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9510Y -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9510Y
CN201169510Y CNU2007200090817U CN200720009081U CN201169510Y CN 201169510 Y CN201169510 Y CN 201169510Y CN U2007200090817 U CNU2007200090817 U CN U2007200090817U CN 200720009081 U CN200720009081 U CN 200720009081U CN 201169510 Y CN201169510 Y CN 20116951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screw mandrel
hoisting equipment
steel rope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90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90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951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951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951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钢丝绳有序地缠绕在卷筒外侧的新型起重设备。其包括机架、卷筒、钢丝绳、电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机设于机架上,所述卷筒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绕设于卷筒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缠绕方式进行有序排列的排线机构。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起重设备在长距离起吊货物时,钢丝绳得以有序地在卷筒外侧壁上往复卷绕,避免出现钢丝绳乱绕现象,保证起重设备安全运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起重设备,其用于起吊货物、设备等场合。
背景技术
公知起重设备一般采用钢丝绳卷扬装置实现起重目的,其一般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电机及卷筒,所述卷筒设于电机输出端,卷筒上绕设有吊重用钢丝绳,另外电机输入端还设有过载保护等电气控制系统。当起重设备扬程较大时,所述卷筒外侧就需要缠绕多层钢丝绳。钢丝绳多层缠绕的不利之外在于:
其一:钢丝绳在卷筒外侧完成第一层卷绕时,其最后一圈与卷筒外侧面及卷筒端部挡墙板之间形成一处空缺,这样第二层钢丝绳卷绕到此处时产生凹陷,该凹陷将导致使钢丝绳卷绕无规则,在不同卷绕层之间钢丝绳就有被夹牢的机会,从而当钢丝绳将重物升起到设定位置并卸载后,需要空载把吊钩下降到起始位置时,由于钢丝绳被夹牢的阻力大于吊钩部件的自身重力,钢丝绳无法解脱,造成反向缠绕,引起机构相互干涉酿成安全事故;
其二:钢丝绳在卷筒外侧壁多次无序缠绕,使得钢丝绳自身相互挤压摩擦机会增加,引起钢丝绳过早磨损断丝,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若此种缺陷不被及时发现,继续使用将引发钢丝绳断股,酿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钢丝绳有序地缠绕在卷筒外侧的新型起重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起重设备,包括机架、卷筒、钢丝绳、电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机设于机架上,所述卷筒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绕设于卷筒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缠绕方式进行有序排列的排线机构。
上述新型起重设备,所述排线机构包括丝杆、螺套、导向装置、驱动装置及换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换向装置设于驱动装置与丝杆之间,所述螺套螺设于丝杆上,导向装置设于螺套外侧用于对钢丝绳进行导向。
上述新型起重设备,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同步皮带,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丝杆传动连接,同步皮带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上述新型起重设备,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介轮及离合装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设于丝杆轴向一端且分别与介轮传动连接,所述离合装置设于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与丝杆之间用于改变丝杆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伞齿轮与从动轮一体相连。
上述新型起重设备,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电磁线圈、衔铁、换向轴、压缩弹簧及钢球,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机架上,衔铁设于电磁线圈内,所述丝杆轴向一端开设有轴孔,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轴孔内,换向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衔铁及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换向轴中部开设有具有两个倾斜槽壁的换向槽,对应各倾斜槽壁顶部位置的所述丝杆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换向孔,对应各换向孔的位置,所述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钢球的半径,且对应换向孔数量的钢球分别设于所述换向孔内,所述电磁线圈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丝杆的换向。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排线机构,所述起重设备在长距离起吊货物时,钢丝绳得以有序地在卷筒外侧壁上往复卷绕,避免出现钢丝绳乱绕现象,保证起重设备安全运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卷筒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离合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电气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起重设备,包括机架1、卷筒2、钢丝绳3、电机(图中未示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丝杆4、螺套5、导向装置6、驱动装置7及换向装置8,其中:
所述电机设于机架1上,卷筒2通过减速箱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3绕设于卷筒2外侧壁上,参考图4、图5,所述卷筒2通过出线孔22将纲丝绳3的一端固设于其外侧壁轴向一端,且位于钢丝绳3的端部的所述卷筒2外侧壁上固设有一条细长契形镶条21,所述镶条21最大截面直径为钢丝绳3的直径,其最小截面宽度约为钢丝绳3直径的25%,镶条21展开长度约为卷筒2的外侧壁展开长度的75%,且其大端设于钢丝绳3的出线孔22旁边,纲丝绳3第一圈卷绕方向顺着镶条21高度增加的方向以消除钢丝绳3第一圈与卷筒2侧壁之间的凹陷部分,防止钢丝绳3乱绕。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3缠绕方式进行有序排列的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丝杆4、螺套5、导向装置6、驱动装置7及换向装置8,下面对该排线机构予以详细描述。
所述丝杆4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于机架1上,位于机架1那一侧的所述丝杆4设有轴向延伸的轴孔41,丝杆4另一端表面设有螺牙,所述螺牙的螺距等于钢丝绳3的直径,螺套5类似于螺母结构,其设有与所述螺牙相适配的螺孔,螺套5旋设于所述丝杆4的螺牙上。这样当丝杆4转动一周,螺套5平移一个螺距的长度,而卷筒2转动一圈,绕设于其上的钢丝绳3亦平移一个钢丝绳3直径的距离,也就是说,螺套5的平移与钢丝绳3卷绕过程中的平移速度是一样的。
所述导向装置6包括两个槽轮61、两根导柱62、上固定板63、下固定板64及限位板65,所述下固定板64固设于螺套5外侧壁上,两根导柱62并列设于下固定板64上,两根导柱62的末端由上固定板63一体相连,两个槽轮61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两根导柱62上,钢丝绳3穿过两个槽轮61之间的圆形孔,所述限位板65一端固设于机架1上,限位板65另一端抵设于螺套5的外侧壁,由于下固定板64的存在,所述限位板65在螺套5连同其上的导柱62等旋转一定的角度时对螺套5进行限位防止其进一步沿圆周方向转动,保证两个槽轮61对钢丝绳3起持续的导向作用。即当卷筒2收卷钢丝绳3时其外径会产生变化,此时两个槽轮61沿导柱62滑动带动钢丝绳3相应移动以自动适应排线要求。
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主动轮71、从动轮72及同步皮带73,所述主动轮71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72与丝杆4传动连接,同步皮带73设于主动轮71与从动轮72之间。
所述换向装置8包括第一伞齿轮81、第二伞齿轮82、介轮83及离合装置9,所述第一伞齿轮81与第二伞齿轮83相对设置且其轴径分别可转动地套设于丝杆4位于机架1上的那一侧,介轮83设于第一伞齿轮81及第二伞齿轮82之间且三者啮合传动设置,所述第一伞齿轮81与从动轮72一体相连,所述离合装置9设于第一伞齿轮81及第二伞齿轮82与丝杆4之间用于改变丝杆4的转动方向。
参考图6,所述离合装置9包括电磁线圈91、衔铁92、换向轴93、压缩弹簧94及钢球95,所述电磁线圈91设于机架1上,衔铁92设于电磁线圈91内,所述压缩弹簧94设于丝杆4的轴孔41内,换向轴93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衔铁92及压缩弹簧94连接,所述换向轴93中部开设有具有两个倾斜槽壁的换向槽931,对应各倾斜槽壁顶部位置的所述丝杆4上分别开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四个换向孔42,对应各换向孔42的位置,所述第一伞齿轮81、第二伞齿轮82轴孔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811及容置槽821,即八个钢球95分别设于各换向孔42内,并且所述各容置槽811及容置槽821的深度等于钢球95的半径。
所述螺套5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片66及限位片67,对应限位片66及限位片67的位置,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个相应的行程开关,所述两个行程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电磁线圈91亦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丝杆4的换向。
前述排线机构在工作的时候,随着电机转动,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卷筒2开始转动如提升重物,与此同时,与从动轮72一体相连的第一伞齿轮81跟着转动,由于介轮83的啮合传动作用,所述第二伞齿轮82以与第一伞齿轮81相同的角速度反向转动。电气控制系统初始设置的导向装置为向右排线时,电磁线圈91失电,换向轴93在压缩弹簧94的作用下向左移动,由于换向槽931右边倾斜槽壁的作用,换向轴93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把四个钢球95从换向槽931与换向孔42之间顶到换向孔42与容置槽821之间,此时,四个钢球95起着与花键一样的作用,即丝杆4在第二伞齿轮82的带动下转动,与此同时,螺设于丝杆4外侧的螺套5向右移动,设于螺套5外侧壁的导向装置6跟着向右移动,其横向移动的速度与钢丝绳4横向移动的速度一致。当钢丝绳4均匀绕设至卷筒2外侧壁最右端时,设于螺套5外侧壁上的限位片67碰到设于机架1上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发送一个电信号给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再发一个电信号给电磁线圈91,后者得电后将衔铁92向右推动顶动换向轴93向右移动,由于换向槽931的作用,改为第一伞齿轮81驱动丝杆4反向转动,导向装置6向左移动,钢丝绳3又均匀的向卷筒2左侧排线,其工作过程与前述类似,直至限位片66碰到左侧的行程开关进一步换向为止。
参考图7,实施例的排线机构控制电路包括两个行程开关、控制变压器、继电器、中央处理器、电磁线圈及连接导线组成。两个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螺套有效行程两侧的机架上,当螺套横向移动时,其上的两个限位片触发相应侧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即将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处理,然后中央处理器发出一个信号给控制继电器,此时电磁线圈得电,相应地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实现钢丝绳有序排列和导向。当螺套上的限位片离开行程开关时,关闭起重设备输入电源(或意外停电),由中央处理器记忆最后一次接收到的相对应的行程开关的位置信号,这样在重新开启起重设备时,中央处理器会继续运行上次未执行完的工作程序;直至接收到另一侧行程开关的信号后,中央处理器才会控制排线机构再次换向。

Claims (5)

1、一种新型起重设备,包括机架、卷筒、钢丝绳、电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机设于机架上,所述卷筒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绕设于卷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对钢丝绳缠绕方式进行有序排列的排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包括丝杆、螺套、导向装置、驱动装置及换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换向装置设于驱动装置与丝杆之间,所述螺套螺设于丝杆上,导向装置设于螺套外侧用于对钢丝绳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同步皮带,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丝杆传动连接,同步皮带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介轮及离合装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设于丝杆轴向一端且分别与介轮传动连接,所述离合装置设于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与丝杆之间用于改变丝杆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伞齿轮与从动轮一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电磁线圈、衔铁、换向轴、压缩弹簧及钢球,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机架上,衔铁设于电磁线圈内,所述丝杆轴向一端开设有轴孔,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轴孔内,换向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衔铁及压缩弹簧连接,所述换向轴中部开设有具有两个倾斜槽壁的换向槽,对应各倾斜槽壁顶部位置的所述丝杆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换向孔,对应各换向孔的位置,所述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钢球的半径,且对应换向孔数量的钢球分别设于所述换向孔内,所述电磁线圈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控制丝杆的换向。
CNU2007200090817U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6951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90817U CN201169510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90817U CN201169510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9510Y true CN201169510Y (zh) 2008-12-24

Family

ID=4020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908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69510Y (zh) 2007-12-06 2007-12-06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951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566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排绳装置
CN107572311A (zh) * 2017-07-25 2018-01-12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导向支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566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排绳装置
CN107572311A (zh) * 2017-07-25 2018-01-12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导向支架
CN107572311B (zh) * 2017-07-25 2019-12-17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导向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9151B (zh) 一种高传动效率收缆装置及收缆方法
CN207497952U (zh) 一种卷扬机
WO2015007006A1 (zh) 升降纵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3174317B (zh) 停车设备的升降传动系统及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
CN203333208U (zh) 一种内排线卷扬提升机
CN204752064U (zh) 具有排线装置的卷扬机
KR101455296B1 (ko) 풀인 윈치 시스템
CN203319601U (zh) 一种张紧驱动的卷扬提升机构
CN201169510Y (zh) 一种新型起重设备
CN103264971A (zh) 一种胀紧驱动的卷扬提升机构
CN201183725Y (zh) 起重机钢丝绳缠绕系统
CN107313631B (zh) 一种刚柔组合牵引的立体车库升降机构
US3339753A (en) Material handling apparatus
CN207726634U (zh) 一种气动导绳的电动葫芦
CN207347062U (zh) 兼具牵引和储缆功能的海洋绞车
CN201338920Y (zh) 起重机起升机构
CN102718166B (zh) 一种卷扬提升机的内排线机构
CN202625698U (zh) 一种卷扬提升机的内排线机构
CN203624927U (zh) 一种双钢丝绳高炉铁水脱硫系统搅拌桨的提升装置
CN216918423U (zh) 一种起重机绞车用绕线装置
CN207497949U (zh) 一种自动制动卷扬机
CN103373674A (zh) 一种多滚筒恒速恒拉力液压绞盘
CN210735879U (zh) 一种牵引绳盘
CN201447325U (zh) 千吨级起重卷扬机
CN203529830U (zh) 高扬程启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6