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4144Y -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4144Y
CN201204144Y CNU2008200036319U CN200820003631U CN201204144Y CN 201204144 Y CN201204144 Y CN 201204144Y CN U2008200036319 U CNU2008200036319 U CN U2008200036319U CN 200820003631 U CN200820003631 U CN 200820003631U CN 201204144 Y CN201204144 Y CN 2012041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metal decking
multilayer color
color mul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6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哲东
刘张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Ichia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6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41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41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41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包括:背景照明模块和面板本体。该背景照明模块由第一和二导光板组成,其中第一和二导光板设有第一和二导光微结构,该第一、二导光板的一侧分别配置第一和二组发光单元。第一和二导光板与第一和二组发光单元上方相对应地配置第一和二遮蔽单元。上述面板本体,配置在第一导光板的一侧上,本体上具有多个的镂空部,并围绕着该镂空部形成按键体,按键体上具有多个微孔,多个微孔排列组成每个按键体所设定的图案。在第一或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由第一或第二导光板一侧导引进入,第一或第二导光微粒子将光线折射到所对应的按键体面板,让使用者可以清楚看见每个按键的位置。

Description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板,具体涉及一种按键式金属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电子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体积而制作,由此缩减了电子产品的尺寸及重量,从而便于使用者携带。要缩减电子产品的尺寸和重量,在通讯装置的制造中,除了内部的集成电路的体积缩小之外,安装在电子产品表面上的操作接口-按键面板的体积也要相对缩减。这样才能使电子产品达到轻、薄、短、小的要求。
目前的金属按键面板大多是根据美国专利第US2007/0205986A1号专利申请制作。如图1(a)、(b)所示,该专利申请的金属按键面板10a具有弹性层1a,弹性层1a的一侧具有多个凸体11a,而对应凸体11a的弹性层1a的另一侧则配置多个金属按键2a。金属按键2a上具有与其图案相对应的镂空部21a,在镂空部21a填入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层22a。当金属按键面板10a配置在电子装置的座体20a时,金属按键面板10a位于电路模块30a上,电路模块30a具有印刷电路板31a,电路板31a上具有多个不动的接触点32a。在电路板31a上配置金属片33a,金属片33a上具有多个圆弧球面的弹片331a,弹片331a与每一个接触点32a相对应,而弹片331a的另一侧则与凸体11a对应。当金属按键2a被按下时,使得凸体11a压掣在弹片331a的表面上。弹片331a由此变形并与接触点32a接触从而产生导通信号输出。而且,在点亮背景照明时,该背景照明的光线可以穿过金属按键2a的树脂层22a,让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个按键的位置。
虽然,上述用于安装在体积小的电子装置上的金属按键面板10a已具有朝轻、薄、短、小体积的制作趋势。但是,在制作上必须将金属按键2a上镂空部21a逐一地填入树脂层22a后,再将金属按键2a一个个精确的贴覆在弹性层1a的一侧。如此导致较费时、费工、不易制作。此外,在金属按键面板10a组合后,与座体20a结合时,该金属按键2a外围处与座体20a之间有缝隙。该缝隙容易使外部的灰尘囤积或导致水渗入,造成按键按压不顺或者造成内部电路的短路。进一步,在金属按键面板10a的背景照明被点亮时,使按键2a的镂空部21a呈现单一色泽的光线,使外观过于呆板及单调。
实用新型内容
为配合小体积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上所用的金属按键面板也需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就外观来说,现有的面板背景照明趋于呆板、单调,有待改进。另外,在实用方面,本实用新型还需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起来费时,费工的结构。进一步,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键与座体之间的缝隙而造成的渗水和尘土囤积,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包括:背景照明模块,所述模块由第一导光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的第二导光板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导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呈错开状态排列;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分别配有第一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上方分别配有第一及第二遮蔽单元;以及面板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面板上具有多个条状镂空部,围绕每个所述的条状镂空部的形状形成按键体,在所述按键体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并且,所述多个微孔组成所述按键体执行功能的图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包括:背景照明模块,由第一导光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的第二导光板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导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呈错开状态排列;另外,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分别配有第一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上方分别配有第一及第二遮蔽单元;面板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面板上具有多个条状镂空部,围绕每个所述的条状镂空部的形状形成按键体,在所述按键体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并且,所述多个微孔组成所述按键体执行功能的图案;以及电讯模块,配置在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的金属面板,并且该金属面板具有多层色的背景照明所显示的效果,从而增进金属按键面板整体外观的视觉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在金属面板上涂布填充物,使该金属面板具有防尘及防水渗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b)是传统金属按键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的侧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与背景照明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与背景照明模块组合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背景照明模块以及电路模块组合的侧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背景照明模块以及电路模块组合的;在按压动作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背景照明模块与另一种电路模块组合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使用在手机上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使用在个人数字助理装置上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使用在汽车音响面板上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金属按键面板 10a                 弹性层 1a
凸体 11a                         金属按键 2a
镂空部 21a                       树脂层 22a
座体 20a                         电讯模块 30a
印刷电路板 31a                   接触点 32a
金属片 33a                       弹片 331a
金属面板 1                       镂空部 11
按键体 12                        微孔 13
图案 14                          背景照明模块 2
第一导光板 21                    第二导光板 22
第一导光微结构 211               第二导光微结构 221
第一组发光单元 23                第二组发光单元 24
第一遮蔽单元 25                  第二遮蔽单元 26
电讯模块 3                       电路板 31
接触点 311                       金属弹片 32
薄膜层 33                        凸体 34
光线 4                           填充物 5
手机 6                           个人数字助理装置 7
汽车音响面板 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2、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的正视图和侧剖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色多组微孔金属面板结构,具有以不锈钢(SUS)或铝镁合金之间任和一种为材质的面板本体1,本体1上具有多个的镂空部11,以镂空部11围绕而形成按键体12,按键体12上具有多个微孔13,多个微孔13排列组成每个按键体12所设定的图案14,使用者可根据该图案14的功能执行操作。在本图式中,图案14为数字、文字、特殊符号(#、*、。)及方向符号等。
图4、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与背景照明模块分解和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面板本体1一侧配置有多层色背景照明的模块2,其中包括:第一导光板21、第二导光板22、第一组发光单元23、第二组发光单元24、第一遮蔽单元25和第二遮蔽单元26。
第一导光板21,呈板状,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导光微结构211,第一导光微结构211与按键体12对应。第一导光微结构211凹设或凸设在第一导光板21一侧上。
第二导光板22,呈板状,上具有多个第导光微结构221,第二导光微结构221与按键体12对应,第一导光微结构211与第二导光微结构221呈错开状态的排列与按键体12对应。第二导光微结构221凹设或凸设在第二导光板22的一侧。
第一组发光单元23,是由多个相同或不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从而位于第一导光板21一侧上。
第二组发光单元24,是由多个相同或不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并配置在第二导光板22一侧上。
第一遮蔽单元25,是片状体,配置在第一导光板21和第一组发光单元23的上方,从而避免受到第一、二组发光单元23、24所产生的光线干扰。
第二遮蔽单元26,呈片状体,配置在第二导光板22和第二组发光单元24上方,从而避免受到第一、二组发光单元23、24所产生的光线干扰。
在所搭配的电子装置的电路控制(图中未示)下,第一组发光单元23或第二组发光单元24的其一发光时,第一组发光单元23或第二组发光单元24所产生的光线4由第一导光板21或第二导光板22一端进入后,光线4受到第一导光微结构211或第二导光微结构221将光线4折射到按键本体13上,然后光线4再由多个微孔11穿出,从而使按键本体13表面的图案14显示出来。在第一组发光单元23或第二组发光单元24中有一个发光时,金属面板1上只有几列或几行的按键本体13上的图案14被显示出来,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电玩游戏或多媒体的操作。
当第一组发光单元23和第二组发光单元24同时发光时,金属面板1上将会有几列或几行的按键本体13上的图案14呈现一种颜色,而另外的几列或某几行呈现另一种颜色。或者在第一组发光单元23和第二组发光单元24的混光下,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光线4。
当金属面板1的按键本体13表面受外力的按压,按键本体13变形,从而带动凸体34下压掣薄膜层33,导致金属弹片32变形下压与接触点311接触,由此产生导通信号输出。
当金属按键面板1一侧未受外力压掣时,由于金属面板1和金属弹片32的本身都是弹性材质,金属面板1会自动上升恢复到原始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背景照明模块与另一种电路模块组合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在背景照明模块的一侧配置另一种电路模块3,该电路模块具有软性印刷电路板(FPCB)31,电路板31上设有多个接触点311,每个接触点311都与一个金属弹片(Metal Dome)32对应。另外,电路板31和金属弹片32的一侧还配置薄膜层33,从而使得金属弹片32与第一、二导光板21、22上的第一、二导光微结构211、221相对应。
当金属面板1的按键本体13表面受外力的按压,按键本体13变形,从而下压掣薄膜层33,使得金属弹片32变形下压与接触点311接触,而产生导通信号输出。
当金属按键面板1一侧未受外力压掣时,由于金属面板1和金属弹片32本身都是弹性的材质,因此金属面板1会自动上升恢复至原始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金属面板1上的多个微孔11内填入填充物5或涂布于该金属按键面板1的表面上,并使填充物5渗入微孔11中,从而避免微孔积塞灰尘及防水渗透。在本图式中,填充物5是紫外线固化树脂(UV glue)、硅胶(Silicone)、玻璃(Vitro)、环氧树脂(Epoxy)或聚合树脂(Synthetic resin)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在手机上使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按键面板1制作完成后,可以运用在手机6上。当光线照射在金属面板1上,金属面板1即产生具有光泽的背景照明效果,增添手机6整体的外观美。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面板用于个人数字助理装置上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1在制作完成后,除了可以运用在手机6外,还可运用在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DA)7上。在光线照射到金属面板1的表面时,即产生具有光泽的背景照明效果,增添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DA)7的整体外观美。
图11是本创作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用于汽车音响面板上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面板1除了可运用于该手机6和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DA)7外,还可以安装在汽车音响面板8,由此控制冷气空调系统、影音系统及卫星导航系统等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特征范围内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包括:
背景照明模块,所述模块由第一导光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的第二导光板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导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呈错开状态排列;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分别配有第一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上方分别配有第一及第二遮蔽单元;以及,
面板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面板上具有多个条状镂空部,围绕每个所述的条状镂空部的形状形成按键体,在所述按键体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并且,所述多个微孔组成所述按键体执行功能的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是板状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以凹设或凸设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以凹设或凸设方式设在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以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发光二极管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遮蔽单元是片状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上的所述多个微孔填入或涂布填充物在所述金属按键面板的表面上,使所述填充物渗入于所述微孔中。
8.一种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包括:
背景照明模块,由第一导光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的第二导光板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导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呈错开状态排列;另外,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分别配有第一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对应的上方分别配有第一及第二遮蔽单元;
面板本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面板上具有多个条状镂空部,围绕每个所述的条状镂空部的形状形成按键体,在所述按键体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并且,所述多个微孔组成所述按键体执行功能的图案;以及,
电讯模块,配置在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为板状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微结构以凹设或凸设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微结构以凹设或凸设方式设在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组发光单元以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发光二极管组成。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遮蔽单元是片状体。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上的所述多个微孔填入或涂布填充物在所述金属按键面板的表面上,使所述填充物渗入于所述微孔中。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讯模块具有软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接触点,所述每个接触点与一个金属弹片相对应,再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金属弹片的一侧设有薄膜层,在所述薄膜层的凸起处的一侧设有凸体。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讯模块具有软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接触点,所述每个接触点与一个金属弹片相对应,再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金属弹片的一侧上设有薄膜层。
CNU2008200036319U 2008-01-25 2008-01-25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41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6319U CN201204144Y (zh) 2008-01-25 2008-01-25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6319U CN201204144Y (zh) 2008-01-25 2008-01-25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4144Y true CN201204144Y (zh) 2009-03-04

Family

ID=4042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63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4144Y (zh) 2008-01-25 2008-01-25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414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4916B1 (en) 2013-10-11 2016-07-05 Google Inc. Keycap with multi-character display
CN11109856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膜及包括其的隐藏开关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4916B1 (en) 2013-10-11 2016-07-05 Google Inc. Keycap with multi-character display
CN11109856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膜及包括其的隐藏开关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130B (zh) 多组微孔的按键面板制作方法
CN103165327B (zh) 发光键盘
CN101150020B (zh) 发光片状模块
CN103928258B (zh) 键盘组件和便携式终端
CN101803350A (zh) 光导键盘和光导键盘组件
CN101410671A (zh) 侧面发光单元和光照面板
CN201204144Y (zh) 多层色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CN204464130U (zh) 发光键盘
CN101494129B (zh) 多层色多组微孔金属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01327787Y (zh) 按键导光结构
CN102081460A (zh) 发光键盘
CN218298971U (zh) 一种一体化背光触控模块
CN202142456U (zh) 导光板和导电基一体化的按键结构
CN201188380Y (zh) 多组微孔的按键面板结构
CN201134371Y (zh) 具有多组微孔的金属面板结构
CN204167171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05045403A (zh) 一种键盘及终端设备
KR200438047Y1 (ko) 광원 일체형 도파로 시트
TW200931467A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structure of micro-hole array keystroke panel
CN102208297B (zh) 按键面板
CN201038024Y (zh) 键盘背光组合装置
CN103354186B (zh) 电脑薄膜开关发光键盘
CN201430618Y (zh) 按键面板
CN102856105B (zh) 薄膜线路板以及应用此薄膜线路板的发光键盘
CN201352515Y (zh) 具导光作用的按键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