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7419Y -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7419Y
CN201177419Y CNU2008200078862U CN200820007886U CN201177419Y CN 201177419 Y CN201177419 Y CN 201177419Y CN U2008200078862 U CNU2008200078862 U CN U2008200078862U CN 200820007886 U CN200820007886 U CN 200820007886U CN 201177419 Y CN201177419 Y CN 2011774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refrigerant
header
oil
paralle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78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昌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T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T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T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T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78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774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74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74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左右两个集流管和左右集流管之间间隔排列有至少五个扁管,扁管间有散热带,在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上部与下部通过介质隔片隔离为变速箱油冷却区和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变速箱油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设有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分别与变速箱油出口和变速箱油入口连接,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设有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分别与空调气体出口和气体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结构简单,既可满足空调冷媒的冷却使用性能与要求,又可同时满足汽车变速器箱油冷却,节省空间,成本低、冷却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销售或行驶中汽车上均装配冷凝器,冷凝器中常用的两种分别是平行流式冷凝器和管带式或管片式冷凝器,前者在小轿车上安装的比较多,而后者在中巴车和大客车上安装的比较多。而目前的平行流式冷凝器一般的结构为,左右两边各设置一个集流管,在两个集流管之间焊接右设置多个平行的扁管,各扁管之间设有散热器进行散热。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空调冷凝器都是平行流式冷凝器,其单纯的对汽车空调冷媒进行冷凝换热,这样的冷凝器是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利用发动机散热器的电子风扇对散热器和冷凝器同时供风。但是汽车变速箱内的冷却油则是通过单独的油冷器进行冷却,单独安装单独供风冷却系统。这样小汽车上就需要两套供风系统,这样需要的空间更大,给原本拥挤的汽车发动机的机舱变的更加拥挤,成本也更高,供风系统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能够既完全可以满足汽车空调冷媒的冷却使用性能与要求,又可以同时满足汽车变速器箱油的冷却,节省汽车发动机机舱的空间,成本比较低、冷却效率比较高的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左右两个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间隔排列有至少五个扁管,各扁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所述扁管之间均设有波浪形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集流管与所述右集流管上部与下部通过介质隔片隔离为变速箱油冷却区和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两个封闭区,所述变速箱油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所述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分别与变速箱油出口和变速箱油入口连接,所述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所述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分别与汽车空调气体出口和空调气体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还可以是:
所述上部变速箱油冷却区内设有油冷隔片,所述油冷隔片将所述变速箱冷却区隔离为从变速箱油冷进口接头至变速箱油冷出口接头的变速箱油流道。
所述下部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平行设有冷媒隔片,所述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通过所述冷媒隔片由冷媒进口接头至冷媒出口形成弓形冷媒流道。
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将所述左集流管与所述右集流管端部密闭。
所述最上部扁管外部设有波浪形散热带,所述最上部散热带上方设有边板,所述最下部扁管下方设有波浪形散热带,所述最下部散热带下方设有边板。
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相对内侧对应设有插槽,所述介质隔片、冷媒隔片和所述油冷隔片均插接于插槽内与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插接。
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外侧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
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外侧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四个安装支架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为:由于其在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上部与下部通过介质隔片隔离为变速箱油冷却区和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两个封闭区,变速箱油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分别与变速箱油出口和变速箱油入口连接,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分别与汽车空调气体出口和空调气体进口连接。这样在同一个冷凝器内不同的区域内可以同时分别对汽车空调冷媒进行冷凝,同时也可以对汽车变速箱油进行冷却,只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一个风扇就可以完成同时冷却,结构比较简单、不用再多配置一个供风系统,节省发动机机舱内的空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循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说明
1…下左端盖      2…安装支架       3…冷媒隔片     4…左集流管
5…介质隔片      7…上左端盖       8…边板         9…散热带
10…扁管         12…油冷进口接头          13…油冷隔片
14…油冷出口接头     16…上右端盖          17…冷媒进口接头
19…右集流管         22…冷媒出口接头      23…下右端盖
6…变速箱油冷却区    15…空调冷媒冷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左右两个集流管,左边的集流管称为左集流管4,右边的集流管称为右集流管19,左集流管4与右集流管19之间间隔排列有多个扁管10,扁管10至少为五个,一般为四十多个扁管10,各扁管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内,各扁管10之间均设有波浪形散热带9,波浪形散热带9的作用是对扁管10进行隔开散热。在左集流管4与右集流管19内设置介质隔片5,介质隔片5将整个冷凝器隔开为上部与下部两个封闭的区域,上部为变速箱油冷却区6,下部为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变速箱油冷却区6内左集流管4或右集流管19外部设有油冷进口接头12与油冷出口接头14,油冷进口接头12与油冷出口接头14分别与变速箱油出口和变速箱油入口连接,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内左集流管4或右集流管19外部设有冷媒进口接头17与冷媒出口接头22,冷媒进口接头17与冷媒出口接头22分别与汽车空调气体出口和空调气体进口连接。这样汽车变速箱油只能由油冷进口接头12进入变速箱油冷却区6内进行冷却后并通过油冷出口接头14和变速箱油入口流入变速箱内,介质隔片5使得变速箱油不能进入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进行循环,同时汽车空调冷媒通过冷媒进口接头17进入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进行冷却并通过冷媒出口接头22进入汽车空调内部进行循环,由于有介质隔片5的存在,使得汽车空调冷媒只能在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内进行冷却,不能进入变速箱油冷却区6内,这样在同一个冷凝器内不同的区域内可以同时分别对汽车空调冷媒进行冷凝,同时也可以对汽车变速箱油进行冷却,只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一个风扇就可以完成同时冷却,结构比较简单、不用再多配置一个供风系统,节省发动机机舱内的空间,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请参考图1和图2,具体可以是在上部变速箱油冷却区6内设有油冷隔片13,油冷隔片13在变速箱冷却区隔离为从变速箱油冷进口接头12至变速箱油冷出口接头14的变速箱油流道。变速箱油通过变速箱油冷进口接头12处流入变速箱油流道进行冷却,之后再从变速箱油流道通过变速箱油冷出口接头14流出,完成对变速箱油的冷却。还可以是下部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平行设置冷媒隔片3,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通过冷媒隔片3由冷媒进口接头17至冷媒出口形成弓形冷媒流道。可以设置多个冷媒隔片3,多个冷媒隔片3可以使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15形成弓形冷媒流道,冷媒隔片3越多,汽车空调冷媒经过的冷媒流道更长,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是在左集流管4与右集流管19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端盖,即左集流管4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上左端盖7和下左端盖1,右集流管19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上右端盖16和下右端盖23,各端盖将左集流管4与右集流管19端部密闭。这样的结构主要目的就是将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进行密闭,使得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内的冷却剂不会流出,当然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密闭方式。还可以是在最上部扁管10外部设有波浪形散热带9,最上部散热带9上方设有边板8,最下部扁管10下方设有波浪形散热带9,最下部散热带9下方设有边板8,最上方和最下方分别设置边板8的目的是保护散热带9,避免其因磕碰而破损。还可以是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相对内侧对应设有插槽,而上述的介质隔片5、冷媒隔片3和油冷隔片13均插接于插槽内,即通过插槽使得介质隔片5、冷媒隔片3和油冷隔片13与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插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请参考图1和图2,还可以是左集流管4和右集流管19外侧设有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安装支架2可以将整个平行流冷凝器与散热器固定在一起,更好地利用散热器供风系统进行供风。具体为左集流管4和所述右集流管19外侧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或螺丝的固定件将左集流管4与右集流管19固定在散热器上,即四个安装支架2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左右两个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间隔排列有至少五个扁管,各扁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所述扁管之间均设有波浪形散热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集流管与所述右集流管上部与下部通过介质隔片隔离为变速箱油冷却区和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两个封闭区,所述变速箱油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所述油冷进口接头与油冷出口接头分别与变速箱油出口和变速箱油入口连接,所述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内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外部设有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所述冷媒进口接头与冷媒出口接头分别与汽车空调气体出口和空调气体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变速箱油冷却区内设有油冷隔片,所述油冷隔片将所述变速箱冷却区隔离为从变速箱油冷进口接头至变速箱油冷出口接头的变速箱油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平行设有冷媒隔片,所述汽车空调冷媒冷却区通过所述冷媒隔片由冷媒进口接头至冷媒出口形成弓形冷媒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将所述左集流管与所述右集流管端部密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部扁管外部设有波浪形散热带,所述最上部散热带上方设有边板,所述最下部扁管下方设有波浪形散热带,所述最下部散热带下方设有边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相对内侧对应设有插槽,所述介质隔片、冷媒隔片和所述油冷隔片均插接于插槽内与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外侧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和所述右集流管外侧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四个安装支架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固定。
CNU2008200078862U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74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78862U CN201177419Y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78862U CN201177419Y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7419Y true CN201177419Y (zh) 2009-01-07

Family

ID=4021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78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7419Y (zh) 2008-04-02 2008-04-02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7741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276A (zh) * 2012-10-12 2013-01-16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CN102914087A (zh) * 2012-09-27 2013-02-06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的换热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4087A (zh) * 2012-09-27 2013-02-06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的换热系统
CN102914087B (zh) * 2012-09-27 2015-04-08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的换热系统
CN102878276A (zh) * 2012-10-12 2013-01-16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CN102878276B (zh) * 2012-10-12 2015-10-2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7038B2 (en) Cooling apparatus of a vehicle
KR101405234B1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US7451844B2 (en)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JP6010356B2 (ja) 車両用コンデンサ
US11794547B2 (en)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module for vehicle
KR20170079203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CN110345668B (zh) 一种集成式散热器组件
CN102272532A (zh) 空调
KR20180131388A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US20120297820A1 (en)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system
US10919361B2 (en) Cooling module for vehicle
US20110139423A1 (en) Microchannel coil manifold system
CN103496310A (zh) 无风道模块化电动客车空调机组
CN201177419Y (zh)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KR20150017401A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JP2007186047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
JP2012247120A (ja) 複合熱交換器
JP6296439B2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
ES2213525T3 (es) Dispositivo de refrigeracion para un motor de combustion.
JP2012245866A (ja) 複合熱交換器
CN105865092A (zh) 一种汽车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总成
US9834061B2 (en) Assembly includ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a mounting on which said exchanger is mounted
KR101658157B1 (ko) 차량용 냉각시스템
CN219178331U (zh) 一体式高低温散热器及汽车
JP2006266114A (ja) 熱交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