534将外中心盘532与内中心盘531相固定连接。
完成了测量支架5在被测机车车轴10的安装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
1、同时拧紧两个拉紧把手24,由于,设置了止动卡块27,因此连接轴21不能转动只能相对于拧紧把手24沿轴向后移动,并带动卡爪23顶抵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11第一侧111上,随着拉紧把手24的旋转,所述两个卡爪23向后方拉紧轴承外圈11。同时,拉紧把手24顶抵第一弹簧卡环25,并通过第一弹簧卡环25推动其内的第一复位弹簧26,将第一复位弹簧26完全压缩至第一弹簧卡环25内,此时为第一复位弹簧26的被压缩极限位置。
2、拉动测量支架5的握持把手54和/或弧形加强把手55,使测量支架5绕内中心盘531至少旋转3圈,确保滚动轴承在拉紧作用力的作用下受力均匀,状态良好,无卡滞、异音等现象。
3、将两个测量表4分别插入卡表套43、卡表座42内,使表杆41顶抵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上,拧紧卡表套43。然后将两个测量表4的读数归零。
4、完全松开两个拉紧把手24,再拧紧两个压紧把手33,使设置在螺杆31上的压块32压紧在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上。在拧紧压紧把手33,使螺杆31向前移动顶抵在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上时,设置在螺杆31上的螺栓35由于嵌合在第二弹簧卡环37的嵌合凹槽373内,因此该螺栓35不能转动,只能沿轴向后方移动,将第二复位弹簧38压缩至第二弹簧卡环37内,当螺栓35的凸台351抵接于所述第二弹簧卡环37的嵌合凹槽373底面3731上时,则第二复位弹簧38被压缩到了极限位置。
5、拉动测量支架5的握持把手54和/或弧形加强把手55,使测量支架5绕内中心盘531至少旋转3圈,确保滚动轴承在压紧作用力的作用下受力均匀,状态良好,无卡滞、异音等现象。
6、将两个测量表的表杆41顶抵在滚动轴承外圈11的第二侧112上,分别读出两个测量表4的读数,并计算出轴承轴向游隙量,所述轴向游隙量=两个测量表4所读数值的平均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具有:
测量支架,包括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一侧、靠近外周的至少两个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沿所述连接板的轴线向一侧延伸;
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能与所述机车车轴相连接的中心盘;
至少两个拉紧测量组件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并仅能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上,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导向筒,且能抵接在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一侧;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另一侧;
至少两个压紧测量组件穿设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上,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板仅能沿轴向滑动;所述压紧测量组件的一端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所述压紧测量组件的另一端凸伸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的另一侧;
至少两个测量表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上,测量表的表杆穿过所述连接板能顶抵在所述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紧测量组件具有:贯穿所述导向筒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卡环,所述定位卡环的外侧设有套在所述连接轴上能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第一侧相抵接的卡爪,通过螺母将所述卡爪固定在所述定位卡环的外侧;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测量支架与拉紧把手螺纹连接;
所述压紧测量组件具有:贯穿所述测量支架连接板的螺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一侧的所述螺杆端部设有能顶抵于所述机车滚动轴承外圈的第二侧的压块,位于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所述螺杆端与压紧把手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簧卡环,所述第一弹簧卡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拉紧把手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卡环呈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其开口端朝向所述连接板,在底部设有能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通孔;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的筒体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一止转平面,且该止转平面延伸至所述导向筒外部;一止动卡块固定在所述导向筒的延伸端上,其工作面抵靠所述止转平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环上沿径向设有贯通的通孔,通过固定销将所述定位卡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卡环上还设有一止挡销,该止挡销设置在所述定位卡爪的外侧、并能限制所述定位卡爪转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具有内螺纹的螺栓螺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栓的外周能滑动地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螺栓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凸出的凸台,另一端外周上设有一环凹槽,一挡圈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螺栓上设有第二弹簧卡环,所述第二弹簧卡环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所述螺栓的凸台之间,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所述第二弹簧卡环呈一筒状,其第一端朝向所述连接板,第二端与所示螺栓的凸台相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的外周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筒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凸台的径向具有两相互平行的限位平面;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底部具有一嵌合凹槽,所述螺栓凸台嵌合在所述第二弹簧卡环底部的嵌合凹槽内,且其两个限位平面与嵌合凹槽的相配合;所述第二弹簧卡环的开口端嵌入所述连接板内,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测量组件的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弹簧卡环,所述第一弹簧卡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测量支架的连接板与拉紧把手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卡环呈一端开放的有底筒状,其开口端朝向所述连接板,在底部设有能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通孔;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容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的筒体内;所述第一弹簧卡环筒体的深度与第二弹簧卡环第一端至嵌合凹槽底面的深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测量组件、压紧测量组件、百分表分别相对所述测量支架的中心均布设置;所述导向筒上分别设有一握持把手,且一弧形加强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导向筒相连接。
CNU200820119632XU 2008-07-10 2008-07-10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70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9632XU CN201247036Y (zh) 2008-07-10 2008-07-10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9632XU CN201247036Y (zh) 2008-07-10 2008-07-10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47036Y true CN201247036Y (zh) 2009-05-27

Family

ID=4073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963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7036Y (zh) 2008-07-10 2008-07-10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47036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083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烟台光洋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式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3851985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齿轮箱柔性销轴锥环测量用调平工装
CN104006720A (zh) * 2014-06-13 2014-08-27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6595436A (zh) * 2017-01-24 2017-04-26 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组合机匣内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CN107806807A (zh) * 2017-11-24 2018-03-16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关节轴承间隙的方法
CN10950595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间隙调节装置及轴承轴向间隙调节方法
CN109909720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湖北火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测量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985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齿轮箱柔性销轴锥环测量用调平工装
CN103851985B (zh) * 2012-11-28 2016-06-29 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齿轮箱柔性销轴锥环测量用调平工装
CN10309083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烟台光洋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式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3090835B (zh) * 2013-01-31 2016-02-03 烟台光洋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模拟式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4006720A (zh) * 2014-06-13 2014-08-27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4006720B (zh) * 2014-06-13 2017-06-0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106595436A (zh) * 2017-01-24 2017-04-26 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组合机匣内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CN10950595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间隙调节装置及轴承轴向间隙调节方法
CN109505957B (zh) * 2017-09-15 2020-05-26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轴向间隙调节装置及轴承轴向间隙调节方法
CN107806807A (zh) * 2017-11-24 2018-03-16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关节轴承间隙的方法
CN107806807B (zh) * 2017-11-24 2019-03-29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关节轴承间隙的方法
CN109909720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湖北火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负游隙的测量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7036Y (zh) 铁路机车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202720121U (zh) 精密微型轴承动态性能测试装置
CN203116723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测量仪
CN209745453U (zh) 一种制动拖滞力矩动态测试装置
CN104458083B (zh) 一种发动机轴系静态传递扭矩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
CN107179187B (zh) 一种车用衬套的耐久试验台架
CN104390563A (zh) 一种检测向心关节轴承径向游隙的装置
CN201732050U (zh) 一种带支承轮的用于小口径流体金属管道的腐蚀检测器
CN108917988B (zh) 一种便携式轮轨横向力标定装置
CN108801658B (zh) 一种自行车车轮性能测试装置
CN201497632U (zh) 一种轮毂轴承模拟试验机
CN2884174Y (zh) 汽车摩托车混合检验台
CN111795893A (zh) 一种轴承载荷模拟检测装置
CN204944375U (zh) 机车轮对抱轴箱横动量测量装置
CN207423506U (zh) 车轮螺母座强度检测装置
CN103018053B (zh) 踏板运动参数测量仪用夹具
CN212340674U (zh) 汽车前悬架转向横拉杆台架标定装置
CN115096712A (zh) 一种用于材料力学的管材环刚度检测仪
CN211926723U (zh) 一种快速检测气瓶圆度的装置
CN113970030A (zh) 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六足管道机器人系统
CN211234245U (zh) 轴承推拉装置
CN201163258Y (zh) 拉力机零件下夹紧装置
CN204313759U (zh) 一种检测向心关节轴承径向游隙的装置
CN113588403A (zh) 一种燃气管道快速压力试验设备
CN206348222U (zh) 一种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